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之inode介绍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二、inode的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stat example.txt

总之,除了文件名以外的所有文件信息,都存在inode之中。至于为什么没有文件名,下文会有详细解释。

三、inode的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所以硬盘格式化的时候,操作系统自动将硬盘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数据区,存放文件数据;另一个是inode区(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每 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假定 在一块1GB的硬盘中,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为128字节,每1KB就设置一个inode,那么inode table的大小就会达到128MB,占整块硬盘的12.8%。

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可以使用df命令。

df -i

查看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可以用如下命令:

sudo dumpe2fs -h /dev/hda | grep "Inode size"

由于每个文件都必须有一个inode,因此有可能发生inode已经用光,但是硬盘还未存满的情况。这时,就无法在硬盘上创建新文件。

四、inode号码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这 里值得重复一遍,Unix/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 者绰号。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其次,通过inode号 码,获取inode信息;最后,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 -i example.txt

五、目录文件

Unix/Linux系统中,目录(directory)也是一种文件。打开目录,实际上就是打开目录文件。

目录文件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系列目录项(dirent)的列表。每个目录项,由两部分组成:所包含文件的文件名,以及该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命令只列出目录文件中的所有文件名:

ls /etc

ls -i命令列出整个目录文件,即文件名和inode号码:

ls -i /etc

如果要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就必须根据inode号码,访问inode节点,读取信息。ls -l命令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ls -l /etc

六、硬链接

一 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 inode号码。这意味着,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同样的内容;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 问。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

ln命令可以创建硬链接:

l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运 行上面这条命令以后,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inode。inode信息中有一项叫做"链接数",记录指向该inode的文 件名总数,这时就会增加1。反过来,删除一个文件名,就会使得inode节点中的"链接数"减1。当这个值减到0,表明没有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系 统就会回收这个inode号码,以及其所对应block区域。

这里顺便说一下目录文件的"链接数"。创建目录时, 默认会生成两个目录项:"."和".."。前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当前目录的"硬链接";后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 前目录的父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父目录的"硬链接"。所以,任何一个目录的"硬链接"总数,总是等于2加上它的子目录总数(含隐藏目录),这里的 2是父目录对其的“硬链接”和当前目录下的".硬链接“。

七、软链接

除了硬链接以外,还有 一种特殊情况。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因此,无论打 开哪一个文件,最终读取的都是文件B。这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这 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 发生变化。

ln -s命令可以创建软链接。

ln -s 源文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八、inode的特殊作用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分离,这种机制导致了一些Unix/Linux系统特有的现象。

  1. 有时,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无法正常删除。这时,直接删除inode节点,就能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

  2. 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变文件名,不影响inode号码。

  3. 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就以inode号码来识别这个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因此,通常来说,系统无法从inode号码得知文件名。

第3点使得软件更新变得简单,可以在不关闭软件的情况下进行更新,不需要重启。因为系统通过inode号码,识别运行中的文件,不通过文件名。更新的时 候,新版文件以同样的文件名,生成一个新的inode,不会影响到运行中的文件。等到下一次运行这个软件的时候,文件名就自动指向新版文件,旧版文件的 inode则被回收。

九 实际问题

在一台配置较低的Linux服务器(内存、硬盘比较小)的/data分区内创建文件时,系统提示磁盘空间不足,用df -h命令查看了一下磁盘使用情况,发现/data分区只使用了66%,还有12G的剩余空间,按理说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后来用df -i查看了一下/data分区的索引节点(inode),发现已经用满(IUsed=100%),导致系统无法创建新目录和文件。

查找原因:

  /data/cache目录中存在数量非常多的小字节缓存文件,占用的Block不多,但是占用了大量的inode。

解决方案:

  1、删除/data/cache目录中的部分文件,释放出/data分区的一部分inode。

  2、用软连接将空闲分区/opt中的newcache目录连接到/data/cache,使用/opt分区的inode来缓解/data分区inode不足的问题:

  
ln -s /opt/newcache /data/cache

时间: 2024-11-10 15:16:52

Linux之inode介绍的相关文章

Linux系统启动过程介绍

Linux系统启动过程介绍 学习操作系统有必要了解一下系统的启动过程,这样在面对各种系统故障的时候能快速定位解决问题,下面以Centos来分析linux系统的启动过程. 1.BIOS自检:当开机的时候,系统进行bios自检工作,当识别出第一块硬盘(IDE SCSI)及其空间之后,系统控制将从BIOS传递到引导装载程序 2.引导装载程序(grub lilo):装载第一块硬盘的前512个字节的物理数据扇区即主引导区MBR到内存中,位于此扇区开始位置的引导装载程序将接管系统控制. (也可以这么理解,在

linux 防火墙详细介绍

1.其实匹配扩展中,还有需要加-m引用模块的显示扩展,默认是隐含扩展,不要使用 -m状态检测的包过滤-m state       --state {NEW,ESTATBLISHED,INVALID,RELATED}  指定检测那种状态-m multiport 指定多端口号      --sport      --dport      --ports-m iprange 指定IP段      --src-range ip-ip      --dst-range ip-ip-m connlimit

linux系统inode占满故障处理

Linux系统inode占满故障处理 众所周知,文件系统中inode编码是指向磁盘block的唯一编号,若服务器遭入侵或日志文件将磁盘inode资源编号耗尽,新数据无法获取inode编号导致无法存储.举例说明:在磁盘中/boot独立分区中查看现有inode资源并通过for循环创建大量文件占用耗尽inode编号,导致磁盘无法写入内容,最后进行处理故障. [[email protected] ~]#  df -i /boot/                                 #查看i

linux 之 yum 介绍 <转>

原文在这里  http://doophp.sinaapp.com/archives/linux/yum-setting-parameter.html 因为是程序员出身,平时虽然经常接触服务器,偶尔也会要装一些软件.配置优化什么的,可能还是个人习惯问题,一般情况下我还是以手工编译居多(这其中的优缺点就不在这里啰嗦了).这几天有同事提出YUM其实更便于日常管理维护,确实,相对于手工编译,服务器多的时候YUM确实要方便不少.今天整理了一下YUM相关的背景知识,东西还不够详细,后续会逐步完善. YUM简

linux的基本介绍和命令行

<linux的基本介绍和命令行> [什么是Shell] (1)简介:shell是一款保护内核的软件.bash是shell的一个版本. 性质:命令解析器 用途:接受用户命令 1)在计算机科学中,shell俗称壳(用来区别核),是指"提供使用者使用界面"的软件(命令解析器).他类似于DOS和后来的cmd.exe.他接收用户命令,然后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同时他又是一种程序设计语言.作为命令语言,他交互式解释和执行用户输入的命令,或者自动地解释和执行预先设定好的一连串命令:作为程序

Linux core 文件介绍

Linux core 文件介绍 http://www.cnblogs.com/dongzhiquan/archive/2012/01/20/2328355.html 1. core文件的简单介绍在一个程序崩溃时,它一般会在指定目录下生成一个core文件.core文件仅仅是一个内存映象(同时加上调试信息),主要是用来调试的. 2. 开启或关闭core文件的生成用以下命令来阻止系统生成core文件:ulimit -c 0下面的命令可以检查生成core文件的选项是否打开:ulimit -a该命令将显示

Linux性能工具介绍

l  Linux性能工具介绍 p  CPU高 p  磁盘I/O p  网络 p  内存 p  应用程序跟踪 l  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关系比喻为“唇亡齿寒”一点不为过 l  应用程序的性能问题/功能问题,除了使用在线调试.日志以外,操作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工具让你透视应用程序,问题定位分析的效率更高 l  介绍Linux工具使用资料很多,这里不介绍工具使用,而是告诉工具背后数字的含义,以及我们平时对工具输出常见的误解 CPU高-uptime l  uptime和top命令都会显示最近1分钟.5分钟.

Linux的简单介绍和常用命令的介绍

Linux的简单介绍和常用命令的介绍 本说明以Ubuntu系统为例 Ubuntu系统的安装自行百度,或者参考http://www.cnblogs.com/CoderJYF/p/6091068.html 自行安装 Linux简介及Ubuntu安装 Linux,免费开源,多用户多任务系统.基于Linux有多个版本的衍生.RedHat.Ubuntu.Debian 安装VMware或VirtualBox虚拟机.具体安装步骤,找百度. 再安装Ubuntu.具体安装步骤,找百度 常用指令 ls      

Linux 下inode的理解

转自: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12/inode.htmlhttp://blog.s135.com/post/295/ http://hi.baidu.com/leejun_2005/blog/item/d9aa13a53b3af6e99152ee7e.html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