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初始化过程
- 一个类要创建实例需要先加载并初始化该类
- main方法所在的类需要先加载和初始化
- 一个子类要初始化需要先初始化父类
- 一个类初始化就是执行< clinit>()方法
- < clinit>()方法由静态类变量显示赋值代码和静态代码块组成
- 类变量显示赋值代码和静态代码块代码从上到下顺序执行
- < clinit>()方法只执行一次
二、实例初始化过程
- 实例初始化就是执行()方法
- < init>()方法可能重载有多个,有几个构造器就有几个方法
- < init>()方法由非静态实例变量显示赋值代码和非静态代码块、对应构造器代码组成
- 非静态实例变量显示赋值代码和非静态代码块代码从上到下顺序执行,而对应构造器的代码最后执行
- 每次创建实例对象,调用对应构造器,执行的就是对应的方法
- 方法的首行是super()或super(实参列表),即对应父类的方法
三、方法的重写Override
- 哪些方法不可以被重写
- final方法
- 静态方法
- private等子类中不可见的方法
- 对象的多态性
- 子类如果重写了父类的方法,通过子类对象调用的一定是子类重写过的代码
- 非静态方法默认的调用对象是this
- this对象在构造器或者说方法中就是正在创建的对象
四、代码及结果
代码
/*
父类的初始化<clinit>
1. 父类静态成员变量(写在前,先执行)
2. 父类静态代码块(写在后,后执行)
父类的实例初始化<init>:
1. super()
2. 父类的非静态成员变量(写在前,先执行)
3. 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写在后,后执行)
4. 父类的无参构造
*/
public class Father {
private int i = initI();
private static int j = initJ();
static {
System.out.print("(1)");
}
public Father() {
System.out.print("(2)");
}
{
System.out.print("(3)");
}
public int initI() {
System.out.print("(4)");
return 1;
}
public static int initJ() {
System.out.print("(5)");
return 1;
}
}
/*
子类的初始化<clinit>
1. 子类静态成员变量(写在前,先执行)
2. 子类静态代码块(写在后,后执行)
先初始化父类:(5)(1)
初始化子类:(10)(6)
子类的实例初始化<init>:
1. super() (9)(3)(2) (子类重写了父类的方法,所以这里会调用子类的方法)
2. 子类的非静态成员变量(写在前,先执行) (9)
3. 子类的非静态代码块(写在后,后执行) (8)
4. 子类的无参构造 (7)
非静态方法前面其实有一个默认的对象this
this在构造器(或<init>)它表示的是正在创建的对象,因为这里是在创建Sub对象,所有initI()执行的是子类重写的代码(面向对象多态)
*/
public class Son extends Father {
private int i = initI();
private static int j = initJ();
static {
System.out.print("(6)");
}
public Son() {
System.out.print("(7)");
}
{
System.out.print("(8)");
}
public int initI() {
System.out.print("(9)");
return 1;
}
public static int initJ() {
System.out.print("(10)");
return 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on s1 = new Son();
System.out.println();
Son s2 = new Son();
}
}
结果
(5)(1)(10)(6)(9)(3)(2)(9)(8)(7)
(9)(3)(2)(9)(8)(7)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aoyu/p/12400869.html
时间: 2024-11-01 21: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