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PR2019论文解读:单眼提升2D检测到6D姿势和度量形状

CVPR2019论文解读:单眼提升2D检测到6D姿势和度量形状

ROI-10D: Monocular Lifting of 2D Detection to 6D Pose and Metric Shape

论文链接地址:https://arxiv.org/pdf/1812.02781.pdf

摘要内容:

本文提供了基于端到端单目3D目标检测和度量形状检索的深度学习方法。为了在3D中提升2D检测,定位,以及缩放,提出了一种新的loss函数。不同于各自独立的优化这些数量,3D示例允许适当的度量boxes的不一致性。实验结果显示,10维稀疏2D兴趣域Regions of Interests (RoIs)提升在6D姿态和示例纹理几何测量中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也能够通过直接在2D场景上修复恢复的网格来增强数据。对照在KITTI 3D数据上别的单目方案,本文的方案基于官方正规的数据集上,在3D姿态测试结果达到双倍的AP。

1.introduction

文章提出了一种度量精确的单目3D目标检测端对端方法。

主要贡献有三点:

一种度量精确的单目3D目标检测端对端方法,包括一种可微分的2D ROI到3D ROI 提升映射,并提供了用于回归3D box 实例的所有组件;

一种用于在度量空间对其3D box的损失函数,直接优化其关于真值的误差;

扩展模型,将其用于预测度量纹理面片,保证了进一步的3D 推理,包括3D 一致性仿真数据增强。

称该模型为"ROI-10D",将2D ROI提升到3D ROI需要6自由度的位姿参数,3个自由度的空间体积,和一个形状自由度。

2. 用于位姿和形状估计的单目10D提升

分三个部分介绍了方法:

模型结构

用于3D的损失函数

学习得到的度量形状空间,以及如何使用估计的形状参数进行3D重建

2.1 端到端的单目结构

类似于Faster RCNN,首先检测2D区域的proposals,然后为每个proposal region执行分支预测。2D proposals使用了FPN-ResNet34,并使用了focal loss加权。对每个检测到的proposal region使用ROIAlign 提取用于预测分支的特征。

由于信息缺失和重投影模糊,从单目图像中直接回归3D信息是病态、不稳定的。该文献使用了state-of-the-art的SuperDepth 网络预测输入图像中逐像素的深度值。然后将FPN网络输出的特征与深度特征堆积在一起,使用带有Group Normalization 的两个卷积层处理得到融合特征,最后使用检测到的2D bbox和ROI Align在ROI Lifting中提取对应的特征,回归3D旋转、平移、目标的绝对尺度以及目标形状。

2.2 由单目2D实例到6D位姿

该问题其实是一个可微分的提升映射,,即从一个2D的到一个3D的bounding box 。将旋转编码为4D的四元数,将平移编码为2D物体中心的相对深度。此外,使用到数据集平均体积的偏差描述物体三维体积。

给定一个2D ROI ,使用ROI Align提取指定区域特征,分别预测出旋转量q,相对于ROI的2D中心(x, y),深度值z和物体的绝对尺度(w, h, l),提升映射为:

?

其中K为相机内参矩阵

损失函数

当仅从单目图像中估计位姿参数时,像素空间中的微小误差可以导致位姿参数的剧烈变化。将问题提升到了3D,并使用了6D自由度的代理损失函数。因此,没有同时对所有预测项进行优化,而是让网络在训练期间自己调整。给定一个3D bbox 和对应的2D检测框 ,其到3D的提升映射为,在度量空间关于八个3D角点的损失函数为: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一个warm up过程以得到稳定的数值流形。因此训练单个的预测项,直到得到稳定的3D box实例。

Allocentric 回归 and Egocentric 提升

相机光轴是否对准目标中心,Egocentric 以相机为中心,相机光轴不一定对准目标中心,allocentric是以目标为中心。两者的区别在于当发生与相机之间的位移时,Allocentric中相机光轴随着目标位移而移动,目标的形状变化不大,而Egocentric中相机光轴不变,目标的形状变化较大。

大视场条件下,Allocentric pose estimation很重要。

由于ROI缺少全局的信息,在回归时认为四元数是Allocentric的,然后结合推理出来的平移量矫正为Egocentric,然后提升到3D boxes。

2.3 目标形状学习与检索

介绍了如何将端到端的单目3D目标检测模型扩展到预测三角面片,并用于数据增强。

学习一个光滑的形状

给定了50种商用模型,创建了一个映射受限的带符号的距离场,大小为128×128×256。首先使用PCA学习低维的形状,实验中发现形状空间很快地偏离了均值。使用PCA生成形状要求评价每一维度的标准差。因此,使用一个3D自编码/解码器 E和D,对输出的TSDF强制不同的约束。E和D都使用了1,8, 16, 32四种卷基层。此外使用核为6的全卷积层作为隐藏层。在训练过程中将所有的隐藏层映射到半球上,以保证连续性。对输出层的跳跃通过总方差进行惩罚,损失函数为:

形状真值的标注

对于3D 提升器的形状分支,预测形状s和形状真值s*间的相似度由两点在半球上的角度决定:

在推理时,预测了低维的隐藏层向量,并将其传递给解码器以得到TSDF表示。

简单面片纹理

模型可以得到目标的尺度与形状,可以投影检索得到的3D面片。将朝向相机的定点映射到图像平面,并赋予相应的值。

2.4  消融分析

评估新的算法怎样优化极小化loss。另外,证实在KITTI 3D数据集上在哪里和为何如此难以准确评估。最后,分析由于不同的输入以及怎样更好让loss影响姿态的质量。

2.5 仿真3D 数据增强

KITTI3D数据集较小,且3D真值获取耗时耗力,采用仿真数据是一种常用方法。文章使用提取得到的面片以生成真实的渲染,而不是写固定的CAD模型。此外,仿真目标的摆放没有太多限制。使用allocentric pose移动目标,不改变视角。

3. 实验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ujianming-110117/p/12503453.html

时间: 2024-08-28 22:19:03

CVPR2019论文解读:单眼提升2D检测到6D姿势和度量形状的相关文章

R-CNN 论文解读及个人理解(转)

R-CNN 论文解读及个人理解(转) https://blog.csdn.net/briblue/article/details/82012575 本篇论文的题目是 <Rich feature hierarchies for accurate oject detection and semantic segmentation>,翻译过来就是针对高准确度的目标检测与语义分割的多特征层级,通俗地来讲就是一个用来做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的神经网络. 本文作者:Ross Girshick,JeffDona

CVPR2019 | Mask Scoring R-CNN 论文解读

Mask Scoring R-CNN 作者 | 文永亮 研究方向 | 目标检测.GAN 推荐理由: 本文解读的是一篇发表于CVPR2019的paper,来自华科和地平线,文章提出了Mask Scoring R-CNN的框架是对Mask R-CNN的改进,简单地来说就是给Mask R-CNN添加一个新的分支来给mask打分从而预测出更准确的分数. 源码地址:https://github.com/zjhuang22/maskscoring_rcnn 研究动机: Mask R-CNN其实是何恺明大神在

CVPR 2019 论文解读 | 小样本域适应的目标检测

引文 ? 最近笔者也在寻找目标检测的其他方向,一般可以继续挖掘的方向是从目标检测的数据入手,困难样本的目标检测,如检测物体被遮挡,极小人脸检测,亦或者数据样本不足的算法.这里笔者介绍一篇小样本(few-shot)数据方向下的域适应(Domain Adaptation)的目标检测算法,这篇新加坡国立大学&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的paper<Few-shot Adaptive Faster R-CNN>被收录于CVPR2019,解决的具体问题场景是我们有在普通常见场景下的汽车目标检测,我们只有

目标检测论文解读2——Spatial Pyramid Pooling in Deep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Visual Recognition

背景 用ConvNet方法解决图像分类.检测问题成为热潮,但这些方法都需要先把图片resize到固定的w*h,再丢进网络里,图片经过resize可能会丢失一些信息.论文作者发明了SPP pooling(空间金字塔池化)层,让网络可以接受任意size的输入. 方法 首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ConvNet需要一个固定size的图片作为输入,我们知道,Conv层只需要channel固定(彩色图片3,灰度图1),但可以接受任意w*h的输入,当然输出的w*h也会跟着变化:然而,后面的FC层却需要固定长度的

目标检测论文解读5——YOLO v1

背景 之前热门的目标检测方法都是two stage的,即分为region proposal和classification两个阶段,本文是对one stage方法的初次探索. 方法 首先看一下模型的网络结构,输入的原图片,经过24个卷积层提取特征,全连接层输出一个7*7*30的tensor,这个tensor里面就包含我们预测的结果了. 那么这个7*7*30的tensor包含哪些信息呢? 首先,7*7可以映射到448*448的原图片中,得到7*7个64*64的grid cell,对于原图中的每一个目

目标检测论文解读7——YOLO v2

背景 YOLO v1检测效果不好,且无法应用于检测密集物体. 方法 YOLO v2是在YOLO v1的基础上,做出如下改进. (1)引入很火的Batch Normalization,提高mAP和训练速度: (2)加入了Anchor Box机制,每个grid cell5个Anchor Box: (3)自动选择Anchor Box,这是作者所作出的创新,之前Anchor Box都是人为直接规定的,显然不是很合理.作者通过K-means聚类算法,用IoU作为距离度量,生成了Anchor Box的尺度.

目标检测论文解读12——RetinaNet

引言 这篇论文深刻分析了one-stage的模型精度比two-stage更差的原因,并提出Focal Loss提高精度. 思路 在论文中,作者指出,造成one-stage模型精度差的原因主要是:正负样本极不平衡.一张图片只有那么几个目标,但是用来分类的Anchor Box却能达到几千个,大量的样本都是负样本,而且大多数负样本都是容易分类的简单样本,这些简单样本的loss虽然低但是凭借着数量众多,能对loss有很大的贡献.因此分类器只用无脑判负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作者提出的Focal Loss能

目标检测论文解读11——Mask R-CNN

目的 让Faster R-CNN能做实例分割的任务. 方法 模型的结构图如下. 与Faster R-CNN相比,主要有两点变化. (1) 用RoI Align替代RoI Pool. 首先回顾一下RoI Pool,流程为:将RPN产生的原图侯选框映射到CNNs输出的feature map上,显然原图比feature map大,所以映射后的像素坐标可能会有小数,这里的做法是用近邻插值法,通俗讲,坐标四舍五入. 而这种做法肯定会带来一些空间位置上的小误差,而我们后面的实例分割是逐像素的,接受不了这种误

Features for Multi-Target Multi-Camera Tracking and Re-identification论文解读

解读一:Features for Multi-Target Multi-Camera Tracking and Re-identification Abstract MTMCT:从多个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中跟踪多个人. Re-id:从一系列图片中检索与一张被查询图片相似的图片. 我们用CNN为MTMCT和Reid学习好的特征. 贡献包括: ①为训练设计的一个自适应权重的三重损失 ②一种新的艰难身份挖掘技术 我们测验了好的re-id和好的MTMCT分数之间的相关性,并且做了消融研究,以阐明系统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