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基础 : 镜像

目录

  • 获取镜像
  • 查看镜像信息
  • 搜索镜像
  • 删除镜像
  • 创建镜像
  • 导出和导入镜像
  • 上传镜像
  • 总结

镜像是 Docker 的三大核心概念之一。Docker 运行容器前需要本地存在对应的镜像,如果本地没有对应的镜像,Docker 会尝试从默认的镜像仓库下载。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配置,使用自定义的镜像仓库。
本文将介绍镜像的具体操作,包括使用 pull 命令从 Docker Hub 的镜像仓库中拉取(下载)公共镜像;查看本地已有的镜像信息;使用 search 命令搜索镜像;删除镜像标签和镜像文件;创建用户自定义镜像并上传到 Docker Hub 镜像仓库。
与镜像相关的操作都被定义在 docker image 子命令中,虽然不带 image 的格式依然被兼容,但带上 image 后会让命令更容易理解,也会有更好的自动补全效果。

获取镜像

本地镜像是运行容器的前提,所以在运行容器前我们需要使用 docker image pull 命令从网络上的镜像仓库把镜像拉取到本地。该命令的格式为:
docker image pull [OPTIONS] NAME[:TAG|@DIGEST]

如果只指定了镜像的名称,默认会选择拉取 latest 标签标记的镜像。比如我们要拉取最新的 ubuntu 镜像:

$ docker image pull ubuntu

该命令实际拉取的是 ubuntu:latest 镜像,当前的最新版本为 16.04。从上图中可以看到,docker 的镜像其实被分成了很多的层,每层保存一些特定的文件。上面的命令实际相当于:

$ docker image pull registry.hub.docker.com/ubuntu:latest

即从默认的数据仓库服务器 registry.hub.docker.com 中拉取 ubuntu 仓库中的最新镜像。如果我们感觉从 Docker Hub 上拉取镜像太慢,可选择从其它的数据仓库服务器上拉取,比如 Docker Hub 在国内部署的服务器:

$ docker image pull registry.docker-cn.com/library/ubuntu:latest

镜像下载到本地后就可运行容器了,比如:

$ docker run --rm ubuntu echo hello docker

查看镜像信息

使用 docker image ls(或 docker images) 命令可以列出本地存储的镜像:

$ docker image ls

输出的信息中包含的内容有:
REPOSITORY:说明镜像来自哪个仓库,比如 ubuntu 或 registry.docker-cn.com/library/ubuntu。
TAG:镜像的标签信息,比如 14.04 或 latest。
IMAGE ID:标识镜像的 ID 号。
CREATED:创建镜像的时间。
SIZE:镜像大小。
其中镜像的 ID 信息十分重要,它唯一的标识了镜像。
TAG 信息用来标记来自同一个仓库(比如 ubuntu)的不同镜像。例如 ubuntu 仓库中有多个镜像,可以通过 TAG 信息来区分它们,TAG 13.04、14.04 和 16.04 都代表了不同的发行版本。

使用 docker image tag 命令为本地的镜像添加新的标签还可以方便我们的使用,比如为 ubuntu:14.04 镜像添加下面的标签:

$ docker image tag ubuntu:14.04 oldubuntu

然后就可以通过 oldubuntu 来引用 ubuntu:14.04 镜像了。其实从 docker image ls 的输出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引用的是同一个镜像 ID:

我们添加的新标签就像给镜像取了个别名一样。

使用 docker image inspect 命令可以获取镜像的详细信息,比如查看 ubuntu:latest 镜像的信息:

$ docker image inspect ubuntu:latest

这个命令的输出很长,上图只是截取了一小部分的信息。它输出的是一个 JSON 格式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有的放矢的通过 -f 选项取其中的某一部分。比如只获取镜像的 Architecture 信息:

$ docker image inspect -f {{".Architecture"}} ubuntu:latest

搜索镜像

除了直接在 Docker Hub 的官方网站上搜索镜像资源,还可以通 docker search 命令以命令行的方式进行搜索,比如搜索 mysql 镜像:

$ docker search mysql

该图只截取了一部分结果。个人感觉这个命令的价值有限,因为我们在选择镜像时还是需要慎重的。往往要在 Docker Hub 的官方网站上查看镜像相关的详细信息,然后才会决定是否使用,而 docker search 命令提供的信息过于有限。

删除镜像

对于不再需要的镜像我们可以使用 docker image rm 命令进行删除,以释放镜像占用的磁盘空间。我们可以为 docker image rm 命令传递镜像的标签或 ID,这两种方式略微有些区别,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

使用进行的标签删除镜像
比如删除标签为 mysql:5.6 的镜像:

$ docker image rm mysql:5.6

镜像的所有内容一下就被删除了(很多镜像层被删除掉),再来删除 ubuntu:14.04 试试:

$ docker image rm ubuntu:14.04

为什么这次只删除了一点点东西?再去看看进行列表,oldubuntu 还在,并且引用着 ID 为 3b853789146f 的镜像:

原来,对于被多个标签引用的镜像 ID,删除标签时只是把那个标签删掉了,并会真正删除镜像文件。现在再删除一次 oldubuntu 试试:

由于 oldubuntu 是最后一个引用该镜像的标签,所以删除该标签会同时删除该镜像的所有文件。

使用镜像 ID 删除镜像
对于镜像 ID 为 c9d990395902 的镜像来说,也有两个标签引用着它,分别是 ubuntu:latest 和 newubuntu:

现在让我们尝试通过镜像 ID 删除它:

$ docker image rm c9d990395902

此时 docker 检测到该镜像 ID 被引用了多次就机智的报错了,并且终止了删除操作。同样如果由其它的镜像引用了该 ID 的镜像, docker 同样会报错并终止删除操作。所以,只有当一个镜像不被多个标签引用,也没其它镜像引用它时,才可以被通过镜像 ID 删除。

创建镜像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创建镜像,比如基于已有容器进行创建和基于 Dockerfile 文件进行创建。笔者在《Docker 基础 : Dockerfile》一文中介绍过通过 docker build 命令利用 Dockerfile 文件创建镜像,所以这里只介绍如何通过 docker container commit 命令基于已有容器创建镜像。我们先启动一个以 ubuntu:latest 为镜像的容器,然后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nickfile 的文件:

$ docker run -it ubuntu:latest bash

在文件创建后退出容器,但要记住该容器的 ID 为:7e26732e14e6。然后执行下面的命令创建镜像:

$ docker container commit -m "add file nickfile." 7e26732e14e6 nickimage

镜像创建成功后,你可以在镜像列表中看到名称为 nickimage 的镜像:

下面运行一个基于 nickimage 的容器,看看 nickfile 是否存在:

$ docker run --rm nickimage ls

验明正身!我们在容器中创建的文件 nickfile 已经被成功的添加到 nickimage 镜像中了。

导出和导入镜像

当碰到没有网络的环境时,如何获取镜像呢?答案是在能够获得镜像的环境中把镜像导出为文件,然后通过 U 盘等设备拷贝到目标环境中,再进行导入。

导出镜像
通过 docker image save 命令可以把镜像导出为本地文件,比如导出 ubuntu:latest 镜像为 ubuntu1604.tar:

$ docker image save -o ubuntu1604.tar ubuntu:latest

一般我们还会再压缩一下,这样最终的文件会小不少:

$ tar -czf ubuntu1604.tar.gz ubuntu1604.tar

文件大小从 112M 压缩到了 41M,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导入镜像
把 ubuntu1604.tar.gz 文件拷贝到目标系统上后先要解压出 ubuntu1604.tar 文件:

$ tar -xf ubuntu1604.tar.gz

然后通过 docker image load 命令执行镜像的导入操作:

$ docker image load -i ubuntu1604.tar

这样就 OK 了,用 docker image ls 命令看看,是不是已经可以看到 ubuntu:latest 镜像了!

上传镜像

可以使用 docker image push 命令把镜像上传到镜像仓库服务器,默认是上传到 Docker Hub 的镜像仓库,此时事先需要注册用户并进行登录。上传镜像的命令格式为:
docker image push NAME[:TAG]
比如笔者在 Docker Hub 注册了账号 ljfpower,并通过 docker login 命令完成了登录操作(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接下来就可把本地的镜像上传到镜像仓库服务器了。在上传前需要给镜像打上合法的标签(用户账号/仓库名称:TAG),比如:

$ docker image tag azcli:1.0 ljfpower/azcli:latest

最后上传这个标签就行了:

$ docker image push ljfpower/azcli:latest 

上传后你就可以在 Docker Hub 上看到这个镜像了:

总结

镜像是使用 docker 的前提,所以本文比较详细的介绍了 docker 镜像相关的操作,包括获取、查看、搜索、创建、删除、导出、导入等。希望对大家了解、学习 docker 有所帮助。

参考:
《Docker 技术入门与实战》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parkdev/p/8901728.html

时间: 2024-08-26 01:48:20

Docker 基础 : 镜像的相关文章

ubuntu16创建docker基础镜像

通过Dockerfile创建镜像时,一般都是基于 Docker Hub 提供的官方镜像.以下介绍在ubuntu16系统上创建个人私有基础镜像的方法. 1.安装Bootstrap工具debootstrap $ sudo apt-get insall debootstrap -y 2.使用debootstrap下载ubuntuxenial(16.04)二进制文件 $ sudo debootstrap xenial xenial 3.使用docker import命令创建基础镜像 1)导入xenial

尝试自己建立以alpine 为基础的docker基础镜像和组件镜像

安装ubuntu14.04 然后 #获取root权限 sudo su #安装docker apt-get install docker #准备基础镜像 docker pull alpine docker run -a stdin -a stdout -i -t  alpine /bin/sh 执行进入了容器 /# exit 推出容器内部 docker ps -a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测试环境docker化(一)—基于ndp部署模式的docker基础镜像制作

本文来自网易云社区 作者:孙婷婷 背景 我所在测试项目组目前的测试环境只有一套,在项目版本迭代过程中,开发或产品偶尔会在测试环境进行数据校验,QA人数在不断增加,各个人员在负责不同模块工作时也会产生脏数据,导致QA在功能测试和接口测试过程中需要清理测试环境增加工作量,同时QA组在进行异常测试等多维度质量保障时也希望有多套环境进行数据隔离.但目前测试环境多套隔离操作麻烦,每隔离一套环境需要修改大量配置.数据库重新建表到调试可用,在开发的帮助下至少需要3天的时间,在这种场景下,我们借鉴组内大数据QA

创建自己的docker基础镜像

1.下载镜像 centos7 docker pull centos:7 2.创建容器加载镜像 docker run -i -t --name centos7 centos:7 docker run 参数详解请参考 http://blog.csdn.net/kunloz520/article/details/53839237 3.安装一些常用的工具 yum install -y net-tools yum install -y vim wget 4.退出 exit 5.再次连接容器 docker

构建自己的Docker基础镜像

环境介绍 RHEL6.6 Docker1.7 1,挂载相关操作系统iso镜像到/mnt mkdir ~/dockerbase &&cd dockerbase (注:centos7/rhel7 没有相关febootstrap软件) febootstrap -i iputils -i vim-common -i openssh-server -i yum -i passwd -i wget -i git -i telnet rhel redhat file:///mnt/ 2, cd redh

<一>制作docker基础镜像

各位学习者,看完我这篇文章请不要匆匆离开,请留下你的笔迹,你的笔迹是作者继续奉献的动力. 1.使用reposync将base镜像库同步到本地 yum -y install yum-utils createrepo mkdir -p /data/centos7 find /etc/yum.repos.d/[!.]* -exec mv {} {}.bak \; cat << EOF > /etc/yum.repos.d/sync.repo [base] name=aliyun-centos7

docker 构建基础镜像 时区问题

前言 在使用tomcat官方docker 镜像时,程序在与微信通信过程中返回了时间差问题,查看后发现是docker 容器的问题. 问题 docker 官方镜像使用的都是UTC 标准时间,这就导致了比beijing时间晚8小时. 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只要修正容器的时区就可以了.众所周知,对容器的修改并不会影响到镜像,所以又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再次从镜像启动容器时,时间就会又变成UTC 标准时间.对于此问题,自然是可以使用docker commit 来解决,但我并不想这样做-- 解决方案 基于cen

docker 实战---安装一个基础镜像 (一)

泡了几天官网,对docker有了一点了解.准备着手搭建一个公司的开发测试环境,包括java.python. 环境介绍 首先说明一下我的环境 2台物理服务器(后面简称主机) 主机A的配置如下: [[email protected] ~]# lsb_release -a LSB Version: :base-4.0-amd64:base-4.0-noarch:core-4.0-amd64:core-4.0-noarch:graphics-4.0-amd64:graphics-4.0-noarch:p

「一」创建一个带 ssh 服务的基础镜像(修订版)--使用「docker commit」创建

在介绍如何创建带 ssh 服务的基础镜像之前,我们想回顾一下之前介绍过的内容,其中提到有三种创建镜像的常用办法: 从文件系统导入 从现有容器使用「docker commit」提交 使用 dockerfile 文件 build 本章将主要介绍后面 2 种方法. 步骤如下: $ sudo docker run -ti ubuntu:14.04 /bin/bash #首先,使用我们最熟悉的 「-ti」参数来创建一个容器. [email protected]:/# sshd bash: sshd: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