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把读书的目的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获取知识,一类是为了提升理解力,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没有对这两个目的有明确的区分,现在想想,确实如此。
学习也是一样,学习的目的也可以分为类似的两类。
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学习是为了啥,有些是为了让自己忙起来,比如看起来一直在学习,有些是害怕掉队,所以看起来一直在学习,还有些是为了能够升职加薪,于是学习了很多流行的流弊的概念。
从获取知识和提升理解力两个角度看,如果两个目的都没达到的话,那所有这些学习就都是「假装在学习」。
二
「sylan215」这个公众号的输出,之前我就定位为主要输出测试理论、测试效率、测试管理这三方面的内容,但是一直有不少同学问为啥测试理论的内容偏少,其实并不是我不想输出,只是我从后台数据看,大家对知识性内容,特别是拿来就可以实操的内容更感兴趣,这部分内容的分享数和收藏数明显优于讲道理的文章,所以我在想怎么把基础理论和实操更好的结合起来。
其实,知识性内容更好写,也更容易写明白,但是用不到就没用,偏理论的内容写起来会慢,也不容易写通透,但如果明白了就真的明白了。
这也是为什么网上那么多关于知识学习的书、视频、公开课、培训,可仍然有很多人在问什么什么怎么学,什么什么问题怎么解决,以至于很多公司都招不到理想的候选人的原因,因为大家都在关注如何提升知识性内容,并且是一些可复用性并不高的内容,如果是这样,只了解到皮毛知识的学习也可算是「假装在学习」。
三
提升理解力的学习,如果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叫「提升认知」,通俗点说叫「提升软技能」,软技能就相当于练功的心法口诀,如果只是知道招式,但是不知道口诀,就会发现招式打出来毫无威力,但心法口诀的练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长年累月不间断的重复练习,才能逐渐有所长进。
比如我对测试基础理论的理解,尽量去告知怎么思考以及如何做,至于具体的做法,就算给出具体的模版,也需要每个人在实际项目中根据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不可能一个模板通天下。
知识性的学习就相当于具体的武器或招式,比如会用 LoadRunner,就相当于会使大刀,大刀是能举起来就算会使么?有多少人能耍的开耍的溜呢?比如知道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等价类,有多少人能在自己设计的用例中,保证等价类划分的完全覆盖?
四
纯理论的学习当然不好,如果和实操结合不起来,就是白搭,但是没有理论的纯知识性学习也同样不好,就好比浑水摸鱼、瞎子摸象。
一提到自动化,可以把所有市面上流行的自动化工具都罗列出来就算厉害了?有很多人都用过 Windows、Linux、Ubuntu、macOS、IOS、Android 等各种系统,可是有多少人知道 IOS 和 Android 系统的区别呢?有多少人知道这些系统称之为系统的通用底层机制呢?
有人说,谁要关心这些,知道这些又不能让领导给我涨薪,但是我懂很多自动化工具就可以呀,管他能不能用,管他是不是提高了效率,反正就是自动化就好了,会自动化就涨工资呀,恩,你运气真好,有领导懂你,但是我不懂,请走开。
五
恩,前面说的好像有点抽象,怎么和我们具体的测试工作结合起来呢?
具体的知识性的学习,我认为就是具体的业务逻辑、系统知识、测试工具使用、代码编写等等硬技能。
提高理解力的学习,我认为是定位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总结能力等等软技能。
不管是知识性学习还是提高理解力的学习,都需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比如硬技能方面,多多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哪些是业务逻辑?哪些是系统知识?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测试工具?
比如软技能方面,在碰到问题时,想想之前碰到这种问题怎么处理的,如果之前没有碰到,这属于哪类问题,有没有谁总结过怎么做,如果自己搞不定,有没有人可以请教?定位出来后开发具体怎么修改的?以后碰到类似的事是否基于本次经验快速应对?
事都是同样的事,做的人不一样,想法就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六
最后,我相信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都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学习,更是为了提升理解力而学习,不是假装在学习,你说呢?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和我沟通。。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sylan215/235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