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第一,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它属于管理范畴。(本质)
第二,会计对象是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第三,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第四: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有什么专门的技术方法呢?
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那么两者的区别是?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
定义:
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记账:对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进行登记。
算账:在记账基础上,对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收入、费用(成本)、利润、和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计算;
报账:在算账基础上,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对有关方面进行报告。
会计监督
定义:
也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一边核算,一边监督)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核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监督是核算的保障。如果只有会计核算没有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因此,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就是资金运动。
会计对象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经济活动,而是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
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经济活动、资金运动方式。工业企业的主要活动是从事产品生产,必须拥有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具体的资金运动程序可分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循环周转)
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企业不够钱去借钱)
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
资金循环是指资金形态依次由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和产品资金,随着产品出售又转化为货币资金,这个过程称为资金循环。
资金的不断循环,则称为资金周转。
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向债权人)、上交各项税金(向国家)、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分红)等,这部分资金便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没有投入就没有运用,没有运用就没有退出,没有退出就没有新一轮资金的投入,企业就是这样不断进步发展。
也不是所有缴纳的税金都退出了企业的资金循环。如果企业缴纳的税金是不允许抵扣的增值税,就应该计入产品成本,缴纳的税金就不会退出企业,会随同产品销售出去又将形成现金的回流,成为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企业缴纳的税金是彻底流出企业(比如缴纳的所得税),它就不会再为企业带来任何的资金流入,就是退出企业。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业内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积累。提取盈余公积也不属于流出。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
会计核算的内容包括: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各单位的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变现能力最强)。款项是指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与单位部门的备用金等。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指单位的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即实物资产)。原材料、包装物、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成品、低值易耗品、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
3.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指单位未来收取款项的权利,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补贴款等。简单来说,给了货物未收钱,或者给了钱未收货物。
债务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单位承担并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单位的现时义务,包括各种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等。
4.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指企业所有者(或投资人)投资转入的资本金(即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本钱)。单位资本的增减,直接涉及企业所有者(或投资人)在企业内所享有的权益比例的变化,或单位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的责任与义务等。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对于企业来说,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这种经济利益的流入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债务的减少,同时所有者权益也随之增加。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支出是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之外的支出和损失,与收入相对应。
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生产费用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能用货币加以计量的、按规定可以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的生产耗费。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所发生的按规定不能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资金耗费。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产品成本是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负担的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应分摊的制造费用等。费用比成本的阐述范围更广。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算账和报账)
7.其他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核算前提有4项: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公司),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空间范围。会计核算和监督自己公司的经济业务,是站在自己公司的角度进行反映和描述,不是核算别的公司。
一般来说,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成为会计主体。比如:一个经济上独立核算的车间可以确认为一个会计主机,设置会计核算体系描述属于该空间范围的资金资金运动。除此之外,可成为会计主体的经济组织还包括:企业、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联合体)、事业单位等。
2.会计主体!= 法律主体(法人)
法人是什么?
是一种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法律赋予它等同于自然人一样的人格,以便于其独立地行使权力并承担自身的义务。成为一个法人首先在经济上是独立的,法人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自然人创建的独资和普通合伙企业都不具有法人资格,但会计核算上算是会计主体,因为自然人创建的企业经济上不是独立的,资不抵债后破产自然人要还债,有限责任公司是法人,破产了也不用投资人还*/
企业集团、独立核算的车间都不是法人,但是是会计主体。
3.会计主体假设的内涵
简言之,就是会计应当仅为特定的会计主体服务。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持续经营
1、内涵
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会计主体是空间界定,持续经营是时间界定。
2.意义
可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从而为解决很多常见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问题提供基础。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上会有较大差异,只有假定企业在可预期的未来不会破产清算,会计核算才可正常进行,否则将依据破产清算时的特殊规定进行处理。
3、例外情况
当有确凿证据(通常是破产公告的发布)证明企业已经不能再持续经营下去的,该假设会自动失效,此时企业将由清算小组接管,会计核算方法即改为破产清算会计。
三、会计分期
1、内涵
将企业的经营活动人为划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时间间隔,通常是一个会计核算年度(1月1-12月31),以便确认某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利润,确认某个会计期末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报告给债权人与投资者等等。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按公历而不是农历。
收入费用利润是时期数、一段时间的。资产、负载、所有者权益是时点数。
2.意义
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奠定了理论与实务基础。以达到实时反映和监督企业资金运动的目的。
四、货币计量
1、内涵
在会计核算中,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为了会计信息的稳定性,货币计量假设还包括一个假定币值不变的含义。
2.目的
无差别性、统一性、可比性。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第三节 会计基础
一、基础概念和种类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以什么标准来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单位的收入和费用,目的是为了更
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基础按其以应收应付还是实收实付作为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单位的收入和费用标准,可分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类会计基础。
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权责发生制
1、内涵
也称为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以权力或责任的发生与否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凡属本期的收入,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凡属本期应当承担的费用,不管其款项是否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反之亦然。
2.优点
可以正确反映各个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为实现收入所应承担的费用,从而把各期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成本相配合,加以比较,正确确定各期的财务成果。
3.缺点
实务处理繁琐,需要进行账项调整。
三、收付实现制
也称现金制,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或费用的发生。凡属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反之亦然。
优点:会计记录简单;会计处理简便。
缺点:不符合配比原则要求,不能正确计算各期损益,一般适用于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会计总论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