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现图广度优先遍历、深度优先遍历

一、广度优先遍历-bfs

  顾名思义,bfs总是先访问完同一层的结点,然后才继续访问下一层结点,它最有用的性质是可以遍历一次就生成中心结点到所遍历结点的最短路径,这一点在求无权图的最短路径时非常有用。广度优先遍历的核心思想非常简单,用python实现起来也就十来行代码。下面就是超精简的实现,用来理解核心思想足够了:

 1 import queue
 2
 3 def bfs(adj, start):
 4     visited = set()
 5     q = queue.Queue()
 6     q.put(start)
 7     while not q.empty():
 8         u = q.get()
 9         print(u)
10         for v in adj.get(u, []):
11             if v not in visited:
12                 visited.add(v)
13                 q.put(v)
14
15
16 graph = {1: [4, 2], 2: [3, 4], 3: [4], 4: [5]}
17 bfs(graph, 1)

  上面的代码:

1 创建一个队列,遍历的起始点放入队列

2 从队列中取出一个元素,打印它,并将其未访问过的子结点放到队列中

3 重复2,直至队列空

  时间复杂度:基本与图的规模成线性关系了,比起图的其它算法动不动就O(n^2)的复杂度它算是相当良心了

  空间复杂度:我们看到程序中使用了一个队列,这个队列会在保存一层的结点,当图规模很大时占用内存还是相当可观的了,所以一般会加上一些条件,比如遍历到第N层就停止

关于图的理解的一个技巧
  上面提到,bfs遍历会由近及远,同一层会先遍历完。这里随便提一个关于图的展示问题,或者说当你拿到一个图,当你要对它进行分析时,这个图在你的脑海里会一个什么形态呢?比较一下下面两种形态,你觉得哪一种更加清晰?

        

  其实你仔细看,左右两张图其实数据是一样的,只是布局不一样罢了,上面的图使用了一种无规律凌乱的布局,而下面假设出了一个中心点,将与它直接相连的结点放在第一层上,与它距离为2的结点放在第二层了,这样会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就是这样布局后边只会在相邻层或者同一层间的结点间相连,这样就不会出现很长或者交叉的边了,整个图会感觉有序得多,在思考图的一些性质的时候也会清晰得多。

  回过头来,这种布局不说是bfs形成的吗。

二、深度优先遍历-dfs

  深度优先遍历算法dfs通俗的说就是“顺着起点往下走,直到无路可走就退回去找下一条路径,直到走完所有的结点”。这里的“往下走”主是优先遍历结点的子结点。bfs与dfs都可以完成图的遍历。dfs常用到爬虫中,下面是最精简的代码:

 1 def dfs(adj, start):
 2     visited = set()
 3     stack = [[start, 0]]
 4     while stack:
 5         (v, next_child_idx) = stack[-1]
 6         if (v not in adj) or (next_child_idx >= len(adj[v])):
 7             stack.pop()
 8             continue
 9         next_child = adj[v][next_child_idx]
10         stack[-1][1] += 1
11         if next_child in visited:
12             continue
13         print(next_child)
14         visited.add(next_child)
15         stack.append([next_child, 0])
16
17
18 graph = {1: [4, 2], 2: [3, 4], 3: [4], 4: [5]}
19 dfs(graph, 1)

  上面的代码是dfs的非递归实现,其实递归的代码更简单,但是我觉得使用了函数的递归调用隐含了对栈的使用但是却没有明确出来,这样不太利于对dfs核心思想的理解,所以这里反而选择了更复杂的非递归实现。

  整个程序借助了一个栈,由于python没有直接的实现栈,这里使用了list来模拟,入栈就是向列表中append一个元素,出栈就是取列表最后一个元素然后pop将最后一个元素删除。 

  下面来分析实现过程,还是按之前的那句话“顺着起点往下走,直到无路可走就退回去找下一条路径,直到走完所有的结点”,整个程序都蕴含在这句话中:

  首次是“顺着起点往下走”中的起点当然就是函数传进来的参数start,第三行中我们把起点放到了栈中,此时栈就是初始状态,其中就只有一个元素即起点。那么栈中元素表示的语义是:下一次将访问的结点,没错就这么简单,那么为什么我们一个结点和一个索引来表示呢?理由是这样的,由于我们使用邻接表来表示图,那么要表示一个结点表可以用<这个结点的父结点、这个结是父结点的第几个子结点>来决定,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表示,就还是前面说的:由这们这里使用的图的存储方式-邻接表决定了,因为这样我们取第N个兄弟结点要容易了。因为邻接表中用list来表示一个结点的所有子结点,我们就用一个整数的索引值来保存下次要访问的子结点的list的下标,当这个下标超过子结点list的长度时意味着访问完所有子结点。

  接着,“往下走”,看这句:next_child = adj[v][next_child_idx]就是我们在这个while循环中每次访问的都是一个子结点,访问完当前结点后stack.append([next_child, 0])将这个结点放到栈中,意思是下次就访问这个结点的子结点,这样就每次都是往下了。  

  “直到无路可走”,在程序中的体现就是 if (v not in adj) or (next_child_idx >= len(adj[v])):,栈顶元素表示即将要访问的结点的父结点及其是父结点的第N个子结点(有点绕),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这个父结点都没有子结点了或者是我们想要访问第N个子结点但是父结点并没有这么多子结点,表示已经访问完了一个父结点的所有子结点了。

  接着“就退回去找下一条路径”中的“退回去”,怎么退回去,很简单将栈顶元素弹出,新的栈顶元素就是它的父结点,那么就是退回去了,“去找下一条路径”就是弹出栈顶后下一次while中会沿着父结点继续探索,也就是去找下一条路径了。

  最后“直到走完所有的结点“当然就是栈为空了,栈为空表示已经回退到起点,即所有结点已经访问完了,整个算法结束。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en8023miss/p/11555844.html

时间: 2024-08-02 14:32:07

python实现图广度优先遍历、深度优先遍历的相关文章

图的遍历---深度优先遍历与广度优先遍历

对下图进行遍历,分别采用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 1.深度优先遍历的主要思想:首先从一个未被访问的顶点作为起始顶点,沿当前顶点的边走到未访问过的顶点: 当没有未访问过的顶点时,则回到上一个顶点,继续试探访问别的顶点,直到所有顶点都被访问. 显然,深度优先遍历是沿着图的某一条分支遍历直到末端,然后回溯,再沿着另一条进行同样的遍历,直到所有顶点被访问.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遍历图的各个顶点*/ #include<stdio.h> int n, sum, book[101]; int e[101][101

Python中的广度优先和深度优先

Python中分为经典类和新式类: 经典类: class A(): pass 新式类: class A(object): pass 所以经典类和新式类的区别就是,在声明类的时候,新式类需要加上object关键字. Python中经典类和新式类的区别: 区别主要体现在继承上: Python的类可以继承多个类,Java和C#中则只能继承一个类 Python的类如果继承了多个类,那么其寻找方法的方式有两种 当类是经典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深度优先方式查找 当类是新式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广度优

以邻接表作为存储结构的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c++版)

一.图的存储 用邻接表法存储图,存储结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存储图的所有顶点的数组,另一部分为挂载在数组的每个元素后面的用来表示顶点的邻接点的链表. 1.存储顶点的结构单元为: class vnode { public: string nodename; bool visted;//进行图的遍历时用于标记图是否被访问过 node *next; vnode() { visted = false; next = NULL; } }; 链表的结构单元为: class node { public: st

数据结构:图的遍历--深度优先、广度优先

图的遍历:深度优先.广度优先 遍历 图的遍历是指从图中的某一顶点出发,按照一定的策略访问图中的每一个顶点.当然,每个顶点有且只能被访问一次. 在图的遍历中,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是最常使用的两种遍历方式.这两种遍历方式对无向图和有向图都是适用的,并且都是从指定的顶点开始遍历的.先看下两种遍历方式的遍历规则: 深度优先 深度优先遍历也叫深度优先搜索(Depth First Search).它的遍历规则:不断地沿着顶点的深度方向遍历.顶点的深度方向是指它的邻接点方向. 具体点,给定一图G=<V,E>,

数据结构之图(存储结构、遍历)

新学期开始了,开始专心于技术上了,上学期的寒假总是那么短暂,飘飘乎就这样逝去,今天补补上学期还没学完的数据结构---图,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定义: 图是由顶点集合及顶点间的关系集合组成的一种数据结构. 图的存储结构: 1.1 邻接矩阵 图的邻接矩阵存储方式是用两个数组来表示图.一个一维数组存储图中顶点信息,一个二维数组(邻接矩阵)存储图中的边或弧的信息. 设图G有n个顶点,则邻接矩阵是一个n*n的方阵,定义为: 看一个实例,下图左就是一个无向图. 从上面可以看出,无向图的边数组是一

数据结构算法之图的存储与遍历(Java)

一:图的分类 1:无向图 即两个顶点之间没有明确的指向关系,只有一条边相连,例如,A顶点和B顶点之间可以表示为 <A, B> 也可以表示为<B, A>,如下所示 2:有向图 顶点之间是有方向性的,例如A和B顶点之间,A指向了B,B也指向了A,两者是不同的,如果给边赋予权重,那么这种异同便更加显著了 =============================================================================================

图的广度优先遍历和深度优先遍历

图是一种很重要的数据结构,在我们的编程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INFINITY 32767 #define MAX_VEX 20 //最大顶点个数 #define QUEUE_SIZE (MAX_VEX+1) //队列长度 bool *visited; //访问标志数组 //图的邻接矩阵存储结构 typedef struct { char *vexs; //顶点向量 int arcs[MAX_VEX]

图的邻接表+深度优先遍历+广度优先遍历

1 /** 2 无向图的邻接表存储 3 深度优先遍历递归 4 广度优先遍历递归+非递归 5 */ 6 #include <stdio.h> 7 #include <string.h> 8 #include <malloc.h> 9 #define N 5 10 #define MAX 50 11 typedef struct A{ 12 int adjvex; 13 struct A* nextArc; 14 }Arc; 15 typedef struct node{

基于邻接表存储的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

一.深度优先遍历是连通图的一种遍历策略.其基本思想如下: 设x是当前被访问顶点,在对x做过访问标记后,选择一条从x出发的未检测过的边(x,y).若发现顶点y已访问过,则重新选择另一条从x出发的未检测过的边,否则沿边(x,y)到达未曾访问过的y,对y访问并将其标记为已访问过:然后从y开始搜索,直到搜索完从y出发的所有路径,即访问完所有从y出发可达的顶点之后,才回溯到顶点x,并且再选择一条从x出发的未检测过的边.上述过程直至从x出发的所有边都已检测过为止. 例如下图中: 1.从0开始,首先找到0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