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切割之(一)概述

图像切割之(一)概述

[email protected]

http://blog.csdn.net/zouxy09

所谓图像切割指的是依据灰度、颜色、纹理和形状等特征把图像划分成若干互不交迭的区域,并使这些特征在同一区域内呈现出相似性,而在不同区域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我们先对眼下基本的图像切割方法做个概述,后面再对个别方法做具体的了解和学习。

1、基于阈值的切割方法

阈值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图像的灰度特征来计算一个或多个灰度阈值,并将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的灰度值与阈值相比較,最后将像素依据比較结果分到合适的类别中。因此,该类方法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依照某个准则函数来求解最佳灰度阈值。

2、基于边缘的切割方法

所谓边缘是指图像中两个不同区域的边界线上连续的像素点的集合,是图像局部特征不连续性的反映,体现了灰度、颜色、纹理等图像特性的突变。通常情况下,基于边缘的切割方法指的是基于灰度值的边缘检測,它是建立在边缘灰度值会呈现出阶跃型或屋顶型变化这一观測基础上的方法。

阶跃型边缘两边像素点的灰度值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屋顶型边缘则位于灰度值上升或下降的转折处。正是基于这一特性,能够使用微分算子进行边缘检測,即使用一阶导数的极值与二阶导数的过零点来确定边缘,详细实现时能够使用图像与模板进行卷积来完毕。

3、基于区域的切割方法

此类方法是将图像依照相似性准则分成不同的区域,主要包含种子区域生长法、区域分裂合并法和分水岭法等几种类型。

种子区域生长法是从一组代表不同生长区域的种子像素開始,接下来将种子像素邻域里符合条件的像素合并到种子像素所代表的生长区域中,并将新加入的像素作为新的种子像素继续合并过程,直到找不到符合条件的新像素为止。该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初始种子像素以及合理的生长准则。

区域分裂合并法(Gonzalez,2002)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图像随意分成若干互不相交的区域,然后再依照相关准则对这些区域进行分裂或者合并从而完毕切割任务,该方法既适用于灰度图像切割也适用于纹理图像切割。

分水岭法(Meyer,1990)是一种基于拓扑理论的数学形态学的切割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把图像看作是測地学上的拓扑地貌,图像中每一点像素的灰度值表示该点的海拔高度,每个局部极小值及其影响区域称为集水盆,而集水盆的边界则形成分水岭。该算法的实现能够模拟成洪水淹没的过程,图像的最低点首先被淹没,然后水逐渐淹没整个山谷。当水位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将会溢出,这时在水溢出的地方修建堤坝,反复这个过程直到整个图像上的点所有被淹没,这时所建立的一系列堤坝就成为分开各个盆地的分水岭。分水岭算法对微弱的边缘有着良好的响应,但图像中的噪声会使分水岭算法产生过切割的现象。

4、基于图论的切割方法

此类方法把图像切割问题与图的最小割(min cut)问题相关联。首先将图像映射为带权无向图G=<V,E>,图中每一个节点N∈V相应于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每条边∈E连接着一对相邻的像素,边的权值表示了相邻像素之间在灰度、颜色或纹理方面的非负相似度。而对图像的一个切割s就是对图的一个剪切,被切割的每一个区域C∈S相应着图中的一个子图。而切割的最优原则就是使划分后的子图在内部保持相似度最大,而子图之间的相似度保持最小。基于图论的切割方法的本质就是移除特定的边,将图划分为若干子图从而实现切割。眼下所了解到的基于图论的方法有GraphCut,GrabCut和Random
Walk等。

5、基于能量泛函的切割方法

该类方法主要指的是活动轮廓模型(active contour model)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算法,其基本思想是使用连续曲线来表达目标边缘,并定义一个能量泛函使得其自变量包含边缘曲线,因此切割过程就转变为求解能量泛函的最小值的过程,一般可通过求解函数相应的欧拉(Euler.Lagrange)方程来实现,能量达到最小时的曲线位置就是目标的轮廓所在。依照模型中曲线表达形式的不同,活动轮廓模型能够分为两大类:參数活动轮廓模型(parametric
active contour model)和几何活动轮廓模型(geometric active contour model)。

參数活动轮廓模型是基于Lagrange框架,直接以曲线的參数化形式来表达曲线,最具代表性的是由Kasset a1(1987)所提出的Snake模型。该类模型在早期的生物图像切割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其存在着切割结果受初始轮廓的设置影响较大以及难以处理曲线拓扑结构变化等缺点,此外其能量泛函仅仅依赖于曲线參数的选择,与物体的几何形状无关,这也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

几何活动轮廓模型的曲线运动过程是基于曲线的几何度量參数而非曲线的表达參数,因此能够较好地处理拓扑结构的变化,并能够解决參数活动轮廓模型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水平集(Level Set)方法(Osher,1988)的引入,则极大地推动了几何活动轮廓模型的发展,因此几何活动轮廓模型一般也可被称为水平集方法。

时间: 2024-12-30 01:18:50

图像切割之(一)概述的相关文章

图像切割之(五)活动轮廓模型之Snake模型简单介绍

图像切割之(五)活动轮廓模型之Snake模型简单介绍 [email protected] http://blog.csdn.net/zouxy09 在"图像切割之(一)概述"中咱们简单了解了眼下主流的图像切割方法.以下咱们主要学习下基于能量泛函的切割方法.这里学习下Snake模型简单的知识,Level Set(水平集)模型会在后面的博文中说到. 基于能量泛函的切割方法: 该类方法主要指的是活动轮廓模型(active contour model)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算法,其基本思想是

图像切割—基于图的图像切割(Graph-Based Image Segmentation)

 图像切割-基于图的图像切割(Graph-Based Image Segmentation) Reference: Efficient Graph-Based Image Segmentation,IJCV 2004,MIT Code 图像切割-基于图的图像切割(OpenCV源代码注解) 最后一个暑假了,不打算开疆辟土了.战略中心转移到品味经典.计划把图像切割和目标追踪的经典算法都看一看.再记些笔记. Graph-Based Segmentation 是经典的图像切割算法,作者Felzens

Matlab实现图像切割

以下使用极小值点阈值选取方法,编写MATLAB程序实现图像切割的功能. 极小值点阈值选取法即从原图像的直方图的包络线中选取出极小值点, 并以极小值点为阈值将图像转为二值图像 clear all; close all ; G=imread('rabbit.png'); figure(); subplot(2,2,1); imshow(G); subplot(2,2,2); imhist(G); subplot(2,2,3); imhist(G); [h,x]=imhist(G); h=smooth

opencv中的meanshift图像切割

Meanshift(均值漂移)是一种在一组数据的密度分布中寻找局部极值的稳定的方法.Meanshift不仅能够用于图像滤波,视频跟踪,还能够用于图像切割. 通过给出一组多维数据点,其维数是(x,y,r,g,b),均值漂移能够用一个窗体扫描空间来找到数据密度最大的区域,能够理解为数据分布最集中的区域. 在这里须要注意,因为空间位置(也就是上面的x和y)的变化范围与颜色的变化范围(上面的r,g,b)有极大的不同,所以,meanshift对这两个维数要採用不同的窗体半径.在opencv自带的means

新手学,java使用分水岭算法进行图像切割(一)

近期被图像切割整的天昏地暗的,在此感谢老朋友周洋给我关于分水岭算法的指点!本来打算等彩色图像切割有个完满的结果再写这篇文章,可是考虑到到了这一步也算是一个阶段,所以打算对图像切割做一个系列的博文,于是先写这篇. 啰嗦了这么多!先看效果: 效果一般,存在着非常多过切割现象,但比没使用滤波之前的效果好非常多,过切割是分水岭算法的通病.这个兴许博文会继续解决. 本文用java实现的是基于自己主动种子区域的分水岭算法,注意本文是基于单色的切割,所以将输入图片首先进行灰度化处理,这个比較简单,不多提了:因

CRF图像切割简单介绍

这里主要是讲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CRF)用于pixel-wise的图像标记(事实上就是图像切割).CRF经经常使用于 pixel-wise的label 预測.当把像素的label作为形成马尔科夫场随机变量且能够获得全局观測时,CRF便能够对这些label进行建模.这样的全局观測通常就是输入图像. 令随机变量Xi是像素i的标签. Xi∈L={l1,l2,...,lL} 令变量X是由X1,X2,...,XN组成的随机向量,N就是图像的像素个数. 如果图 G=(V,E)

图像切割性能评价

採用定量的方式计算切割结果图像的性能指标,并以此评价切割的效果,具有客观.可反复等长处. 依据是否须要理想切割的參考结果图像.可将评价方法分为两类: 无监督评价法.通过切割结果图像的质量參数来评价相应的切割算法. 有监督评价法. 将算法切割结果图像与理想分割的參考图像进行对比. 1. 无监督评价法 无监督评价法通过直接计算切割结果图像的特征參数来评价切割效果,其优势在于不须要理想切割的參考图像.切割结果图像的特征參数又称为指标或者測度. 无监督评价的指标一般分为: 区域内一致性指标 区域间差异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语义分割技术概述之背景与深度网络架构

图像语义分割正在逐渐成为计算机视觉及机器学习研究人员的研究热点.大量应用需要精确.高效的分割机制,如:自动驾驶.室内导航.及虚拟/增强现实系统.这种需求与机器视觉方面的深度学习领域的目标一致,包括语义分割或场景理解.本文对多种应用领域语义分割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概述.首先,我们给出本领域的术语及主要背景知识.其次,介绍主要的数据集及难点,以帮助研究人员找到合适的数据集和研究目标.之后,概述现有方法,及其贡献.最后,给出提及方法的量化标准及其基于的数据集,接着是对于结果的讨论.最终,对于基于深度学习

Imageen 图像切割 (JpegLosslessTrans)

procedure CutAFile(FileName: string; qry: TQuery);var  i: Cardinal;  FromStream, ToStream: TMemoryStream;  SubFileName, Path, fName, MainName, ExtName: string;  NewFileName, Sub_PicName, TemplateName: string;  r: TRect;begin  if Not FileExists(Fil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