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ene源码分析的一些资料

lucene源码分析的一些资料的相关文章

lucene源码分析(3)facet实例

简单的facet实例 public class SimpleFacetsExample { private final Directory indexDir = new RAMDirectory(); private final Directory taxoDir = new RAMDirectory(); private final FacetsConfig config = new FacetsConfig(); /** Empty constructor */ public SimpleF

Solr4.8.0源码分析(10)之Lucene的索引文件(3)

Solr4.8.0源码分析(10)之Lucene的索引文件(3) 1. .si文件 .si文件存储了段的元数据,主要涉及SegmentInfoFormat.java和Segmentinfo.java这两个文件.由于本文介绍的Solr4.8.0,所以对应的是SegmentInfoFormat的子类Lucene46SegmentInfoFormat. 首先来看下.si文件的格式 头部(header) 版本(SegVersion) doc个数(SegSize) 是否符合文档格式(IsCompoundF

Solr4.8.0源码分析(12)之Lucene的索引文件(5)

Solr4.8.0源码分析(12)之Lucene的索引文件(5) 1. 存储域数据文件(.fdt和.fdx) Solr4.8.0里面使用的fdt和fdx的格式是lucene4.1的.为了提升压缩比,StoredFieldsFormat以16KB为单位对文档进行压缩,使用的压缩算法是LZ4,由于它更着眼于速度而不是压缩比,所以它能快速压缩以及解压. 1.1 存储域数据文件(.fdt) 真正保存存储域(stored field)信息的是fdt文件,该文件存放了压缩后的文档,按16kb或者更大的模块大

Solr4.8.0源码分析(11)之Lucene的索引文件(4)

Solr4.8.0源码分析(11)之Lucene的索引文件(4) 1. .dvd和.dvm文件 .dvm是存放了DocValue域的元数据,比如DocValue偏移量. .dvd则存放了DocValue的数据. 在Solr4.8.0中,dvd以及dvm用到的Lucene编码格式是Lucene45DocValuesFormat.跟之前的文件格式类似,它分别包含Lucene45DocValuesProducer 和Lucene45DocValuesConsumer来实现该文件的读和写. 1 @Ove

Solr4.8.0源码分析(8)之Lucene的索引文件(1)

Solr4.8.0源码分析(8)之Lucene的索引文件(1) 题记:最近有幸看到觉先大神的Lucene的博客,感觉自己之前学习的以及工作的太为肤浅,所以决定先跟随觉先大神的博客学习下Lucene的原理.由于觉先大神主要介绍的是Lucene3.X系的,那我就根据源码以及结合觉先大神的来学习下4.X系的.内容可能会有些变化,且加入下我个人的理解. http://www.cnblogs.com/forfuture1978/archive/2009/12/14/1623597.html 一. 基本类型

Solr4.8.0源码分析(9)之Lucene的索引文件(2)

Solr4.8.0源码分析(9)之Lucene的索引文件(2) 一. Segments_N文件 一个索引对应一个目录,索引文件都存放在目录里面.Solr的索引文件存放在Solr/Home下的core/data/index目录中,一个core对应一个索引. Segments_N例举了索引所有有效的segments信息以及删除的具体信息,一个索引可以有多个Segments_N,但是有效的往往总是N最大的那个,为什么会出现多个segments_N,主要是由于暂时无法删除它们或者有indexwriter

MyBatis架构与源码分析<资料收集>

1.架构与源码分析 :https://www.cnblogs.com/luoxn28/p/6417892.html .https://www.cnblogs.com/wangdaijun/p/5296830.html 2.执行器篇:https://blog.csdn.net/qingtian211/article/details/81838042 3.插件篇:https://www.cnblogs.com/xrq730/p/6984982.html 4.缓存篇:https://www.cnblo

S5PV210-uboot源码分析-第一阶段

uboot源码分析1-启动第一阶段 1.starts.S是我们uboot源码的第一阶段: 从u-boot.lds链接脚本中也可以看出start.S是我们整个程序的入口处,怎么看出的呢,因为在链接脚本中有个ENTRY(_start)声明了_start是程序的入口.所以_start符号所在的文件,就是我们整个程序的起始文件,_start所在处的代码就是我们整个程序的起始代码. 2.我们知道了程序的入口是_start这个符号,但是却不知道是在哪一个文件中,所以要SI进行查找搜索,点击SI的大R进行搜索

Linux内核源码分析--内核启动之(3)Image内核启动(C语言部分)(Linux-3.0 ARMv7) 【转】

原文地址:Linux内核源码分析--内核启动之(3)Image内核启动(C语言部分)(Linux-3.0 ARMv7) 作者:tekkamanninja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5909619-id-4938390.html 在构架相关的汇编代码运行完之后,程序跳入了构架无关的内核C语言代码:init/main.c中的start_kernel函数,在这个函数中Linux内核开始真正进入初始化阶段, 下面我就顺这代码逐个函数的解释,但是这里并不会过于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