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ain与wmain函数

最近写一个控制台程序,并且希望该控制台程序运行时不显示控制台窗口,于是在程序include语句下面加入如下代码

#pragma comment (linker,"/subsystem:\"windows\" /entry:\"mainCRTStartup\"")

而原先的控制台程序入口为int wmain(int argc, _TCHAR* argv[]),必须要改为main才能编译通过

但是问题来了,原来运行没问题的代码,现在出问题了

if ((argc > 1) && ((*argv[1] == L‘-‘) || (*argv[1] == L‘/‘))){
        if (__wcsicmp(L"set", argv[1] + 1) == 0){

   }

}

通过打印,调试后发现,我在控制台中输入命令***.exe /set,argv[1] + 1 读取到的内容为et,

而在int wmain(int argc, _TCHAR* argv[])函数中argv[1] + 1 读取到的内容为set。Why?

后来查了一下这两个函数的区别,发现有如下特点:
  1、main()是WINDOWS的控制台程序(32BIT)或DOS程序(16BIT),   
    2、WinMain()是WINDOWS的GUI程序,   
    3、 wmain()是UNICODE版本的main(),wmain也是main的另一個别名,是为了支持二个字节的语言环境
      4、_tmain()是个宏,如果是UNICODE则他是wmain()否则他是main()
因此分析,在main(int argc, _TCHAR* argv[])和wmain(int argc, _TCHAR* argv[])两种情况下

同样输入***.exe /set

wmain中argv[1] = "/"   ,占两个字节

main中argv[1] = "/s" ,占两个字节

argv[1]均是双字节变量,而在wmain入口中,用户的输入字符,每个字符按UNICODE方式存储,

而在main入口中,用户的输入字符,每个字符按ANSCII方式存储。

因此修改如下:

if ((argc > 1) && ((*argv[1] == L‘-‘) || (*argv[1] == L‘/‘))){
        if (_stricmp("set", argv[1] + 1) == 0){

  }

}

时间: 2024-10-11 12:46:35

关于main与wmain函数的相关文章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函数诠释

主函数的一般写法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下面分别解释这些关键字的作用: (1)public关键字,这个好理解,声明主函数为public就是告诉其他的类可以访问这个函数. (2)static关键字,告知编译器main函数是一个静态函数.也就是说main函数中的代码是存储在静态存储区的,即当定义了类以后这段代码就 已经存在了.如果main()方法没有使用static修饰符,那么编译不会出错,但是如果你试图执行该程序将会报错,提示ma

c# 可以有多个Main()函数

可以有多个Main()函数,这样写:namespace ConsoleApp1{class Program{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Console.WriteLine("Program");Console.ReadKey();}} class Program1{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Console.WriteLine("Program1");Console.ReadKey();}}}然

努力习惯不在Main里面把函数写完

就是练个手,白皮书的小东西.原题是要写N!/(M!*(N-M)!) 他是先写F(n)的N!然后F(N)/(F(M)*F(N-M))但是这样会溢出. 改一下,主要是习惯MAIN()外写函数然后调用 #include<stdio.h>int f(int n,int m){int i,sum=1;for(i=n-m;i>0;i++){sum=sum*n;n--;}return sum;}int g(int n,int m){int i,sum;for(i=1;i<=n-m;i++)sum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函数理解

主函数的一般写法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下面分别解释这些关键字的作用: (1)public关键字,这个好理解,声明主函数为public就是告诉其他的类可以访问这个函数. (2)static关键字,告知编译器main函数是一个静态函数.也就是说main函数中的代码是存储在静态存储区的,即当定义了类以后这段 代码就 已经存在了.如果main()方法没有使用static修饰符,那么编译不会出错,但是如果你试图执行该程序将会报错,提示m

关于C程序中main()函数参数的使用

参考网上的说法,关于自己对于main函数参数的思考 1 函数形式: int main(int argc,char * argv[]) 2 参数1: argc 表示参数的个数 3 参数2: argv 是字符串数组, 下标从 0 开始,第一个存放的是可执行程序的文件名字,然后依次存放传入的参数 4 5 运行下面的语句 6 printf("可执行程序 %s ,参数个数为:[%d], 运行输出:[%s]\n",argv[0] ,argc,argv[1]); 7 8 输出结果 9 可执行程序 .

CreateProcess函数

调用CreateProcess函数来创建一个进程: 一个线程调用CreateProcess时,系统将创建一个进程内核对象,其初始使用计数为1.进程内核对象不是进程本身,而是操作系统用来管理这个进程的一个小型数据结构--可以把进程内核对象想象成由进程统计信息构成的一个小型数据结构.然后,系统为新进程创建一个虚拟地址空间,并将可执行文件(和所有必要的DLL)的代码及数据加载到进程的地址空间 然后,系统为新进程的主线程创建一个线程内核对象(其使用计数为1).和进程内核对象一样,线程内核对象也是一个小型

VC编译连接选项详解(转)

大家可能一直在用VC开发软件,但是对于这个编译器却未必很了解.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停留在“使用”它,而不会想去“了解”它.因为它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宁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C++语言和软件设计上.我们习惯于这样一种“模式”:建立一个项目,然后写代码,然后编译,反反复复调试.但是,所谓:“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我们精于VC开发环境,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得更加游刃有余呢? VC的处理流程,大致分为两步:编译和连接.源文件通过编译生成了.obj文件:所有.obj文件和.lib文件通过连接

Delphi 使用CreateProcess创建进程并弹出进程PID值

var  ExeName:PChar;  StartupInfo:TStartupInfo;  ProcessInfo:TProcessInformation;begin  FillChar(ProcessInfo,sizeof(TProcessInformation),0);  FillChar(StartupInfo,Sizeof(TStartupInfo),0);  StartupInfo.cb:=Sizeof(TStartupInfo);  StartupInfo.dwFlags:=ST

VC编译连接选项详解

VC编译连接选项详解 大家可能一直在用VC开发软件,但是对于这个编译器却未必很了解.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停留在"使用"它,而不会想去"了解"它.因为它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宁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C++语言和软件设计上.我们习惯于这样一种"模式":建立一个项目,然后写代码,然后编译,反反复复调试.但是,所谓:"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我们精于VC开发环境,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得更加游刃有余呢? VC的处理流程,大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