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的社区O2O,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姿势?

2013年的时候,我一个朋友很想做社区O2O,并为此开始筹谋团队等问题。到了2014年的上半年,项目还没有启动,但是他再次跟我们提起这个事,说是北京的一家公司已经融资1亿美金。“一亿美金啊,什么事不能做!”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前不久当我们再次提起社区O2O的时候,他变得沉默很多,看起来已经放弃了这个念头,大概是受到了叮咚小区“失败”的影响。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一个先知先觉者,比我们更早的看到这个市场,而社区O2O引起我的关注是在叮咚小区宣布资金链断裂之后。

因为即使叮咚小区变成一个失败的案例,但是社区O2O的热度并没有因此降低。相反,我们经常能听见某某社区O2O项目又获得了千万级别融资的消息。而且动不动估值就过亿,甚至达到几十亿的。

我一直对社区O2O怀抱疑问,一方面是市场不断上升的热度,另一方面则是并未见到有相对成功的案例出现,让人好奇,也让人想在这个领域一探究竟。

消费者眼中的社区O2O:融合在生活里

首先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所设想的社区O2O应该是这样的:

1、我在自己小区内能买到我日常所需,而不需要分头去各个地方买。类似一个超市的场所,但又不像物美般的大而嘈杂;

2、即使错过了时间,比如小超市关门了,我也可以通过提前手机下单,到指定的地方去取货;

3、我有一个工具,能接收到小区物业的各种注意事项的提醒,比如进出小区大门的蓝牙感应器要续费了等等。并且可以在线解决问题,移动回复。

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创造有价值的模式。互联网不是要改变人们的生活,而是要提升人们的生活,让生活变得更便捷,更有趣。而互联网发展到越后面,就越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没有隔阂,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以此反观现在的社区O2O,我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能比O2O领域的其他行业都要更长久。如果要尝试在这个领域创业,我觉得需要考虑一下几个问题。我们都说创业靠的是激情,所有的问题都想明白了,也就失去了创业的机会了。所以这些问题不一定有解答,但至少思考一下没有坏处,也希望能引发诸多人心中对社区O2O的疑问。

切入点:平台化是必然的发展路径

什么才是社区O2O?我一直有这个疑问。比如社区附近能实现网上下单的外卖餐饮小店,算不算?如果算,那不就是个外卖吗,至于叫社区O2O那么高大上么?纵观目前国内社区O2O的模式,可以分成这样几类:

a、以小区社交切入的

比如叮咚小区,但可能做的不太好。叮咚以社区社交切入,但其实做的是零售配送。这两者不太有交集。社区社交属于陌生人社交,陌生社交很难有做的好的。即使像豆瓣这样的社区,那种关系也属于比较弱的关系。如果陌生人社交背后有“利益链”,可能会更好些。叮咚小区做社交一定是为了用户黏性,但也要有中间物才能黏在一起。比如小区拼车、比如邻里间互相寄养宠物等等。这种服务更适合社区社交,而不是零售配送。

b、做最后一公里配送的

自建物流还是利用闲散资源配送,这是个问题。自建物流重,时刻要盘算成本,但优势是好控制。利用闲散资源,轻,但要教育,要让小区周边的各种小店主有利可图,愿意跑腿。做生鲜配送的爱鲜蜂是这种模式,好像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

做最后一公里配送,其实不是只做某个小区周边,而是要具备同城配送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个能力,才能在各个社区间配送而游刃有余。比如设很多点,每个点负责周边几公里,各个点加起来,要辐射到同城,这样才能让订单实现顺利调拨和衔接。

c、做垂直服务的

做生鲜外卖和配送,如爱鲜蜂。其创业者有零嘴外卖的经验,所以也不是所有人想干就能干。特别是生鲜这个行业,要很多配套设施,比如冷藏柜什么的;

做美甲按摩等上门服务的,比如河狸家美甲;

送鸭脖子的;

洗衣服的,比如e袋洗;

做家政的。。。

个人感觉从垂直领域切入会相对比较容易实现。但是问题是:这种垂直的行业,消费者一般打个电话预定就行了,跟O2O好像也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我觉得是不是要有一个APP或者平台什么的,把这些能够提供外送服务的行业全部整合起来,让用户方便使用和选择,也能够互相促进订单。

所以单品类的垂直行业,对消费者来说并不是最有效的,信息也不能做到最大化利用。而单个行业的推广也会无形中增加营销成本。难不成每个垂直行业都去小区里推广各自的APP?所以我认为信息化的平台或者综合性工具是把社区O2O做大的一条必行之路。

d、以物业管理切入的

比如物业费,水电煤,维修,家政保洁等等。

但是我的疑问是物业的很大一块现在都可以通过支付宝来解决,这些属于刚需,对O2O中介来说也没有太多利益可图。

还有一种思路是,以上提到的这些切入点都可以通过给物业建立平台,通过物业来实现。比如跟物业合作建立小区超市,小区家政等等,用户可以通过物业来完成日常所需,而不用分散的跑到各个小店去。这个能优化物业的管理,同时给物业增加收入。而且在我看来物业的代表就是小区的门卫,门卫可以阻止外来人的进入,对于社区O2O来说,可能是个绕不开的槛。

体量:最终要提供综合服务

这也是让我想不太明白的问题,也是创业者要考虑的问题。社区O2O之所以这么火,肯定和它的体量有关,市场够大才能吸引众多参与者。一方面每个人都要住,都要睡觉,所以社区是一个人出发和休息的起点和终点,可以说一个人所需要的日常消费都可以视为社区O2O的体量。

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现在的社区O2O一个普遍的想法是把小区周边的小摊小店利用起来,让它们信息化,从而实现移动订购+配送。那么问题就来了,首先小区周边的店铺,顾客群应该是相对固定的,就是小区内的居民,即使实现了网上订购,线下配送,那只是把线下的生意搬到了线上,并没有增量,而且还多了很多复杂的环节,诸如商品存储、配送等问题。这真的好吗?

一种是本来没有需求的,社区O2O让你产生需求。比如说美甲,我本来需求不大,但是有可能因为小区里多了这么一项服务,我也许会去试试。这些服务的特点是:非刚需类的。但是这种服务体量可以有多大,需要思考一下。当然,话说回来,每个创业者都想找一个体量够大的行业切进去,但也许小而美的才更容易做起来。

另外一种则是把消费场所进行了转化,我本来在商场买的东西或者享受的服务,移位到了社区里来。比如买菜,买日用品等。不说对商户的需求,单从用户角度讲,这个是要改变用户消费习惯的。如果有足够好的服务能跟上,也不是没有可能。

还有一类是最依托社区的,比如物业费缴纳,家政保洁之类,但这一类的频率是相对固定的。物业费水电煤缴费不用说了,社区O2O肯定主要不能做这块。家政保洁做好服务,也许可以让用户提高频次。

还是那句话:垂直行业是个切入点,但最终是要提供综合服务的,生态圈建立不起来,碎片化的方式都不会真正解决用户对生活“更方便”的需求。

成本控制:低客单价与规模化

社区O2O要解决很多问题,小区的信息化问题(周边小店的信息化,物业管理的信息化),物流配送的问题等等。这就涉及到成本控制。比如我足不出户买包烟,本来去小店买20元,现在因为要配送要加收我5元,那消费者还愿不愿意跟着你O2O,这是个问题。

再比如如果每天只有5个订单,还需要配送,那么连配送员的工资都不够发。所以要考虑需要多少的订单量才能把成本覆盖掉。

还有就是教育成本,你要让周边商户和你一起玩,甚至让小区内大妈开的杂货店跟你玩,这都需要很大的教育成本。看看餐饮O2O行业发展了多少年才到今天的地步,就知道信息化的进程并不容易。

速度:烧钱加速

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越来越快。以前更多拼的是团队,有一个好点子,组织一个团队,吭哧吭哧埋头苦干个5年8年,终于有了一点成果。现在就不一样了,互联网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备,也经历了几波淘金热,土豪也多了,资本市场也明显地往这个领域倾斜,所以渐渐的寡头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拼速度,就是快速的占领市场。比如像滴滴和快的这样的,一旦资金到位,哗啦一下子用几个月就占据了市场。

当然良性的市场,肯定不是一家独大,而是有很多小而美快乐地生活在自己的领域上。但是社区O2O这个市场,远还不到这个阶段,现在正处于拓荒的时期,需要的是野蛮生长的力量。说的直白点,就是还是得有点钱。

2014年双12,支付宝不撒钱任性一把,能让社区的大妈们都用上手机支付吗?

顺丰嘿客几千个店已经入驻社区,京东快点也在大力布局,都在用各自的优势圈占势力范围。没有点钱,这水还真不是谁都能趟的。

用户体验:线上的繁复操作真的能比直接线下生活方便吗

互联网发展到现在,营销方式在发生很大的改变。在用户普遍接受了互联网的基础教育后,对用户体验,也就是对产品的要求也在变得越来越高,这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很重要的力量:用户不再是“任人宰割”的,他的选择性越来越多。而对于社区O2O,我想问的是: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会增加多少额外的环节?注册、登录、挑选、询价、购买、支付、确认、等货、路上确认、签收……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让消费者失去耐心。而这还只是目前最成熟的电商购物的环节,至于其他如物业方面的O2O,我还不能想象比直接去趟物业或者打个电话更方便的O2O模式。

虽然这两年O2O很火很热,预示这一种天翻地覆的商业模式的来临。但不管是社区O2O还是整体O2O的大环境,依笔者看来都还处在一个“蛮荒”时期,都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就像美国西部牛仔的拓荒时代。虽然我不否认2015年会是一个关键的一年,是O2O竞争加剧和洗牌的一年。但是即使今年能看出市场格局,那也只是O2O真正成熟的开始。而这篇文章也只能算是书生意气的纸上谈兵,那些在路上的O2O创业者们才是真正的勇士。

时间: 2024-08-06 20:08:51

大热的社区O2O,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姿势?的相关文章

央行周末又见大动作 变向加息?这五点才是正确理解姿势

周五央行的一个动作,又让很多解读人士坐不住了,变向加息?一时间市场有点犯晕. 先看央行的周末举动: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于2017年5月19日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了2017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二期)招投标,向市场中投放了800亿元的"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为期3个月,中标利率是4.5%,较上次利率上浮30个基点.而这已经是3个月期国库现金定存中标利率连续三期上行,并创2015年以来新高. 1 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这背后正是银行"不惜血本"

千丁:社区O2O核心不是卖货,而是为物业和业主服务!

2016年11月29日-30日,首届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在广州落下帷幕,伴随"物业转型升级"一同进入我们视野的,还有社区O2O平台的又一次亮相和发声.只不过在经历了一轮资本寒冬之后,能够持续快速发展的企业已经不多了,千丁算是为数不多的一家. 提及千丁,就不能不提物业,这和千丁的发展模式息息相关.今年有一个很火的投资方向叫"消费升级",意思大概是,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愿意为了更好的服务品质买单,哪怕花上更多的钱,也认为很值得.这点尤其适合社区O2O项目.在中国

叮咚小区快坚持不住了 社区O2O还要继续做么?

近日传闻叮咚小区资金链断裂,算是给浮躁的社区O2O行业敲响了警钟,在社区O2O还没火热之前,我一向愿意为社区O2O尽点吹捧之力,以便引起业界.媒体.资本等对这一行业的关注. 而如今社区O2O火的有点过了,我更愿意打击下这个市场,以便行业回归理性,创业者不要盲目进入(不差钱的除外),媒体不要胡乱吹捧(公关合作需要除外),投资人也不要傻里吧唧的瞎投(有钱愿意砸我也不拦着),社区O2O这行水还深着呢. 目前的探索还仅仅停留在浅水区,媒体和资本是双引擎助推器,但往往容易把一些心痒难耐的创业者带到沟里去,

巨头创业者竞相做起社区O2O,滋味都不好受

进入2014年,社区电商概念好不热闹,先有京东宣称与1万家便利店合作开展O2O,接着全国涌现了数千家顺丰嘿客店,以万科.花样年为代表的房地产商也早早布局了社区这个市场.进入这个行业的除了产业链相关的企业,还有类似社区001.爱鲜蜂这样的以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作为切入点的草根创业者. 我们先来分析这几类O2O模式.先说以顺丰为代表的嘿客模式.对顺丰而言,其战略布局嘿店至少有几层意义. 一是物流作为商品交易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与终端消费群的常态化触点对于顺丰来说存在巨大的商业机会

银行对社区金融已趋冷,社区O2O:无信任不金融

社区O2O热度依旧不减,此起彼伏的口号声,已让砖家吐槽的节奏有些跟不上了.这不,前几天竟然有"XX物业"公司跟潮的更名为"XX到家",为的就是与社区O2O接轨,其背后更深层的目的暂时就不揭穿了.今天,我还是先聊下社区金融吧,前些日子看到有人说某物业靠收物业费做成了P2P平台,瞬间尿了. 民生.平安.交行.光大等积极推进社区金融? 在吐槽某物业公司靠收物业做成了P2P之前,我们还是先聊聊社区金融吧.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肯定更多.社区金融在世界范围并不是什么新鲜物,在美国

12大解析,国内O2O发展方向

本文转载至桂林锐拓官网http://www.ruituo.net 想了解更多信息请加QQ:3167750573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 近期美国和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已经开始出现了差异,美国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后工业时代,因此很多传统行业融合了互联网,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美国开始风驰电掣的迈向万物互联(IOT)时代.而中国发展是从工业时代直接步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脚跟还没站稳,如今已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了.因此后工业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催生了有中国特色的O2O诞生,但在美国,O2O的冲击并不是很明显,只

顺丰社区O2O一波三折,王卫还是没想清楚

对于顺丰做社区O2O,一直也没吐槽过什么,因为当初社区O2O概念受到认可,有很大一部分是顺丰的因素,顺丰对这个行业是有贡献的,况且市场创新总会有试错的过程.作为社区O2O最早的鼓吹者,自然对顺丰有那么点敬意,不过这并不影响其他人吐槽顺丰嘿客的乐趣. 在一片质疑声中,近日顺丰"嘿客"更名为"顺丰家",但改名也救不了顺丰社区O2O的尴尬处境.今天要讲的内容也不是要吐槽顺丰的社区O2O,更谈不上为"马云最敬佩的人"的人提什么建议,只是简单帮顺丰梳理下社

社区O2O体验报告:缺乏“接地气”服务

编辑注:尽管出现了叮咚小区战略收缩这样的“利空”消息,社区O2O的火爆却仍在持续,资本和创业者蜂拥而至. 在这样一个被认为不逊于制造业和零售业.且巨头正纷纷涌进的广阔市场里,究竟存在在哪些机遇?“漫天飞舞”的社区O2O服务们,目前又是否已落地? 网易科技将连续推出“社区020”的用户体验报告和创业者报告,敬请关注. 网易科技 张钧泓 报道 小编我是85后,前不久刚搬到位于北京东三环的某小区,对于小区和周边的服务一直很陌生.因为工作很忙,没时间去了解小区内和周边的设置以及服务点.像我这样的小区新用

别象婚庆公司 社区O2O要像120

当下的社区O2O们,其实也在做着往高大上说是增值服务,往实里说就是可勾选项的生意. 文/张书乐 本文刊载于<销售与市场>杂志管理版2016年01期 社区O2O是个好东西,未来人人都需要,但是在现在,所有的社区O2O都在做着婚庆公司的活,或者说,你可以拥有,但你完全可以不用它帮忙. 北上广的婚庆公司进化到了什么阶段,我不清楚.但在我所住的这个二线城市里,婚庆公司忙活的业务大体就是以下几件--安排接亲婚车.布置婚礼现场.安排婚礼仪式,还有的婚庆公司还顺便帮忙拍个婚纱照. 看起来这些都是婚礼的重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