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讲过需求采集的事儿,需求采集了很多,但从哪里着手?用户帮我们想好了怎么做,照用户说的做吗?
关于这一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作者苏杰,用了这样一个title:听用户说但不要照着做。
1、明确我们的价值
对于采集的需求,首先要明确的知道,一个是用户需求,一个是产品需求,这中间的转化过程,就是这篇blog的主题——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 VS 产品需求
用户需求:从用户采集到的、用户自以为的需求,并且经常表达为用户解决方案;
产品需求:经过分析,找到的真实需求,并且表达为产品解决方案;
需求分析:从用户提出的需求出发,找到用户内心真正的渴望,再转化为产品需求的过程。
关于需求分析,可以先看看下面的一幅图:
这个过程可以形象化为“Y”,“需求分析”的过程就是经历图中的“1 –> 2 — >3”,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功能”。
“Y”的越上面越是解决方案,越下面越是背后的目的。“1-用户需求”,大多表现为用户的解决方案,往往是不好的,但好的“3-产品功能”一定是从用户需求转化而来,而不是凭空而来。
so,“听不听用户”都是一个意思,更准确的说是“听用户的,但不要照着做”。同时,也不要误解“创造需求”,你创造的只能是满足用户需求解决方案——产品功能,而不是用户需求。
1–>2,通过问“Why”,逐步归纳,2–>3,通过问“How”,逐步演绎。过程中都要用到各种辅助信息,比如数据、竞品、行业等。
把“2-产品需求”追溯到“4-马斯洛需求”的过程是可选的,画为虚线,只是为了这个理论的完备,如果感兴趣,每个产品需求总能挖到马斯洛的层面。
“2-产品需求”的点如何选择,我们到底应该挖到那个层面上,作为产品需求,取决于公司和产品的定位。
PS:关于需求分析,关于“Y理论”,苏杰还有一篇更详细的“Y理论”,跳转链接:http://iamsujie.com/1000/1017/
需求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区别:
技术分析:“树干————树枝————树叶”,即将大问题拆分为小问题,然后发现难点,逐一攻克。
需求分析:首先“树叶————树枝————树干”,然后“树干————树枝————树叶”的分析过程,即“分————总——-分”过程。
核心思想:即不能漏掉提炼用户需求的这个过程,另一方面也不能只停留在本质上。
满足需求的三种方式:
之前讲过,需求来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减小这种差距,就有如下三种方式。
①提高现实
即我们最常见也最常用的办法:开发某种产品,但也是最笨的办法;
②降低理想
还记得以前那个著名的“暗室滴水试验”吗?永远不要忽视心理暗示的力量,“打预防针”、“丑话说在前头”听得不要太多;
③转移需求
引导用户去关注其他事物,或者这么说:人的行为都是需求驱动,想改变,需求更强烈的需求给用户,而不是纠结于原来的需求。
2、给需求做一次“DNA检测”
整个检测过程可以用如下的这幅示意图来表示:
如上图所示,我们先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然后一步步确定每个产品需求的基本属性、商业价值、实现难度、性价比等。
其中,基本属性,可以结合Google的测试分析法:特质+组件,来进一步思考;链接:http://www.cnblogs.com/imyalost/p/6593817.html
①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
经过之前的需求采集等过程,现在我们有很多需求,接下来就是整理需求,建议一个项目组或团队里,采用统一的记录方式,比如Word、excel等。
接下来,“明确我们的价值”。建议团队成员一起开展一次“头脑风暴”,对需求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每个人分一块,将其转化为产品需求,最后记录在一起。
我们要明确一点: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是多对多的关系,可能用多个功能来满足一个用户需求,也可能用一个功能满足多个用户需求,甚至多个产品需求满足多个用户需求,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当然,一般而言我们采集整理后的产品需求很多,所以在需求转化中,需要“忍痛”做一轮筛选,把明显不靠谱的用户需求剔除,当然,其中的尺度自己把握。
②确定需求的基本属性
当然,产品需求需要一直维护,可以指定一个人维护,或者共享模式,大家一起维护。需求总有一些“基本属性”,可以见下图:
编号:作为需求的唯一标识,方便指明需求,快速查找
提交人:必填,提交人是PD,有充分的义务理解原始的用户需求
提交时间:辅助信息,记录提交人何时提交该需求
模块:一般而言,根据人类记忆特点,产品由5±2个模块比较合理,如果超过,就要考虑增加一个基本属性叫“二级模块
名称:用简洁的短语描述需求,要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功能,比如:黑名单
描述:用来具体的描述名称中的功能是什么意思,描述只需要说明此功能做什么,无须解释怎么做;注意语言的无歧义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可测试性等
提出者:用户需求提出者,有疑惑时便于进一步追溯
提出时间:原始需求提出时间,区别于提交时间,这是个辅助信息
BUG编号:可选,一般来说,产品的某些BUG也可以视为需求,当然,也可以用其它方式管理BUG
③需求种类
说到需求种类,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所示:
分类:除了上面的表格内容之外,还包括很多非功能性需求,比如性能、可培训、可维护、可扩展......有很多需求更是为了公司其他业务部门同事做的。
层次:把需求分为“基础、扩展(期望需求)、增值(兴奋需求)”三层,理论依据参照KANO模型。
其实,对需求的种类划分没这么绝对,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商业目的变了,或者功能类型变更,都会有影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作者苏杰有这样的解释:
雪中送炭:指产品的基本功能,对用户很重要,产品缺了这个功能,就无法操作使用;
锦上添花:非必须的功能,用户有时会用到,可以更便于用户使用;
④、分析需求的商业价值
一个公司做任何产品,一个产品做任何需求,最终都是要满足一定的商业目的,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产生的效益。
所以,需求的商业价值是最关键的内容,值得我们用不同的指标来判断衡量,如下面的表格所示。
重要性:可以参考时间管理里面“重要与紧急”的概念(推荐一本书:《高效能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紧急度:从时间维度上判断这个需求是否迫切,以及做或不做对产品的影响。
持续时间:一个产品是有生命的,需求也是,有的很长,有的很短(比如“双11”)。
商业价值:或者称为商业优先级,是对上述几种商业价值指标的综合评判,这点是整个需求列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⑤需求的实现难度
这一点,特别是对于开发童鞋来说,就是工作量化,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
工作量:即人力成本、额外的硬件成本、其他资源的消耗等。
开发量:需求实现难易程度,开发的时间成本(一般来说,大多的公司开发人员都比较忙。。。)等。
PS:当然,还有运维童鞋的部署维护资源投入,测试童鞋的测试所需时间、人力成本等等。
⑥性价比
性价比=商业价值÷实现难度
决不能因为某个需求实现难度很小就马上去做,也不能因为另一个需求实现难度大而不做。
说到这里,想起之前发生在我建的技术交流群的一件事:
事情是这样的:有位在斗鱼性能测试组的大神,某天他提了一个问题,其实用纠结这个词来形容更好,问题就是:斗鱼有10%的用户用的WindowsXP系统,而且浏览器
是IE8及以下,这样就导致了他们的兼容和性能问题比较明显,但是这10%的用户为斗鱼提供了20%的收益,所以,这个需求,必须实现,但难度又很大。。。。。。
上面这件事,从商业价值考虑,是必须要做的,但实现难度较大,开发量可能比较大,所以又回到了性价比这个问题。
所以,关于性价比这个话题,还要综合多方因素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