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顾
上一篇博客讲解了Eureka集群及将微服务注册到集群上。在前面的讲解中,Eureka Server都是允许匿名访问的,本次将讲解如何构建一个需要登录才能访问的Eureka Server。
2. 为Eureka Server添加用户认证
> 复制项目 microservice-discovery-eureka,将ArtifactId修改为 microservice-discovery-eureka-authenticating。
> 在pom.xml中添加spring-boot-starter-seurity的依赖,该依赖为Eureka Server提供用户认证的能力。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security</artifactId> </dependency>
> 在application.yml中添加认证配置。如何不进行配置,则默认用户名是 user ,默认密码是一个随机值,会在项目启动时打印出来。
spring: security: user: name: root # 用户名 password: 123456 # 密码
> 启动项目,访问 http://localhost:8761/ 即可看见身份验证的对话框,输出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入。
> 将微服务中的 eureka.client.service-url.defaultZone 改为 http://root:[email protected]:8761/eureka/ 即可。但是我测试一直没有成功,跟踪日志发现是因为csrf的问题,微服务的请求中不包含csrf参数,因此被CsrfFilter拦截。版本Edgware.SR2测试成功,但是该版本中的配置有所不同,该版本的配置为:
security: basic: enabled: true user: name: root password: 123456
3. Eureka的元数据
> Eureka的元数据有两种,分别为标准元数据和自定义元数据。
标准元数据:主机名、IP地址、端口号、状态页和健康检查等信息,这些信息都会被发布在服务注册表中,用于服务之间的调用。
自定义元数据:自定义元数据可以使用eureka.instance.metadata-map配置,这些元数据可以在远程客户端中访问,但是一般不会改变客户端的行为,除非客户端知道该元数据的含义。
> 复制项目 microservice-provider-user,将ArtifactId修改为 microservice-provider-user-metadata
> 修改application.yml,使用eureka.instance.instance.metadata-map属性为该微服务添加自定义的元数据。
eureka: metadata-map: my-metadata: 我自定义的元数据
> 复制项目 microservice-consumer-movie,将ArtifactId修改为 microservice-consumer-movie-metadata
> 修改 MovieController,添加方法showInfo(),展示微服务 microservice-provider-user-metadata 的元数据信息
/** * 查询microservice-provider-user服务的信息并返回 * * @return */ @GetMapping("/user-instance") public List<ServiceInstance> showInfo() { return this.discoveryClient.getInstances("microservice-provider-user"); }
> 启动 microservice-discovery-eureka(必须第一个启动)
> 启动 microservice-provider-user-metadata
> 启动 microservice-consumer-movie-metadata
> 访问 http://localhost:8010/user-instance/,返回类似如下的内容。
> 将内容复制到 http://json.cn 中,看的更清晰明了。
4. 总结
这篇是很尴尬的一篇,搞了半天也没能将微服务注册到该版本的Eureka Server中,后续如果解决了会进行更新。
后续将讲解Eureka剩余的知识:自我保护模式、健康检查、多网卡环境下的IP选择等。敬请期待~~~
5. 参考
周立 --- 《Spring Cloud与Docker微服务架构与实战》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injiyese153/p/861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