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95极受欢迎,是作为一个还算真正的32位系统。之前的3.1都是16位为基础的,很多api支持有限。相应的对于硬件性能的发掘还是值得肯定的
98对于95的取代是成功的,我想重要原因是图形尤其是游戏的进步。当时有quake3这样的经典。另外一个原因我猜是那个时代正是电脑在家庭真正普及的年代吧。当然还有一点,获取使用盗版的轻易也是有重要作用的。
xp对于98的取代没有那么成功。原因之一也许是对于性能/内存的考虑或是谣言。在界面上花哨了,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了。当时我和我的同学都是推崇“经典界面”的,而且似乎真的有不同。xp是比98更加复杂的系统,系统服务等等就是“研究”的对象。当时的口头禅: “优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另一方面,在普通使用者看来,兼容性在最初的五六年里没有太大的差距,游戏啥的也都玩了,direct9c也能有
98和xp在我看来都是“寿终正寝”“自然死亡”。软件不支持了,没办法就换了
说一个我比较得意的,使用xp的最后一年多里,我的xp是这样的:
安装前首先使用pe环境中的工具编辑硬盘,在大约6G的第一个分区中建立apps文件夹、home文件夹。
使用ntfs的磁盘映射功能,把大约80G的第二个分区挂载为apps文件夹、把大约30G的第三个分区挂载为home文件夹。
编辑xp安装盘中的某个忘记名字的文件,好像是PROGRAMDATA=c:\apps、USERPROFILE=c:\home。也就是原本的program files改名叫做apps,documents and settings改名叫做home,而且实际上使用的是别的磁盘分区。换句话说,就和linux的挂载差不多了。
我以为的好处在于,基本不再有带空格的路径,这样使用一些GNU工具就少了些麻烦。而且保证虚拟内存在最快的磁盘外圈。一旦系统出错不能用了,c盘那点内容直接ghost了。
剩下的磁盘空间按照喜好、需要分区。安装好了xp之后,进一步,在c盘根目录建立mnt文件夹,其中建立几个按照自己喜好、需要的文件夹,把剩下的磁盘分区挂载过去。什么自己的u盘、移动硬盘也是这样挂载的。光盘也可以
这样比较搞笑的事情就是,只能看到一个大约6G的C盘之外就没别的磁盘了,真不象21世纪的电脑。
我以为的好处包括:有些软件,包括病毒是盯着新的盘符的,只有一个c盘在一定程度上安全一点。有的软件很2B,自动往D盘安装、丢东西,这样就免去了莫名其妙。还有就是微软“官方”的习惯,哪里是程序、哪里是配置、个人信息的习惯,也可以接受了。有时usb存储插在不同接口分配了不同盘符,更别说不同电脑上。我有时候做实验就不得不修改,这么一弄,路径就固定了。
在xp的64位版本、vista上,微软闹笑话了。我有时觉得win7的32位的定位就是鸡肋
都是瞎琢磨,仅供批判
参考: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1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