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篇文章,你将变身web分析大师

欢迎大家前往腾讯云+社区,获取更多腾讯海量技术实践干货哦~

本文由shirishiyue发表于云+社区专栏

1、工具介绍

? 这是一个非常详细且专业的web页面性能分析工具,而且开源的!如果你打不开其官网,或者担心安全问题,你可以自己拿×××这个平台工具。

? 性能分析极其详细,包含你所知道的所有新能参数指标,还有一些这个工具自己的指标参数,比如speed index,更能从人的角度看待一个页面体验是否良好。提供了多种主流浏览器的访问性能,提供了全球多个地点的测试性能,还有视频录像功能可以返回体验。这个视频功能极好的用于直观的对比演示。总之,优点非常之多,没有理由不尝试一下。

? 入口在 这里,长这样,

? 上面三输入框,,,第一行,输入你的页面url。

? 第二行,选择你的访问点,比如你想测一下北京的用户访问速度,那么你选择北京。

? 第三行,选择什么浏览器访问。

? 右边,点击START TEST,,,,耐心等待。

? 分析的结果时存下来的,比如,我的三个url分析结果如下,可以反复进入查阅。

页面1:https://test.igame.qq.com/pvp/acts/a201807/herotool.php?op=2,[分析结果](https://www.webpagetest.org/result/181108_4G_011f6c33da1e7f199f8a1ecd03ef0728/)。

页面2:http://134.175.16.24/vue***/act/act1/index/hero,[分析结果](https://www.webpagetest.org/result/181108_XY_92f54bd829b1b6f02634774294491736/)。

页面3:http://134.175.16.24/newcss/act/act1/index.html/hero,[分析结果](https://www.webpagetest.org/result/181108_2D_20fc46a11de58d60dde7421b6d3be954/)。

2、结果使用和分析

? 分析完后,结果长这样,

? 总共跑了三次。每一次都是First View(就是相当于新用户,首次打开页面,没有任何缓存)。

? Performance Result 就是指标总览,列举了一些主要的新能指标的平均值。



指标解析: 从输入url按enter开始的,达到下面节点的时间。

▲ Load Time

? 页面完全加载完时间(不等待图片下载,iframe下载,css更新完),此时,window.onload 事件此时触发。同 Document complete time.

▲ DOM Content Loaded

? HTML DOM 骨架完全下载和解析,包括<script>元素。(等待图像下载,css更新,iframe更新等)。此时,DOMContentLoaded 事件触发。(你在预加载数据的时候,可以在这个事件时会更合适些,而不是上面的dom ready)

▲ Time to First Byte

? 首字节时间。浏览器接收到第一个字节的时间。包括服务器处理以及网络传输,DNS寻址时间+建立连接时间(Socket) + SSL认证时间等。

▲ Start Render

? 白屏后首次出现内容的时间。

▲ Speed Index

? 速度指数,页面呈现出来的平均时间。比Start Render更人性化的指标。详细计算方式参考:Speed Index 。主要

▲ Time to Interactive

? 首次可交互时间。页面可以开始响应用户输入事件。(因为页面呈现过程中,其实还是不可交互的。)

▲ Requests

? 浏览器针对页面上的内容(图片,javascript,css等)发出的请求数。

▲ Bytes In

? 浏览器加载页面下载的数据量。它通常也被称为“页面大小”。



过程详细:

中间的Waterfall可以看到瀑布流图,点进去,跟你使用chrome tool一样。不多介绍。

▲ Screen Shot,网页快照,保存了从输入url到页面fully loaded的全称快照。

▲ Video 整个过程的视频。这个非常好,你可以和几个视频放在一起,非常直观的看哪一个快哪一个慢。

▲ 各种 breakdown 拆分统计,包括 Contents,Processing,Domains等等,,,,,比如,Contents 拆分统计如下,

▲ domains breakdown,and, request map,,,可统计请求域名情况,域名越多,明显对时间要求更多。

▲ 性能表现总量,可以优化性能的指标完成情况。

? 这里面列出了可使用的性能点,如:

  • First Byte Time (back-end processing): 51/100
  • Use persistent connections (keep alive): 100/100
  • Use gzip compression for transferring compressable responses: 42/100
  • Compress Images: 100/100
  • Leverage browser caching of static assets: 14/100
  • Use a CDN for all static assets: 0/100

相关阅读
【每日课程推荐】机器学习实战!快速入门在线广告业务及CTR相应知识

此文已由作者授权腾讯云+社区发布,更多原文请点击

搜索关注公众号「云加社区」,第一时间获取技术干货,关注后回复1024 送你一份技术课程大礼包!

海量技术实践经验,尽在云加社区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13957478/2316980

时间: 2025-01-10 14:31:50

读了这篇文章,你将变身web分析大师的相关文章

读了这篇文章 AIX误删除数据的恢复将变得非常简单

在AIX环境下,若因维护误操作.存储mapping错误等,不小心将LV误删除,这种损失通常是巨大的.删除后的不当保护及恢复操作可能使数据无法恢复,也可能增加处理的时间与算法复杂度.如何有效保护现场,并选择正确的数据恢复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AIX的存储层有太多文章描述,做为铺垫,简要描述一下.PV相当于物理磁盘(对于存储,是存储映射过来的卷,对于操作系统而言,等同于物理硬盘),若干个PV组成一个VG,意味着可以将容量不同的存储空间合起来统一分配.为了实现这个目的,AIX把同一个VG的所有PV按相同

复现一篇深度强化学习论文之前请先看了这篇文章!

去年,OpenAI和DeepMind联手做了当时最酷的实验,不用经典的奖励信号来训练智能体,而是根据人类反馈进行强化学习的新方法.有篇博客专门讲了这个实验 Learning from Human Preferences,原始论文是<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Preferences>(根据人类偏好进行的深度增强学习). 链接:https://arxiv.org/pdf/1706.03741.pdf 过一些深度强化学习,你也可以训练木棍做后空翻

这可能是把ZooKeeper概念讲的最清楚的一篇文章

我本人曾经使用过 ZooKeeper 作为 Dubbo 的注册中心,另外在搭建 Solr 集群的时候,我使用到了 ZooKeeper 作为 Solr 集群的管理工具. 前几天,总结项目经验的时候,我突然问自己 ZooKeeper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想了半天,脑海中只是简单的能浮现出几句话: Zookeeper 可以被用作注册中心. Zookeeper 是 Hadoop 生态系统的一员. 构建 Zookeeper 集群的时候,使用的服务器最好是奇数台. 可见,我对于 Zookeeper 的理解仅

来篇文章:ASP。NET程序中动态修改web.config中的设置项目 (后台CS代码)

朋友们可以自行测试,我这里都没有问题了,鳖了一上午的问题总算解决了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using System.Com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Web.SessionState; using System.Web.UI; 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 usi

WEB前端开发的思考与感悟,看完这篇文章你再考虑是否入坑!

最近几年对于web前端的传闻很多,比如人才稀缺,简单易学,待遇丰厚,整体势头发展良好等等.遇到过一个不太熟搞后台开发的同事跑来问我学习前端需要掌握哪些内容,也听说过一个搞IOS开发准备自学前端半个月然后要去找前端工作,也曾看到过有人对前端市场人才的稀缺这样吹捧过: 现在,几乎整个互联网行业都缺前端工程师,不仅在刚起步的创业公司,对上市公司乃至巨头这个问题也一样存在.没错,优秀的前端工程师简直比大熊猫还稀少.- - 不仅在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在国外,前端工程师一样是需求旺盛.供不应求的香饽饽. 对于

在知乎上看到 Web Socket这篇文章讲得确实挺好,从头看到尾都非常形象生动,一口气看完,没有半点模糊,非常不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15561/answer/40316953 在知乎上看到这篇文章讲得确实挺好,从头看到尾都非常形象生动,一口气看完,没有半点模糊,非常不错,所以推荐给大家,非常值得一读. 作者:Ovear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15561/answer/40316953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一.WebSocket是HTML5出的东西(协议),也就是说HTTP协议没

Node.js 创建HTTP服务器(经过测试,这篇文章是靠谱的T_T)

Node.js 创建HTTP服务器 如果我们使用PHP来编写后端的代码时,需要Apache 或者 Nginx 的HTTP 服务器,并配上 mod_php5 模块和php-cgi. 从这个角度看,整个"接收 HTTP 请求并提供 Web 页面"的需求根本不需 要 PHP 来处理. 不过对 Node.js 来说,概念完全不一样了.使用 Node.js 时,我们不仅仅 在实现一个应用,同时还实现了整个 HTTP 服务器.事实上,我们的 Web 应用以及对应的 Web 服务器基本上是一样的.

funtoo 安装手册阅读 (博客第 100 篇文章纪念)

*/--> pre.src {background-color: Black; color: White;} pre.src {background-color: Black; color: White;} pre.src {background-color: Black; color: White;} pre.src {background-color: Black; color: White;} pre.src {background-color: Black; color: White;}

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很深入的一篇文章

今天在IT学习者看到一篇螃蟹写的不错的文章,有些受用,拿来分享一下. 原文地址:http://www.itxxz.com/a/javashili/2014/0530/2.html 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可谓是java中的双骄,既相辅相成又各司其职,相信一部分从业人员在没有掌握其中奥妙之前用的也就比较随意,java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模糊不清的一对呢?就从java的设计意图谈谈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        平常我们总是说抽象类(abstract class)里可以写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