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2003从入门到精通》第三部分(高级排版)WORD课件

《Word 2003从入门到精通》第三部分(高级排版)

讲师  朱先忠

Part 0主要内容

Part 1 使用分节符

1.1 节定义

节是Word中一个大型的独立编辑单位,每一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格式。通过插入分节符可以将文档分成许多节,然后根据需要设置每一节的不同格式。打个比方,分节符就像一道篱笆,将栏格式设置围起来。灵活使用分节符可以达到最大限度地美化界面,但是此概念的使用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想灵活使用有一定难度。

【提示】默认情况下,整个文档即是一节。节在许多界面中普通存在,但许多初级用户对之视而不视!

1.2 节类型

节格式类型:

①“下一页”:插入一个分节符,新节从下一页开始。光标当前位置后的全部内容移到下一页面上。

②“连续”:插入一个分节符,新节从同一页开始。光标当前位置以后的内容将成为下一节的内容,但其内容不转到下一页。

③“奇数页”或“偶数页”:插入一个分节符,新节从下一个奇数页或偶数页开始。光标当前位置以后的内容将会转换到下一个偶数页/奇数页上,Word会自动在偶数页/奇数页之间空出一页

【提示】对于单栏文档来说,插入一个“连续”类型分节符相当于插入了一个硬回车符;对于多栏文档来说,可保证分节符前后两部分的内容按多栏方式正确排版。(例如一个多行的段落,先分栏,然后选择某位置插入“连续”类型分节符,观察郊果。)

1.2 对不同的节设置不同的格式类型

可以对不同的节设置不同的格式类型:

1.      页边距

2.      纸张大小或者方向

3.      页面边框

对于两个连续类型分节符围起来的节,且此节是一个页面内容的一部分,没有效果。想有此效果,必须确保目标页是单独的一个节。

4.      垂直对齐方向

对于一个内容未满的页(在一个独立的节中),此郊果明显;对于内容满的页效果不明显。

5.      页眉和页脚

【提示】论文处细讲,在此先提一下,略。

6.      分栏

【提示】不同节进行不同的分栏试验演示,后面分栏处详细讨论。

7.      页码编排

【提示】结合页眉和页脚,将在后面的论文制作处细讲,在此先提一下,略。

8.      行号

9.      脚注和尾注

提示如果你想在页面视图或大纲视图中显示分节符,只需选中“常用”工具栏中的“显示/隐藏编辑标记”即可。

Part 2 使用分页符和分栏符

2.1 硬分页符(也叫自动分页符)与软分页符(人工分页符)

Word具有自动分页的功能,即:当键入的文本或插入的图形满一页时,Word会自动分页。当编辑排版后,Word会根据情况自动调整分页的位置。

软分页符需求情形:有时为了将文档的某一部分内容单独形成一页,那么可以插入分页符人工分页。

插入软分页符方法:

①菜单“插入”-“分隔符”,选择“分页符”,点击“确定”按钮。

②通过Ctrl+Enter组合键开始新的一页。在普通视图下,人工分页符是一条带有“分页符”三字的水平虚线。如果想删除分页符,那么只要把插入点移到人工分页符的水平虚线中,按Delete键即可;而自动分页符是一条水平虚线,不能人为删除。

软分页符和硬分页符外观区别。

2.2 分栏排版与插入分栏符

2.2.1 定义

分栏即是把一段文本分成并排的几栏。默认情况下,只有当填满第一栏后才移到下一栏。使用场景:报纸与杂志的综合排版(且实际需求较为复杂)。

插入一个分栏符就可以把在分栏符之后的内容移至另一栏。如果你的文档分栏数为1(就是说没有分栏),其效果和分页符没什么表面上的区别,看上去和分页符效果差不多。

在“分隔符”对话框中如何选择:

1.若在不同页中选用不同的分栏排版,则单击“分栏符”选择“下一页”;

2.若在同一页中设置不同的栏数,则应选择“连续”,然后打开“格式”菜单,单击“分栏”命令,选择相应栏数即可;

3.偶数页/奇数页:分别表示此种分栏设置在“偶数页/奇数页”中生效。

【提示】

n      只有在“页面视图”下才能正常显示分栏的效果,其他视图均不显示或者显示不正常。

n      根据页面设置(纸张大小及页边距)的大小不同,可以设置的最大分栏数各不相同。

n      简单情况下,分栏符可以当软分页符使用。

2.2.2 使用方式

首先,选中需要分栏的文字或段落,或者定位插入点于要分栏的文档或节中:

n      通过工具栏上的分栏按钮粗调

n      通过“格式”菜单下分栏命令—细调

2.2.3 分栏种类

n      整体分栏

n      局部分栏

n      插入点之后分栏

n      按节分栏

2.2.4 分栏符与连续类型分节符在分栏中的作用

首先,选中需要分栏的文字或段落,或者定位插入点于要分栏的文档或节中:

2.2.5 常见问题

n      同一页面上能否实现不同的分栏块?

n      能否实现跨页分栏?

n      能否实现栏中栏?

n      分栏与打字的先后顺序?先选文字后分栏和先分栏后打字。

n      分栏后的段落调整技巧有哪些?

n      如何给纵向文字分栏?

n      去除分栏的哪些方法?

n      回车符在分栏中的影响?

n      文本框里的文字能否使用分栏?

n      表格里的文字能否使用分栏?

n      能否实现按栏分页?

Part 3 格式、样式与大纲

3.1 格式与样式的关系

1 格式:每一种对象出现在文档中时都有其默认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通过相应的设置去更改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更改对象的外在表现形式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格式化过程简称“格式化”。

2 为什么要引用样式?当我们把一处的格式应用在其它位置时,当数量多的时候则很难操作,而且后期更改也很繁。

3 样式:格式的集合。

[技巧]格式刷可以跨文档使用,快捷键也可以。

4 格式和样式的关系

n      样式来源于格式,它是特殊的经过集成的格式。

n      样式是格式,是特殊的格式;但不能说格式就是样式

n      都是为了格式化对象

n      只不过格式需要一步一步的分别格式,而样式可以一步到位

5 样式的优点与不足

3.2 使用样式

1 使用“样式和格式”窗口

2 样式分类

3 内置样式与自定义样式

4 修改样式

5 清除样式

6 样式的保护

7 样式与模板关系

8 样式定位

3.3 大纲视图与大纲工具栏基本应用

结合试验长文档“第3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3.4 大纲视图与大纲工具栏高级应用—主控文档和子文档

3.5 创建目录

3.5.1 目录的作用

提纲挈领、表明阅读物的大致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看到文档的主要内容便于查阅、查询我们需要的信息通过目录中标注的页码很快的定位到我们需要的位置。

组成要素:1 编号、符号;2 标题;3 前导符;4 页码。

如果把一篇文档仅仅是看成由目录+正文构成的话,并没有严格的制作顺序。

3.5.2制作目录方法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混合使用,不局限于一种方法,但以标题样式法居多。

1.       纯手工制作法

2.       列表样式法

3.       标题样式法

4.       大纲级别法

5.       域法(目录项域)

【技巧】

n      制表符和分栏在目录中的使用;

n      将目录域变成静态的文本。

3.5.3 分类

(一)文本目录

(二)图表目录

(三)引文目录

3.2 创建索引

3.2.1 概念

概念:索引是揭示文献内容出处,提供文献查考线索的工具书。

作用:索引揭示了一书、一刊的基本情况,如篇目、文句。可以深入、完整、详细、系统地为读者提所需文献的具体线索,大大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可以是人名、地名、词语、概念、或其他事项)按照一定方式有序编排起来,以供检索的工具书。

在出版业索引的分类:

(1)图书索引,按其索引的对象分为字句索引、主题索引、篇名索引、人名索引等等

(2)报刊索引,有综合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如《全国报刊资料索引》、《全国报刊文学论文索引》等。

我们主要讲解的是针对某一本书、某一篇文档而进行的索引操作,不考虑多本书或多个文档的索引操作。

3.2.2 创建索引步骤

1.      标记索引项手动标记和自动标记

[注意]如果文档中没有任何的标记项,则无法进行索引,也无法生成索引目录。

自动标记的前提:必须先建立一个可以称之为索引词条的word文件。

2.      生成索引目录

由索引标记项而生成的目录称之为索引目录。

Part 4 使用模板

4.1 内置模板

4.2 自定义模板

4.3模板与加载项

Part 5 使用五大注-脚注/尾注、题注、批注和标注

【补充】结合前面的分节符,不同节可以设置不同的脚注和尾注。

5.1脚注/尾注

5.1.1定义

在语文书、小说或者论文中,经常会看到脚注和尾注。它们用于为文档中的重点和难点提供解释以及相关的参考资料说明。

脚注文档内容的注释,通常位于页面底端或者文字下方;

尾注引用的文献,通常位于节或者文档的结尾处。

组成:注释引用的标记(通常位于注释引用文字的右上角);对应的注释文本。

5.1.1操作

脚注/尾注操作主要包括:添加、查看、编辑和删除、脚注与尾注的相互转换。

1、如果没有显示屏幕提示,则单击“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打开“选项”对话框,在“视图”选项卡中选中“屏幕提示”复选框即可。

2、删除注释时,在文档中选定要删除的注释的引用标记,按Delete键,则在删除脚注或尾注引用标记的同时,页面底端的注释也随之删除。如果删除了一个自动编号的注释引用标记,Word会自动对所有注释进行重新编号。

3、脚注与尾注的相互转换。

有两种方法:

1)转换一个或多个注释

(1)切换到普通视图下,单击“视图”菜单中的“脚注”命令。如果文档同时包含脚注和尾注,在出现的提示消息中选择“查看脚注区”或“查看尾注区”。

(2)在窗口底部的注释窗格中,选择“所有脚注”或“所有尾注”。

(3)鼠标右键单击希望转换的注释,然后选择“转换为尾注”或“转换为脚注”。

2)将所有注释转换为脚注或尾注

(1)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引用”级联单中的“脚注和尾注”命令;

(2)在“脚注和尾注”对话框中,单击“转换”按钮;

(3)在“转换注释”对话框中,单击选定需要的选项后单击“确定”按钮。

4、脚注与尾注的定位技巧。

5、脚注与尾注的打印。

5.2题注

5.2.1 题注的用处

题注主要用于给文档中的图形或者表格编号、注释,从而起导航作用以便于作者讲解。

5.2.2 操作

n      添加-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

n      浏览-结合“按对象浏览”按钮

n      编辑

n      删除

n      打印

5.2.3 小结

n      编号不随图片/表格的移动而移动,除非同时选中图片/表格和相应的编号

n      编号或图片/表格不随对方的删除而删除

n      图片/表格编号是按图片/表格插入的先后顺序而编,非按位置而编。

n      编号默认是能打印出来的。

n      当某个编号被删除后,其余的编号不会自动发生变化。如果需要,需要手动更新可以选中相应的编号,右击鼠标---更新域。

5.3批注与审阅工具栏

5.3.1 批注的用处

批注主要用于审阅者为审阅的文章添加的注释或者注解,为文章提供建议、意见等信息。

【注意】批注不会更改文稿的源文,只是提供建议或意见等,即“只批不改”。

5.3.2 分类

文字批注、声音批注和手写批注。结合审阅工具栏和Word菜单及工具栏的“自定义”操作。

【注意】当对已经添加的用户的姓名或缩写进行更改时,仅会对更改之后的批注产生影响,不会对在更改姓名或缩写之前文档中已存在的批注进行更新。

5.3.3 操作

n      添加批注

n      编辑批注

n      隐藏/显示批注-两种方法

n      删除批注

n      打印(结合“打印”对话框)

n      定位

5.4标注

5.4.1 标注的用处

作为Office绘图工具栏自选图形的一员,标注主要应用于幻灯片课件制作、漫画制作及其他更广阔领域,适用于所有Office软件(不仅仅Word)。

5.4.2 操作

n      插入

n      浏览

n      编辑

n      删除

《Word 2003从入门到精通》第三部分(高级排版)WORD课件,布布扣,bubuko.com

时间: 2024-12-09 17:55:46

《Word 2003从入门到精通》第三部分(高级排版)WORD课件的相关文章

Word 2003从入门到精通第5讲(表格)

Word 2003从入门到精通第5讲(表格) 讲师 朱先忠 Part 0 概述 0.1 总体内容安排 0.2 表格学习四大难点 l      对齐问题 l      添加边框线 l      数据清单概念与排序 l      公式与计算 Part 1 创建表格 1.1 创建表格 1.1.1使用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按钮 1.1.2使用[表格]菜单中的[插入]命令 1 在"自动调整"操作中: l   固定列宽:可在框中输入宽度值或使用微调按钮选择,若使用"自动"项

SaltStack 入门到精通第三篇:Salt-Minion配置文件详解

SaltStack 入门到精通第三篇:Salt-Minion配置文件详解 作者:ArlenJ  发布日期:2014-06-09 17:52:16 ##### 主要配置设置 ##### 配置 默认值 说明 例子 default_include minion.d/*.conf master可以从其他文件读取配置,默认情况下master将自动的将master.d/*.conf中的配置读取出来并应用,其中master.d目录是相对存在于主配置文件所在的目录 default_include: minion

Scala入门到精通——第三十节 Scala脚本编程与结束语

本节主要内容 REPL命令行高级使用 使用Scala进行Linux脚本编程 结束语 1. REPL命令行高级使用 在使用REPL命令行时,有时候我们需要粘贴的代码比较大,而普通的粘贴可能会些一些问题,比如中文粘贴会出现乱码.多行代码粘贴时会出错,此时需要用到REPL的高级功能.在日常开发过程中,我们粘贴多行代码的时候会遇到下列问题: //本意是要粘贴下面两行代码 class Person(val name:String,val age:Int) val p=new Person("摇摆少年梦&q

MyBatis从入门到精通(十一):MyBatis高级结果映射之一对多映射

最近在读刘增辉老师所著的<MyBatis从入门到精通>一书,很有收获,于是将自己学习的过程以博客形式输出,如有错误,欢迎指正,如帮助到你,不胜荣幸! 本篇博客主要讲解MyBatis中如何使用collection标签实现查询结果一对多映射. 1. 使用collection标签 需求:根据用户id查询用户信息的同时获取用户拥有的角色,一个用户可以拥有1个或多个角色.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直接修改数据库表对应的实体类. 所以这里我们延用之前博客中新建的类SysUserExtend,并添加如下代码,如下

Go 从入门到精通(三)字符串,时间,流程控制,函数

一.strings和strconv的使用 strings strings.HasPrefix(s string,preffix string) bool:判断字符串s是否以prefix开头 stirngs.HasSuffix(s string,suffix string) bool:判断字符串s是否以suffix结尾 strings.Index(s string,str string) int:判断str在s中首次出现的位置,如果没有出现,则返回-1 strings.LastIndex(s st

Erlang 从入门到精通(三) 改变工作目录

对于初学者来书,经常会碰到下面的错误: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error 提示找不到文件,这时候就需要将文件放到工作目录下,或者直接修改工作目录到文件所在位置. 右键ERlang启动图标——属性——修改起始位置 现在工作目录已经改变,启动ERlang程序   输入 pwd().   可以查看当前工作目录

springboot从入门到精通(三)

再开始第三节之前,先补充一下第二节里出现的小问题,就是springboot的application.properties,我在文件中添加了server.port=9090这个参数,但是启动项目后并未生效,检查了一下原因,是因为未读取到该文件,这里可以通过buildpath添加source文件夹解决,如下图: 好了,我们一起开始第三节: 这一节我们来扩展我们的应用程序,在pom文件中添加以下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

CUDA从入门到精通

CUDA从入门到精通(零):写在前面 在老板的要求下,本博主从2012年上高性能计算课程开始接触CUDA编程,随后将该技术应用到了实际项目中,使处理程序加速超过1K,可见基于图形显示器的并行计算对于追求速度的应用来说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还有不到一年毕业,怕是毕业后这些技术也就随毕业而去,准备这个暑假开辟一个CUDA专栏,从入门到精通,步步为营,顺便分享设计的一些经验教训,希望能给学习CUDA的童鞋提供一定指导.个人能力所及,错误难免,欢迎讨论. PS:申请专栏好像需要先发原创帖超过15篇...

GPU 编程入门到精通(五)之 GPU 程序优化进阶

博主因为工作其中的须要,開始学习 GPU 上面的编程,主要涉及到的是基于 GPU 的深度学习方面的知识.鉴于之前没有接触过 GPU 编程.因此在这里特地学习一下 GPU 上面的编程. 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欢迎一起交流和学习.我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 .使用的是自己的老古董笔记本上面的 Geforce 103m 显卡,尽管显卡相对于如今主流的系列已经很的弱,可是对于学习来说.还是能够用的.本系列博文也遵从由简单到复杂,记录自己学习的过程. 0. 文件夹 GPU 编程入门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