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快速阅读后的几个问题。

1、软件=程序+软件工程,是程序更加重要还是软件工程更加重要?

2、软件工程是把系统的、有序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到软件的开发、运营和维护上的过程。软件工程当中哪一步骤是最为重要的?

3、在编程工作学习当中,是快而有bug好还是慢而bug少更加优秀?

4、个人技术与软件工程有什么关系?

5、一个职业软件工程师如何衡量?写得代码越多就可以认为越成熟吗?

我相信,在细细阅读《构建之法》和学习了《软件工程》后会对上面的问题有更深层次了理解。

时间: 2024-10-17 23:45:44

《构建之法》快速阅读后的几个问题。的相关文章

《构建之法》阅读后不懂的5个问题

1.这些是我的五个问题...... 1) 上学期一门课的老师跟我们说,代码的注释和规范很重要,因为别人会来维护你的代码.可是又有人说 代码维护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就是不如推翻了重写. 到底哪个是对的.... 2)团队里面,会不会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然后迟迟定不下来不能统一什么的,反而效率更低呢? 3)怎么样的一个软件才是一个好的软件? 4)如何衡量开发成本和收益啊 5)客户的要求是第一位的?即便会导致错误结果什么的呢.... 2.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出现 软件一词在: 1958 年Turkey

《构建之法》阅读有疑 与 个人Week1作业

<构建之法>阅读有疑 在用将近五节课的时间将邹欣老师的书<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第二版大致看完.虽然全书是以轻松的口吻与”移山公司”员工的一些趣味谈话来传输一些理念和思想的,但是读完并理解依旧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并且在这过程中我对书中的一些看法抱有怀疑的态度,现将问题所在列在下面. P68页:我不是很认同邹老师的“精通”魔方的判定方法.就好像在软件工程开发中,一个人解决了一个bug.解决了bug却不算是“精通”,还得能恢复bug,再现bug才算是懂得各中原理吗?我觉得作为一个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一

1.程序=数据结构+算法 2.构建管理,源代码管理,软件设计,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是软件工程的核心部分. 3.软件=程序+软件工程 4.软件企业=软件+商业模式 5.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玩具阶段,业余爱好阶段,探索阶段,成熟的产业阶段 6.软件工程是把系统的,有序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到软件的开发,运营和维护上的过程 7.软件工程包括: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构建,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等领域 8.软件的特殊性:复杂性,不可见性,易变性,服从性,非连续性 9. 软件工程的目标--创造"足够好&quo

《构建之法》阅读梳理篇读后感

我通过老师发的链接读了“<构建之法>阅读梳理篇”,我从中懂了很多,我懂了软件与程序的区别,明白了作为一个程序员是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更明白了一个软件或项目是由一个团队完成的,个人的能力再强也强不过一个团体.在这篇文章中我明白了很多,同时我也对我日后可能要做的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令我看清了程序员这个工作的前景和工作方式,更令我看清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要以这篇文章里的要求去要求自己,向真正的程序员努力. http://www.cnblogs.com/lwr-/p/5199030.html?fr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1

最初接触软件工程时仅仅以为软件工程就是写代码,只要编写的代码能够符合题目要求.运行成功就算是成功.<构建之法>用生活中的一个实例启发我什么是程序,什么是软件,什么是软件工程.程序指的是源程序,就是一行行的代码.能满足各种功能的是应用软件.写代码并不等于软件开发.软件的开发也是复杂的,需要经过:构建管理.源代码管理.软件设计.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等相关活动.概括为:软件=程序+软件工程.在阅读中我明白软件开发中应用工程化原则的重要性. 在读第二章阅读时我更是一头雾水,到底什么是单元测试,具体应该如

《构建之法》阅读提问

快速阅读完<构建之法>后的几个疑问: 1.成长与代码量是什么关系?代码量与工程师的水平呈现什么关系? 2.课本上对结对编程很赞赏,而实际工作中,两个人结对编程是不是浪费了一个人的工作量,有多少比例公司或者部门领导允许两个员工结对编程? 3.书中讲的敏捷流程变化大,效率高,但我感觉这只适用于小团队,人少才好管理,如果很多人的团队,能否在用敏捷流程? 4.如何避免产品开发后期有重大修改? 5.如何进行风险管理?能否用更多的例子来讲解它.

《构建之法》读后心得,问题

我觉得构建之法这本很不错,书的内容给我一种欢快的阅读体会,能让人更加的快速去接受里面的内容,并吸收为自己所用:并且里面的内容都举例生活中的例子,并且在一些容易有疑惑的地方,以问答形式解答,而且语言通熟易懂,使人看上去更加的了解其实软件工程就在我们的身边. 之前上过软件工程这门课程,那本软件工程的书本不像<构建之法>,都是一些很枯燥乏味的内容,并没有像<构建之法>让人舒适,让人以一种欢快的阅读体会.其实软件工程就是包括了“开发.运营.维护软件的过程中的很多技术.做法.习惯和思想.软件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1)

<构建之法>第一章阅读笔记 大马哈鱼洄游模型 软件工程按照经典的瀑布模型 1. 需求分析 2. 设计阶段 3. 实现阶段 4. 稳定阶段 5. 发布阶段 6. 维护阶段 事实上在现实世界中,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发展与瀑布流程刚好相反 毕业进入公司(或者实习生),开始学习并维护一些已有的软件(维护阶段),主要由自己的师傅(Mentor)带领 能够在项目中改一些 Bug,然后发现发布小规模的更新版本(稳定/发布阶段),联系重构,开始和其他同事打交道 有机会负责重写一个较小的模块,没有多少文档,自己要写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一)

阅读第一章所得: 就像上半学期学到的那样:程序=数据结构+算法,通过阅读<构建之法>的第一章后,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软件=程序+软件工程.也清楚的意识到我现在的水平也只是略懂皮毛,书中也提到了软件开发的4个阶段,分别是玩具阶段.业余爱好阶段.探索阶段.成熟的产业阶段.我现在就是处于玩具阶段向业余爱好阶段的过渡阶段,即写程序练习,并用新的语言如JAVA尝试C语言的程序,这么说来......大一至今是处于玩具阶段的状态.如果大学时期好好学习,按部就班,即精通老师教授的语言,那么等到毕业时,就像书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