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端小端影响位域的存放

struct Test{
    unsigned short int a:5;//a1a2a3a4a5
    unsigned short int b:5;//b1b2b3b4b5
    unsigned short int c:6;//c1c2c3c4c5c6
};

首先排排好

低地址----高地址

a1a2a3a4a5b1b2b3b4b5c1c2c3c4c5c6

对于大端

低地址存放高位,所以内存的分布是这个样:

|a1a2a3a4a5b1b2b3 | b4b5c1c2c3c4c5c6|

对于小端

在一个字节中低地址存放低位(比如对于b来说,低位b3b4b5就会存放在低地址)

|b3b4b5a1a2a3a4a5 |c1c2c3c4c5c6 b1b2|

首先前一个字节中,放的是b低位的bit

其次是,在一个字节中,排列在后面的b,排在a前边,排列在b后面的c,排在b前面

我在我本机上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正确性:

int main()
{
    Test test;
    test.a = 16;
    test.b = 11;
    test.c = 16;
    int i = *(short*)&test;
    cout<<i<<endl;
    return 0;
}

我们可以看一下内存布局

10000 01011 010000

01110000 | 01000001

由于是小端,所以低地址存放的是高字节,因此此值为0x4170,转换成十进制为16752。

时间: 2025-01-10 03:54:29

大端小端影响位域的存放的相关文章

大端小端的判断

大端小端的判断 1.联合体(共用体) union U { char s[9]; int n; double d; }; 联合体和结构体的定义和使用是一样的,就不详细的赘述.必须要记住:联合体所有的成员变量都是共享同一块内存的,从相同的起始地址进行赋值.也就是给联合体的一个成员变量赋值的时候,就会改变其他成员变量的值. 联合体的大小: 对于计算一个联合体的大小(共用体)来说,不同的编译器计算的结果是不同的. VS2013: union U { char s[9]; int n; double d;

socket 大端 小端 转换 (转)《二》

socket 大端 小端 转换 (转)<二> http://blog.csdn.net/kukumouse/article/details/2270356 (1)对于位域结构中的变量来说,其长度不能跨越字节,也就是说不能超过8位.当然如果设置空白位(无名变量,仅仅用作占位的)是没有这个限制的.如果一个字节剩下的位长度不够一个位域,那么从下个字节开始,也可有意置某个位域从下个字节开始.例如: struct bits4_5 {  //一个从到小的存放顺序结构体 unsigned : 10;  //

大端小端是什么?如何区分?

    今天我们谈谈计算机中的大端小端以及网络中的大端小端.参考了网上好多资料以后,从众多资料中我也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总结一下. 学习一个新东西:我们依然是先了解一下大端小端的历史: 讲故事 这个就需要求救一下度娘,以下故事来自度娘,真假我也不知道,权当听故事: "大端"和"小端"可以追溯到1726年的Jonathan Swift的<格列佛游记>,其中一篇讲到有两个国家因为吃鸡蛋究竟是先打破较大的一端还是先打破较小的一端而争执不休,甚至爆发了战争.19

【转】轻松记住大端小端的含义(附对大端和小端的解释)

原文网址:http://www.cnblogs.com/wuyuegb2312/archive/2013/06/08/3126510.html 或许你曾经仔细了解过什么是大端小端,也动手编写了测试手头上的机器上是大端还是小端的程序,甚至还编写了大端小端转换程序: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当你再看到大端和小端这两个字眼,你的脑中很快浮起了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却总是想不起究竟哪种是大端.哪种是小端,然后又去查以前写的记录?更让人不快的是,这种经历反反复复,让你十分困扰.如果你和以前的笔者一样,有过这种不快

大端小端格式详解

1. 什么是大端,什么是小端: 所谓的大端模式,是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 所谓的小端模式,是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 2.为什么会有大小端: 为什么会有大小端模式之分呢?这是因为在计算机系统中,我们是以字节为单位的,每个地址单元都对应着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为8bit.但是在C语言中除了8bit的char之外,还有16bit的short型,32bit的long型(要看具体的编译器),另外,对于位数大于8位的处

栈增长方向与大端/小端问题

转:http://www.cnblogs.com/xkfz007/archive/2012/06/22/2558935.html 栈增长和大端/小端问题是和CPU相关的两个问题.在内存管理中,与栈对应是堆.对于堆来讲,生长方向是向上的,也就是向着内存地址增加的方向:对于栈来讲,它的生长方式是向下的,是向着内存地址减小的方向增长.在内存中,“堆”和“栈”共用全部的自由空间,只不过各自的起始地址和增长方向不同,它们之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界限,如果在运行时,“堆”和 “栈”增长到发生了相互覆盖时,称为“

大端/小端,高字节/低字节,高地址/低地址,移位运算

其实大端小端的概念比较好理解的,大端:数据的高字节存放在内存的低地址中. 数组的声明方式是从左往右,地址逐渐增大. int8_t a[] = { 1, 2, 3 }; for (int i = 0; i < 3; i++) printf("a[%d]: %p\n", i, &a[i]); a[0]: 0x7ffce52cf290 a[1]: 0x7ffce52cf294 a[2]: 0x7ffce52cf298 int8_t是<stdint.h>定义的跨平台数

java内存,大端小端判断

一,简介 在计算机系统中,规定:每个地址单元都会对应一个字节(8个bit),但是,在c语言中, 除了有一个字节(8个bit)的char,也有两个字节(16个bit)的short, 也有四个字节(32个bit)的long(在不同的编译器下可能不同).对于16位或者32位的处理器, 即就是大于8位的处理器,由于寄存器的宽度大于一个字节, 那么就存在如何将一个多字节的变量的数据如何存放的问题——所以,就有了大小端之分. 大端模式:是指数据的高字节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而数据的低字节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端

大端小端

什么是大端小端 所谓的大端模式,是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 所谓的小端模式,是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 80c51,msp430,stm32 80c51是大端 msp4340采用小端模式读写存储器 如果是STM32F101xx和STM32F103xx仅支持小端模式,虽然Cortex-M3是大小都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