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阅读一个消息、一条新闻亦或者是一段视频,这些通过互联网的信息流到我们眼前,多多少少通过智能推荐的驱动。这样的信息流充斥着我们每个角落,如同空气一样弥漫着社会的每个角落。
在互联网带来信息爆炸的同时也驱动着一些企业去争抢这个庞大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在智能产业,新型产业的出现总是引得众人趋之若鹜。之前,我们谈论过太多AI变革的原因、价值和意义,也已经无需再过多解释这会是一场怎样的新时代革命。
但仍有悬而未决的讨论:AI技术带来的最大红利,究竟会被谁吃掉?
被有场景有数据的公司吃掉,被拥有AI变革意识的老牌玩家吃掉?
这就是GAITC——人工智能技术大会现场,传统领域的诸多老牌玩家引发的讨论。
他们认定,技术红利会与更长尾的场景结合,光有技术不够,还需要落地场景、落地产品,最终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这种思考背后的核心,本质是AI+行业还是行业+AI的讨论。
很多人并不陌生。
因为在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的时候,就有过“互联网+”和“+互联网”的讨论。
这也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
相同文字符号,不同顺序,体现的是出发点、逻辑乃至战略战术上的差异,甚至暗含对行业未来趋势的判断。
而相比“互联网”的线上为王,AI则从一开始就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共识。互联网常常以量计算,因为用户量巨大,所以很难从用户身上寻找到天然的共同点,需要更强大的技术能力,从用户和内容两方面进行挖掘,进而满足个体用户的深层需求。
科技型企业为了更好的实现深化用户体验,大多数采用了智能推荐算法了解用户的方式,是利用数据挖掘捕捉用户的每一次点击、浏览行为,对大数据进行汇总、归纳和关联。通过协同过滤算法,寻找用户与用户、内容与内容间的相似点,以此为依据为用户推荐其他内容。这就涉及到了双向深度理解的另一端,也就是对技术硬实力要求最高的内容理解。
本质上来说,其实智能推荐的行为逻辑很简单,那就是把适合的内容推荐给适合的用户。但在简单的行为逻辑中的,却是智能推荐的本质:内容和用户两方面的双向深度理解。掌握技术是基本,但是变革需要从从“AI+”角度出发的公司,手握AI算法和技术,好比操持一柄重锤,四处寻钉,然后引发变革,最终吃掉最大的红利。
归根结底,智能市场红利需要的是拼速度,拼方案实现路径,以及持久战中需要的资源和能力。如果谈终局还早,那现在“有史为鉴”的是,有场景的公司,比纯技术切入的公司,后发优势更显著。
在AI加持的不少行业中医疗、教育、智能语音、智能家居都是主要“战场”,智能医疗有5G结合、教育线上线下起头并进,知识付费兴起、大数据加持下解决了电话机器人好不好用问题,智能家居百废待兴。总体来说,技术的发展状态,总会从初出茅庐到成熟稳定。技术的应用,也会从奇货可居到千家万户。也就是技术的门槛只会不断降低,长远来讲,只有技术,无法形成长远壁垒。更何况AI需要跟千行百业结合落地,所以智能产业红利是全方位了,没有一个企业能够独占鳌头。
ps:本文来自欧能智能转请注明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4387331/241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