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集修改、Linux时间同步、调整文件描述符

字符集

UTF-8:非定长,1-4字节,广泛支持,应用最广

GBK:定长,双字节,不是国际标准,支持的系统少

[[email protected] ~]# cat /etc/sysconfig/i18n

LANG="en_US.UTF-8"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先备份:

[[email protected] ~]# cp /etc/sysconfig/i18n /etc/sysconfig/i18n.wuyike.20170411

改配置:

[[email protected] ~]# sed -i ‘s#LANG="en_US.UTF-8"#LANG="zh_CN.UTF-8"#g‘ /etc/sysconfig/i18n

[[email protected] ~]# cat /etc/sysconfig/i18n

LANG="zh_CN.UTF-8"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email protected] ~]# echo $LANG

en_US.UTF-8

[[email protected] ~]# source /etc/sysconfig/i18n

[[email protected] ~]# echo $LANG

zh_CN.UTF-8

然后改CRT中的字符集:会话选项-->外观-->字符编码-->utf-8 即可。

时间服务:

[[email protected] ~]# date

2017年 03月 04日 星期六 18:57:16 CST

修改时间:

[[email protected] ~]# date -s "2017/04/11 20:38"

2017年 04月 11日 星期二 20:38:00 CST

[[email protected] ~]# date

2017年 04月 11日 星期二 20:38:05 CST

保存时间:

[[email protected] ~]# hwclock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 20时38分23秒  -0.344922 seconds

同步互联网时间:

[[email protected] ~]# /usr/sbin/ntpdate time.nist.gov

11 Apr 20:41:29 ntpdate[35435]: step time server 216.229.0.179 offset -604646.549696 sec

在crond上设置每隔5分钟同步一次互联网

[[email protected] ~]# echo "*/5 * * * * /usr/sbin/ntpdate time.nist.gov" >/dev/null 2>&1" >>/var/spool/cron/root

或者启动linux自动同步互联网程序:

[[email protected] ~]# /etc/init.d/ntpd start

NTP服务:

为CRT设置超时控制:

[[email protected] ~]# export TMOUT=10

[[email protected] ~]# timed out waiting for input: auto-logout

[[email protected] ~]$

永久设置超时控制

[[email protected] ~]# echo "export TMOUT=10" >>/etc/profile

[[email protected] ~]# source /etc/profile

查看:

[[email protected] ~]# echo $TMOUT

1000

历史记录控制:

历史记录只保存5行的设置:

[[email protected] ~]# HISTSIZE=5

查看:

[[email protected] ~]# history

562  history

563  HISTORY=5

564  history

565  HISTSIZE=5

566  history

或者用以下方式修改:

[[email protected] ~]# export HISTORY=50

[[email protected] ~]# history

564  history

565  HISTSIZE=5

566  history

567  export HISTORY=50

568  history

(被删掉了)

历史记录同时也存放在历史记录文件中,查看与修改历史记录文件:

[[email protected] ~]# cat ~/.bash_history

[[email protected] ~]# HISTFILESIZE=5

清空现有的history,用-c参数:

[[email protected] ~]# history

569  cat ~/.bash

570  cat ~/.bash_history

571  HISTFILESIZE=5

572  cat ~/.bash_history

573  history

[[email protected] ~]# history -c

[[email protected] ~]# history

570  history

或者只删除某一行,用-d:

[[email protected] ~]# history

570  history

571  echo 123456|passwd --stdin keke

572  history

[[email protected] ~]# history -d 571

[[email protected] ~]# history

570  history

571  history

572  history -d 571

573  history

加大服务器文件描述符:

文件描述符基本为整数数字(0-65535)、

进程使用的时候会占用文件描述符,使用它来打开文件,标识打开的文件

查看默认文件描述符:

[[email protected] ~]# ulimit -n

1024

调整文件描述符:(修改shell资源限制)

[[email protected] ~]# ulimit -SHn 65535

[[email protected] ~]# ulimit -n

65535

时间: 2024-12-06 15:52:28

字符集修改、Linux时间同步、调整文件描述符的相关文章

【Linux驱动】文件描述符以及相关知识

1.文件描述符 Linux操作系统中,几乎所有的设备都被抽象成为设备文件.因此,当我们想对设备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直接去操作其相应的设备文件.设备文件即是文件,要想对文件进行操作,无非就是:打开文件.关闭文件.写入数据.读出数据等,它们分别对应的函数有open(),close(),write(),read(),就以其中的open()函数做一个分析.open函数的作用是打开一个文件. (1)它的定义:int open( const char * pathname, int flags); int o

【翻译自mos文章】在unix/linux中使用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s)来找回被删掉的文件(数据文件or redo log)

在unix/linux中使用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s)来找回被删掉的文件(数据文件or redo log) 参考原文: Retrieve deleted files on Unix / Linux using File Descriptors (Doc ID 444749.1) 适用于: Oracle Database - Enterprise Edition - Version 8.1.7.0 to 11.2.0.3 [Release 8.1.7 to 11.2] Linu

Linux下基于文件描述符的文件操作(非缓冲)

1 文件描述符 内核为每个进程维护一个已打开文件的记录表(实现为结构体数组),文件描述符是一个较小的正整数(0-1023)(结构体数组下标),它代表记录表的一项,通过文件描述符和一组基于文件描述符的文件操作函数,就可以实现对文件的读.写.创建.删除等操作. 常用基于文件描述符的函数有open(打开).creat(创建).close(关闭).read(读取).write(写入).ftruncate(改变文件大小).lseek(定位).fsync(同步).fstat(获取文件状态).fchmod(权

Linux中的文件描述符与打开文件之间的关系

1. 概述 在Linux系统中一切皆可以看成是文件,文件又可分为:普通文件.目录文件.链接文件和设备文件.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是内核为了高效管理已被打开的文件所创建的索引,其是一个非负整数(通常是小整数),用于指代被打开的文件,所有执行I/O操作的系统调用都通过文件描述符.程序刚刚启动的时候,0是标准输入,1是标准输出,2是标准错误.如果此时去打开一个新的文件,它的文件描述符会是3.POSIX标准要求每次打开文件时(含socket)必须使用当前进程中最小可用的文件描述符号

每天进步一点点——Linux中的文件描述符与打开文件之间的关系

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blog.csdn.net/cywosp/article/details/38965239 1. 概述 在Linux系统中一切皆可以看成是文件,文件又可分为:普通文件.目录文件.链接文件和设备文件.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是内核为了高效管理已被打开的文件所创建的索引,其是一个非负整数(通常是小整数),用于指代被打开的文件,所有执行I/O操作的系统调用都通过文件描述符.程序刚刚启动的时候,0是标准输入,1是标准输出,2是标准错误.如果此时去打开一个

(转)Linux中的文件描述符

本文转自:http://blog.csdn.net/cywosp/article/details/38965239 作者:cywosp 1. 概述 在Linux系统中一切皆可以看成是文件,文件又可分为:普通文件.目录文件.链接文件和设备文件.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是内核为了高效管理已被打开的文件所创建的索引,其是一个非负整数(通常是小整数),用于指代被打开的文件,所有执行I/O操作的系统调用都通过文件描述符.程序刚刚启动的时候,0是标准输入,1是标准输出,2是标准错误.如果

Linux最大打开文件描述符数

1.    系统最大打开文件描述符数:/proc/sys/fs/file-max a.    查看 $ cat /proc/sys/fs/file-max 186405 2. 设置 a.    临时性 # echo 1000000 > /proc/sys/fs/file-max 2.    永久性:在/etc/sysctl.conf中设置 fs.file-max = 1000000 2.    进程最大打开文件描述符数:user limit中nofile的soft limit a.    查看

linux c 通过文件描述符获取文件名

在linux中每个被打开的文件都会在/proc/self/fd/目录中有记录,其中(/proc/self/fd/文件描述符号:这个文件是符号文件)的文件就是文件描述符所对应的文件. 而readlink可以取得符号连接所指的文件 函数原型: ssize_t readlink(const char *path, char *buf, size_t bufsiz); 函数说明: readlink()会将参数path的符号连接内容存到参数buf所指的内存空间,返回的内容不是以NULL作字符串结尾,但会将

linux exec和文件描述符妙用技巧(转)

最近在看<精通unix shell脚本编程>时,看到exec<$1 exec 1>$OUTFILE,一下看的我就蒙了.网上看了大半天,终于搞定,记录如下.对于 Linux 而言,所有对设备和文件的操作都使用文件描述符来进行的.文件描述符是一个非负的整数,它是一个索引值,并指向内核中每个进程打开文件的记录表.当打开一个现存文件或创建一个新文件时,内核就向进程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当需要读写文件时,也需要把文件描述符作为参数传递给相应的函数.通常,一个进程启动时,都会打开 3 个文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