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配置机架感知

  接着上一篇来说。上篇说了hadoop网络拓扑的构成及其相应的网络位置转换方式,本篇主要讲通过两种方式来配置机架感知。一种是通过配置一个脚本来进行映射;另一种是通过实现DNSToSwitchMapping接口的resolve()方法来完成网络位置的映射。

  hadoop自身是没有机架感知能力的,必须通过人为的设定来达到这个目的。在FSNamesystem类中的resolveNetworkLocation()方法负载进行网络位置的转换。其中dnsToSwitchMapping变量代表了完成具体转换工作的类,其值如下:

1 this.dnsToSwitchMapping = ReflectionUtils.newInstance(
2         conf.getClass("topology.node.switch.mapping.impl", ScriptBasedMapping.class,
3             DNSToSwitchMapping.class), conf);

  也就是说dnsToSwitchMapping的值由“core-site.xml”配置文件中的"topology.node.switch.mapping.impl"参数指定。默认值为ScriptBasedMapping,也就是通过读提前写好的脚本文件来进行网络位置映射的。但如果这个脚本没有配置的话,那就使用默认值“default-rack”作为所有结点的网络位置。

  下面就先说说第一种配置机架感知的方法,使用脚本来完成网络位置的映射。这需要在“core-site.xml”配置文件中的“topology.script.file.name”参数中指定脚本文件的位置。在wiki上找到一个官方的配置脚本,可以参考一下。首先是shell脚本:

 1 HADOOP_CONF=/etc/hadoop/conf
 2
 3 while [ $# -gt 0 ] ; do  //$#代表执行命令时输入的参数个数
 4   nodeArg=$1
 5   exec< ${HADOOP_CONF}/topology.data   //读入文件
 6   result=""
 7   while read line ; do        //循环遍历文件内容
 8     ar=( $line )
 9     if [ "${ar[0]}" = "$nodeArg" ] ; then
10       result="${ar[1]}"
11     fi
12   done
13   shift
14   if [ -z "$result" ] ; then
15     echo -n "/default/rack "
16   else
17     echo -n "$result "
18   fi
19 done

  topology.data文件格式如下:

tt156   /dc1/rack1
tt163   /dc1/rack1
tt164   /dc1/rack2
tt165   /dc1/rack2
10.32.11.156   /dc1/rack1
10.32.11.163   /dc1/rack1
10.32.11.164   /dc1/rack2
10.32.11.165   /dc1/rack2

  我是把原来topology.data文件内容改了下,把hostname也添加进去了,这样保证正确性。因为JobTracker是通过hostname进行映射的。

  网上也有用Python脚本和C语言写的,但我对Python不是很熟,所以在这里就不说了。总结上边的内容,可以知道,不管用什么脚本来写,最重要的就是接收参数,完成网络位置映射并将结果输出。这样系统就能够接收到合适结果。

  

  第二种配置机架感知的方法是通过实现DNSToSwitchMapping接口,重写resolve()方法完成的。这就需要自己写个java类来完成映射了。然后在“core-site.xml”配置文件中的“topology.node.switch.mapping.impl”指定自己的实现类。这样的话,在进行网络位置解析的时候,就会调用自己类中的resolve()方法来完成转换了。我写的比较简单,能完成功能就好,代码如下(大神飞过):

 1 public class MyResolveNetworkTopology implements DNSToSwitchMapping {
 2
 3     private String[] hostnameLists = {"tt156", "tt163", "tt164", "tt165"};
 4     private String[] ipLists = {"10.32.11.156", "10.32.11.163", "10.32.11.164", "10.32.11.165"};
 5     private String[] resolvedLists = {"/dc1/rack1", "/dc1/rack1", "/dc1/rack2", "/dc1/rack2"};
 6
 7     @Override
 8     public List<String> resolve(List<String> names) {
 9         names = NetUtils.normalizeHostNames(names);
10
11         List <String> result = new ArrayList<String>(names.size());
12         if (names.isEmpty()) {
13           return result;
14         }
15
16         for (int i = 0; i < names.size(); i++) {
17             String name = names.get(i);
18             for(int j = 0; j < hostnameLists.length; j++){
19                 if(name.equals(hostnameLists[j])) {
20                     result.add(resolvedLists[j]);
21                 } else if(name.equals(ipLists[j])) {
22                     result.add(resolvedLists[j]);
23                 }
24             }
25         }
26         return result;
27     }
28 }

  我把这个自定义的MyResolveNetworkTopology类放在了core包的org.apache.hadoop.net目录下。所以在“core-site.xml”文件中的配置如下:  

<property>
  <name>topology.node.switch.mapping.impl</name>
  <value>org.apache.hadoop.net.MyResolveNetworkTopology</value>
  <description> The default implementation of the DNSToSwitchMapping. It
    invokes a script specified in topology.script.file.name to resolve
    node names. If the value for topology.script.file.name is not set, the
    default value of DEFAULT_RACK is returned for all node names.
  </description>
</property>

  以上两种方法在配置完成后,会在NameNode和JobTracker的log中打印出如下信息:

2015-05-26 20:47:20,665 INFO org.apache.hadoop.net.NetworkTopology: Adding a new node: /dc1/rack1/tt1632015-05-26 20:47:20,689 INFO org.apache.hadoop.net.NetworkTopology: Adding a new node: /dc1/rack1/tt156.......

  这就说明机架感知配置成功了。

  总结一下以上两种方式。通过脚本配置的方式,灵活性很高,但是执行效率较低。因为系统要从jvm转到shell去执行;java类的方式性能较高,但是编译之后就无法改变了,所以灵活程度较低。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策略.

  本文基于hadoop1.2.1。如有错误,还请指正

  参考文章:http://wiki.apache.org/hadoop/topology_rack_awareness_scripts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gwgyk/p/4531947.html

时间: 2024-08-10 21:20:35

hadoop配置机架感知的相关文章

深入理解hadoop之机架感知

深入理解hadoop之机架感知 机架感知 hadoop的replication为3,机架感知的策略为: 第一个block副本放在和client所在的datanode里(如果client不在集群范围内,则这第一个node是随机选取的).第二个副本放置在与第一个节点不同的机架中的datanode中(随机选择).第三个副本放置在与第二个副本所在节点同一机架的另一个节点上.如果还有更多的副本就随机放在集群的datanode里,这样如果第一个block副本的数据损坏,节点可以从同一机架内的相邻节点拿到数据

【Hadoop】Hadoop 机架感知配置、原理

Hadoop机架感知 1.背景 Hadoop在设计时考虑到数据的安全与高效,数据文件默认在HDFS上存放三份,存储策略为本地一份, 同机架内其它某一节点上一份,不同机架的某一节点上一份. 这样如果本地数据损坏,节点可以从同一机架内的相邻节点拿到数据,速度肯定比从跨机架节点上拿数据要快: 同时,如果整个机架的网络出现异常,也能保证在其它机架的节点上找到数据. 为了降低整体的带宽消耗和读取延时,HDFS会尽量让读取程序读取离它最近的副本. 如果在读取程序的同一个机架上有一个副本,那么就读取该副本.

【原创】Hadoop机架感知对性能调优的理解

Hadoop作为大数据处理的典型平台,在海量数据处理过程中,其主要限制因素是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因为集群的带宽有限,而有限的带宽资源却承担着大量的刚性带宽需求,例如Shuffle阶段的数据传输不可避免,所以如何优化带宽资源的占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仔细思考下,Hadoop数据传输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Map阶段的数据传输:Map阶段的非本地化任务需要远程拷贝数据块,然而这种带宽消耗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必要的,如果数据能做到很高程度的本地化可以减少这个阶段的数据传输带来的带宽消耗. Shu

Apache Hadoop集群安装(NameNode HA + SPARK + 机架感知)

1.主机规划 序号 主机名 IP地址 角色 1 nn-1 192.168.9.21 NameNode.mr-jobhistory.zookeeper.JournalNode 2 nn-2 192.168.9.22 Secondary NameNode.JournalNode 3 dn-1 192.168.9.23 DataNode.JournalNode.zookeeper.ResourceManager.NodeManager 4 dn-2 192.168.9.24 DataNode.zook

hdfs 机架感知

一.背景   分布式的集群通常包含非常多的机器,由于受到机架槽位和交换机网口的限制,通常大型的分布式集群都会跨好几个机架,由多个机架上的机器共同组成一个分布式集群.机架内的机器之间的网络速度通常都会高于跨机架机器之间的网络速度,并且机架之间机器的网络通信通常受到上层交换机间网络带宽的限制. Hadoop在设计时考虑到数据的安全与高效,数据文件默认在HDFS上存放三份,存储策略为: 第一个block副本放在客户端所在的数据节点里(如果客户端不在集群范围内,则从整个集群中随机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据节点来

HDFS机架感知功能原理(rack awareness)

转自:http://www.jianshu.com/p/372d25352d3a HDFS NameNode对文件块复制相关所有事物负责,它周期性接受来自于DataNode的HeartBeat和BlockReport信息,HDFS文件块副本的放置对于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性能有关键性影响. 一个简单但非优化的副本放置策略是,把副本分别放在不同机架,甚至不同IDC.这样可以防止整个机架.甚至整个IDC崩溃带来的错误,但是这样文件写必须在多个机架之间.甚至IDC之间传输,增加了副本写的代价. 在缺省配置

[Hadoop]HDFS机架感知策略

HDFS NameNode对文件块复制相关所有事物负责,它周期性接受来自于DataNode的HeartBeat和BlockReport信息,HDFS文件块副本的放置对于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性能有关键性影响. 一个简单但非优化的副本放置策略是,把副本分别放在不同机架,甚至不同IDC.这样可以防止整个机架.甚至整个IDC崩溃带来的错误,但是这样文件写必须在多个机架之间.甚至IDC之间传输,增加了副本写的代价. 在缺省配置下副本数是3个,通常的策略是:第一个副本放在和Client相同机架的Node里(如

hadoop(三):hdfs 机架感知

client 向 Active NN 发送写请求时,NN为这些数据分配DN地址,HDFS文件块副本的放置对于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性能有关键性影响.一个简单但非优化的副本放置策略是,把副本分别放在不同机架,甚至不同IDC,这样可以防止整个机架.甚至整个IDC崩溃带来的错误,但是这样文件写必须在多个机架之间.甚至IDC之间传输,增加了副本写的代价,是否有较优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目录: 常用策略 机架配置 分配原理 常用策略: hdfs 在缺省配置下副本数是3个,通常的策略是: 第一个副本放在和C

HDFS副本放置策略及机架感知

副本放置策略 副本放置策略的基本思想是: 第一个block副本放在和client所在的node里(如果client不在集群范围内,则这第一个node是随机选取的,当然系统会尝试不选择哪些太满或者太忙的node). 第二个副本放置在与第一个节点不同的机架中的node中(随机选择). 第三个副本和第二个在同一个机架,随机放在不同的node中. 如果还有更多的副本就随机放在集群的node里. Hadoop的副本放置策略在可靠性(block在不同的机架)和带宽(一个管道只需要穿越一个网络节点)中做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