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配置文件解析

Redis概述:

是一个基于Key-Value的持久化数据库存储,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用C语言编写,可基于内存又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

Redis特点

1、Key-Value健值类型存储

2、支持数据可靠存储及落地

3、单进程单线程高性能服务器

4、单机qps(每秒查询率)可以达到10w

5、适合小数据量高速读写访问

Redis跟Memached的不同

1、Redis可以持久化数据存储

2、性能高很,Redis能支持超过10W每秒的读写频率

3、丰富的数据类型,Redis支持二进制的String、Lists、Hashes、Sets及sorted Sets(有序集合)等数据类型操作

4、Redis的所有操作都是原子性的

5、支持发布订阅功能

6、支持异步主从复制

【主从生产环境配置文件】

Master配置文件

daemonize yes

pidfile /ryzc/redis/redis.pid

port 30000

timeout 0

databases 16

maxclients 10000

dir /ryzc/redis/

syslog-enabled no

slowlog-log-slower-than -1

appendonly no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0

requirepass kik4asfljweiojlsfjlasjfc56uhj75Ojdw2fdf

Slave配置文件

daemonize yes

pidfile /ryzc/redis/redis.pid

port 90022

timeout 0

databases 16

maxclients 10000

dir /ryzc/redis/

syslog-enabled no

slowlog-log-slower-than -1

appendonly no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0

requirepass kik4asfljweiojlsfjlasjfc56uhj75Ojdw2fdf

masterauth kik4asfljweiojlsfjlasjfc56uhj75Ojdw2fdf

slaveof 127.0.0.1 30000

【配置文件解析】

1. Redis默认不是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可以通过该配置项修改,使用yes启用守护进程

daemonize no

2. 当Redis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时,Redis默认会把pid写入/var/run/redis.pid文件,可以通过pidfile指定

pidfile /var/run/redis.pid

3. 指定Redis监听端口,默认端口为6379,作者在自己的一篇博文中解释了为什么选用6379作为默认端口,因为6379在手机按键上MERZ对应的号码,而MERZ取自意大利歌女Alessia Merz的名字

port 6379

4. 绑定的主机地址

bind 127.0.0.1

5.当 客户端闲置多长时间后关闭连接,如果指定为0,表示关闭该功能

timeout 300

6. 指定日志记录级别,Redis总共支持四个级别: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默认为verbose

loglevel verbose

debug:很详细的信息,适合开发和测试

verbose:包含许多不太有用的信息,但比debug要清爽一些

notice:比较适合生产环境

warning:警告信息

7. 日志记录方式,默认为标准输出,如果配置Redis为守护进程方式运行,而这里又配置为日志记录方式为标准输出,则日志将会发送给/dev/null

logfile stdout

8. 设置数据库的数量,默认数据库为0,可以使用SELECT <dbid>命令在连接上指定数据库id

databases 16

9. 指定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可以多个条件配合

save <seconds> <changes>

Redis默认配置文件中提供了三个条件: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分别表示900秒(15分钟)内有1个更改,300秒(5分钟)内有10个更改以及60秒内有10000个更改。

#   过了900秒并且有1个key发生了改变 就会触发save动作

#   过了300秒并且有10个key发生了改变 就会触发save动作

#   过了60秒并且至少有10000个key发生了改变 也会触发save动作

10. 指定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默认为yes,Redis采用LZF压缩,如果为了节省CPU时间,可以关闭该选项,但会导致数据库文件变的巨大

rdbcompression yes

11. 指定本地数据库文件名,默认值为dump.rdb,数据会被持久化到这个目录下的‘dbfilename’指定的文件中。

dbfilename dump.rdb

12. 指定本地数据库存放目录,这里指定的必须是目录而不能是文件。

dir ./

13. 设置当本机为slav服务时,设置master服务的IP地址及端口,在Redis启动时,它会自动从master进行数据同步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14. 当master服务设置了密码保护时,slav服务连接master的密码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15. 设置Redis连接密码,如果配置了连接密码,客户端在连接Redis时需要通过AUTH <password>命令提供密码,默认关闭

requirepass foobared

16. 设置同一时间最大客户端连接数,默认无限制,Redis可以同时打开的客户端连接数为Redis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数,如果设置 maxclients 0,表示不作限制。当客户端连接数到达限制时,Redis会关闭新的连接并向客户端返回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错误信息

maxclients 128

17. 指定Redis最大内存限制,Redis在启动时会把数据加载到内存中,达到最大内存后,Redis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当此方法处理 后,仍然到达最大内存设置,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但仍然可以进行读取操作。Redis新的vm机制,会把Key存放内存,Value会存放在swap区

maxmemory <bytes>

18. 指定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Redis在默认情况下是异步的把数据写入磁盘,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 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默认为no

appendonly no

19. 指定更新日志文件名,默认为appendonly.aof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20. 指定更新日志条件,共有3个可选值: 
    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快) 
    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fsync()将数据写到磁盘(慢,安全) 
    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折衷,默认值)

appendfsync everysec

21. 指定是否启用虚拟内存机制,默认值为no,简单的介绍一下,VM机制将数据分页存放,由Redis将访问量较少的页即冷数据swap到磁盘上,访问多的页面由磁盘自动换出到内存中(在后面的文章我会仔细分析Redis的VM机制)

vm-enabled no

22. 虚拟内存文件路径,默认值为/tmp/redis.swap,不可多个Redis实例共享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23. 将所有大于vm-max-memory的数据存入虚拟内存,无论vm-max-memory设置多小,所有索引数据都是内存存储的(Redis的索引数据 就是keys),也就是说,当vm-max-memory设置为0的时候,其实是所有value都存在于磁盘。默认值为0

vm-max-memory 0

24. Redis swap文件分成了很多的page,一个对象可以保存在多个page上面,但一个page上不能被多个对象共享,vm-page-size是要根据存储的 数据大小来设定的,作者建议如果存储很多小对象,page大小最好设置为32或者64bytes;如果存储很大大对象,则可以使用更大的page,如果不 确定,就使用默认值

vm-page-size 32

25. 设置swap文件中的page数量,由于页表(一种表示页面空闲或使用的bitmap)是在放在内存中的,,在磁盘上每8个pages将消耗1byte的内存。

vm-pages 134217728

26. 设置访问swap文件的线程数,最好不要超过机器的核数,如果设置为0,那么所有对swap文件的操作都是串行的,可能会造成比较长时间的延迟。默认值为4

vm-max-threads 4

27. 设置在向客户端应答时,是否把较小的包合并为一个包发送,默认为开启

glueoutputbuf yes

28. 指定在超过一定的数量或者最大的元素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采用一种特殊的哈希算法

hash-max-zipmap-entries 64

    hash-max-zipmap-value 512

29. 指定是否激活重置哈希,默认为开启(后面在介绍Redis的哈希算法时具体介绍)

activerehashing yes

30. 指定包含其它的配置文件,可以在同一主机上多个Redis实例之间使用同一份配置文件,而同时各个实例又拥有自己的特定配置文件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31. ‘syslog-enabled‘设置为yes会把日志输出到系统日志,默认是no

 syslog-enabled no

32. 指定syslog的标示符,如果‘syslog-enabled‘是no,则这个选项无效。

syslog-ident redis

33.  指定syslog 设备(facility), 必须是user或者local0到local7.

  syslog-facility local

34. 复制冗余

Master-Slave replication. 使用slaveof把一个 Redis 实例设置成为另一个Redis server的从库(热备). 注意: #配置只对当前slave有效。

因此可以把某个slave配置成使用不同的时间间隔来保存数据或者监听其他端口等等。

命令格式: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如果master有密码保护,则在slave与master进行数据同步之前需要进行密码校验,否则master会拒绝slave的请#求。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当slave丢失与master的连接时,或者slave仍然在于master进行数据同步时(还没有与master保持一致),#slave可以有两种方式来响应客户端请求:

1) 如果 slave-serve-stale-data 设置成 ‘yes‘ (the default) slave会仍然响应客户端请求,此时可能会有问题。

2) 如果 slave-serve-stale data设置成  ‘no‘  slave会返回"SYNC with master in progress"这样的错误信息。 但 INFO 和SLAVEOF命令除外。

slave-serve-stale-data yes

35.  命令重命名,将get命令改成wget命令

 rename-command get wget

36.  同样可以通过把一个命令重命名为空串来彻底kill掉这个命令,屏蔽set命令,比如:

        rename-command set ""

37. 最大可使用内存。如果超过,Redis会试图删除EXPIRE集合中的keys,具体做法是:Redis会试图释放即将过期的#keys,而保护还有很长生命周期的keys。

如果这样还不行,Redis就会报错,但像GET之类的查询请求还是会得到响应。

警告:如果你想把Redis视为一个真正的DB的话,那不要设置<maxmemory>,只有你只想把Redis作为cache或者

有状态的server(‘state‘ server)时才需要设置。

 maxmemory <bytes>

内存清理策略:如果达到了maxmemory,你可以采取如下动作:

volatile-lru -> 使用LRU算法来删除过期的set

allkeys-lru -> 删除任何遵循LRU算法的key

volatile-random ->随机地删除过期set中的key

allkeys->random -> 随机地删除一个key

volatile-ttl -> 删除最近即将过期的key(the nearest expire time (minor TTL))

noeviction -> 根本不过期,写操作直接报错

默认策略: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lru

对于处理redis内存来说,LRU和minor TTL算法不是精确的,而是近似的(估计的)算法。所以我们会检查某些样本#来达到内存检查的目的。默认的样本数是3,你可以修改它。

maxmemory-samples 3

38.  默认情况下,Redis会异步的把数据保存到硬盘。如果你的应用场景允许因为系统崩溃等极端情况而导致最新数据丢失#的话,那这种做法已经很ok了。否则你应该打开‘append only’模式,开启这种模式后,Redis会在#appendonly.aof文件中添加每一个写操作,这个文件会在Redis启动时被读取来在内存中重新构建数据集。

注意:如果你需要,你可以同时开启‘append only’模式和异步dumps模式(你需要注释掉上面的‘save’表达式来禁#止dumps),这种情况下,Redis重建数据集时会优先使用appendonly.aof而忽略dump.rdb

appendonly no

append only 文件名 (默认: "appendonly.aof")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调用fsync()函数通知操作系统立刻向硬盘写数据

Redis支持3中模式:

no:不fsync, 只是通知OS可以flush数据了,具体是否flush取决于OS.性能更好.

always: 每次写入append only 日志文件后都会fsync . 性能差,但很安全.

everysec: 没间隔1秒进行一次fsync. 折中.

默认是 "everysec"

 appendfsync always

 appendfsync everysec

 appendfsync no

当AOF fsync策略被设置为always或者everysec并且后台保存进程(saving process)正在执行大量I/O操作时

Redis可能会在fsync()调用上阻塞过长时间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39. append only 文件的自动重写

当AOF 日志文件即将增长到指定百分比时,Redis可以通过调用BGREWRITEAOF 来自动重写append only文件。

它是这么干的:Redis会记住最近一次重写后的AOF 文件size。然后它会把这个size与当前size进行比较,如果当前# size比指定的百分比大,就会触发重写。同样,你需要指定AOF文件被重写的最小size,这对避免虽然百分比达到了# 但是实际上文件size还是很小(这种情况没有必要重写)却导致AOF文件重写的情况很有用。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设置为 0 可以关闭AOF重写功能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40. slow log

Redis slow log用来记录超过指定执行时间的查询。

你可以指定两个参数:一个是慢查询的阀值,单位是毫秒;另外一个是slow log的长度,相当于一个队列。

负数则关闭slow log,0则会导致每个命令都被记录

slowlog-log-slower-than 10000

# 不设置会消耗过多内存,所以还是要设置一下。可以使用SLOWLOG RESET命令来回收slow log使用的内存

slowlog-max-len 1024

时间: 2024-11-05 13:46:27

Redis配置文件解析的相关文章

redis概述,特点,与Memached的不同,生产环境主从配置,redis配置文件解析

Redis概述: 是一个基于Key-Value的持久化数据库存储,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用C语言编写,可基于内存又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 Redis特点 1.Key-Value健值类型存储 2.支持数据可靠存储及落地 3.单进程单线程高性能服务器 4.单机qps(每秒查询率)可以达到10w 5.适合小数据量高速读写访问 Redis跟Memached的不同 1.Redis可以持久化数据存储 2.性能高很,Redis能支持超过10W每秒的读写频率 3.丰富的

Redis配置文件参考

Redis配置文件解析网上都有,这里不赘述了.提供一些值得修改的参数,标注红色的参数尤其需要注意,不然容易出现主从全量同步死循环 NETWORK bind 127.0.0.1 默认是bind 127.0.0.1,注释掉 protected-mode no 默认protected-mode yes,改为no port 6379 建议修改掉,避免使用默认端口 tcp-backlog 511 建议调大至2048并同时调大Linux内核参数 /proc/sys/net/core/somaxconn 至2

Go语言配置文件解析器,类似于Windows下的INI文件.

config Package config is a Configuration file parser for INI format 包 config 是一个简洁方的,支持注释的Go语言配置文件解析器,类似于Windows下的INI文件. 配置文件形式为[section] 的段构成, 内部使用 name=value键值对 如果为指定段节点,则默认放入名为[default]的段当中. "#"为注释的开头,可以放置于任意的单独一行中. 安装 go get github.com/lxmgo

Redis配置文件 翻译 V3.2版本

# Redis配置文件例子. # # 注意:为了能读取到配置文件,Redis服务必须以配置文件的路径作为第一个参数启动 # ./redis-server /path/to/redis.conf # 关于单位,当你需要指定内存的大小时,可以使用如下的单位来指定 # # 1k => 1000 bytes # 1kb => 1024 bytes # 1m => 1000000 bytes # 1mb => 1024*1024 bytes # 1g => 1000000000 byt

golang开发:类库篇(四)配置文件解析器goconfig的使用

为什么要使用goconfig解析配置文件 目前各语言框架对配置文件书写基本都差不多,基本都是首先配置一些基础变量,基本变量里面有环境的配置,然后通过环境变量去获取该环境下的变量.例如,生产环境跟测试环境使用同一份配置,但是相应的环境下的变量的值是不一样的,通过环境获其取对应的的key value.没明白没关系,举例子的时候就明白了. PHP的框架yaf.golang的框架beego.对配置的书写和解析基本都是一致的. 看下goconfig的解释 goconfig 是一个易于使用,支持注释的 Go

Spring Boot干货系列:(二)配置文件解析

Spring Boot:配置文件解析   前言 上一篇介绍了Spring Boot的入门,知道了Spring Boot使用"习惯优于配置"(项目中存在大量的配置,此外还内置了一个习惯性的配置,让你无需手动进行配置)的理念让你的项目快速运行起来.所以,我们要想把Spring Boot玩的溜,就要懂得如何开启各个功能模块的默认配置,这就需要了解Spring Boot的配置文件application.properties. 正文 Spring Boot使用了一个全局的配置文件applicat

linuxPAM认证配置文件解析

1.PAM文件 /etc/pam.conf或者/etc/pam.d/ PAM配置文件/lib(64)/security/pam_*.so 可动态加载的PAM service module 2.配置文件格式 /etc/pam.conf:主配置文件 service    type    control    module-path    module-arguments /etc/pam.d/service:服务配置文件 type    control    module-path    modul

Redis配置文件详解

配置文件各字段含义[Windows版的Redis][http://cardyn.iteye.com/blog/794194]http://www.cnblogs.com/cxd4321/archive/2012/12/14/2817669.html # Redis 配置文件 # 当配置中需要配置内存大小时,可以使用 1k, 5GB, 4M 等类似的格式,其转换方式如下(不区分大小写)## 1k => 1000 bytes# 1kb => 1024 bytes# 1m => 1000000

MySQL 5.6.24 线上版本配置文件解析

线上MySQL服务器配置文件解析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用于配置InnoDB的缓冲池,如果数据库中只有哦Innodb表,则推荐配置量为总内存的75% select  engine,round(sum(data_length + index_length)/1024/1024,1) as 'Total MB'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where table_schema not in ('information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