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报文格式,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hosts文件

1.TCP报文格式

TCP报头中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同IP数据报中的源IP与目的IP唯一确定一条TCP连接

序号(4字节=32位):

37 59 56 75

用来标识TCP发端向TCP收端发送的数据字节流

确认序号(4字节=32位):

由于该报文为SYN报文,ACK标志为0,故没有确认序号(ACK标志为1时确认序号才有效)TCP协议规定,只有ACK=1时有效,也规定连接建立后所有发送的报文的ACK必须为1

一旦连接建立,该值将始终发送(同ACK标志)

头部长度:该字段占用4位,用来表示报文首部的长度,单位是4Byte。如:headLen = ((packet[12]>>4)&0x0F)*4;

预留6位:长度为6位,作为保留字段,暂时没有什么用处。

URG:长1位,表示紧急指针字段有效;

ACK:长1位,置位表示确认号字段有效;TCP协议规定,只有ACK=1时有效,也规定连接建立后所有发送的报文的ACK必须为1

PSH:长1位,表示当前报文需要请求推(push)操作;

RST:长1位,置位表示复位TCP连接;

SYN:长1位,在连接建立时用来同步序号。当SYN=1而ACK=0时,表明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报文。对方若同意建立连接,则应在响应报文中使SYN=1和ACK=1. 因此,SYN置1就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报文。

FIN:长1位,用于释放TCP连接时标识发送方比特流结束;即完,终结的意思, 用来释放一个连接。当 FIN = 1 时,表明此报文段的发送方的数据已经发送完毕,并要求释放连接。

窗口大小:长度为16位,2个字节。

校验和:长度为16位,2个字节。

紧急指针:长度为16位,2个字节。

以上是TCP包头必须要有的字段,也称固有字段,长度为20个字节。

2.TCP三次握手

TCP怎样才能保证可靠的传输任务,就是通过三次握手

首先由Client发出请求连接即 SYN=1 ACK=0  (请看头字段的介绍), TCP规定SYN=1时不能携带数据,但要消耗一个序号,因此声明自己的序号是 seq=x

然后 Server 进行回复确认,即 SYN=1 ACK=1 seq=y, ack=x+1,

再然后 Client 再进行一次确认,但不用SYN 了,这时即为 ACK=1, seq=x+1, ack=y+1.

3.TCP四次挥手

  当客户A 没有东西要发送时就要释放 A 这边的连接,A会发送一个报文(没有数据),其中 FIN 设置为1,  服务器B收到后会给应用程序一个信,这时A那边的连接已经关闭,即A不再发送信息(但仍可接收信息)。

  A收到B的确认后进入等待状态,等待B请求释放连接, B数据发送完成后就向A请求连接释放,也是用FIN=1 表示, 并且用 ack = u+1(如图), A收到后回复一个确认信息,并进入 TIME_WAIT 状态, 等待 2MSL 时间。

为什么要等待呢?

为了这种情况: B向A发送 FIN = 1 的释放连接请求,但这个报文丢失了, A没有接到不会发送确认信息, B 超时会重传,这时A在 WAIT_TIME 还能够接收到这个请求,这时再回复一个确认就行了。(A收到 FIN = 1 的请求后 WAIT_TIME会重新记时)

另外服务器B存在一个保活状态,即如果A突然故障死机了,那B那边的连接资源什么时候能释放呢?  就是保活时间到了后,B会发送探测信息, 以决定是否释放连接。

 注意:中断连接端可以是Client端,也可以是Server端。

来个通俗版的解释:

假设Client端发起中断连接请求,也就是发送FIN报文。Server端接到FIN报文后,意思是说"我Client端没有数据要发给你了",但是如果你还有数据没有发送完成,则不必急着关闭Socket,可以继续发送数据。所以你先发送ACK,"告诉Client端,你的请求我收到了,但是我还没准备好,请继续你等我的消息"。这个时候Client端就进入FIN_WAIT状态,继续等待Server端的FIN报文。当Server端确定数据已发送完成,则向Client端发送FIN报文,"告诉Client端,好了,我这边数据发完了,准备好关闭连接了"。Client端收到FIN报文后,"就知道可以关闭连接了,但是他还是不相信网络,怕Server端不知道要关闭,所以发送ACK后进入TIME_WAIT状态,如果Server端没有收到ACK则可以重传。“,Server端收到ACK后,"就知道可以断开连接了"。Client端等待了2MSL后依然没有收到回复,则证明Server端已正常关闭,那好,我Client端也可以关闭连接了。Ok,TCP连接就这样关闭了!(是服务端先关闭,后客户端关闭)

【问题1】为什么连接的时候是三次握手,关闭的时候却是四次握手?
答:因为当Server端收到Client端的SYN连接请求报文后,可以直接发送SYN+ACK报文。其中ACK报文是用来应答的,SYN报文是用来同步的。但是关闭连接时,当Server端收到FIN报文时,很可能并不会立即关闭SOCKET,所以只能先回复一个ACK报文,告诉Client端,"你发的FIN报文我收到了"。只有等到我Server端所有的报文都发送完了,我才能发送FIN报文,因此不能一起发送。故需要四步握手。

【问题2】为什么TIME_WAIT状态需要经过2MSL(最大报文段生存时间)才能返回到CLOSE状态?

答:虽然按道理,四个报文都发送完毕,我们可以直接进入CLOSE状态了,但是我们必须假象网络是不可靠的,有可以最后一个ACK丢失。所以TIME_WAIT状态就是用来重发可能丢失的ACK报文。

整个客户端所经历的状态:

整个服务端经历的状态:

栗子:

TCP链接中主动断开链接netstat观察可能出现的状态流转是:CD

  A.ESTABLISHED->CLOSE_WAIT->TIME_WAIT->CLOSED

  B.ESTABLISHED->TIME_WAIT->CLOSE_WAIT->CLOSED

  C.ESTABLISHED->FIN_WAIT_1->FIN_WAIT_2->TIME_WAIT->CLOSED

  D.ESTABLISHED->FIN_WAIT_1->TIME_WAIT->CLOSED

4.关于Host文件

hosts文件 是一个用于储存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信息的计算机文件。

这个文件负责将主机名称映射到相应的IP地址 。

hosts文件通常用于补充或取代网络中 DNS 的功能。

和DNS不同的是,计算机的用户可以直接对hosts文件进行控制。

host文件一个没有扩展名的系统文件,其作用就是用来存储一些常用的网络域名和与其对应的ip地址,当用户输入一个需要登录的网址时,系统就会先去host文件中查找,如果找到了就立即打开该网址,如果找不到就去DNS域名解析服务器中查找。

参考文档:http://blog.csdn.net/imilli/article/details/50620104

时间: 2024-12-15 02:39:27

TCP报文格式,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hosts文件的相关文章

TCP/IP协议全解析 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转]

所谓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即建立TCP连接,就是指建立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总共发送3个包以确认连接的建立.所谓四次挥手(Four-Way Wavehand)即终止TCP连接,就是指断开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总共发送4个包以确认连接的断开. AD:51CTO网+ 首届中国APP创新评选大赛火热招募中…… 一.TCP报文格式 TCP/IP协议的详细信息参看<TCP/IP协议详解>三卷本.下面是TCP报文格式图: 图1 TCP报文格式 上图中

python基础之socket编程(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TCP协议中中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建立TCP需要三次握手才能建立,而断开连接则需要四次握手.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先来看看如何建立连接的. 首先Client端发送连接请求报文,Server段接受连接后回复ACK报文,并为这次连接分配资源.Client端接收到ACK报文后也向Server段发生ACK报文,并分配资源,这样TCP连接就建立了. 那如何断开连接呢?简单的过程如下: [注意]中断连接端可以是Client端,也可以是Server端. 假设Client端发起中断连接请求,也就是发送FIN报

详解TCP连接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下)

上文链接: 详解TCP连接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上) 四.TCP的四次挥手(Four-Way Wavehand) 0.前言 对于"三次握手"我们耳熟能详,因为其相对的简单.但是,我们却不常听见"四次挥手",就算听过也未必能详细地说明白它的具体过程.下面就为大家详尽,直观,完整地介绍"四次挥手"的过程. 1."四次挥手"的详解 所谓的四次挥手即TCP连接的释放(解除).连接的释放必

tcp协议报文和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tcp协议: tcp是面向连接.可靠的进程到进程之间的协议.tcp提供全双工服务:即:数据可在同一时间双向传输. tcp报文段首部格式: 各字段含义: 源端口号:16位字段,为发送端进程对应的端口号 目标端口:16位字段,为接收端进程对应的端口号,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包之后根据这个字段确定将数据发送给对应程序来处理 序号:32位字段,当tcp从进程中接收到数据之后,就会把他存储在发送缓存中.并对每一个字节进行编号,形成的序列号.特点如下: 会生成一个随机数作为第一个字节的编号,成为序列号(ISN),

【linux】关于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1.TCP是什么 关于OSI的七层模型 TCP在第四层——Transport层,第四层的数据叫Segment->报文 IP在第三层——Network层,在第三层上的数据叫Packet->数据包 ARP在第二层——Data Link层:在第二层上的数据,我们把它叫Frame->帧 数据从应用层发下来,会在每一层都会加上头部信息,进行封装,然后再发送到数据接收端,就是每个数据都会经过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 wireshark抓到的包与对应的协议层如下图所示 Frame 36441: 物理

TCP/I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转)

一.TCP报文格式        TCP/IP协议的详细信息参看<TCP/IP协议详解>三卷本.下面是TCP报文格式图: 图1 TCP报文格式 上图中有几个字段需要重点介绍下:        (1)序号:Seq序号,占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流,发起方发送数据时对此进行标记.        (2)确认序号:Ack序号,占32位,只有ACK标志位为1时,确认序号字段才有效,Ack=Seq+1.        (3)标志位:共6个,即URG.ACK.PSH.RST.SYN.F

TCP/IP协议 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一.TCP报文格式 TCP/IP协议的详细信息参看<TCP/IP协议详解>三卷本.下面是TCP报文格式图: 图1 TCP报文格式 上图中有几个字段需要重点介绍下:        (1)序号:Seq序号,占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流,发起方发送数据时对此进行标记.        (2)确认序号:Ack序号,占32位,只有ACK标志位为1时,确认序号字段才有效,Ack=Seq+1.        (3)标志位:共6个,即URG.ACK.PSH.RST.SYN.FIN等,具体含

网络通信 --&gt;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建立TCP需要三次握手才能建立,而断开连接则需要四次握手.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一.TCP报文格式 如下图: (1)序号:Seq序号,占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流,发起方发送数据时对此进行标记. (2)确认序号:Ack序号,占32位,只有ACK标志位为1时,确认序号字段才有效,Ack=Seq+1.(3)标志位:共6个,即URG.ACK.PSH.RST.SYN.FIN等,具体含义如下:               (A)URG:紧急指针(urgent

第五章 运输层(UDP和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分析)

序言   通过这章,可以知道其实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其实真的好简单,通过这章的学习,我相信你也会同样的认为,以后在也不需要听到别人问三次握手的过程而自己一脸懵逼了,觉得人家好屌,其实也就是他懂你不懂,仅此而已,不懂就去学.学了你就会觉得其实也就那样,没有什么厉害的,这让我回想以前刚学习编程的时候,那时候刚学C,别人就说会写java的helloworld,真TM觉得屌啊,我连helloworld是什么度不知道.一直羡慕人家,怎么这么厉害,然后自己心里很虚,自己这么菜啊,其实不然,不懂的就去学习,学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