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习大大的“黄土情结”: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编者按: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2日至23日在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大大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部署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

十八大以来,以习大大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工作。习大大总书记在调研走访及重要会议讲话中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是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有哪些新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将如何继续推进?我们或从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论述中得到一些启发。

2013年4月8日至10日,习大大在海南考察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聚焦三农问题:

下基层调研走访,重要会议讲话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大大总书记围绕“三农”问题,无论是在调研走访期间还是在重要会议上都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讲话。2012年底,他在河北调研时强调,要扎实抓好农村扶贫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2013年7月在湖北调研时,对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他作了深刻阐述;11月在山东调研时,他提出了“三个导向”,强调要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

除了调研期间的讲话,在一些重要会议上,习大大总书记对“三农”工作更是做了重要的阐述和部署。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他深入阐述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问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突出了“食为政首”的战略布局,对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作了部署;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对处理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基本原则;特别是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他全面阐述了“三农”工作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解读】习大大总书记为何始终对“三农”问题非常关注,除了此问题事关中国发展大局,同时也源于他具有的“黄土情结”。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林曾撰文指出,2012年2月,习大大以国家副主席的身份访美期间,出席了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他在致辞中回顾:“我曾在中国西部地区当过7年农民,还当过一村之长,我在中国河北、福建、浙江和上海等省市任职时也都领导或分管过农业工作,对农业、农村、农民很有感情。”上个世纪70年代,在大队书记任上,习大大带领乡亲们建起了陕北第一口沼气池,这在当时的农村应该算是高科技。1975年8月,陕西全省沼气现场会在这里召开。那时候父亲习仲勋还没有平反,习大大完全是靠自己走出了一片天地。陕北的经历增进了习大大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了与普通农民的深厚感情。多年后出版的《知青老照片》收录了习大大的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他说:“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响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

重视粮食安全: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稳定。习大大高度重视农业粮食生产,在其著作《摆脱贫困》中,他就曾强调“粮食生产的发展将带动整个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林、牧、副、渔业的发展有赖于粮食的供给。”2012年2月16日,时任国家副主席时,他就在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致辞时表示过,“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把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稳定地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重中之重的大事。”2013年11月28日,在山东农科院召开的座谈会上他曾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

【解读】粮食连年丰收,为何还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三农经济研究专家曾业松指出,中国是有13亿以上人口的大国,一旦出现粮食危机,危及的不只是农业,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受影响的也不只是农民,而且是整个国家。如果依赖国际市场,受制于人,则经济政治风险更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研究员曾撰文指出,我们明确要求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新目标,这是综合考虑我国未来粮食供求格局、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等因素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促进农业发展:

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大大曾提出过“大农业”的概念,文章指出,“闽东要想从根本上脱贫致富,就必须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2012年11月30日,习大大在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就曾指出,“要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2013年11月27日,习大大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解读】“如何成功地解决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关键是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基本国情、适应经济发展阶段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新中国的农业发展历史就是探索和开辟这条道路的历史”,著名学者胡鞍钢曾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农业发展与转型本质上是农业现代化,特殊国情决定了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既是“中国总道路”的具体道路之一,又是中国“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我们这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已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客观规律。

深化农村改革:

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和社会发展活力,是当前农村改革开放的核心。2013年11月28日,习大大在山东考察时曾指出,“要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习大大表示,“要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创造条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对中央工作部署,要准确领会政策要点和要领,不能随意解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不要拔苗助长,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积极稳妥。”

【解读】“改革开放是我国农村及整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项继权指出,过去的十年,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农村改革创新一直在进行。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针,中央在农村先后实施了税费改革和综合改革,免除农业税,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可以说,改革的重点均集中在“少取”和“多予”,或者说是“减负”和“增收”。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核心和主题是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释放农村经济和社会活力。唯有突破一切阻碍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服务均等化的制度性障碍,才能激发经济和社会活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和制度保障。

关心农民生活: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4月,习大大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的一番话,引起了社会广泛共鸣。如果我们把“三农”问题看做是全局工作的“靶心”的话,那么农民就是“三农”问题的靶心。此后,这句话又多次出现在总书记调研考察或者重要会议的讲话中。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同时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翻看历史,只有把握了农村,理解了农民,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2013年11月,习大大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曾强调,“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解读】“解决好农民富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完成农村小康建设的根本性任务,也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表示,在看到农民收入连年增长的好形势的同时,也要看到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仍然较低的现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民增收成为短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朱信凯曾撰文指出,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城市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包容和融合,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提供和城市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和权益。同时,也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赋予农民更多的基本权益。这隐含着农民通过土地确权、同地同价等制度,实现同地同“权”,获得土地收益,从而公平地分享现代化发展的成果。这样,进城农民能够公平地享受城镇化的成果,留在农村的农民也获得了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务农收入的空间。

时间: 2024-11-08 20:05:22

【转】习大大的“黄土情结”: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相关文章

马云谈BAT三座大山:地主被斗死了 农民就富了?

马云谈BAT三座大山:地主被斗死了 农民就富了?2015-10-14 12:29:29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分享到: 10355 网易科技讯 10月14日消息,在今日举行的201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发表演讲称,网上看到最多的话就是BAT把中国所有的创新.创意.创业的大的机会拿掉了,但是事实上是这二十年来,无数的创业,因为今天的创业环境,今天创业的所有的基础设施,整个融资状态要比十五年以前好很多. 马云表示:“有人说BAT这样的三座大山在,我们怎么会有机会,我告诉大家,不是把

外媒:正在唤醒中国的习大大(转)

振奋人心哪!!! “天降大任于一个年代,成就一代人的伟大,那一代人可以是你.”讲述“南非之魂.黑人领袖”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传奇一生的影片<曼德拉>,在刚刚过去的7月登陆中国大陆.在非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曼德拉是为数不多的得到官方与民间,以及不同派别的人普遍认同和尊重的政治领袖.他曾称,“我二十多年在罗本岛狱中生活的精神支柱来自中国!” 如今,与曼德拉有着不解之缘的中国,不但在外交上面临着美国新 一轮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的“重返亚太”大背景,国内也在历经30多年的财富急剧增加后,又面对着百年以来

王健林:在中国远离政府太假了 期望王思聪稳重

http://huaxi.media.baidu.com/article/16309315775638122235? 摘要:接受新京报专访时,王健林说,成为亚洲首富主要有三个原因:自己的勤奋和战略.受益于国家和时代.万达上市. 接受新京报专访时,王健林说,成为亚洲首富主要有三个原因:自己的勤奋和战略.受益于国家和时代.万达上市. 王健林说,对于万达的未来,他最大的烦恼是接班人的成长问题. [王健林] 61岁,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5年3月,福布斯发布2015全球富豪榜,王健林成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

60、70、80、90四代同堂话创富:谁更有优势?

不同的代际,不同的创富者 哪个那个时代的创业者占优势?60后表示有压力,70后表示很欣慰,80后表示无所谓,90后表示很任性.1月24日,由劲霸男装和创业家联合主办的"劲霸·创富汇"年会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举行,此次年会的的主题为"创富微力量,商业大未来".在最精彩的论坛环节,跨越四个时代的12名创业者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和观点碰撞. 全球化和互联网化在拉近世界距离的同时,也缩短了中国人从穷到富的过程,把过去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漫长财富累计过程,浓缩到了3-

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六封信——选择的智慧(5)

融会中西,均衡发展 在今天这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里,只有融会中西才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国际化人才.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每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年轻人都应当在中西方各不相同的思想和文化范畴中寻找最适合自己,最能体现完整与均衡的文化精髓,并将中西方文化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同时发挥中国人讲求纪律与服从.重视谦虚和毅力以及西方人强调创意与个性,鼓励积极与勇气的特长,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更容易地把握各种要素之间的完整与均衡关系. 中国和西方的年轻人在各自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下,

大国崛起背后:国人未富先懒 懒人拥有后发优势

上行受阻的社会和正在板结的阶层 未富先懒 改革开放好是好,只是机会在减少. “大国崛起”的背后,三大社会现实如同暗礁,成为中国人追求财富和理想生活之敌: 一是上行遇阻的社会.个人上行之路遇到阻碍,从户籍政策到财富分配机制,从行业规则到潜规则,从就业到买房:个人发展的代价太大,成长的成本太高,路径变窄,到处有看不见的天花板. 二是正在板结的阶层.现在有十大阶层和1838种职业,中产阶层正在形成,但贫富悬殊拉大,“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成为与公众争利的利益集团.低收入阶层跃升到中产阶层.中产阶层跃

创富2.0时代的匠心精神何以如此重要?

在过去十余年时间里,大量的企业家通过改造客观条件.实现财富增加的过程,被定义为粗放式的创富1.0时代.但随着产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坚守工匠精神,更加注重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注重品质及体验,除了自我财富的不断积累之外还乐于带动身边的人.帮助身边的人共同创富.在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下,这种全面推动企业整个产业发展的思维模式,被定义为创富2.0时代,这个『创富2.0』理念中的"创新+匠心"思想,也因此成为这种新常态下的企业升级转型新思路. 日前,第三届"劲霸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者 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彼老朽者何足道 彼以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 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 如僦屋者然 彼明日将迁居他方 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 将迁居者 不爱护其窗栊 不洁治其庭庑 俗人恒情 亦何足怪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 后顾茫茫 中国而为牛 为马 为奴 为隶 则烹脔鞭棰之惨酷 惟我少年当之 中国如称霸宇内 主盟地球 则指挥顾盼之尊荣 惟我少年享之 于彼气息奄奄 与鬼为邻者何与焉 彼而漠然置之 犹可言也 我而漠然置之 不可言也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 其进步未可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