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控制芯片选型建议书
核心控制芯片选型可简分了(1)低端控制(2)高中端控制(3)高端控制。分类是依据控制任务的大小、数据处理量、数据处理速率要求来分类的。
低端控制:51、AVR、cortex-M0
建议 :cortex-M0
理由 :F0的定位是8位MCU的取代者。为什么?第一,Cortex-M0是ARM公司的产品,本身定位MCU的8位/16位市场,例如与8051核竞争。8051是一个非常传统和成功的内核,但是今天它的低功耗和灵活性已经不能满足客户最新的需求,所以是到了改变的时候了。但仅仅有核也是不够的,因为客户开发一个项目不能仅基于一个核,而是要基于一个完整的产品。因此需要有更多的外设、FLASH共同组成完整的芯片。F0继承了现有STM32产品全部的优异基因,面向更低端的应用。第二,F0主攻8位市场的优势:现在客户选择产品时不仅看8位产品本身,而是看哪个产品有更完善的产业链和更完整的服务。如果哪个系统更完善,帮助客户快速开发产品,加快上市速度,整体性价比更好,客户会选择这些产品。这为ST带来了进入的机会。F0是基于M0的核,但是一个产品不仅仅是内核,还有更多的外设、功能模块,ST沿用其现有成熟的、领先的模块,这些模块就组成了STM32整个系列的基因,今天这个基因也完整地传承到STM32 F0上。所以,STM32 F0是由于这些成熟优异基因(DNA)围绕着F0组成的一个全新的产品系列。在内存、主频、外设、功耗方面远远优于51和AVR;ST之前用自己的核做STM8 MCU,那么M0充当什么角色呢?8位MCU可以在0.2美元到1美元之间,但是从0.5到1美元的之间的产品,没有特别高的性价比的产品,F0正好在这个价位切入,来满足这一类客户高性价比需求。
当然微小控制也可以选用51,但是现在的控制系统越来越系统化,现在的家电越来越复杂,主控之间或者系统跟系统之间,或者面板跟主控之间都需要通讯,因此,通讯速度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个趋势是变频化,从过去的非变频到交流、直流变频。再有一个趋势是人机界面使用触摸按键。STM32F0内置了快速ADC和高级电机控制定时器,嵌入了触摸功能模块,这些都是满足家用电器设计的需求。
高中端控制:AVR、PIC、MSP430、cortex-M3
建议 :cortex-M3
理由 :最近在一些论坛上看到AVR的市场性,越来越差,慢慢的cortex-M3系列单片机开始席卷电子市场,也难怪作为后起之秀在内存、主频、外设、功耗方面ST系列的单片机占据全部优势,对于性能好一点的AVR芯片MEGA128价格都在二十多块,而比他多了各种外设+Flash+主频速率的STM32103系列的单片机价格才在十块出头。在下载方面支持串口下载,无需用户增加成本,不需专门的下载器,编译器支持KEIL/IAR。芯片的FLASH、外设资源就更不用说了。对于PIC兼容性好,但价格贵,解密容易。MSP430在功耗方面确实做的好,但功耗的多少对于cortex-M3单片机来说更重要的是程序的编写,不用的外设时钟是否关闭,可能在功耗上ST系列的没有430做的好,但综合考虑内存、外设资源等430在综合上还是比不了ST系列的;2007年ST在全球发布第一个基于Cortex-M3的MCU,从那时起,STM32MCU成为ST在全球重要的战略性产品之一。迄今为止,ST已经量产超过250个型号的产品,这些产品已经让ST成为到目前最宽广的基于Cortex-M0、M3、M4的MCU供应商,我们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该系列不同资源的型号芯片。
对于在国内的竞争力,中国的MCU市场是最复杂的。因为中国市场有超过100家供应商,怎样才能不落伍他人呢?反应速度和性价比。性价比是客户很容易看到的;客户计划的不准确性决定了我们在生产和中间渠道要有充分的提前量和准备;另外中国客户的开发周期会很短,对供应商和渠道商在技术支持方面要求会比较高,我们有更多的储备或准备,帮助客户更快地缩短上市时间。
高端控制:FPGA,cortex-A8,ARM9等
部分高速处理设备、模块、驱动等都有完善的设施供使用,因此高端控制系列我们可以往后放一放。不否认该类项目。
在国内许多电子行业已经将自己的控制芯片换成M3系列,或者正在换,他们所看中的也无非是其独有的性价比,我们公司刚刚起步,选好落脚点尤为重要,老师在不忙时可以多多关注,为我们更好的指明道路,嘎嘎。个人觉得在近几年ST系列是个不错的选择,在高中低端都有相应系列的产品,做整体网络时可根据需求各个模块选择不同型号芯片,因主频协调,模块连接稳定。
201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