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owamagic.net/librarys/news/detail/1509大部分普通家庭都是这样的:你打小就看着父母每天辛勤工作,为的是能让这个家能够吃饱饭、有衣服穿、有地方住。
你可能鲜有感受到他们有想要去寻找真正的自己、被困在“存在究竟为何“的忧思之中。他们不会像现在 30 岁以下的人那样会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是我?”。
时代毕竟不同了。上一次婴儿潮的那一代,他们最大的想法就是找份稳定的工作。一旦找到,通常他们也会在供职的公司工作上很长一段时间。而到了 90 年代后期,科技和金融的繁荣,使得很多传统行业开始没落,那时,有一份工作对他们来说则意味着安全。
20 多年后的今天,一切都变了。孩子们不在被教导说要去寻找一份职业,而是去追寻他们的“激情”。
过去没有人在乎你的激情,因为人们需要做的事情都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比如清垃圾、做游警、扑灭火灾等等。即便有激情,你也很难在漫长的工作中 Hold 住它。而现在的小孩从小到大总是被“你很酷!”等各种赞誉之声包围,告诉你你没有必要过一个平庸的生活。
几年前,但凡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他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算他们最终获得了成功,达成了梦想,你也只能通过电视、杂志等各种媒体或者口口相传知道他们。这群人不会更新 Facebook 状态,或者随时发 Twitter,告诉你他们真实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不会告诉正窝在小隔间的你他们手头正在做什么惊人的项目,让你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
窥探他人的生活成了一项“永不下班”的工作——看其他人的 LinkedIn 主页、Facebook 或者 WiKipedia 页面——其结果就是,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对比来甚至那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而非我们究竟做了什么。
而到了 30 岁,如果你还没有做 X、Y、Z,你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完整,你会觉得自己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事情没有做...... 即便你已经成功了,美国梦还是会告诉你,你可以让更多梦想成真,只要你去尝试。
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的情况是:欠债了就得还钱,生活还是得过。现在,不管你做什么行当,生活中都不会有喘息的机会。你的父母可能下午 5 点就下班了,直到第二天早上上班,才又开始工作,但你不是。现在很多事情都基于一个假设的:你所做的工作是你所爱。否则你不会半夜回邮件,同手机共枕眠。
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你会一连花上好几年完全沉在工作中,几乎每件事都是工作、工作、工作...... 你的心思完全在工作上。尽管物理年龄可能只有 30 岁,但你的心智可能已经达到了 60 岁的水平。很多人都想着在同样长的时间内,做双倍的事情,别人花 30 年,你只想花 15 年。
在心智上,你“老”了。
同样,你的父母并不会碰到类似的问题。自然,他们也会有同你一样的梦想和目标,但是他们会在下班后或者周末的时候,去喂食他们的“梦想”,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会回邮件。他们很享受生活,并且过的也不闲散,比如他们会时不时的串串门了解下高中同学都在做些什么,或者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儿。
因此,年轻人现在这种未达“稳定”、时刻想要从生活中获取更多的心态并非一个”时髦“的问题,而是一个“时刻插电”,从来不给自由和享受生活任何机会的问题。我们好像忘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整个生活就是为了工作的。
这是个讨厌悠闲的社会。手头无事,就那么干坐着听上去一点儿都不酷。成功人士是从来不会放弃的:继续工作还是回家呢?再找点事做吧...
你需要休息。或者干脆退休吧。然后做点新的事情,就算你可能会失败,但你会对自己当初的决定心存感激。
评:
我的心智真得不符合我现在的年龄,我觉得我现在的心智年龄至少超过我的年龄10岁。我现在也已经考虑到,如果不一定非要成功才能去过我想要的自由生活,何不现在就开始呢?我现在只是还需要好好想想。这篇文章所得好:我们好像忘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整个生活就是为了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