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斯托尔茨定理的证明

上周就想写了结果一直在犯拖延症。上周的时候因为不理解斯托尔茨定理证明的前半段所以去放狗和放百度,结果就搜到一个百度知道里面讲了前半段的,虽然那个 回答者大概是因为怎么讲前半段提问的人都不理解懒得讲了以至于没有把后半段讲完,结果那个提问的人非常生气,不过刚好把我不理解的地方弄明白了。我就把两 段拼起来发出来吧,希望以后像我一样不懂的人搜索的时候可以搜到这里。
PS:菲赫金哥尔茨的35例6的讨论太神了……太麻烦了……太可怕了……为学理论数学的人在本科阶段要经历的这个可怕的过程表示同情和敬佩。果然数学要资质了,我没有去读数学而是读工科真是太好了。

(PS2:
数学符号太麻烦了博客又没有公式功能我也懒得用图片,以下用infinity指代那个倒8,Xn Yn XN
YN的n、N、n-1、N-1等等都是下标,/就是分子分母中间的那条横线,如果看着很难受请自己在稿纸上转化成平时写的那种格式吧,写出来就很容易看懂
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在presentation和oral defense的时候都喜欢黑板不喜欢使用ppt什么的)

首先,斯托尔茨定理,会搜到这里的人肯定都认识:
设整序变量Yn->+infinity,且从某一项Yn+1>Yn,则lim(Xn/Yn)=lim((Xn-Xn-1)/(Yn-Yn-1))  (等式右边的极限已知为存在)
如果等式右边的极限不存在,不能用这个定理哟亲。

证明:
设  lim((Xn-Xn-1)/(Yn-Yn-1)) =a,我们将证明 lim(Xn/Yn) 也是a。

首先我们复习一下整序变量(考研高数叫做数列,严格来说应该是下标只能是整数的数列,即整序变量)极限的定义,整序变量Xn有极限a的定义是:
对于任意一个正数m, 总可以找到下标N,使得n>=N时,|Xn-a|<m
讨论定义的时候什么临域啊什么趋近啊都他妈扔掉,都是影响理解的货。

根据极限的定义,对任意小量e>0,必能求得序号N,使n>=N时有
|(Xn-Xn-1)/(Yn-Yn-1)-a|<(e/2)
(就是国内高数书里面那个什么这个东西落在a的临域内,忘记这个说法吧,这种说法就是让人更难理解极限而已)
Xn-Xn-1还是无穷减无穷型很难搞,我们得想办法找一个更容易解决问题的式子
从N到n都满足上式,即有
|(XN-XN-1)/(YN-YN-1)-a|<(e/2) 
|(XN+1-XN)/(YN+1-YN)-a|<(e/2) 
...
|(Xn-Xn-1)/(Yn-Yn-1)-a|<(e/2)
展开:
a-e/2< (XN-XN-1)/(YN-YN-1) <a+e/2
...
a-e/2< (Xn-Xn-1)/(Yn-Yn-1) <a+e/2
由于Yn>Yn-1,故不等式两边同乘分母可得
(a-e/2) (YN-YN-1) <  XN-XN-1 <(a+e/2)  (YN-YN-1)
(a-e/2) (YN+1-YN) <  XN+1-XN <(a+e/2)  (YN+1-YN)
...
(a-e/2) (Yn-Yn-1) <  Xn-Xn-1 <(a+e/2)  (Yn-Yn-1)
观察上式,可以发现将他们累加起来的话,前一个式子里减号前面的项可以消掉后一个式子减号后面的项,可得:(注意n是比N大的)
 (a-e/2) (Yn-YN) <  Xn-XN <(a+e/2)  (Yn-YN)

|(Xn-XN)/(Yn-YN)-a|<e/2
XN和YN是固定的数,这下比较好用了。

接下来介绍一个恒等式:
Xn/Yn-a=(XN-aYN)/Yn+(1-YN/Yn)((Xn-XN)/(Yn-YN)-a)
这个等式是成立的,可以很容易地直接验算。当初斯托尔茨怎么想出的这个等式,太牛逼了。

由于Yn>=YN,所以 1-YN/Yn <=1于是可得:
|Xn/Yn-a|<=|(XN-aYN)/Yn|+|(Xn-XN)/(Yn-YN)-a|
当n>=N‘>N时,
由于XN-aYN是固定的数,Yn->infinity,故 |(XN-aYN)/Yn|->0,有  |(XN-aYN)/Yn| <e/2
同时刚才已经证明n>=N时 |(Xn-XN)/(Yn-YN)-a| <e/2

|Xn/Yn-a|<e
即 Xn/Yn 的极限也是a
证毕。

时间: 2024-10-19 16:40:51

【转载】斯托尔茨定理的证明的相关文章

Computer Science Theory for the Information Age-6: 学习理论——VC定理的证明

VC定理的证明 本文讨论VC理论的证明,其主要内容就是证明VC理论的两个定理,所以内容非常的枯燥,但对于充实一下自己的理论知识也是有帮助的.另外,VC理论属于比较难也比较抽象的知识,所以我总结的这些证明难免会有一些错误,希望各位能够帮我指出. (一)简单版本的VC理论. 给定一个集合系统$(U,\mathcal{S})$,VC理论可以解决以下问题.对于一个在$U$上的分布$P$,那么至少需要选择多少个样本(根据分布$P$选择),才能使对每个$S\in\mathcal{S}$,用样本估计出来的值以

《University Calculus》-chaper8-无穷序列和无穷级数-泰勒定理的证明

泰勒定理: 证明:

费马小定理的证明

数论: 1.费马小定理: mod:a mod p就是a除以p的余数 费马小定理:a^(p-1)≡1(mod p) 前提:p为质数,且a,p互质 互质:a和p相同的因数为1. 先来看一下≡是什么: a≡b(mod p) <=> a mod p=b mod p 注释:<=> 两边相等 在证明之前,先给出引理: (1)如果p,c互质,并且a*c≡b*c(mod p) 证明过程: ∵a*c mod p = b*c mod p ∴(a*c - b*c) mod p = 0 ∴(a-b)*c

主定理的证明及应用举例

主定理 主定理最早出现在<算法导论>中,提供了分治方法带来的递归表达式的渐近复杂度分析. 规模为n的问题通过分治,得到a个规模为n/b的问题,每次递归带来的额外计算为c(n^d) T(n) <= aT(n/b)+c(n^d) 那么就可以得到问题的复杂度为: T(n) = O(n^d log(n)), if a = b^d T(n) = O(n^d ), if a < b^d T(n) = O(n^logb(a))), if a > b^d 证明方法 本来使用主定理是可以免去画

费马小定理的证明:

证明:假如p是质数,且(a,p)=1,那么 a^(p-1) ≡1(mod p)一:准备知识:引理1.剩余系定理2 若a,b,c为任意3个整数,m为正整数,且(m,c)=1,则当ac≡bc(modm)时,有a≡b(modm) 证明:ac≡bc(mod m)可得ac–bc≡0(mod m)可得(a-b)c≡0(mod m)因为(m,c)=1即m,c互质,c可以约去,a–b≡0(mod m)可得a≡b(mod m) 引理2.剩余系定理5 若m为整数且m>1,a[1],a[2],a[3],a[4],…a

Gauss 双伽马定理的证明

Gauss 双伽马定理 \begin{equation}\label{1} \psi\left(\frac{p}{q}\right)=-\gamma-\frac{\pi}{2}\cot{\frac{\pi p}{q}}-\ln{q}+\sum_{n=1}^{q-1} \cos\frac{2\pi n p}{q}\ln\left(2\sin\frac{\pi n}{q}\right). \end{equation} 证明   由 $\Gamma$ 函数的 Weierstrass 乘积公式 \beg

Konig定理及证明

Konig定理 由匈牙利数学家柯尼希(D.Konig)于1913年首先陈述的定理. 定理的内容:在0-1矩阵中,1的最大独立集合最小覆盖包含的元素个数相同,等价地,二分图中的最大匹配数等于这个图中的最小点覆盖数. 证明: 对于上面的二分图,它的最大匹配(不唯一)已经用红线标出来了, 然后我们对于右边或左边(这里按右边为例)没有匹配的点,我们从它出发走交替路(这里有介绍),会经过若干节点 将所有从右边没有匹配的点开始的交替路上的所有的点标注起来(如下图标蓝的点) 可以证明左边所有被标注的点都是被匹

威尔逊定理及证明

给威尔逊爵士跪了!!! 1.内容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威尔逊定理: 1.p为素数. 2.(p-1)! ≡ -1 (mod p). 有1和2互为充要条件. 2.证明 就证明1为2的充分条件吧. 定义集合A={2,3,4,......,p-2},如果对于A中每一个元素a,均存在A中另一个元素b,使得ab ≡ 1 (mod p),且a不同时,b一定不同,则命题一定成立. 先证对于A中每一个元素a,均存在A中另一个元素b,使得ab ≡ 1 (mod p).首先,显然1 ≤ b ≤ p-1.然后,假设b

欧拉函数一些定理的证明

参考书籍:<ACM-ICPC程序设计系列--数论及应用> 欧拉函数φ(n)指不超过n且与n互质的正整数的个数,其中n是一个正整数. 欧拉函数的性质:它在整数n上的值等于对n进行素因子分解后,所有的素数上的欧拉函数之积. 定义: 1.定义在所有正整数上的函数称为算数函数   2.算法函数f如果满足对任意两个互质的正整数n和m,均有f(mn)=f(n)f(m),就称为积性函数.如果对任意的两个正整数n和m,均有f(mn)=f(m)f(n),就称为完全积性函数. (欧拉函数就是一个积性函数证明: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