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单词类APP测试与评估
测试进度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预计耗时(分钟) | 实际耗时(分钟) |
---|---|---|---|
Planning | 计划 | 30 | 30 |
Estimate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120 | 180 |
Testing Design | 测试设计 | 30 | 30 |
Analysis | 需求和测试需求分析 | 30 | 30 |
Design Test Cases | 设计测试用例 | 30 | 30 |
Testing Environment | 搭建测试环境(安装测试工具、管理工具等相关运行和支撑软件) | 20 | 30 |
Testing Implementation | 测试实施 | 30 | 40 |
Test | 执行测试 | 20 | 20 |
Reporting | 报告 | 40 | 60 |
Test Report | 测试报告 | 20 | 20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30 | 30 |
合 计 | 320 | 400 |
1.基本任务
测试对象
- 测试对象A:百词斩
- 测试对象B:扇贝
功能模块分析
百词斩:
扇贝:
我负责首页
相关的主模块的测试分析
测试
测试思路(测试用例思路)
总体思想是对样品与竞品共有的功能使用相同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通过对结果的对比,对样品与竞品进行分析
对于学习进度
模块,可测试对修改计划的边界值是否正常,可测试单词列表中数据输入输出转义的正确性
对于背单词
模块,可测试单词与发音与提示与答案匹配的正确性,测试斩
功能的可用性,测试陌生单词循环复现的可用性
对于单词电台
模块,测试音频的播放功能的可用性
对于单词TV
模块,测试视频的播放功能和评论功能的可用性
对于个人中心
模块,则测试旗下子模块的可用性
测试操作与截图
测试管理工具
测试管理工具地址
根据统计图表推荐,我们决定使用禅道进行测试的管理
测试管理工具使用截图
测评结论
我测评的是核心的单词
模块,针对该模块依据测试结果如下:
UI方面:两者相近,都将核心的记单词
功能排布在了首页,其中扇贝
的风格设计较为质朴,UI排布与功能名称简单明了,功能模块划分细致;而百词斩
的风格则更现代,将不是必须独立的模块整合到了一起,界面显得更加清爽
功能模块方面:在核心模块记单词
上,百词斩
的方法更加鲜明生动,多彩多样,包含着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而扇贝
则十分的简陋,仅仅是将单词列出询问会与不会.
相比较来说,百词斩
比扇贝
更加有趣,更加吸引用户,也因此更加有优势
小组总结
本次任务中,大家紧密配合,相互帮助,认真使用测试管理工具,本人在测试中主要对APP的主模块进行了测试,根据讨论结果,本人在小组中的贡献度为0.4
2.扩展任务
1)根据产品目标用户,列出邀请用户清单(扩展任务是小组共同完成,共用一套清单);
采访提要:
本人负责批次(准备考研的同学)
采访对象1:
背景: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大三学生,女,为考研英语积累词汇量。
需求: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快速记住单词,提高学习效率
不足:APP的记忆方式过于繁琐,在细枝末节上消耗的精力过多。
采访对象2:
背景: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大三学生,男,为考研英语积累词汇量。
需求:想要配合APP制定自己的背单词计划,有规划地学英语,记录自己的学习轨迹,让自己更有效率
不足:总是出现简单的单词反复出现、首先出现的情况,往往因为厌倦半途而废,无法帮助自己养成背单词的习惯
采访对象3:
背景: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大三学生,男,为考研英语从零开始。
需求:在上面两位同学的需求基础上,希望APP能够更新英语学习技巧等资讯。
不足:难词缺少好的记忆方法,往往越是简单的词APP中给出的记忆方法越多。
2)根据可用性测试的要求,结合采访提要,设计场景和问题;
问题设计:
基本信息[姓名,学院,年级]
背单词的目的
关于背单词有什么需求
关于背单词app缺陷
3)邀请用户对本组选择的基础产品(即产品A)展开使用测试;
已测试
4)收集所有批次的可用性测试,得出有关产品A的可用性测试的结论;
结论:指定得测试模块得可用性为正常通过.
5)撰写并提交可用性测试报告。
编写中
3.高级功能
1)说明本组所选的测试专题和测试工具;
专题:移动测试 工具:阿里云测
2)说明测试设计的核心思想;
深度性能测试
3)围绕自己在高级任务中的工作,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或者根据自己的想法做补充说明即可;
感受最深的:原来测试是一项严格的任务,从头到尾严格控制流程,测试工具原来那么多,测试的项目也很多,详细。平时在学习中都没怎么接触,算是见过世面了。
4)针对本课程的所有3次实践作业(WC,WC优化,软件测试和评估),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从作业内容、作业量、作业与课堂内容的结合程度、对测试相关能力的锻炼等方面来谈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作业内容是好的,但是在作业内容越来越繁琐的情况下,完成作业的时间也是越来越短.每次作业都将接触大量的新工具,这些工具的学习成本不低,但实际上可能这次用过之后日后再碰这些工具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在花费大量心血和时间后最终能留在脑海只是知道有这么些工具和流程而已,从最后的结果来说,不值得,不建议,不推荐
5)工作说明。即根据小组讨论结果,说明自己的小组贡献分。
小组贡献分:0.4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nbei233/p/8922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