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史是一个非科班的程序员,虽然学的是电子专业,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通过了面试,现在要开始迎接新生活了。
话说小史已经接受了A厂的offer,这不,已经在公司附近租好了房子,准备搬家过去住了。
家里的东西真是多呀,小史的很多家具都是组装起来的,现在都已经拆散放到吕老师的车上了。
就这样,吕老师开车带着小史一起去了公司附近的新住址。
开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新住址。一进房间,小史就忙着把心爱的电脑桌拼起来。
但是电脑桌拆起来快,装起来可不好装,几十个组件,一百多个螺丝钉,小史装了一下午,最后还发现少了几个螺丝钉。
【晚饭】
晚上,小史和吕老师一起吃饭。
【吕老师前传】
吕老师以前还是程序员的时候,在B厂上班,有一次一个新项目要发布上线。结果测试环境跑得好好的,生产环境死活跑不起来。
【docker有啥好】
小史:docker我用过,不过当时是因为视频教程里用的docker部署的环境,所以我也就跟着做了,其实反而觉得更麻烦了,它到底哪里好呢?
吕老师:这方面docker做了很多事情,比如提供了基础镜像的方式,docker官方的镜像仓库里有很多镜像,可以直接拉下来用,然后新的镜像可以以它们为基础,在上面commit新的东西。
吕老师:同时,docker使用了镜像分层的技术,新的commit会产生新的层,可以复用一部分老的层。这样一来制作新镜像的速度还是挺快的。
小史: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确实制作镜像的时候可以加快速度,但是假如我要把整个环境放到另外一个机器部署,还是要拷贝整个大的镜像过去吧?
【dockerfile】
吕老师:你说的对,电脑桌不拆,直接放我车上放不下,那么能不能这样,我们拆的时候,就把哪个螺丝在哪里这些细节记录好,到时候装的时候只要按照记录顺序安装就好。
吕老师:你看,就这个简单的文件。第一行它告诉你这个镜像基于ubuntu基础镜像,第二行告诉你这个镜像的维护者的信息,第三行的RUN就是要执行的shell命令,比如这里,是在ubuntu的基础镜像上安装一些额外的东西,第4行是镜像启动之后执行的初始命令。
【docker最佳实践】
吕老师:其实在网络好的情况下,下载一个镜像一般来说比重新打一个镜像更快,所以最终部署都是基于镜像去部署,不会重新打镜像了。
【docker关键概念】
吕老师:你说的没错,其实镜像有点像代码,容器有点像进程。代码是存放在硬盘上的东西,而把代码运行起来,就会形成一个进程,进程才是跑起来的程序。
小史:对,你这个比喻真是贴切,镜像和容器也是一样,镜像是存在硬盘上的东西,镜像运行起来,就形成一个容器,容器才是真正跑起来的程序。只不过在docker中,我们可以进入容器,做一些操作,然后再把容器中的改动提交形成一个新的镜像。
小史:如果说镜像是代码的话,镜像仓库就有点像github了,我们写好的代码会提交到github上面进行保存和管理,方便在其他地方也能下载代码。镜像仓库也是类似的,制作好的镜像,就把它放到镜像仓库,方便其他人直接用镜像部署。
【笔记】
聊天结束后,小史悄悄在手机中记录下了这次的笔记。
一、容器技术docker的思考方式是,将环境一起打包镜像,避免部署时的环境问题。
二、dockerfile记录镜像的制作步骤
三、镜像、容器、仓库的概念可以类比代码、进程、github
【饭后】
吃完晚饭,小史和吕老师走在大街上,望着天上的星空。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Qqf2019/p/1104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