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一篇新生大学的文章,把握选择,争取做一个优秀的不能被忽视的人。
为什么你那么努力,却总是不被重视?
这是一个令人懊恼的问题。
我们天生想要展示自我,获得他人的认可,成为不可或缺的那一个。但是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优秀到不能被忽视呢?
这个世界到处是鸡汤与反鸡汤、套路与反套路,偏听一家之言无论如何也是行不通的。
鸡汤喝得多了,也得换换口味,保证营养均衡才是。
2005 年 6 月,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中提到:
你需要找到你所爱的东西…… 成就大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自己所做的事。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
其中,“热爱自己所做的事” 引发了热议,也鼓舞了很多人,告诉大家只要热爱工作,就可以充满干劲,取得成就。
但是,有人提出了另外的观点。
美国作家卡尔·纽波特在《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中写道:
不要追随自己的激情!
书中开篇就写了 “除了激情,乔布斯还有什么没有告诉你?” 讲述乔布斯如何一步一步通过低风险的小项目逐渐发展起来。
相对于乔帮主的 “鸡汤”,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一本 “反鸡汤”。作者通过对大量成功人士的采访,总结出四个工作原则:
1. 不要追随自己的激情。
2. 工匠思维胜过激情思维。
3. 幸福来源于自主力。
4. 使命感带来意义。
◆不要追随自己的激情 ◆
从小立志一份事业,并为之奋斗一生的人很少。原因在于小时候的认知和视野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对未来做出合理的规划。
再加上社会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大学毕业之后都很少有人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刚接触一份工作时,很难有特别高涨的激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先寻找热情,再去找对应的工作会很困难。
那么假如遇到了自己不那么喜欢的工作,该怎么办呢?
有这样一句话:兴趣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成就感带来的。
我们对于工作的热情很少有天生的,大多来源于后天。通过反馈和成就感,不断鼓励自己精进。
因此,与其浪费大量时间去寻找虚幻的热情,不如把手头的工作做到极致,成为专家。伴随着能力的提高,成就感自然就会出现。
反之,如果频繁跳槽,不断接触新的领域,就只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徘徊。
所以说,激情是精通的副产品。
◆工匠思维胜过激情思维 ◆
说起工匠思维,就不得不提小野二郎。他是全世界年纪最大的米其林三星主厨,在寿司一行专注了至少五十五年,并且永远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获得了 “寿司之神” 的称号。
理论上来说,激情思维倾向于关注世界(工作)给自己带来的价值 —— 我是不是喜欢这份工作?而工匠思维则倾向于关注自己给世界(工作)带来的价值 ——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说得直白点,就是从 “先找到自己的激情,努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转向 “先做一个有用的人,再从中感受自己的激情”。
从工匠思维出发,好工作的标准不是我们常说的“钱多、事少、离家近”,而是:
创造力(可以通过思考对工作步骤或方法进行改进)
影响力(可以通过自己的看法影响外部决策)
自主力(可以自由支配工作的时间、资源等)
书中讲了一个美国编剧的例子:里夫·伯杰进入行业之初,在 FOX 电视台做助理,算是行业的边缘人。努力工作的同时,他还利用空余时间了解观众喜好、学习编剧知识。由于他热情且充满干劲,很多成功编剧都非常喜欢他,愿意给他提意见。渐渐地,他写的剧本越来越好,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编剧。
写剧本需要创造力,剧本改编播出之后会产生影响力,而且编剧的工作时间和地点都比较自由。可以说,编剧就是典型的集创造力、影响力和自主力为一身的工作。
里夫·伯杰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湖南卫视的主持人汪涵。他先是做了两三年的剧务,负责发矿泉水之类的杂事,随着经验的提升和能力的打磨,才逐渐成为优秀的主持人。
相应的,当你在工作中感受到下面这 3 点的时候,就可以考虑换工作了:
1. 无法获得职业技能积累或没有发展空间。
2. 你觉得这份工作没有意义,或者对世界有害。
3. 不得不长期与讨厌的人一同共事。
经济学上讲:商品的本质就是交换。
同样的道理,好的工作需要用强大的实力去交换,这就是工作能力的本质:核心竞争力。
至于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成为工匠型人才?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刻意练习。
简单来说就是:
通过有效的能够获得及时反馈并修正的练习,让自己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幸福来源于自主力 ◆
美国《赫芬顿邮报》曾报道一项伦敦大学的研究结果:
最快乐的员工是那些感觉到自己对工作有掌控能力,并获得强大情感支持的人。
在加入其他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之后,这一结果仍然准确。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 —— 增加员工在工作场所的控制感和支持感,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幸福度。
自主力意味着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方式拥有发言权,像是能够自由安排时间、地点,这样的工作自然能够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很多公司就会对部分员工实行弹性工作制,要求是:
只要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具体怎么做随你安排。
但是相对的,想要获得更多的自主力,就必须增强自己的职业技能,让别人愿意为你的时间买单。
我在《每周工作 4 小时》这本书中读到过类似的观点:
自由是以一定程度的技能水平和工作经验为基础的。
想想看,一个刚入职的实习生,如果直接跟老板说 “我每周只想工作 4 个小时”,很有可能老板会告诉 TA “你走吧,你可以不用工作了。”
◆使命感带来意义 ◆
当你具备以上三点的时候,已经可以说是某个行业的优秀人才了,但是想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尖端人才,还需要使命感。
使命感是一种不太好描述的东西,往小了说是 “为什么要坚持这份工作?”,往大了说就是 “人到底为什么而活?”
如何找到自己的使命,作者给出的方法是:小赌。
具体来说就是:努力在某一个细分领域成为优秀的人,然后再横向拓展到其他领域,寻找可以创新的切入点。
接着,在寻找的过程中,通过连续的小规模尝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靠谱。一旦找到自己的使命,就坚持下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因此,想要找到自己的专属使命,就必须不断精进,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
做好手头的事儿,与其费尽心思寻找热情,不如脚踏实地创造热情。
不要去追梦,与其追寻你的热情,还不如专注发展自己的技能和核心竞争力。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
答案很简单:做正确的事儿!
比如说写作,这是 “把自己的同一段时间重复销售很多很多次” 的极少数选择之一,也是相对来看最容易成为普通人起步的台阶之一,更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有效沟通的基本技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