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幸福就是一觉醒来,窗外的阳光依然灿烂。” “也许我们无法明白‘活着’的意义,但是我们已经为‘活着’付出了太多代价;也许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已经为梦想流下了太多泪水。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绝不能回头。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 “这些遗留下来的文字是时间的凝固、生命的延续。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的精神,将在这些文字中永存。”
震动我的,是他写道:“命运嘛,休论公道!” 这句话史铁生也说过。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平,抱怨过自己承担的比他人多,获得的却比别人少。然而面对史铁生,面对程浩,我们并没有资格妄论命运。 “这往下,你必须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不管怎么样。因为除此之外,这世界上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自己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顽强是怎么回事。”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里这样写道。
有两种层面的活着,一种是单纯生命的延续,是再多一轮的心跳与呼吸,再多吃一口饭,多睡一觉,并且醒来;另一种层面的活着,是像一个活人一样活下去。
命运嘛,休论公道。不幸与幸运一样,都需要有人承担。
幸福就是一觉醒来,窗外的阳光依然灿烂。
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假如有一天,我成为不死不灭的存在,那一刻,我猜自己也会陷入空虚与散漫的漩涡之中,虽生犹死。
这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应该尽量去做那些正确的事情。纵使不能抵挡黑夜的来临,我们也要站在星空下仰望光明。 不必可怜谁,不必同情谁。所谓生活,不过就是一种“昂着头的艺术”,仅此而已。
在我看来,想要变得“有品有趣有范儿有腔调”是一个挺难的目标。难点就在于,这个评价权不在你的手里而在别人手上;别人说你太张狂,你就要夹紧尾巴;别人说你太冷漠,你就要笑脸相迎;别人说你不幽默,你就要满嘴跑火车;别人说你懂得少,你就要背冷知识。想获得“有品有趣有范儿有腔调”的评价实在太难了。因为这个评价的第一步就是先把自己变成别人嘴里的提线木偶,而不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假如此刻上帝赐予你美貌、智慧和野心,你将如何使用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完成怎样的终极目标?难道还是嫁一个事业成功的男人吗?呵呵。我本以为,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越来越多元,女性应该比之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自立,更加自强,更加明白自己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可是,当我看到很多人依然把一个女人的成就与她嫁一个什么样的男人联系在一起时,我才发现,原来那些整天嘴里喊着男女平等的人,其实内心早已向男权社会俯首称臣。 女人最大的悲哀就在于,误把征服一个征服世界的男人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终极目标。
一位大四女生提问说:“现在社会上都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请问这一点是否有道理?”当时担任主持人的王利芬老师听了,对她说: “别让时代的悲哀,成为你人生的悲哀。”
站在时间的制高点审视过去的自己,我发现有时候人们之所以感到迷茫、痛苦和无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标尺来衡量自己的价值。我们不确定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也不知道做什么事情才算是有意义。因为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情,所以我们对自己存在的价值都会产生质疑。毕竟,面对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渺小的我们实在显得太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特别羡慕那些特立独行的人。因为他们不需要在社会的评价体系中苦苦挣扎,也不需要用普通人的价值标尺来衡量自己。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评价体系,有一把专门衡量自己的价值标尺。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洒脱而自在。旁人可以羡慕,却永远也学不来。唯一值得我们思考的就是,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是如何变得“特立独行”的?那些“特立独行”的人,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共性?而那些向往“特立独行”的人,又是如何走向庸俗与浮夸的?
一个荒唐时代对于正常人的情感表达,有着近乎窒息般的束缚。就像王小波自己说的:“我总觉得自己有一种写小说的危险。”正是那种极度压抑的成长环境,才能造就王小波后来天马行空的文学激流。而同样作为特立独行的人,黄家驹则与王小波有所不同。当谭咏麟和张国荣等人的“软情歌”充斥香港乐坛,街头男女都唱着小情小爱而“背弃理想”的时候,家驹没有像一般音乐人那样,用廉价的伤感情歌来向这个时代献媚。他带着自己的才华与梦想,远赴日本。最后以生命的方式,传递出一种永不妥协的音乐信仰。就像《海阔天空》中唱的:“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对黄家驹来说,音乐既是人生的勋章,又是灵魂的桎梏。
看过《盗梦空间》的朋友可能记得,影片中莱昂纳多告诉我们:“我们都知道梦是假的,可是我们在梦里却相信那是真的。我们都相信现实是真的,可是你怎么能肯定这不是另一场梦境?”
每个人曾经都或多或少地希望过,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是又有几个人愿意为了世界,哪怕是为了生活,真正使自己做一些改变呢?人人都希望有“超级英雄”来伸张正义,但是又有几个人愿意成为“超级英雄”来帮助别人呢?其实,我们最清楚自己究竟具不具备“改变世界”的能力,但我想说的是:我们愿不愿意为了“改变世界”去努力。成功者和平庸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都会为自己的行动去找理由,后者只会为自己的懒惰去找借口。
其实,不是世界有多么“不好”,只是不如我们想象当中的“好。
“活着什么也不为,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亲人会死去,朋友会背叛,梦想会破灭,信仰会崩塌,将“活着”的希望寄予其中任何一个,都是靠不住的。然而,生命终究不是一粒尘埃,不可能在真空的世界里随意漂浮。它是一粒沙子,在汹涌的海浪中挣扎,在愤怒的烈火中灼烧。它无能为力,却不是无所作为。我们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带着迷茫和麻木,奋力向前。
人们的坚持,往往不是因为相信未来,而是他们不想背叛过去。 梦想如此,活着亦是如此。
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一切抄捷径的行为,最后被证明都是在走弯路;一切阻挡我们的困难都应该正面解决,因为那才是走直线。
孤独有真伪之分。毫不客气地说,现代人的孤独都是装出来的。因为孤独的标准实在太高,一般人没资格孤独。人际交往上受点儿挫折就喊孤独,那是心理脆弱,与孤独无关。所以,任何人的孤独,如果未达到汉语词典所解释的程度,皆是伪孤独。
人世间的书,无非是赞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阅读这样的书,你只会感到生活的美好与珍贵,不会长久地陷入孤独——除非是你刻意寻找孤独。
你虽然看了很多书,但是你和周围的普通人还是一样的。因为你没有看懂书,看懂了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你读过的书不仅没有化作强大的内心力量,甚至都无法替你解开人生困惑,
为什么《假装的艺术》会如此畅销?因为本质的孤独难以拥有,而外表的孤独却易于操作。
如果我失去思考的能力,我相信自己会比现在过得更幸福。
——————————————————————————————————————————————
以上摘抄书中
读罢有感,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仅仅二十岁就因病去世的孩子写下文字,因为从小病魔的困扰所以阅读了大量文字,所以能看到和年龄不成正比的文字,这些文字涉猎颇广,对于生活,爱情,未来等等都谈及,总而言之,推荐一读。
[读书笔记]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布布扣,bubuk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