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商业角度看世界版图,认为供应链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秩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中国正在通过供应链在世界上发挥非常重要的影响。
全书信息量比较大,作者找出了商业、政治、军事、地理等多方面的信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略有缺陷是全书的逻辑比较简单,所有的信息都在论证供应链真的很重要。
以下是书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的摘抄:
1:例如目前中国是世界上124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国,而以美国为最大贸易伙伴国的国家只有56个。这就使得中国可以在世界范围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51
2:我发现17世纪的荷兰帝国与21世纪的中国颇为相似。荷兰当年也是强调供应链而不是殖民地,也强调资源而不是领土。当年荷兰的商船规模要远远超过其海军舰队,今天中国也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伍。#51
3:最后,地缘政治的较量正从领土之争转向互联互通之争,主要表现为全球供应链、能源市场、工业生产以及金融、技术、知识和人才流动的拔河博弈。#87
4:基础设施的连接程度就跟人口结构、资本市场、劳动效率和技术水平一样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源泉。#282
5:资本、劳动力和生产在全球范围流动,流向最能有效连接供给和需求的地方。如果“市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那么是供应链将市场与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445
6:但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几乎所有人口都会集中到基础设施走廊和供应链周边,无论是现实的还是虚拟的。#506
7:一个国家无法改变其地理位置,但互联互通给了各国打破地理宿命论的工具。#529
8:全球供应链体系现在已经替代国家成为全球化文明的基石。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无法单凭自身力量来创建这套体系,当然中美两国也都不具备将其关闭的最终权威。#558
9:供应链大战的目的不在于征服,而是要与世界上最重要的原材料、高科技和新兴市场建立起物理和经济上的联系。#558
10:在供应链世界中,谁拥有(或宣称拥有)领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使用(或管理)。目前中国就在远离其国土的许多地方开采矿物,但中国对这些地方毫无领土野心。#572
11:因此一个国家重要性的根本决定因素不是其地理位置或人口规模,而是其互联互通程度,即在地理互联、经济互联、数字互联层面上是否深度参与全球资源、资本、数据、人才和其他有价值的资产流。#776
12:互联互通可以让小国家获得远远超过其国土规模的影响力。新加坡和荷兰的跨境流强度都很高,因为这两个国家比许多大国更依赖于货物、服务、金融、人才和数据的流动。#802
13:想象一下,或许会有那么一天,世界上的人都是对城市或供应链,而不是对国家保持忠诚,人们会更重视信用卡和数字货币,而不是自己的国籍,人们会在网络上,而不是自己生活的国家寻求结社。#980
14:中国对该区域的最终目标依然没变:解决东南亚各国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由此更加顺畅地获得邻国的资源,同时借助交通线通向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的出海口。#1456
15:伊斯兰国的目标是建立国家,推行宗教极端主义,但其策略却是控制基础设施,包括水坝、油气管道、炼油厂以及道路等,与此同时伊斯兰国还在试图切断对伊拉克城市的供水系统。#1619
16:供应链世界是后意识形态的世界。俄罗斯不再对外输出共产主义,美国也不再到处扶持民主。从非洲到亚洲,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在忙着赚钱做生意。#2674
17:中国希望建好基础设施来获得海外的原材料,将其运回中国用于制造和建设,随后再将产品通过出口加工区运至主要市场。中国善于主动规避21世纪的主权纠纷。实际上,中国完全是在用供应链的视角看待世界。#2721
18:经济特区所代表的是一种逃脱失败历史的战略选择,中国就是依靠它在20年时间内取得了西方200年才实现的成就。#4144
19:对于失败国家的无序现实而言,供应链可提供的是治愈解药。因为供应链,卢旺达、缅甸等贫困国家的支柱城市在世界经济中获得了一席之地。#4335
20:大体来看,基础设施就像互联网,是对所有人开放的。相反,供应链则像内网,是合作者的网络。总体而言,与互联网相比,标准更容易在内网推行。#4415
21:美国提供军事支持和技术,中国提供基础设施和出口市场,欧洲派出救援和治理顾问,企业供应链理顺连接流程,这才是地缘政治的最优明星组合。#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