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随机森林实现学习

前言

最近阅读了spark mllib(版本:spark 1.3)中Random Forest的实现,发现在分布式的数据结构上实现迭代算法时,有些地方与单机环境不一样。单机上一些直观的操作(递归),在分布式数据上,必须进行优化,否则I/O(网络,磁盘)会消耗大量时间。本文整理spark随机森林实现中的相关技巧,方便后面回顾。

?

随机森林算法概要

随机森林算法的详细实现和细节,可以参考论文Breiman 2001。这里简单说说大体思路,方便理解代码。

随机森林是一个组装(ensemble model)模型,内部的模型使用决策树。基本思想是生成很多很多决策树(构成森林),最后由这些决策数一起投票决定最终结果。生成树的过程中,从行和列两个方向添加随机过程。行方向,在构建每棵树前,使用有放回抽样(称为Bootstrapping),得到训练数据。列方向,每次选择切分点时,对feature进行无放回随机抽样,得到一个feature子集,在当前节点上,只使用这些子集对应的数据计算最优切分点。这也是为什么此算法称为随机森林,是不是很直观。相比于单一决策树,随机森林有以下一些优点:

  1. 结果比较稳定,不容易出现过拟合;
  2. Out-Of-Bag error评估模型效果,无需交叉检验;
  3. 可得到feature重要性。

当然,为了得到上面的优点,必须付出计算开销作为代价。在单机时代,使用随机森林(R或scikit-learn)往往成本很高,但是现在有了spark,使得大规模,分布式迭代计算成为了可能,所以在spark上运用随机森林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

Spark实现优化

spark在实现随机森林时,采用了下面几个优化策略:

  1. 切分点抽样
  2. feature装箱(bin)
  3. 分区统计
  4. 逐层计算(level-wise)

使用这些策略,原因在于RDD的数据时分布在不同服务器上,为了避免过多的I/O,必须在原始算法上做出一些优化,否则执行时间可能难以接受。下面分别详细讨论这三个优化策略。

?

切分点抽样

此优化主要针对连续变量。先回忆一下一般的决策树是如何对连续变量进行切分点选择的。一般是先对feature进行排序,然后选取相邻两个数据之间的点作为切分点。如果在RDD上执行这个操作,不可避免会使用shuffle过程,此过程会带来大量的网络通讯。而且,一般RDD上的数据都很大,少则几百万,多则几亿到几十亿,甚至更多。在这样的数量级上进行排序操作,想想也是醉了。所以,为了避免排序操作,mllib通过抽样的方法,在样本上进行排序,并且根据样本,获取切分点。据spark团队反馈,使用此策略虽然牺牲了部分精度,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并没有带来过多的影响,模型效果可以接受。

?

feature装箱

根据抽样,得到切分点后,接下来是对feature进行装箱操作,箱子就是由相邻的样本切分点构成。箱子的个数是非常小的,一般实际中采用30个左右。计算每个箱子中不同种类的占比,可以很快计算出最优切分点。

举个例子,参考上面的示例数据,第一行是每个切分点的比例统计。基于上面的数据,可能生成3中切分情况,分别有棕,红和绿色三行表示。如果需要计算棕色的切分情况,只需要按照第一行的组合方式,就可以很快的计算所出来。

?

分区统计

RDD分区中装箱数据单独统计后,可以通过reduce将每个分区的数据合并,得到总体的装箱数据(通过mapPartition实现分区统计)。正是由于装箱统计数据可以合并,所以可以很好的适应分布式数据环境,最后需要合并的数据也只是一些统计数据,不会带来很大的网络通讯开销。

?

逐层计算

单机版本的决策数生成过程是通过递归调用(本质上是深度优先)的方式构造树,在构造树的同事,需要移动数据,将同一个子节点的数据移动到一起。此方法在分布式数据结构上无法有效的执行,而且也无法执行,因为数据太大,无法放在一起,所以在分布式存储。mlib采用的策略是逐层构建树节点(本质上是广度优先),这样遍历所有数据的次数等于所有树的最大层数。每次遍历时,只需要计算每个节点所有feature的装箱统计参数,遍历完后,根据节点装箱统计量,决定是否切分,以及如何切分。

?

以上就是spark mllib实现的随机森林的关键技巧。当然还有很多实现细节这里没有描述,不过如果理解了这些技巧,对阅读spark mllib随机森林源代码会有很大帮助,希望对读者有用。

?

Spark RandomForest实现的不足

截止到spark 1.3,mllib的随机森林仍然不支持OOB error和variable importance的支持,也有一些网友在spark社区咨询此问题,但是目前没有得到官方的回应。希望后面,spark可以支持此特性。

?

参考资料

  1. 随机森林作者论文
  2. Spark源代码
  3. Spark峰会关于分布式决策树实现的分享
时间: 2024-12-17 16:28:53

Spark随机森林实现学习的相关文章

spark 随机森林算法案例实战

随机森林算法 由多个决策树构成的森林,算法分类结果由这些决策树投票得到,决策树在生成的过程当中分别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添加随机过程,行方向上构建决策树时采用放回抽样(bootstraping)得到训练数据,列方向上采用无放回随机抽样得到特征子集,并据此得到其最优切分点,这便是随机森林算法的基本原理.图 3 给出了随机森林算法分类原理,从图中可以看到,随机森林是一个组合模型,内部仍然是基于决策树,同单一的决策树分类不同的是,随机森林通过多个决策树投票结果进行分类,算法不容易出现过度拟合问题. 图 3

集成学习 - 决策树-随机森林

认识 我觉得决策树+ 随机森林 应该是 ML 中最为重要的算法之一了吧, 反正我是很喜欢用的. 算法难度低, 可解释性很强, 能可视化 能处理非线性, 可扩展为随机森林(集成学习) 建立决策树的判别依据有很多, 比较主流的有经典的 ID3 算法(熵), C4.5 , 基尼系数等. 我是这种基于熵的理解了, 上学时学过熵的概念, 在<> 和 <> 有讲到. 其余的也没仔细看, 暂时能深入理解一个就可以了. 信息熵 衡量信息的不确定性 或 混乱程度的指标 不确定性越大, 则熵值越大 直

Spark随机深林扩展—OOB错误评估和变量权重

本文目的 当前spark(1.3版)随机森林实现,没有包括OOB错误评估和变量权重计算.而这两个功能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常用.OOB错误评估可以代替交叉检验,评估模型整体结果,避免交叉检验带来的计算开销.现在的数据集,变量动辄成百上千,变量权重有助于变量过滤,去掉无用变量,提高计算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理解业务.所以,本人在原始代码基础上,扩展了这两个功能,下面记录实现过程,作为备忘录(参考代码). 整体思路 Random Forest实现中,大多数内部对象是私有(private[tree])的,所以

Spark2.0机器学习系列之6:GBDT(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与随机森林差异、参数调试及Scikit代码分析

概念梳理 GBDT的别称 GBDT(Gradient Boost Decision Tree),梯度提升决策树.     GBDT这个算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名字,比如说MART(Multiple Additive Regression Tree),GBRT(Gradient Boost Regression Tree),Tree Net等,其实它们都是一个东西(参考自wikipedia – Gradient Boosting),发明者是Friedman. 研究GBDT一定要看看Friedman的pa

随机森林

现在现将随机森林的学习的大纲进行列举: 1.决策树的算法: ID3,C4.5,CART,bagging,GBDT,RandomForest. 2.RandomForest的原理: 在m个样本中,有放回的随机抽取m个样本,作为训练集.将在n个特征中抽取k(k<n)个特征来构建决策树,通过构建T棵决策树组成随机森林.随机森林主要是建立在决策树的基础上的,通过一个随机的过程是不需要预剪枝和后剪枝的. 3.下载的代码.githup网址 4.算法流程图: 5.调优和集成: 后续有时间将其内容进行补充完整.

机器学习第5周--炼数成金-----决策树,组合提升算法,bagging和adaboost,随机森林。

决策树decision tree 什么是决策树输入:学习集输出:分类觃则(决策树) 决策树算法概述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Quinlan开发了ID3算法(迭代的二分器)Quinlan改迚了ID3算法,称为C4.5算法1984年,多位统计学家在著名的<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书里提出了CART算法ID3和CART几乎同期出现,引起了研究决策树算法的旋风,至今已经有多种算法被提出 算法的核心问题 该按什么样的次序来选择变量(属性)?最佳分离点(连

04-10 Bagging和随机森林

目录 Bagging算法和随机森林 一.Bagging算法和随机森林学习目标 二.Bagging算法原理回顾 三.Bagging算法流程 3.1 输入 3.2 输出 3.3 流程 四.随机森林详解 4.1 随机森林和Bagging算法区别 五.随机森林拓展 5.1 Extra Trees 5.2 Totally Random Trees Embedding 5.3 Isolation Forest 六.随机森林流程 6.1 输入 6.2 输出 6.3 流程 七.随机森林优缺点 7.1 优点 7.

使用基于Apache Spark的随机森林方法预测贷款风险

使用基于Apache Spark的随机森林方法预测贷款风险 原文:Predicting Loan Credit Risk using Apache Spark Machine Learning Random Forests 作者:Carol McDonald,MapR解决方案架构师 翻译:KK4SBB 责编:周建丁([email protected].NET) 在本文中,我将向大家介绍如何使用Apache Spark的Spark.ml库中的随机森林算法来对银行信用贷款的风险做分类预测.Spark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学习笔记(三十)--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引言 模式识别是一门基于数据的学科,因此所有的模式识别问题都会面临的同一个问题就是数据的随机性问题.模式识别中每个方法的实现都是基于一个特定的数据样本集的,但是这个样本集只是所有可能的样本中的一次随机抽样,毕竟在我们的生活实际中存在着万物众生,多到我们数也数不清,甚至计算机都无法统计的清,而我们搜集到的充其量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机器学习中缺少的只是数据,只要有足够多的学习数据,就一定能取得惊人的结果,因此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中的很多方法的实现结果都无疑会受到这种随机性的影响,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