Linux系统管理-磁盘管理1

1、磁盘结构

  扇区sector:  每个扇区存储512byte

  磁道track:  每个磁道划分63个扇区

  磁头head:  逻辑磁头(盘面)数设为255个

  柱面cylinder:  一个柱面的大小=255X63X512byte=8M(Linux分区单位)

  硬盘或分区的容量=柱面大小X柱面数

2、硬盘启动过程

  识别硬盘--->规划分区--->格式化--->挂载--->读写数据

3、常见分区模式

  1>MBR(Master Boot Record)分区

    分区方式:第一扇区(521bit)+4个主分区(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若干逻辑分区

    缺点:最多4个主分区、最大支持2.2TB

  2>GPT (GUID Partition Table)

    优势:可以划分多个分区,最大支持18EB(1EB=1024PB=1024X1024TB=1024X1024X1024GB)

   注:MBR分区与GPT分区不能共存

4、磁盘分区工具

  fdisk------>支持MBR分区

  parted------>支持GPT分区、MBR分区

  1>fdisk工具

    fdisk -l  显示系统分区信息

  

  fdisk /dev/sdb  对磁盘sdb进行分区,操作后进入以下界面

  

  输入m或者help显示常用命令及帮助信息

  

  创建主分区2G:

    n(创建新分区)--->p(创建主分区)--->1(输入分区号)--->1(输入分区的起始柱面,一般为上一分区的结束柱面)--->+2G(输入分区大小)--->w(保存并退出)--->partprobe /dev/sdb(获取新的分区表)--->ls /dev/sdb*(查看以创建的分区)

    创建磁盘分区时的ID号即为磁盘的分区标识,每个分区的类型都通过不同的ID号来区分的,通过l查看已有的ID号,通过t可以修改分区的ID

  创建扩展分区10G:MBR分区只能创建1个扩展分区

    n(创建新分区)--->e(创建主分区)--->2(输入分区号)--->263(输入分区的起始柱面,一般为上一分区的结束柱 面)--->+10G(输入分区大小)--->w(保存并退出)--->partprobe /dev/sdb(获取新的分区表)--->ls /dev/sdb*(查看以创建的分区)

  创建逻辑分区2G:逻辑分区创建在扩展分区内,总的分区大小不能超过扩展分区大小  

    n(创建新分区)--->l(创建主分区)--->263(输入分区的起始柱面,一般为上一分区的结束柱 面)--->+2G(输入分区大小)--->w(保存并退出)--->partprobe /dev/sdb(获取新的分区表)--->ls /dev/sdb*(查看以创建的分区)

  2>parted分区工具

  4.2.1>查看分区表:parted /dev/sda print

  Model: VMware, VMware Virtual S (scsi)
  Disk /dev/sda: 21.5GB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Partition Table: msdos

  Number  Start   End     Size    Type     File system     Flags
   1      1049kB  316MB   315MB   primary  ext4            boot
   2      316MB   19.4GB  19.0GB  primary  ext4
   3      19.4GB  21.5GB  2114MB  primary  linux-swap(v1)
  4.2.2>进入交互模式:parted /dev/sda
  GNU Parted 2.1
  Using /dev/sda
  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

  4.2.3>常用操作
  mktable  :创建分区表,即创建磁盘分区格式

  mkpart  :创建磁盘分区

  rm +分区号  :删除分区

  quit    :保存并退出

  4.2.4>创建磁盘分区过程

  mktable[msdos|gpt]--->mkpart[primary|extended|logical]--->[ext4|vfat]--->开始柱面--->终止柱面

  创建GPT分区

  parted /dev/sdb

  (parted) mktable gpt    [建立GPT分区表]

  mkpart primary ext4 0 4G  [建立第一个4G大小的主分区]

  mkpart primary ext4 4G 8G  [建立第二个4G大小的主分区]

  mkpart primary ext4 8G 100%[将剩余空间作为最后一个分区]

  分区表如下: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
  1      17.4kB  4000MB  4000MB               primary
  2      4000MB  8000MB  3999MB               primary
  3      8000MB  21.5GB  13.5GB               primary

5、获取新的分区表

  创建完磁盘分区后可以通过一下方法获取新的分区表

  1>partx -a /dev/sdb
  2>partprobe /dev/sdb
  3>reboot

6、格式化磁盘

  将磁盘创建完分区后需要格式化磁盘,对磁盘赋予文件系统后磁盘才能够使用

  mkfs.文件系统  [磁盘分区]:mkfs.ext4 /dev/sdb1

7、swap分区

  Linux内核为了提高读写效率与速度,会将文件在内存中进行缓存,这部分内存就是 Cache Memory(缓存内存)。即使你的程序运行结束后,Cache Memory也不会自动释放。这就会导致你在Linux系统中程序频繁读写文件后,你会发现可用物理内存变少。当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就需要将物 理内存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那些被释放的空间可能来自一些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操作的程序,这些被释放的空间被临时保存到 Swap空间中,等到那些程序要运行时,再从Swap分区中恢复保存的数据到内存中。这样,系统总是在物理内存不够时,才进行Swap交换。

  若要将一个分区作为swap分区则需先将这个分区格式化为swap分区

    mkswap /dev/sdb1

  启用/dev/sdb1到swap分区

    swapon /dev/sdb1

  停用/dev/sdb1作为swap分区

    swapoff /dev/sdb1

  查看swap分区

    free -m

    swapon -s

  利用文件创建swap分区

  dd if=/dev/zero(源设备) of=/tmp/swap.db(目标设备) bs=1M(块大小) count=1024(块数量)  创建1G大小的文件

  mkswap /tmp/swap.db  格式化swap分区

  swapon /tmp/swap.db  加载swap分区

  swapon -s        查看swap分区

    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y
    /dev/sda3                               partition    2064380    6500    -1
    /dev/sdb1                               partition    3906228    0    -2
    /tmp/swap.db                            file        1048572    0    -3

  

  

  

  
  

    

    

时间: 2024-11-08 19:21:05

Linux系统管理-磁盘管理1的相关文章

Linux系统管理 --磁盘管理与系统管理

1.Linux磁盘管理 硬盘: 机械式硬盘 SSD 机械式: track sector: 512bytes cylinder: 分区的基本单位: MBR:Master Boot Record 512bytes 446: bootloader 64: filesystem allocation table 16: 标识一个分区 2:55AA 磁盘接口类型: IDE (ATA):133MB/s,/dev/hd SCSI: 640MB/s SATA:6Gbps SAS:6Gbps USB:480MB/

20150830 Linux系统管理 --磁盘管理与系统管理

前部分内容为基础内容,后续培训内容包括 A  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      B  RAID, LVM; btrfs;      C  程序包管理:rpm, yum(dnf)      D  Linux的网络管理;      E   进程和作业管理:htop, glances, tsar:      F   sed和awk:      G  Linux系统的开机启动流程:      H  内核基础知识,内核定制编译:      I    系统安装:kickstart, pxe 第一.磁盘和文件系

Linux系统管理-磁盘管理2

1.文件系统管理 1>分区标识 设置卷标: e2lable [设备名] ["卷标名"] 查看卷标: e2lable [设备名] 删除卷标: e2lable [设备名] "" 2>查看块设备属性 blkid [设备名]:blkid /dev/sda1 ------>/dev/sda1: UUID="f6042bcd-a495-4496-9098-6c24eb9842fd" TYPE="ext4" UUID是在给

LINUX系统管理-磁盘管理

硬盘管理三种类型: 添加磁盘三步骤: 1.添加磁盘 1.1基本磁盘 虚拟机手动添加硬盘1块4G大小的硬盘,需要重启,用于实验:fdisk -l 列出系统中所有硬盘名称和位置(包含新加硬盘)fdisk /dev/sdb //对新加的sdb硬盘进行规划执行后进入交互:按照提示进行划分在fdisk交互模式中的常用指令m:查看操作指令的帮助信息p:列表查看分区信息n:新建分区d:删除分区t:变更分区类型w:保存分区设置并退出q:放弃分区设置并退出 1.2LVM逻辑卷 PV-VG-LV按照此划分pvcre

linux之磁盘管理(四)

文件系统管理 重新创建文件系统会损坏原有文件. 创建某个分区上的文件系统 使用 mkfs :make file system -t  FSTYPE   指定文件系统类型 mkfs命令比较特殊 [[email protected] ~]# which mkfs.ext2 /sbin/mkfs.ext2 [[email protected] ~]# ls -l /sbin/mkfs.ext2 -rwxr-xr-x 3 root root 47312 Sep  4  2009 /sbin/mkfs.e

linux下磁盘管理机制--LVM

当我们用传统分区方法使用磁盘时,当出现分区大小不够用的时候,通常只能添加添加一个更大的磁盘,重新创建分区来扩展空间.但是,这样只能是将原来的磁盘下线,换上新的磁盘,在将原始数据写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是不允许的.此时就需要使用逻辑卷LVM这种磁盘分区管理了. 逻辑卷是将硬盘空间重新"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块(PE)组成的PV放到一个容器(VG)中,当需要可以随时向这个容器中取出这样的块,来实现动态调整磁盘空间大小.当然新添加的块不会改变原来的文件系统,而且原磁盘也不用下线. 下面说明逻辑卷

linux下磁盘管理机制--RAID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的最初出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型企业因经费原因使用不起SCSCI硬盘,而不得不使用像IDE较廉价的磁盘情况下,将多块IDE磁盘通过某种机制组合起来,使得IDE磁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读写性能的一种机制.当然,现在也可以将SCSCI类的磁盘也可以做成RAID来提高磁盘的读写性能. 一.RAID的级别 RAID机制通过级别来RAID级别来定义磁盘的组合方式.常见的级别有:RAID0,RAID1

linux之磁盘管理(五)

swap分区 交换空间,正是因为交换空间的存在,使我们的内存可以过载使用. 在物理买内存不足的情况下,拿swap来应急. free:查看当前系统上物理内存和交换空间的使用情况. -m [[email protected]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026868     419232     607636          0      23704     28

Linux基础-----磁盘管理

文件系统 Windows NTFS FAT32 Linux VFS:虚拟文件系统:将底层文件系统的不同,通过统一的接口,输出给上层应用 ext2 ext3 ext4 xfs 文件系统:对分区文件就行组织管理,并建立索引表,文件系统有内核提供 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 低级格式化:创建磁道.扇区 高级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 分区是按柱面来划分 磁道:数据存储在磁道上 扇区:将磁道划分成扇状用于管理 柱面:多个盘片,相同位置的扇区,形成柱面 0磁道的0扇区:(不属于任何分区)MBR 512字节   主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