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书笔记之人如何集中注意力和人的动机来源

  继前两篇博文《心理学在前端的应用--<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书笔记之人如何观察和阅读》和 《心理学在前端的应用--<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书笔记之人如何记忆和思考》之后,今天博文的话题是人如何集中注意力,我们的做事情的动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因为我们设计的目的就是抓住人们的注意力,从人们的动机出发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体验的产品。《孙子兵法》中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知我们该如何科学的设计科学的工作了~很有幸因为之前的心理学基础比较早的了解到《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这本剖析用户心,直接提炼设计要义的书,现将自己提炼整理的要义做如下分享,希望大家对于人机交互有更科学的理解,设计出有更好人机交互的作品.

(五)人如何集中注意力

  现在大家一起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会突然引起人突然引起人的注意和兴趣?如何赢得并维持人的关注?人又是如何选择关注对象的?好,请您带着问题往下读>>

选择性注意

5.1只要你给出明确的指示,并且任务不太费时间,人们就能集中注意力并沉浸其中,而忽略别的干扰.

5.2人们的潜意识会不断的扫视周围环境,看看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比如自己的名字以及食物,性,危险等信息.

人会主动过滤信息

5.3别指望人们一定会关注你提供的信息。

5.4别做假设,对你来说显而易见的设计也许对使用者来说并不那么明显。

5.5那些担心会被过滤掉的信息,可以使用色彩,大小,动画,视频和声音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5.6如果某些信息需要人们特别关注,那么要让它比你想象的明显10倍!

熟能生巧无需特别留意

5.7如果你需要用户重复一些操作,应该尽量让操作简单一些,但这么做很容易让人们犯错,因为习惯性的动作可能会让用户不再关注操作对象。

5.8所以,要让撤销操作变得简单----不仅允许撤销上一步,也要提供便利的撤销整套操作的方法。

5.9与其让用户反复执行一个任务,不如让他们选出所有想要操作的项,然后来一次批量处理。

对频率的预期会影响注意力

5.10人们会无意识的建立事件发生频率的心智模型

5.11如果你正在设计一个产品或应用,它需要人们关注某个鲜少发生的事件,那最好使用抢眼的提示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低的频率预期一定会降低人们的注意力

注意力只能维持10分钟

5.12时常假设自己只能抓住用户7~10分钟的注意力

5.13如果不得不超过10分钟,可以介绍一些新信息或者通过暂歇来调剂

5.14将在线演示和教程的时长控制在7分钟以内

人只会注意显著线索

5.15考虑清除哪些是你想要呈现给用户的显著线索

5.16主次分明,把显著线索设计的足够明显,因为人们可能只会关注这些

人无法同时完成多个任务

5.17人们都以为自己可以一脑多用,其实并不科学

5.18那些说自己擅长同时做多件事情的可能是最不擅长的

5.19年轻人在同时做多件事时并没有优于长者

5.20尽量避免让用户同时做多件事,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很难,而且出错率非常高。如果需要用户同时做多件事,就应该预料到他们会出现的错误,并且给出检查以及修正错误的途径

最容易引人注意的六件事情:危险,事物,性,移动,人脸和故事

5.21总是在网页或软件上使用事物,性或危险相关的图片也许不太合适,不过在吸引注意力上确实有效

5.22使用近景人脸图片

5.23尽量多讲故事,即便是事实性信息也可以用来讲故事

巨大噪声会吓人一跳并引人注意

5.24如果你正在设计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在用户执行某些操作时给出声音提示,比如操作出错,达成目标或是捐款时

5.25根据需要吸引注意的程度选择恰当的声音。最容易引起注意的声音要用在关键时刻,比如用户格式化硬盘时或是在无法撤销的动作时

5.26使用声音要记得有变化,以免用户太习惯而不注意

5.27虽然大的噪声会引起注意,但是我感觉那样很不好,虽然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但却同时产生了不好的情绪

人欲关注 必先感知

5.28如果你在设计特定任务,先想一想四象限的信号检测图表,考虑一下错误警报和遗漏哪个造成的损失更大

5.29想一想基于信号检测理论可以做出哪些设计优化。如果错误警报损失大,就减弱信号;如果遗漏损失更大,就强化信号

(六)人的动机来源

新的动机研究表明,过去屡试不爽的激发人们动机的方法可以一试,但并非那么有效

人越接近目标就越容易被激励

6.1离目标越近,人就越有动力完成它,尤其是当成功近在眼前的时候

6.2哪怕进展只是个假象,你也可能会有动力

6.3人们喜欢参加回馈活动,Kivetz(该书原作者)发现,有回馈的客户笑的更多,说“谢谢”的次数也越多

6.4在达成目标后,动力和购买力会骤减,这叫做回馈后重置现象,通常人们对再完成一项任务没什么耐心

6.5在回馈达成时失去客户的风险最高

变动的奖励很有效

6.6想要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有效,必须保证强化物(奖励)是用户真正需要的。

6.7思考你所寻找的行为模式,选择最合适的强化方式,尽量使用变化次数奖励来提高人们重复参与的积极性

多巴胺让人沉迷于寻找信息

6.8人们受多巴胺驱动而不断寻找信息

6.9找到信息的过程越容易,用户就越投入其中

不可预知性驱动人不断寻找

6.10线索,比如短信息提示,会驱动人寻找更多的信息。

6.11只给出少了的信息,并为用户提供寻求更多信息的途径,可以诱发用户去找寻更多的信息

6.12信息来的越不可预期,人们越容易沉溺于发掘信息

精神奖励比物质奖励更有效

6.13如果你需要给予物质奖励,那么意外的奖励更能激发用户的动力

6.14如果你设计的产品能让用户和其他人产生联系,他们会更有动力去使用它

进步,掌控和控制感让人更有动力

6.15如果你想建立起用户的忠诚度(比如网站的回头客),就要挖掘用户的内在需求(例如和朋友联系或掌握新的知识),而不是添加让他们付钱购买的服务

6.16如果用户不得不完成一项很无聊的任务,不妨直接告诉他们并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也许会更有帮助

6.17想办法帮用户设立目标并追踪进程

6.18显示用户完成目标的进度

自我克制的能力从小就形成了

6.19一些人更擅长克制自己,另一些人则相反

6.20不擅长克制自己的人更容易受稀缺性图像或者提示信息(比如“最后3件库存”或者“最后10分钟降价”)的影响

人天生懒惰

6.21设计时尽量假定人们想用最小的工作量完成任务,因为这种可能性最大(懒惰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吧~人们越懒越追求效率)

6.22恰到好处的解决方案就能够让人满足,不一定需要最优方案(知足常乐是大家的美好品德~)

快捷方式易用时人们才会使用

6.23只要快捷方式易学,易找,易用,就可以提供给用户。但不要以为用户总是会用它们。

6.24如果你知道人们大多数时候需要什么,就可以提供响应的默认值,前提是万一用户误用了默认值,也不会带来太大的错误成本

人们归因于你而不是你的客观情景(放在自己身上则全是客观因素)

基本归因错误的研究结果如下:

1在推崇个人主义的文化氛围下(比如美国),很容易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其品行。在这些文化中,普遍存在基本归因错误

2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人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又更倾向于找客观原因

3在推崇几天主义的文化氛围下(比如中国),人们也会犯基本归因错误,但没有那么频繁

比较关键的一点是,即使人们知道自己犯了基本归因错误,也无法自制

6.25如果你正在采访用户,想了解他们如何使用你设计的产品,那么对于访谈的解读和分析一定要小心。你评价“用户将会做什么”时可能会倾向于强调个性,而忽略了环境因素

6.26如果你正在采访某个领域的专家,了解人们会怎么做时,也应该慎重衡量他说的内容。专家可能会忽略一些客观因素,过多的强调人们的个性

6.27想办法检测自己的偏见。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大量分析人们的行为动机,那在分析之前记得扪心自问:“会不会犯基本归因错误呢?”

习惯需要长时间逐步完成

人们养成习惯的平均时间是66天,但是因人而异,变动范围会很大,一般人们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最初会很自觉,但之后自觉就会稳定,整个过程形成一条渐近线

6.28行为越复杂,就越难养成习惯

6.29人们越能坚持,形成自觉性就越快。偶尔间断一天,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如果间断的次数过多,或是连续间断多日,就会延缓习惯的形成

6.30所以,给用户一些简单的小任务去完成,而不是马上让他们完成一个复杂的任务

6.31给用户一个每天回来完成任务的理由

竞争者较少时人们更有竞争的动力

6.32竞争会给人动力,但不要滥用

6.33出现10以上的竞争者会挫伤大家竞争的意愿

自助让人更有动力

6.34自助能激励人们,因为这样有控制感。潜意识脑喜欢一切尽在控制之中的感觉,因为如果事情是可控的,你就不容易陷入危险。所以人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做一些事情.比如Google的App Inventor,可以让人们创建自己的App

6.35如果你想增加自助服务,要保证你的界面提示能够强调可控性和自助性

  谢谢大家对人机交互中心理学知识的认可,小女子不才,在此借花献佛~想必各路设计师早已运筹帷幄之中,就不再班门弄斧了,若感觉文章有不妥之处或其他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好的设计理念,欢迎评论,切磋琢磨,共同进步~

  下期博文预告:

(七)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往往会低估社交对人的重要性,去年学习心理学时记得曾奇峰老师曾说:人的一切心理问题皆源于人际关系。人们会利用周围一切事物来参与社交,包括科学技术。这一章我们就来一探究竟:设计师如何利用人类的这一特点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八)人不仅会思考,还会感知。除了了解目标人群的基本信息外,还有必要的心理状况。那么---人如何感知?如何根据感知来设计?

本篇博文为(五)(六),同系列前两篇博文为《心理学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书笔记之人如何观察和阅读》和《心理学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书笔记之人如何记忆和思考》,请前往>>http://www.cnblogs.com/s-z-y/p/4419803.html,http://www.cnblogs.com/s-z-y/p/4422919.html。

`

时间: 2024-10-12 16:06:54

心理学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书笔记之人如何集中注意力和人的动机来源的相关文章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书笔记

中央视觉与周边视觉:对于识别具体物体来说,中央视觉是最重要的,但对于认知整体场景而言,周围视觉更为关键.虽然屏幕中央是重要的中央视觉区,但别忽视周围视觉区域.一定要确保周边内容清晰地表现了网页的用途.如果想让用户集中注意力观察屏幕某处,就别在周边视觉区域内放置动画和闪烁元素. 人在识别物体时会寻找规律:既然人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规律,那就尽量多使用规律,利用分组和间隔创造规律. 二维元素与三维元素:多用二维元素,少用三维元素.大脑以二维形式接收人观察到的信息,因此屏幕上的三维图形可能会减慢识别和理解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PDF下载高清完整扫描原版

花了大概2个小时的零散时间扫读完,书中提炼了很多结论性的东西可以值得参考,互联网实在变化太快,有些理论可能已经不适用当前,但里面的分析方法可以尝试运用,越来越发现,读书到最后 结果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将不同的内容关联起来 并予以运用实践. 需要学习的朋友可以通过网盘免费下载pdf版 http://putpan.com/fs/byfi1b3e4nas6h0u0/ 内容简介  · · · · · · 国际知名的设计心理学专家的全新力作,内容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以创造直观.易用而又有吸引力的设计为宗旨,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第四章-人如何思考

第3章  人如何思考 大脑共有230 亿个神经元,具有非常强大的处理能力.那么,大脑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对设计师来说,理解人们如何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大脑里不仅存在视觉错觉,也存在思维错觉.本章讲述了大脑解析世界时发生的一些趣事. 27.人更擅长处理小块信息 大脑一次只能有意识地处理少量信息.(据估计,人每秒约处理400 亿条信息,其中只有40 条是有意识加工的.) 要点: 1)应用渐进呈现的设计理念 渐进呈现( progressive disclosure) 即每次只展示用户当前需要的信息. 通

读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笔记10-人如何感知

十.人如何决策 90.多数决定都是在潜意识中做出的 91.潜意识最先感知 *潜意识思维最先感知危险 92.人希望拥有超出能力范围的选择和信息 93.人将选择等同于控制 94.相比于金钱人可能更在意时间 95.情绪影响决策过程 96.群体决策可能会犯错 97.人为强势者所影响 98.人在不确定时会让他人做决定 99.人们认为他人比自己更易受影响 100.人认为眼前的实物更有价值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第八章-人如何感知

第八章  人如何感知 人不仅思考,还会感知.除了了解目标人群的基本信息外,你还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 72.七情六欲人皆有之 虽然情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但关于它的研究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研究情感的科学家们将情感与情绪和态度区分开来. 要点: 1)面部表情普遍存在,而身体姿态不具有普遍性 73.情感与肌肉运动相关联 要点: 1)大脑同样映射情感 74.故事比数据更有说服力 故事比数据更有吸引力的一个原因是它的形式比较好.故事能够引起共鸣,引发情感反馈,而有了情感反馈,人们就会去处理这

读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笔记4

四.人如何思考 27.人更擅长处理小块信息 1.应用渐进呈现的设计理念 渐进呈现即每次只展示用户当前需要的信息. 2.了解谁什么时候需要什么 渐进呈现是个好办法,但前提是你得了解多数用户在多数时需要什么信息. 28.有些心理活动难度更大 29.30%的时间人会走神 30.人越不确定就越固执己见 31.人会创造心智模型 1.心智模型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运作方式的思维过程,即一个人对周遭世界的理解. 2.设计中的心智模型是什么? 在设计领域,心智模型是人们脑中对万物(即真实世界.设备.软件)的解析.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第七章-人是社会性动物

第六章  人的动机来源 我们低估了社交对人的重要性.人们会利用周围一切事物来参与社交,包括科学技术.本章将介绍社交背后的科学. 63.“强关系圈”的人数上限是150 人 要点: 1)邓巴数字 Robin Dunbar(1998)研究了不同的动物物种.他想知道社会群体中稳定的关系数量是否与脑容量(特别是新皮质)有关.他提出了一个计算不同群体数量上限的公式,人类学家称之为物种的“邓巴数字”. 2)人类社交圈的人数上限 Dunbar 推断出人类社交圈子的人数上限.根据他的计算,人类的圈子上限大约为15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第六章-人的动机来源

第六章  人的动机来源 新的动机研究表明,过去屡试不爽的激发人们动机的方法可以一试,但并非那么有效. 50.人越接近目标越容易被激励 附近的咖啡店送了你一张积分卡,以后每买一杯咖啡就会在卡上贴一张贴纸,等积分卡贴满的时候,就能免费换一杯咖啡.下面是两种不同的情境: 情境A :积分卡有10 个贴槽,给你卡时所有的贴槽都是空着的. 情境B :积分卡有12 个贴槽,给你卡时已经贴上了2 张贴纸. 问:贴满一张卡需要多久? A 和B 两种情境所用的时间是否相同? 其实,在两种情境中你都会为了得到免费咖啡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第五章-人如何集中注意力

第五章  人如何集中注意力 什么会突然引起人的注意和兴趣?如何赢得并维持人的关注?人又是如何选择关注对象的? 40.选择性注意 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到底有多难?这取决于他们有多么专注.比如说,如果他们去你的网站上想买个礼物,但却不清楚具体要买什么,那么视频.大幅照片.色彩和动画就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要点: 1)无意识的选择性注意 有时候我们能意识到自己有意识的选择性注意,就像你在看本章第一段文字时一样,但有时候选择性注意也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 41.人会主动过滤信息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