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容易,赚钱很难

李宗盛有首歌的歌词里写到:「工作是容易的,赚钱是困难的」。乍一听感觉有点矛盾,工作的一个重要结果不就是赚钱么,为什么工作容易赚钱却难?但仔细一想就恍然其中想表达的意思了。

工作的本质是出售劳动价值,通过工作赚到的钱是对劳动价值的价格度量,也即劳动的市场价格。而劳动的市场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有可能折价也可能溢价,但总不会偏离价值本身太远。所以歌词里的意思可能是,你随便找份工作来养家糊口可能还算容易,但想赚很多钱这可就困难了。而不同劳动种类的市场价格差异也是巨大的,我想先从一些典型的不同劳动种类群体来谈谈他们的工作与赚钱。

农民工

最新的数字显示农民进城务工的人数达到 3 亿(参考[1]),这代表了一个很大的工作群体。而因为家庭和工作的原因我接触过一些这个群体的人,所以了解了他们是如何工作并赚钱的。

过去的十来年城市房地产业的大发展吸纳了一大部分农民工,他们吃住干活都在工地上,年龄跨度从十多岁到五六十岁。干一天活算一天报酬,所以算是个日薪制的工作吧。而不同的工种之间的每日报酬也不同,一些年老的农民工只能干些简单且没那么重体力的活,所以日薪自然低些,大概在 100 元附近吧。而一些重体力和高风险(如:高空户外)的活就需要年轻人,而日薪也相应更高,可能有两、三百不等。干一天算一天钱,对确实只是算,计算的算。每天并拿不到钱,平时只发点伙食费够吃饭而已,剩下的工资需要年底(春节前夕)一次性结算发放。所以每到年底总有些农民工欠薪讨薪的事件,也正是源于此类行业规则的不合理埋下的隐患。

农民工付出的劳动价值的本质正是他们的体力和时间,时间是有极限的,无非就是干满一年 365 天,而体力也是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的。所以农民工里年龄过了一定阶段的老年人日薪就是比年轻人低,而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性质除了风险溢价外并没有其他太多的技能和经验溢价。确实可能有些工种是有一定技能要求的,但多是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很快熟能生巧的技能,而经验在此类工作内容里也是无处沉淀的,自然也带不来额外的溢价。这正是体力劳动者面临的现实,人只要不懒惰通过出售体力是可以养活自己甚至养活一家人的,但还想要赚更多钱实际就困难重重了。

像农民工这样的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总是没那么稳定的。在房地产行业红火的日子出现的民工荒,自然带来价格的上涨,而近年房地产不那么景气后,农民工连找活做都困难了。也就是在行业不景气时连工作都没那么容易了,农民进城找不到工只能回农村,在农村可以种田但一样还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养点鸡鸭猪鹅也会受瘟疫疾病的影响。而且显然的事实是在农村无论种田还是养家禽都比进城务工赚的钱少的多,要不哪来 3 亿的农民工呢。

今天房地产不那么景气了,而互联网带来的电商新行业还处于上升期。这也带动了一个旧行业的大变化,那就是快递业。也有不少农民工进入这行,相比建筑工地而言工作待遇和环境都提高了不少。至少工资可以按时地拿到,正规点的快递公司还会按规定买上五险一金,冬夏天还有额外的高低温津贴,而且多劳一般都是多得的。也许处于上升快递行业的农民工们工作还是容易的,只是还要赚更多钱则困难,而处于衰退房地产业的农民工们则工作已是不易,何谈赚钱呢。

程序员

虽然程序员们喜欢自嘲为码农或码工,但程序员的工作与农民工相比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很多程序员将自己的工作比作搬砖,暗示重复而无趣。但此搬砖相比农民工的真搬砖其中的本质差别在于,程序员即使搬砖也是积累经验的,而经验是会带来溢价的。

即便你再觉得程序员的搬砖多么无趣,但我们看看实际国内的程序员也不过在几百万人数(参考[2]),相比真搬砖的农民工数量差了两个量级。这里面的制约是什么呢?在去年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互联网+席卷全行业时,每个公司似乎都已万事俱备,只差一个程序员了。真相是一个合格的程序员的培养周期实际比我们想象得要长得多。不少人通过参加编程培训机构的短期(3到6月不等)培训入行,实际初期能赚到的钱可能还真不如农民工在工地上搬砖的水平。虽然我司办公楼对面就有一个北大青鸟培训,但我对这类培训入行的程序员的市场平均价格还是不太清楚,只是凭感觉觉得可能并不高。

就好像我有好些同事,十年前他们还算是从重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进入程序员这行,当时的程序员薪资也就 1k 左右,而那时我机械的同学去深圳富士康干流水线工人的工作每月还有 1.8k 呢。十年下来,程序员的起薪水平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涨了很多,而不同级别、背景和经验的程序员之间的薪酬跨度也足够大,年薪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

最近五年我都有连续参加校园招聘,感受很明显得是校招一年比一年起薪高,导致五年前进来的学生工作三年后拿到的薪酬反而没有两年前刚招的学生高,出现了薪酬倒挂的现象。这就是由行业的火热发展导致的供需失衡,引发了市场价格涨幅远远超过了公司的年度涨薪机制。现在一线互联网公司(如 BAT 等)还会给一些特别优秀的毕业生发出 Special Offer,年薪通常在 50万+,这个年薪我想甚至很可能超过大部分工作了十年的老程序员。

为什么不同程序员的价值体现出来的价格差异如此之大?这里除了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差别之外也就还有行业背景的因素。程序员写程序的能力是很难单独变现的,程序附着在软件之上,而软件附着在具体的行业之上。所以在一线互联网公司十年的程序员和在外包 IT 公司十年的程序员,知识、技能、经验的差距也许没有一倍,但收入上可能就有数倍的差距,额外的部分我理解就是程序附着的行业价值链之间的差距。就像 2000 年 PC 互联网兴起时,一个会写 HTML 的程序员就能月入上万,而 2010 年移动互联网崛起时,移动开发相关的程序员缺口很大,一年经验的移动端程序员薪酬能超过五年其他领域的程序员。

所以,程序员在你赚到的工资中你得分清哪些是来自行业发展的趋势力量,哪些是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所耗费时间的折现值。吴军博士在他的书《浪潮之巅》中提出的技术行业和公司发展的浪潮规律,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如果你是有幸处在这样的公司,随着公司的发展数年间站上了浪潮之巅,那么也许你就是为数不多的赚到钱的程序员了。浪潮不常有,总是浪潮退去我们才发现原来浪潮已来过,一边遗憾的慨叹一边又充满期望的等待下一次浪潮。

其实,如果对钱的追求没有达到需要财务自由的程度,程序员只需要持续努力地积累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就能实现不断的增值,达到一个小康中产的水平。有些人在程序员的道路上中途放弃了,会有一些理由比如觉得太累,也没有什么编程的天赋。关于天赋,网上有句流传甚广的话:「以我们的努力程度还完全没到拼天赋的阶段」。郝培强之前写过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参考[3]),关于他的前妻,一个初中还没毕业的女生正是通过北大青鸟培训变身程序员,努力奋斗数年最后挣到年薪 40 万。所以也许持续的努力也是一种天赋吧,大部分人并不俱备,这需要克服我们与生俱来的懒惰。

管理者

想必很多程序员进入这行时都听说过这样的说法,当程序员老了,写不动代码了可以考虑转管理。这个说法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上,老程序员们拼体力(加班)没有年轻人强;拼精力,人到中年家庭和工作各方面需要平衡的因素更多,也不如年轻人更专注;那么只剩下拼经验了,在这点上老程序员占优势。而且貌似经验这种东西在管理岗位上更易于发挥更大作用。

对这类主观的想法不想做正确与否的评论,只是引发点思考。这里提点客观的方面,一般管理岗总是有限的,100 个程序员中可能只有 5 个管理岗的位置。而管理者的工作也分为两类,这个在梁宁那篇《看清自己的职场宿命》文中有过比较清晰的定义(参考[4]),中低级别的管理偏于「任务管理」侧重于将分配的任务及指标拆解成动作,安排动作序列,配置风险,配比团队人员保证完成任务,达成指标,这个级别的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责任心和执行力。

而高级别的管理者则属于「战略管理」,根据战略决策,安排任务优先级,配置资源、鼓舞士气,保证方向。梁宁在其文中总结对于战略管理者最核心的能力就是:「心力」,就是无止尽的操心能力。文中写道:「资源永远有限,战略常常在变,兄弟都是亲的,永远没人满意。」就是这一级别管理者面对的永恒命题。

而关于「心力」让我们最好理解的就是,在你有了孩子后是不是感觉突然就多了很多事要操心,奶粉喝什么?空气也不好?摔了怎么办?病了怎么办?社会也差劲,抢小孩的也多了,最近连疫苗也沦陷了。教育会不会输在起跑线?学区房买不买?钢琴学不学?奥数学不学?唐诗背不背?母语还说不清就开始考虑英语该什么时候学?每个父母都为孩子提前操了很多心,但很多时候这心很可能还白操了,有时方法没用对还会扭曲孩子的成长,属于费尽心力还未讨得好。管理者其实也面临类似问题,不仅要操心还得好好权衡选择这心要怎么操才合适。

这么一看管理者实际并不像我们简单想的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躺着就把钱挣了的。若无足够的心力和操控心力的智力与技巧,还是算了吧,即便机缘上位恐怕也未必能够持久。曾经有个程序员老在公司内部论坛吐槽管理太差,后来把他提为研发部一把手,大意就是 「you can you up」。我那年刚入职该公司,后来吃过当年的团年饭后我再没见过这位程序员了,正应了那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到了「战略管理」级别的管理者通常年薪都是不错的,从百万到千万级。为什么值那么多钱,是因为技能逆天,智力超群,心力无穷么?而且这个级别的人通常来说工作经验都会比较丰富,也不会太年轻了。我揣摩了下觉得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岗位和人的双重稀缺性共同导致的市场定价。这个级别的管理者都是决策者,越高位的管理者的一个决策失误带来的代价是巨大的,但人是无法避免犯错的,所以我们只能设法找到决策正确概率更高的人。这里越多经历和经验的人可能犯过的决策失误越多,而每犯一次错误吸取的教训让他下次犯错的概率更小。

这个理论我感觉还是有效的,这个世界上有个数亿人参与的决策游戏,那就是股市。这个是一个越早参与越有利的事,因为你一定会犯错。早期挣钱少,犯点错损失也小。但每犯一次错都减少了下次犯错的机率(对有自省能力的人而言),若是等工作了十来年,攒了一大笔钱,听说牛市来了想去股市捞一笔,很可能一次错误就被洗白了,恩,去年的股灾网上各种传说洗白了不少中产。

所以,若你感觉自己各方面都已准备就绪却还没有进入管理者的序列,那么很可能的原因是岗位暂无空缺吧。关于管理者大概就写这么多,毕竟我也不是管理者,只是站在第三方观察者的角度去描述了下我的认知,仅作参考。

三类完全不同类型的劳动群体,分别主要依赖「体力」、「智力」和「心力」来工作和赚钱。若只想赚点钱求个生存温饱甚或小康,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还不算太困难,难的是若想摆脱钱的束缚与困扰,就需要赚更多的钱。

参考

[1] 新华网. 透视2016年春运新变化:3亿农民工的“城”与“乡”. 2016.02

[2] IDC. 全球有1850万程序员 中国占10%. 2014.01

[3] tinyfool. 我前妻的故事,一个初中肄业生的奋斗. 2015.10

[4] 梁宁. 腾讯的职级系统——看清自己的职场宿命. 2014.08



写点文字,画点画儿,「瞬息之间」一切都变了。觉得不错,可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

时间: 2024-12-28 19:00:25

工作容易,赚钱很难的相关文章

如果我告诉你,程序员这条路很难走,你还要坚持走下去吗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程序员是个高薪行业,动不动就听见谁月薪几万几万,心里羡慕不已.回头看自己每个月手里可怜的工资条,心里更是烦躁不已,于是乎下定决心一定要像人家一样,月薪几万.但是实际上,高薪程序员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许多程序员自称码农,因为每天事情总也做不完,而这些工作也没有给自己带来职业上的提升,总在原地打转,自己的工作似乎随时可被新人替换,可有可无.于是,年轻些的考虑着转管理或者转行,年纪大些的则被所谓的40岁危机困扰焦虑着. 有些程序员工作高效,能力出众,每当机会来临时总能获得职位

难道Linux入门很难吗?

首先要说明,Linux还是一个很好的系统--当然是针对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 这两天开始教学生用Linux ,因为考虑到要当作服务器来用,因此很容易就选定了CentOS 6,而且是在虚拟机中做实验.后面的问题是,用什么系统来承载虚拟机? 毫无疑问,Windows是学生们最熟悉的系统,各类软件也很多,很好用.唯一的问题是:系统这种东西,毫无疑问是用的越多越容易学会.所以从这个角度说,Windows 不是最好的选择.那么Linux 发行版合适吗? 首先没有QQ ,交流不便.不过学习环境不能上外网,到不

为什么新来的技术很难接手维护一个系统

为什么开发功能变得越来越慢? 某天来一个技术,他跟老板说:这个系统太臃肿了.很乱,我很难开展工作下去,至少很难按照我的经验和设想来实施.如果想让我顺利干下去,办法就是对系统进行重构一次(重构代码,或者开发新的系统替代原来系统). 我们让项目变得可维护性有很多.对公司,对接手的技术,都是有利而无害的. 自己做的成果没法让下一任衔接.就像官员上任,任期满了后.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下一任去解决.我这一任期内,维护稳定不出事情就可以. 片面追求gdp指标,就好像片面追求功能的完成,不管功能完成的质量.外行

2016.5.5 不要让工作、赚钱成为我生命的全部

1.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翰1书2:15 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生命,又有什么益处呢?——马太福音16:26节 毕业,签了人生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合同(年薪7万),激动万分. 但是我知道十分之一是献给上帝的,虽然很难舍,但必须给. 自己仍旧要惊醒,不要把工作和金钱的重心高于神. 2.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歌罗西书3:23 近期任务:cocos2d-js 斗地主 专注专注更专注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还是就业很难?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还是就业很难?大学生就业难在几年前就很明显了,而现在还是有很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为什么呢?能力还是经验?造成这个局面的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大学生自己,另一个就是企业本身了. 大学生的心态的问题,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总是认为自己很牛逼,但是很多的企业却不要自己,总是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却不去从换一个角度考虑,既然公司不要你,肯定是你有什么不足,或者你自己在职业技能上存在着缺陷.还有就是能力问题,不仅是指职业能力,还有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做人处事,总是眼高手低.还有个人能力方面

Android JNI/NDK开发(一)NDK真的很难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大学时光的潇洒散漫导致今天连C/C++编程都不会.作为一个程序员,不会C/C++说出去简直丢人啊.最近浏览公司招聘信息(Android职位),发现对NDK开发的要求越来越普遍了.笔者学习的是java,从事Android开发,对于Android底层的东西多少有点畏惧,因为没有涉及过,但是我们知道,不能因为怕就放弃.如我曾经签名所言:现在开始行动,就比还在犹豫的人快了一步. 回到正题,NDK开发真的很难吗?其实不是的,觉得难是因为你没懂,不懂是因为没学.那就来吧 NDK:什么

每天坚持一篇内容很难吗?

 不必说因工作需要而每日更新的伪原创,也不必说个人偷懒使用软件的机器采集,更不必说那些直接拿来主义的复制粘贴,单说那些开博撰文以及做自媒体写文甚至是那些玩微博.微信的个人或者小团体们,有规律的坚持写文章有多难? 或许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对学生说:"我们今天只要求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几天,苏格拉底请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90%以上的人举起了

0302IT行业虽吃香,能完全享受这块“香"的也很难

面对现今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或者学历提升来提高自己的综合技能以便能够顺利地应聘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 在2014年十大最热门行业和职业排行榜中IT行业最吃香.在十大行业里,IT行业排在TOP1,它的需求职位主要分布于软件工程师.嵌入式开发工程师.java工程师等.再加上占有优势地位的行业背景和需求庞大技术人才量,目前软件外包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普遍高于一般软件开发人员,就业前景广阔.相对于其它行业,说IT行业最吃香也算是实至名归. 但是, IT行业虽吃香,能完全享受这块“

C++004进阶(注:C++很难,传智视频+达内笔记)

6.  函数模板和类模板 前言 C++提供了函数模板(functiontemplate).所谓函数模板,实际上是建立一个通用函数,其函数类型和形参类型不具体指定,用一个虚拟的类型来代表.这个通用函数就称为函数模板.凡是函数体相同的函数都可以用这个模板来代替,不必定义多个函数,只需在模板中定义一次即可.在调用函数时系统会根据实参的类型来取代模板中的虚拟类型,从而实现了不同函数的功能. 1)C++提供两种模板机制:函数模板.类模板 2)类属 -- 类型参数化,又称参数模板 使得程序(算法)可以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