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cached是一个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他把数据缓存在内存里面来减少对数据库的访问,从而提高动态网页的访问速度。他的基本结构是key/value(键值对)。
首先来安装一下服务器端:
[[email protected] ~]# yum install memcachedLoaded plugins: fastestmirror, langpacksRepodata is over 2 weeks old. Install yum-cron? Or run: yum makecache fastbase | 3.6 kB 00:00epel/x86_64/metalink | 2.0 kB 00:00epel | 4.3 kB 00:00extras | 3.4 kB 00:00updates | 3.4 kB 00:00(1/5): epel/x86_64/group_gz | 170 kB 00:00(2/5): epel/x86_64/updateinfo | 671 kB 00:00
然后服务器端跑起来
[[email protected] ~]# memcached -d -m 10 -u root -l 10.2.1.107 -p 12000 -c 256 -P /tmp/memcached.pid
参数说明:
-
d 是启动一个守护进程
-
m 是分配给Memcache使用的内存数量,单位是MB
-
u 是运行Memcache的用户
-
l 是监听的服务器IP地址
-
p 是设置Memcache监听的端口,最好是
1024
以上的端口
-
c 选项是最大运行的并发连接数,默认是
1024
,按照你服务器的负载量来设定
-
P 是设置保存Memcache的pid文件
接下来安装Python的客户端模块 https:
/
/
pypi.python.org
/
pypi
/
python
-
memcached
解压拷贝到sys.path对应的目录,就能直接用了
看看第一个例子,里面debug是为了显示错误的 生产环境里面不要用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Author Yuan Liimport memcachemc = memcache.Client([‘10.2.1.107:12000‘], debug=True)mc.set("foo", "bar")mc.add("name","John")print( mc.get(‘foo‘))print(mc.get(‘name‘))-----------barJohn
memcached的第二个特定是他默认支持集群,原理是内存里面创建一个主机的列表;每个主机有一个权重,权重的数目和主机在列表里面出现的数目成正比。通过算法可以决定把键值对放在哪个服务器的内存里面。
例2
mc = memcache.Client([(‘1.1.1.1:12000‘, 1), (‘1.1.1.2:12000‘, 2), (‘1.1.1.3:12000‘, 1)], debug=True) mc.set(‘k1‘, ‘v1‘)
除了get和set以外,他还具有以下常用函数
add
添加一条键值对,如果已经存在的 key,重复执行add操作异常
replace
replace 修改某个key的值,如果key不存在,则异常
set 和 set_multi
set 设置一个键值对,如果key不存在,则创建,如果key存在,则修改
set_multi 设置多个键值对,如果key不存在,则创建,如果key存在,则修改
delete 和 delete_multi
delete 在Memcached中删除指定的一个键值对
delete_multi 在Memcached中删除指定的多个键值对
append 和 prepend
append 修改指定key的值,在该值 后面 追加内容
prepend 修改指定key的值,在该值 前面 插入内容
decr 和 incr
incr 自增,将Memcached中的某一个值增加 N ( N默认为1 )
decr 自减,将Memcached中的某一个值减少 N ( N默认为1 )
gets 和 cas
这个组合可以避免脏数据的产生,如果在gets数据,和cas数据回去这个过程中有其他用户执行了get,那么则不允许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