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三)

3、使用环境类实现状态的转换

在状态模式中实现状态转换时,具体状态类可通过调用环境类Context的setState()方法进行状态的转换操作,也可以统一由环境类Context来实现状态的转换。此时,增加新的具体状态类可能需要修改其他具体状态类或者环境类的源代码,否则系统无法转换到新增状态。但是对于客户端来说,无须关心状态类,可以为环境类设置默认的状态类,而将状态的转换工作交给具体状态类或环境类来完成,具体的转换细节对于客户端而言是透明的。

在上面的“智能空调状态转换”实例中,我们通过具体状态类来实现状态的转换。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环境类来实现状态转换,环境类作为一个状态管理器,统一实现各种状态之间的转换操作

下面通过简单实例来说明如何使用环境类实现状态转换:


某软件公司某开发人员欲开发一个屏幕放大镜工具,其具体功能描述如下:用户单击“放大镜”按钮之后屏幕将放大一倍,再点击一次“放大镜”按钮屏幕再放大一倍,第三次点击该按钮后屏幕将还原到默认大小。

State为抽象状态、NormalState为正常大小状态、LargerState为放大2倍大小状态、LargestState为放大4倍大小状态。Screen为屏幕类,也就是环境类Contex。

屏幕类声明如下:

//屏幕类
class Screen
{
private:
	//当前状态
	State * m_pState;
	//正常大小,2倍大小,4倍大小状态
	State * m_pNormalState;
	State * m_pLargerState;
	State * m_pLargestState;

public:
	Screen();
	~Screen();

	//屏幕点击事件
	void OnClick();

	//设置状态
	void SetState(State * pState);

};

屏幕类实现代码如下:

//构造函数
Screen::Screen()
{
	//创建正常大小、2倍大小、4倍大小对象
	m_pNormalState = new NormalState();
	m_pLargerState = new LargerState();
	m_pLargestState = new LargestState();

	//初始状态为正常大小
	m_pState = m_pNormalState;

	m_pState->Display();
}

//虚构函数
Screen::~Screen()
{
	if( NULL != m_pState )
	{
		delete m_pState;

		m_pState = NULL;
	}
}

//设置状态
void Screen::SetState(State * pState)
{
	m_pState = pState;
}

//屏幕点击事件
void Screen::OnClick()
{
	if( m_pState == m_pNormalState )
	{
		SetState(m_pLargerState);

		m_pState->Display();
	}
	else if( m_pState == m_pLargerState )
	{
		SetState( m_pLargestState );

		m_pState->Display();
	}
	else if( m_pState == m_pLargestState )
	{
		SetState(m_pNormalState);

		m_pState->Display();
	}
}

抽象状态类和具体状态类声明如下:

//抽象状态
class State
{
public:
	virtual void Display() = 0;
};

//正常大小状态
class NormalState : public State
{
public:
	virtual void Display();
};

//两倍大小状态
class LargerState  : public State
{
public:
	virtual void Display();
};

//四倍大小状态
class LargestState   : public State
{
public:
	virtual void Display();
};

抽象状态类和具体状态类实现如下:

void NormalState::Display()
{
	printf("正常大小\n");
}

void LargerState::Display()
{
	printf("2倍大小\n");
}

void LargestState::Display()
{
	printf("4倍大小\n");
}

测试代码实现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ate.h"

int main()
{

	Screen * pScreen = new Screen();

	pScreen->OnClick();
	pScreen->OnClick();
	pScreen->OnClick();

	delete pScreen;
	pScreen = NULL;

	return 0;
}

编译并执行,结果如下:

在上述代码中,所有的状态转换操作都由环境类Screen来实现,此时,环境类充当了状态管理器角色。如果需要增加新的状态,例如“八倍状态类”,需要修改环境类,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开闭原则”,但对其他状态类没有任何影响。这也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折中思想。

时间: 2024-10-18 19:48:53

C++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三)的相关文章

JAVA设计模式之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

一.概述 当系统中某个对象存在多个状态,这些状态之间可以进行转换,而且对象在不同状态下行为不相同时可以使用状态模式.状态模式将一个对象的状态从该对象中分离出来,封装到专门的状态类中,使得对象状态可以灵活变化.状态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二.适用场景 用于解决系统中复杂对象的多种状态转换以及不同状态下行为的封装问题.简单说就是处理对象的多种状态及其相互转换. 三.UML类图 四.参与者 1>.AbstractState(抽象状态类): 在抽象状态类中定义申明了不同状态下的行为抽象方法,而由子类

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20170712

行为型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 一.含义 为每个状态创建与之对应的类(对应的每个类实现同一个接口或继承同一个抽象类,便于统一处理),并且再通过一个类切换状态 二.代码说明 1.一般包含三个角色抽象状态角色,具体状态角色,以及环境(上下文)角色(负责具体状态的切换). 具体步骤: 1)定义环境角色,并初始化状态 2)通过环境角色执行行为,同时也就是对应状态的行为被执行 3)对应状态的行为的执行分为两种情况: I.对应状态对应行为执行后,环境角色继续执行行为,调用的还是此状态,此状态的下一个行为(下一状

软考总结— 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

软考在即,针对下午题的设计模式,本人有觉得有必要从考试战略上稍微做一些总结.为什么呢?一方面设计模式只要掌握好做题技巧,还是比较好拿分的.另一方面,通过这次软考又进一步的学习设计模式,而且在题目中给出的设计模式都是在项目中很好的应用. 一开始做题,没有全局观.俗话说的好"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管做什么事,先在战略方向上把握好了,采取什么样的战术,都不成什么问题了.所以考试也是一样.下面这道题就很典型:   [题目] 某大型商场内安装了多个简易的纸巾售卖机,自动出售2元钱一包的纸巾,

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

<设计模式>对状态模式的定义:允许一个对象在其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看起来对象似乎修改了它的类.别名:状态对象(Objects for State). 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均可以使用State模式: 1 一个对象的行为取决于它的状态,并且他必须在运行时刻根据状态改变它的行为. 2 一个操作中含有庞大的多分枝的条件语句,并且这些分支依赖于该对象的状态.这个状态通常用一个或多个枚举常量表示.通常,有多个操作包含这一相同的条件结构.State模式将每一个条件分支放入一个独立的类中.这是得你可以根据对

C++设计模式之建造者模式(三)

4.引入钩子方法的建造者模式 建造者模式除了逐步构建一个复杂产品对象外,还可以通过Director类来更加精细地控制产品的创建过程,例如增加一类称之为钩子方法(HookMethod)的特殊方法来控制是否对某个buildPartX()的调用,也就是判断产品中某个部件是否需要被建造.钩子方法的返回类型通常为boolean类型,方法名一般为isXXX(),钩子方法定义在抽象建造者类中.在抽象建造者类中提供钩子方法的默认实现,具体建造者类如果不需要建造某个部件,则该建造者类覆盖抽象建造者类的钩子方法.

大话设计模式_状态模式(Java代码)

状态模式:当一个对象的内在状态改变时允许改变其行为,这个对象看起来像是改变了其类. 简单描述:一个Context类(存有一个抽象状态State引用),调用状态类的方法.State的具体类方法中会判断Context类的状态(如时间),满足一个状态则执行相应动作,否则把Context的State引用指向下一个状态类,由下一个状态类决定相应行为 大话设计模式中的截图: 例子代码: Work类(Context): 1 package com.longsheng.state; 2 3 public cla

【设计模式】状态模式 改进后的

1.简单谈谈 状态模式 当一个对象的内在状态改变时允许改变其行为,这个对象看起来是改变了其类. 状态模式要解决的问题是:当控制一个对象状态转换的条件表达式过于复杂时的情况,把状态的判断逻辑转移到表示不同状态的一系列类当中,可以把复杂的判断逻辑简化. 优点:简化了一个对象的状态转换和行为改变的代码,把这部分代码放在了[状态类]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状态类]中,每个不同的[状态值]也许会被“串起来”成为一条链,这样就能保证设置不同的“离散的”[状态值]时,可以在“链上”有有个对应的处理(行为).

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 (三)

代理模式也叫委托模式. 一.定义: 代理模式的主要作用是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对象不想或者不能直接引用另一个对象,而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 代理模式的思想是为了提供额外的处理或者不同的操作而在实际对象与调用者之间插入一个代理对象.这些额外的操作通常需要与实际对象进行通信. 二.角色定义 抽象角色:声明真实对象和代理对象的共同接口: 代理角色:代理对象角色内部含有对真实对象的引用,从而可以操作真实对象,同时代理对象提供与真实对象

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State)摘录

23种GOF设计模式一般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模式. 创建型模式抽象了实例化过程,它们帮助一个系统独立于如何创建.组合和表示它的那些对象.一个类创建型模式使用继承改变被实例化的类,而一个对象创建型模式将实例化委托给另一个对象.创建型模式有两个不断出现的主旋律.第一,它们都将关于该系统使用哪些具体的类的信息封装起来.第二,它们隐藏了这些类的实例是如何被创建和放在一起的.整个系统关于这些对象所知道的是由抽象类所定义的接口.因此,创建型模式在什么被创建,谁创建它,它是怎样被创建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