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建一个类产生.h和.m两个文件,.h中对用到的变量、方法作声明,.m文件中实现,导入时只导入.h文件,如果直接把方法写在.m文件中,未在.h文件中进行声明,则是私有方法
[email protected] 类名 :NSObject @end,代表声明一个类,冒号表示继承,不可省,要使用OC中常用的类,那么#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Foundation框架内有个foundation.h文件,其中包括NSObject。
3.- (int) getAge;声明函数,-代表动态方法,即有对象才调用的方法,声明静态方法前用+ 方法后有几个冒号就有几个参数,类型用括号括住 4.实现方法时方法名后不带括号
5.创建类的对象,先调用静态方法alloc分配内存:[类名 alloc],Student *stu=[Student alloc],OC对象一定是指针
6.开发中这样创建对象,Student *stu=[[Student alloc] init];构造方法init用于初始化,可自己编写 7.调用对象方法,[对象名 方法] 8.自己写一个构造方法(动态的),方法名以init开头,自定义构造方法首先要调用父类构造方法(原因很简单),[super init]
9.%@占位符代表打印一个对象,打印对象会调用description方法
10.所有的OC对象都要用指针来指向它,定义一个字符串,NSString *[email protected]”itcast”; 11.成员变量前要加下划线,_age,_number,默认的规则 12.点语法的本质是调用set方法和get方法
12.当编译器遇到@property时,会自动展开get方法和set方法的声明 [email protected] age,height,number,实现三个变量的方法 14.给对象发送某条消息相当于调用该对象的该方法 15.类名和*是离不开的,除非继承声明时 16.如果自己手动实现了getter和setter,xcode就不会自动生成@synthesize,也就不会自动生出下划线的变量
17.类内部定义的变量默认作用域是protect的,只能在类内部和子类中访问,提供get方法和set方法供外部访问
18.动态方法内部的self是指调用当前对象,静态方法内的self是指类名 19.在.h文件中声明的方法是公共方法,不声明而直接写在.m文件中的方法是私有方法,只有.m文件中能使用该方法
20.stu.age=100本质是调用了set方法,int age= stu.age本质调用了get方法
21.Student *stu=[Student new]相当于Student *stu=[[Student alloc] init],但前者不能调用自己写的构造方法
22.在.m文件中用了@synthesize,那么在.h文件中的成员变量定义可省略,因为该变量会在.m文件中自动生成,但是是私有的
[email protected] age;默认访问与age同名的变量,如果找不到则自动生成
[email protected] age = _age,代表getter和setter会去访问_age,如果没有_age也会自动生成。那为啥不直接@synthesize _age啊我去
25.Xcode4.5之后的版本,如果在.h文件中使用@property age,则会在.m文件中自动生成@synthesize,即自动生成getter和setter,默认访问的是_age变量(也是自动生成)
26.Xcode关闭arc:在开发中的项目在项目设置的build setting中搜索garbage关键字就可以看到这个选项了,然后选择NO再次运行各种release就不会报警了
27.验证dealloc方法是否被使用时需要重写父类的dealloc方法,[super dealloc]; 28.OC注释:pragma mark,好处是可以快速定位注释位置
29.指向已经释放的内存的指针叫野指针,没有指向任何的东西指针叫空指针,OC中野指针会报错,空指针不会报错
30.set方法的内存管理:只针对参数是对象的set方法,参数是变量的不涉及内存管理
31.Student的set方法的参数是类Book的对象时,类Book产生了book对象后要自己释放掉,Student产生的对象stu第一次使用该book对象时要在set方法中对book做retain操作:_book =[book retain],在dealloc方法中对book作release操作:[_book release],第二次使用book2对象要先在set方法中作release,赋值后再做retain,则可多次使用,该操作要先判断当前对象与参数是否相同,一般这样写:
if(_book!=book){ [_book release]; _book=[book retain];} 这样写的原因再次看视频,语言不好表达 32.retainCount方法获取 对象当前计数器的值
33.在.h文件中声明对象时用到某个类,用@class关键字声明,在.m文件中实现时再用import导入,这样可提高编译性能
34.两个类互相拥有对方时,只能用@class而不能用import,原理是C语言两个文件中不能互相拥有
35.property参数,retain,作用是实现方法时会release旧值,再retain新值
36.property参数,默认是readwrite,代表既生出get方法又set方法,写readonly时只生出get方法
37.property参数,默认是atomic,提供方法多线程调用,给get方法和set方法加锁,保证线程安全,nonatomic代表方法不需要考虑线程安全(禁止多线程调用,可提高性能)
38.语法:property(nonatomic,retain)Book *book;代表book的两个方法不加锁,且需要管理内存
39.getter和setter也可作为property参数,getter = what ,代表getter的方法名是what 40.[stu autorelease]不会改变对象的计数器值,只是将stu添加到自动释放池中 41.自动释放池被销毁时,里面的所有对象都会调用release方法计数器减一 42.常用写法Student *stu = [[[Student alloc] init] autorelease]; 43.写一个静态方法快速创建对象,方法名最好与类名相同
44.系统自带的类如NSString,都是已经autorelease的,不需要再进行autorelease操作
45.静态方法创建的对象都是自动释放的,自己创建的静态方法(如快速创建对象)需要在方法实现中调用autorelease方法
46.静态方法不能访问对象的成员变量
47.垃圾回收机制:完全不用管理内存 ARC:编译器自动生成管理内存的代码
48.不要把大量循环的代码放在同一个自动释放池中,浪费内存 49.尽量不要把占用内存大的对象放入自动释放池
50.Category,可以在不改变已经存在的一个类的前提下为该类添加一个新的方法,相当于该类的拓展
51.类名后面有冒号代表继承,类名后面有括号代表分类,括号里是分类名称 52.分类只能扩展方法,不能增加成员变量
53.Protocol相当于JAVA中的接口,但其中声明的方法可以不全部实现 54.类名(或协议)后面有<>代表实现某个协议,一般是NSObject 55.只有实现了某个协议的对象才能充当按钮的监听器
56.Block:将一段代码封装到block中,可在任何时候调用这段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