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手机#P1来了#P1背后的故事系列

http://bbs.lenov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fid=928&tid=560992&extra=page%3D1

本帖最后由 奔在旅途的小草 于 2015-8-28 15:48 编辑

P1发布在即研发、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大大们
呕心沥血
一款牛逼的产品即将面世

你是否想了解更多P1背后的故事呢?
你想知道为什么电池是5000毫安而不是6000毫安呢?
你是否想知道P1命名的由来?

小草故事精粹将跟大家分享
——P1背后的故事
做客嘉宾:@做机的Allen

故事链接:
第一期 名字的由来
最近很多人问我,为啥叫p1,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叫个p90或者干脆叫p7因为p系列已经做过六代产品!
还有人说别叫p了,因为华为的p系列太成功了,叫p会被人秒掉!
但我想说,第一代p系列出世的时候,华为的p还在挣扎呢,有木有?
我们团队心中的p系列,应该是一部重新定义长待手机的产品,它不仅长待,而且要有全面的性能,是商务人士真正有益的助力!
p1的名字有三重含义。1 如果大家度娘p1,会发现排在前面的是迈凯伦的经典跑车p1,没错,我们想用做跑车的精神做p1,让它成为经典。 2我们要做p系列手机中no·1的那只,超越以往所有 3这是联想精简产品,重整旗鼓后第一只上市的手机,我们希望重头来过!
名字就是这样来的,明天再给大家讲讲电池!
所有文字均为p1手打,如有错误,还请见谅!如果喜欢,还请来个赞!

第二期 讲讲电池的那些事
最近跟测试的用户沟通比较多的就是电池,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能把电池做小一点,像Z1一样4100mAh,让机身更轻薄?”,“为什么不能像M5一样,搞个6000mAh,彻底做到极致?”,“为什么一定要做5000mAh?",下面就让我跟大家道一道。
首先,回到我们对用户需求的解读上,长待机的用户到底需要多长的待机时间?重度用户多少电量才够用?为此,我们进行了超过200份的用户调研,结果发现:1 重度用户每天玩机8小时,他们需要至少一天一冲,最无法忍受的就是下午到处找充电器;2 大部分用户觉得两天一冲就很爽了,如果能做到三天一冲那就惊喜了。
于是乎,我们把用户常用的场景全部测试了一遍,统计了每种应用的耗电。然后按照用户的使用习惯加成。最终发现,一天玩机8小时,至少需要2800mAh的电量,对于超重度用户,一天下来,至少需要4500mAh的电量。
于是,我们项目的目标就变成了,至少要让超重度用户用一天,让重度用户用两天,让大部分用户用三天。
这就是5000mAh的由来。
定下5000mAh的规格后,我们又审慎的研究ID,怎么能做到既轻薄,电池又大?为此我们几乎找遍了所有的电池供应商,研究了包括梯形电池等所有的设计,最终决定采用一款能量密度比高达620ED的电池。也许有人会说,这个能量密度比不高呀,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这个能量密度比可以支持4.5A充电,你就会知道它的厉害。最终,我们达成的效果是,产品仅187克,低于所有同样电量的产品(那个6000mAh的友商,重量214克),宽度75.6mm,低于大多数5.5寸的手机;完美的弧度设计,最薄的地方只有4.6mm。
另外,也是我们在选取5000mAh的时候考虑过的。那就是为什么不能做到6000mAh,挑战一下业界的极限?最终,我们否定了这个想法,原因有三:1 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电池的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容量越大,安全隐患越高。2 6000mAh太重,会影响用户感知。3 6000mAh的电池,实际上最大也只能让重度用户用2.5天,他还是得2天一冲,对用户的价值没有那么大;而且如果5000mAh的优化做的好,完全可以在待机时间上匹敌6000mAh。
最终实测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P1的重度使用系数达到了2.02,也就是对于大部分重度用户而言,2天一冲没有问题;而某友商的产品,6000mAh的电池,重度使用系数为1.88,还不如P1。
所以电池大,不一定强呦!

第三期 聊聊快充那些事

看完了老周的发布会,突然发现目前做机的如果不说自己的手机能快充,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快速充电是刚需,有木有?
于是,今天就想跟大家讲一讲快充。
首先,我想先明确一个概念:根据物理学原理,充电速度快不快主要决定于充电器的功率。这就好比是赛车,排量决定了最高的速度,所以当我们听某厂商再说自己充电多么NB的时候,应该先问:您的充电器是多少瓦的?15W的快充永远干不过20多瓦的快充,这个是先天决定的,任你说的天花乱坠,也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其次,我想讲讲快充的流派。目前针对快充的名词一大堆,各种营销包装让人目不暇接,其实最根本的技术原理只有两个:高压小电流和低压大电流。前者的代表就是MOTO的涡轮快充,而后者的代表就是友商的VOOC。充电实际上是一个将电能搬运的过程,如果把电能比喻成水,那么充电就是把水从池子A向池子B搬运的过程。有生活常识的人相比都知道,加快搬运的速度无外乎两种方法:1 增加池子A的压力,让水流动的更快;2 增加带宽,使得同时流动的水更多。高压小电流就是采用了方法1的原理,而低压大电流则是用了方法2的原理。
也许有人会说,能不能既增加压力,又增加带宽?这个吧,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操作起来会遇到两个问题:1 发热量巨大,峰值持续的时间太短;2 成本高昂,而且对于电池寿命,安全都存在较大隐患。
接下来,问题来了,高压小电流和低压大电流孰优孰略?
其实,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从充电速度上来说,高压小电流和低压大电流没有绝对的差别,只要充电器功率到位,可以取得近似的效果。但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还是略有不同。第一,为了增加带宽,低压小电流需要特殊设计的充电线,而且价格不菲,这也就意味着,用户得随身带着线,而且一旦丢了,得花一笔银子;第二,从安全的角度上,低压大电流的风险在于,其充电电路大部分在充电插头上,所以高速充电,插头会比较热,但是插头实际上是不容易做散热设计的,而且大电流的涌入,对于手机的寿命会是一个考验;高压小电流的风险在于,充电电路和IC设计在手机上,所以手机会发热,长时间快速充电手机会变成暖手宝,因此散热设计对于大部分厂商而言是个挑战。
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很关心P1的快充是怎么设计的?跟VOOC比咋样?有什么黑科技?
第一,P1采用了24W的大功率充电器,从排量上就将许多对手排除在外;
第二,P1使用了高压小电流的技术方案,所以根本不挑线,随便一根Micro-USB的充电线都可享受快充的乐趣;
第三,P1的充电插座采用了4档设计,自适应调整充电速度;
第四,P1实测的充电速度,秒杀所有产品,配合长待模式,实现充电五分钟,通话三小时;
如果这样还不算NB,那么我们还有两项黑科技:
1 快速OTG,5000mAh的P1可以对外充电,电流高达1A,和大部分充电宝齐平,秒杀对手的0.5A充电;
2 使用了独立的芯片随时监控系统问题,自适应调整充电电压电流,降低发热风险和延长电池寿命;
可能有人会问,冲的那么快,发热的风险咋办?
此处不得不提P1的散热设计了,基本上能整的黑科技全用上了,那成本花的让我心疼。

第四期 讲讲驯龙的故事

最近在各种群里,我受到最多的质疑就是,身为产品汪,你怎么选择了615这个发热和功耗都超高的平台?表告诉我,你们又玩降频,把机器搞得卡又顿?......
事实上,面对615这个饱受争议的骁龙平台,我特别欣赏研发经理吉吉同志给P1的定义,叫做“驯龙高手”,下面我们就讲讲P1是如何驯龙的。
首先,从设计理念上,我们选择615,很大程度上因为高通的技术实力,特别是在基带方面,在全网通的实现,图形能力以及稳定性上,虽然615在跑分上略逊一筹,但是从市场售价就能看出,615更有溢价。
在决定了使用615以后,一个风淡云轻的日子,我对研发的吉吉同志说:
对615,我们就两个简单的要求:1 比同级别的竞品温度低 2 不能降频。
于是,我看到了吉吉同学脸上的黑线....... 要求很简单,实现真TM难。
过了一段日子,突然有一天,吉吉兴奋的电话我:
告诉你个好消息,经过我们实测,XX手机温度43度,XX手机温度45度,XX手机不错温度40度。
“这跟我们有毛线关系?”我有点不耐烦。
“因为我们测得结果是39度”吉吉那叫一个自豪。
“相当可以呀!咋做的?”
于是接下来,我被普及了一堂散热理论课,总结一下其实就是做了三件事:
1 用热管,而且体积还不小;
2 用硅脂,石墨烯散热;
3 优化结构设计;
但是课上完,我的脸就绿了,这些玩意也太***贵了吧,都是美刀,最近汇率还涨了.....
不过考虑到结果还不错,对的起用户的期待,成本高点也就忍了吧!
也许大家会问,热管/硅脂,听着不怎么高大上呀!
好吧,我承认我们不会包装,于是只能抄袭一下友商的介绍。
所谓热管,“红衣教主”在奇酷的发布会上帮我们解释了:太空水冷散热系统,卫星散热原理。此处略去1000字,大家可以度娘。
所谓硅脂石墨烯,有个友商给起了个特别高大上的名字,叫做”冰巢散热“,大家也可以度娘。
优化结构设计,这个涉及到太多秘密,不能说了,说了一堆研发大佬肯定砍了俺。

时间: 2024-12-11 01:45:52

联想手机#P1来了#P1背后的故事系列的相关文章

图像处理界的标准图像Lena背后的故事

今天晚上实验室的哥们问到我:“蒋志强,你知道咱们数字图像处理界标准图像Lena吗?” “当然知道啊,不就是那个512×512的美丽姐姐的标准图像么?”我不以为然的回答: “那幅图像事实上不是原始图像?”我哥们纠正我的说法: “真的么?”我非常怀疑的问道: “那事实上仅仅是原图的截图”哥们严肃认真的解释道: 数字图像处理界的标准图像Lena: 强烈的好奇心驱始我上网搜索,关于Lena的故事,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更确切的说是让我笑得肚子都痛了.独自乐乐不如众乐乐. 图片中的女孩全名Lena Soder

Mac OS X 背后的故事

Mac OS X 背后的故事 作者: 王越  来源: <程序员>  发布时间: 2013-01-22 10:55  阅读: 25840 次  推荐: 49   原文链接   [收藏] 作者王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中国著名 TeX 开发者,非著名 OpenFOAM 开发者. Mac OS X 背后的故事(一)力挽狂澜的Ellen Hancock Mac OS X 背后的故事(二)Linus Torvalds的短视 Mac OS X 背后的故事(三)Mach之父Avie Tevan

你好,C++(4)2.1.3 我的父亲母亲:编译器和链接器 2.1.4 C++程序执行背后的故事

2.1.3  我的父亲母亲:编译器和链接器 从表面上看,我是由Visual Studio创建的,而实际上,真正负责编译源代码创建生成可执行程序HelloWorld.exe的却是Visual Studio中集成的C++编译器cl.exe和链接器link.exe.他们二老,才是我的亲生爹妈. 为了便于人们的编写.阅读和维护,我们的源文件是使用C++这种人们可以理解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然而,计算机却并不理解这种高级语言,也就无法直接执行高级语言编写而成的源文件.所以,这里就需要一个翻译的工作,将

【系统篇】从C/C++语言到进程启动背后的故事

我们需要运行一个程序或者软件,双击之即可完成.不过从你双击到程序的窗口产生的这“短暂”的时间内,Windows为你做了很多的工作. 首先,系统有一个进程监测到了你的双击操作,这个进程就是系统shell,没错,就是资源管理器explorer.exe,不是IE浏览器了,那是另一个进程IExplorer.exe.你可以尝试打开任务管理器将这个进程结束掉,然后桌面的一切元素都没有了,任务栏,图标什么的都消失了.只剩下墙纸一张,此时,右键菜单也不复存在···因为平时负责这些东西的explorer.exe已

?Uber新Logo背后的故事:二进制和原子带来灵感

Uber更换新Logo意味着公司品牌的全面改变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4日消息,打车应用Uber最近启用全新Logo,看起来只是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实则饱含了Uber创始人.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无数的心血.Logo的改变意味着品牌的改变,而一切改变都是为了更好的增长.新Logo是怎么诞生的呢?背后的故事可是一言难尽. 最近<连线>杂志刊文披露了这一历程,凤凰科技挑选了重要内容为大家呈现: 彩色图标欢迎您 今天,当许多人掏出智能手机,在屏幕上寻找黑白Uber

using关键字背后的故事!

using关键字的作用: 1:可以引入命名空间2:可以释放资源 *****不能使用using语句完全替换掉(try-catch-finally)语句(无法进行异常处理) 在出了using语句的{}后,系统会自动释放资源(系统自动调用了Dispose()方法)而在Dispose方法中是这么实现的 3:哪些对象可以被using语句回收掉呢?必须实现了IDisposable接口的类型才可以被using语句引用! 4:IDisposable接口的Dispose()方法背后的故事! 接口中的Dispose

(转载)你好,C++(4)2.1.3 我的父亲母亲:编译器和链接器 2.1.4 C++程序执行背后的故事

你好,C++(4)2.1.3 我的父亲母亲:编译器和链接器 2.1.4 C++程序执行背后的故事 2.1.3  我的父亲母亲:编译器和链接器 从表面上看,我是由Visual Studio创建的,而实际上,真正负责编译源代码创建生成可执行程序HelloWorld.exe的却是Visual Studio中集成的C++编译器cl.exe和链接器link.exe.他们二老,才是我的亲生爹妈. 为了便于人们的编写.阅读和维护,我们的源文件是使用C++这种人们可以理解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然而,计算机却

(转载)你好,C++(25)函数调用和它背后的故事5.1.2 函数调用机制

你好,C++(25)函数调用和它背后的故事5.1.2 函数调用机制 5.1.2  函数调用机制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多次提到了“调用函数”的概念.所谓调用函数,就是将程序的执行控制权从调用者(某个函数)交给被调用的函数,同时通过参数向被调用的函数传递数据,然后程序进入被调用函数内部,执行函数定义中的代码获得结果数据,函数体代码执行完毕后再将控制权交回给调用者同时将结果数据通过返回值传递给调用者,作为整个函数调用表达式的值.简而言之,调用函数也就是执行函数中的代码,完成函数的功能. 在学习如何编写

蓝领的收入超过白领 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快递员.瓦工.电焊工.拉面师傅.挡车工……这些蓝领的收入开始赶超白领,有的甚至比白领多不少.他们的收入让一些人直呼“逆天”.但是谁又知道这高收入的背后是什么?对此,记者采访到三个代表人物,来听听这些蓝领的故事. 件儿多得派不过来 王伟 来自甘肃 26岁 某快递公司快递员 收入:6000元左右. “你稍等会儿,我派完件儿能给你说说.”王伟脸上的汗珠子快掉下来了,他用手一擦,脸上一道黑,“都是签字笔的印儿,你看我手都黑了.”来自甘肃小县城的王伟的第一份工作是卖沙子,“帮老板卖沙子,人家来买,你就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