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udev简介【转】

本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skyflying2012/article/details/9364555

一.关于Udev

u即user space,dev是device,通过它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简单了解到,它是一个和用户态相关的驱动设备管理机制。udev是一个针对2.6内核的文件系统。提供一种基于用户空间的动态设备节点管理和命名的解决方案。用于取代落后的devfs

udev与硬件平台无关,属于用户空间的进程,是一个后台程序,它脱离驱动层的关联,而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只要修改配置文件使之生效,无需重启操 作系统,它需要sysfs的支持,当底层设备发生插拔的时候,底层驱动通过netlink发送事件(uevent)给udev后台程序,udev监听这些 事件,并在上层做相应的设备节点的创建,命名,权限控制等。

它有以下优点:

1.动态管理:当设备添加/删除时,udev的守护进程侦听到来自内核的uevent,以此添加或者删除/dev下的设备文件,所以,udev只为 已经连接的设备产生设备文件,而不会在/dev/下产生大量虚无的设备文件.在发生热插拔时,设备的变化的相关信息会输出到内核的/sys(sysfs文 件系统),udev利用sysfs的信息来进行相应的设备节点的管理

2.自定义命名规则:通过规则文件,udev在/dev/下为所有的设备定义了内核设备名称,比如/dev/sda,/dev/hda,/dev /fd(这些都是驱动层定义的设备名)等等。由于udev是在用户空间运行,Linux用户可以自己定义规则文件,产生标识性强的设备文件,比如/dev /boot_disk,/dev/root_disk,/dev/color_printer等等

3.设定设备的权限和所有者/组。同样在规则文件中,可以自己定义设备相关的权限和所有者/组

工作流程:

二.uevent的交互

如之前提到过的,udev必须要有sysfs的支持,sysfs是一个建立在内存基础上的文件系统,它把连接在系统上的设备和总线组织成一个分级的文件,它们可以由用户空间获取,向用户空间导出内核数据结构以及它们的属性,它建立在内核对象kobject的基础上。

在内核空间,当系统启动加载驱动或设备发生热插拔的时候,驱动自身需要做相应的硬件探测方面的工作,探测到设备后,会去加载相应的设备驱动,在 sysfs下创建添加内核对象,会调用到kobject_add()来完成该内核对象的添加注册,再调用kobject_uevent()来通知系统,该 对象已经添加进来了。kobject_uevent()函数是uevent的关键函数,它将通过netlink socket把对象相应的信息,属性等发 给上层用户空间。

int device_add(struct device *dev)

{

struct device *parent = NULL;

struct class_interface *class_intf;

int error = -EINVAL;

dev = get_device(dev);

if (!dev)

goto done;

.......

/* first, register with generic layer. */

error = kobject_add(&dev->kobj, dev->kobj.parent, "%s", dev_name(dev));

if (error)

goto Error;

.......

kobject_uevent(&dev->kobj, KOBJ_ADD);

bus_attach_device(dev);

if (parent)

klist_add_tail(&dev->knode_parent, &parent->klist_children);

.......

attrError:

kobject_uevent(&dev->kobj, KOBJ_REMOVE);

kobject_del(&dev->kobj);

Error:

cleanup_device_parent(dev);

if (parent)

put_device(parent);

goto done;

}

上面的代码段为我们常见的添加注册设备时的会调用到的接口,device_add()函数,删除了一些无关代码,可以看出,是先调用了 kobject_add()创建添加该内核对象,然后调用kobject_uevent()来通知系统uevent的变化,这里的action是 KOBJ_ADD,相对应还有

enum kobject_action {

KOBJ_ADD,

KOBJ_REMOVE,

KOBJ_CHANGE,

KOBJ_MOVE,

KOBJ_ONLINE,

KOBJ_OFFLINE,

KOBJ_MAX

};

在kobject_uevent()里面采用的就是linux中比较经典的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一种通信机制netlink socket,这个不 是udev的重点,我也不做过多的解释,总之相信它能让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进行通信就行了。在udev也会有相应的socket来接受底层的消息。如下为 参照udev源码写的一个简单的uevent消息侦听程序:

#define UEVENT_BUFFER_SIZE      2048

static int init_hotplug_sock(void)

{

struct sockaddr_nl snl;

const int buffersize = 16 * 1024 * 1024;

int retval;

memset(&snl, 0x00, sizeof(struct sockaddr_nl));

snl.nl_family = AF_NETLINK;

snl.nl_pid = getpid();

snl.nl_groups = 1;

int hotplug_sock = socket(PF_NETLINK, SOCK_DGRAM, NETLINK_KOBJECT_UEVENT);

if (hotplug_sock == -1) {

printf("error getting socket: %s", strerror(errno));

return -1;

}

/* set receive buffersize */

setsockopt(hotplug_sock, SOL_SOCKET, SO_RCVBUFFORCE, &buffersize, sizeof(buffersize));

retval = bind(hotplug_sock, (struct sockaddr *) &snl, sizeof(struct sockaddr_nl));

if (retval < 0) {

printf("bind failed: %s", strerror(errno));

close(hotplug_sock);

hotplug_sock = -1;

return -1;

}

return hotplug_sock;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hotplug_sock       = init_hotplug_sock();

while(1)

{

//printf("sunqidong debug\n");

char buf[UEVENT_BUFFER_SIZE*2] = {0};

recv(hotplug_sock, &buf, sizeof(buf), 0);

printf("%s\n", buf);

}

return 0;

}

这也是一个后台服务程序,循环的执行接受底层的消息过来,当发生U盘的插拔时,会产生如下的log:

[[email protected] test]# ./hotplug

[email protected]/devices/pci0000:00/0000:00:11.0/0000:02:03.0/usb1/1-1

[email protected]/class/usb_endpoint/usbdev1.5_ep00

[email protected]/devices/pci0000:00/0000:00:11.0/0000:02:03.0/usb1/1-1/1-1:1.0

[email protected]/class/scsi_host/host6

[email protected]/class/usb_endpoint/usbdev1.5_ep81

[email protected]/class/usb_endpoint/usbdev1.5_ep02

[email protected]/devices/pci0000:00/0000:00:11.0/0000:02:03.0/usb1/1-1/1-1:1.0/host6/target6:0:0/6:0:0:0

[email protected]/class/scsi_disk/6:0:0:0

[email protected]/block/sdb

[email protected]/block/sdb/sdb1

[email protected]/block/sdb/sdb2

[email protected]/block/sdb/sdb5

[email protected]/block/sdb/sdb6

[email protected]/block/sdb/sdb7

[email protected]/block/sdb/sdb8

[email protected]/class/scsi_device/6:0:0:0

[email protected]/class/scsi_generic/sg2

[email protected]/class/bsg/6:0:0:0

[email protected]/class/usb_endpoint/usbdev1.5_ep81

[email protected]/class/usb_endpoint/usbdev1.5_ep02

[email protected]/class/bsg/6:0:0:0

[email protected]/class/scsi_generic/sg2

[email protected]/class/scsi_device/6:0:0:0

[email protected]/class/scsi_disk/6:0:0:0

[email protected]/block/sdb/sdb8

[email protected]/block/sdb/sdb7

[email protected]/block/sdb/sdb6

[email protected]/block/sdb/sdb5

[email protected]/block/sdb/sdb2

[email protected]/block/sdb/sdb1

[email protected]/block/sdb

[email protected]/devices/pci0000:00/0000:00:11.0/0000:02:03.0/usb1/1-1/1-1:1.0/host6/target6:0:0/6:0:0:0

[email protected]/class/scsi_host/host6

[email protected]/devices/pci0000:00/0000:00:11.0/0000:02:03.0/usb1/1-1/1-1:1.0

[email protected]/class/usb_endpoint/usbdev1.5_ep00

[email protected]/devices/pci0000:00/0000:00:11.0/0000:02:03.0/usb1/1-1

三.udev的规则文件     规则文件是udev中最重要的部分,默认是存放在/etc/udev/rules.d/下。所有的规则文件都必须以".rules"为后缀名。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规则文件例子说明

KERNEL=="sdb8" ,  NAME="mydisk",MODE="0660"

KERNEL是匹配键,NAME和MODE是赋值键。"=="这是判断语句,"="是赋值语句,这条规则的意思是,如果有一个设备的内核设备名称为sdb8(我移动硬盘内的一个分区),则该条件生效,执行后面的赋值:在/dev/下产生名为mydisk的设备文件,并把该设备文件的权限设为0660.

通过这条简单的规则,应该就可以对规则文件有了个基本的了解。每个规则文件被分成一个或多个匹配和赋值部分。匹配部分用匹配专用的关键字来表示,相应的赋值部分用赋值专用的字来表示。

1.常见的匹配关键字: ACTION(用于匹配行为add/remove),KERNEL(内核中定义的设备名),BUS(用于匹配总 线类型),SYSFS(用于匹配从sysfs得到的信息,比如lable,vendor,USB序列号等),SUBSYSTEM(匹配子系统名)等

2.常见的赋值关键字:

NAME(创建的设备文件名),SYMLINK(符号创建链接名),OWNER(设置设备的所有者),GROUP(设置设备的组),IMPORT(调用外部程序),MODE(权限位)

四.xx项目上自动挂载usb存储设备的应用

在xx项目上,我们需要自动挂载usb存储设备,并且要支持常见的几种文件系统,fat32,ntfs,exfat等,其中fat32等fat系列,Linux下早就有支持,ntfs和exfat目前的内核自身还没支持,我们有关于这两个文件系统的内核模块文件tntfs,ko和texfat.ko,加载进去过后就能让我们的内核识别这两种文件系统,实现手动加载这两种格式的存储设备。但如果要支持自动加载还有问题,需要去修改相应的规则文件。

在加载的时候,不同的格式的文件系统,加载的参数是不一样的,如exfat为

mount -t texfat /dev/sda /mnt/udisk

而ntfs为

mount -t tntfs /dev/sda /mnt/udisk

并且针对不同的格式,还有些其他挂载选项参数不一样,所以对不同的格式需要区别对待。

在规则文件里面是通过blkid -o udev命令来获取文件系统的信息的,判断出该盘是哪种格式,再去执行不同的挂载命令。

如下是blkid -o udev读出来的文件系统格式信息

ID_FS_UUID=2EE054B8E054884B

ID_FS_UUID_ENC=2EE054B8E054884B

ID_FS_LABEL=disk3

ID_FS_LABEL_ENC=disk3

ID_FS_TYPE=ntfs

ID_FS_LABEL=DISK4

ID_FS_LABEL_ENC=DISK4

ID_FS_UUID=B8CF-FF22

ID_FS_UUID_ENC=B8CF-FF22

ID_FS_TYPE=vfat

ID_FS_UUID=3606-1B2C

ID_FS_UUID_ENC=3606-1B2C

ID_FS_TYPE=exfat

ID_FS_LABEL=Disk5

ID_FS_LABEL_ENC=Disk5

可以看到上面的几个赋值项,在规则文件里面就会去读这些值。做相应的判断,实现不同文件系统的区别对待挂载

如下为规则文件的一部分

KERNEL!="sd[a-z][0-9]", GOTO="media_by_label_auto_mount_end"

# Import FS infos

IMPORT{program}="/sbin/blkid -o udev -p %N"

ENV{ID_FS_LABEL}!="", ENV{dir_name}="%E{ID_FS_LABEL}"

ENV{ID_FS_LABEL}=="", ENV{dir_name}="usb-%k"

#vfat,fat

ACTION=="add",ENV{ID_FS_TYPE}=="vfat|fat",RUN+="/bin/mkdir -p /mnt/udisk/%E{dir_name}",ENV{mount_options}="$env{mount_options},gid=100,umask=000",RUN+="/bin/mount -o $env{mount_options},iocharset=utf8 /dev/%k /mnt/udisk/%E{dir_name}"

#ntfs

ACTION=="add",ENV{ID_FS_TYPE}=="ntfs",RUN+="/bin/mkdir -p /mnt/udisk/%E{dir_name}",ENV{mount_options}="$env{mount_options},gid=100,umask=000",RUN+="/bin/mount -t tntfs -o $env{mount_options},iostreaming /dev/%k /mnt/udisk/%E{dir_name}"

#exfat

ACTION=="add",ENV{ID_FS_TYPE}=="exfat",RUN+="/bin/mkdir -p /mnt/udisk/%E{dir_name}",RUN+="/bin/mount -t texfat -o rw /dev/%k /mnt/udisk/%E{dir_name}"

关于blkid,在我们目前的文件系统里面,blkid是不支持exfat格式的,通过命令查看磁盘的信息,根本找不到exfat格式的磁盘。所以之前在做自动挂载的时候没法实现挂exfat,后来在网上找了个util-linux-ng2.18源码包,里面包含了blkid的源码。修改编译,编译出一个新的blkid文件,使其可以在我们的系统上运行,能够识别出exfat文件

时间: 2024-10-05 05:15:10

linux下udev简介【转】的相关文章

Linux下udev详细介绍

每次在搭建OracleRAC环境中,遇到问题最多的就是关于ASM磁盘的的问题,通过查看网上许多搭建RAC的文档,发现Oracle10g RAC大家普遍的修改/etc/udev/rules.d/60-raw.rules,而一些搭建Oracle11R2的RAC,大家都在配置的是/etc/udev/rules.d/99-oracle-asmdevices.rules这个文件,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不是很明白,这两个文件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今天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使用udev管理asm

linux下udev

如果你使用Linux比较长时间了,那你就知道,在对待设备文件这块,Linux改变了几次策略.在Linux早期,设备文件仅仅是是一些带有适当的属性集的普通文件,它由mknod命令创建,文件存放在/dev目录下.后来,采用了devfs,一个基于内核的动态设备文件系统,他首次出现在2.3.46 内核中.Mandrake,Gentoo等Linux分发版本采用了这种方式.devfs创建的设备文件是动态的.但是devfs有一些严重的限制,从 2.6.13版本后移走了.目前取代他的便是文本要提到的udev--

Linux下监控简介

1.磁盘IO监控工具 iotop 输入命令:iotop   主要查看程序使用的磁盘IO的信息 安装:yum -y install iotop 第一行:10:01:23 - 当前系统时间126 days, 14:29 - 系统已经运行了126天14小时29分钟(在这期间没有重启过)2 users - 当前有2个用户登录系统load average: 1.15, 1.42, 1.44 - load average后面的三个数分别是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负载情况. 第二行:Tasks - 任务(进

linux下netlink的使用简介

linux下netlink的使用简介 一.什么是netlink Netlink套接字是用以实现用户进程与内核进程通信的一种特殊的进程间通信(IPC) ,也是网络应用程序与内核通信的最常用的接口. 在Linux 内核中,使用netlink 进行应用与内核通信的应用有很多,如 路由 daemon(NETLINK_ROUTE) 用户态 socket 协议(NETLINK_USERSOCK) 防火墙(NETLINK_FIREWALL) netfilter 子系统(NETLINK_NETFILTER) 内

嵌入式Linux下MP4视频录制库MP4V2移植和简介

*************************************************************************************************************************** 作者:EasyWave                                                                             时间:2014.10.31 类别:Linux应用-MP4视频录制库MP4V2

(转)Linux下内存映射文件的用法简介

简介: 内存映射文件与虚拟内存有些类似,通过内存映射文件可以保留一个地址空间的区域,同时将物理存储器提交给此区域,只是内存文件映射的物理存储器来自一个已经存在于磁盘上的文件,而非系统的页文件,而且在对该文件进行操作之前必须首先对文件进行映射,就如同将整个文件从磁盘加载到内存.由此可以看出,使用内存映射文件处理存储于磁盘上的文件时,将不必再对文件执行I/O操作(虚拟内存需要从磁盘加在到物理内存中),这意味着在对文件进行处理时将不必再为文件申请并分配缓存,所有的文件缓存操作均由系统直接管理,由于取消

Linux 下使用 Sar 简介

Linux 下使用 Sar 简介 提交 我的留言 加载中 已留言 介绍 Sar 最早是实现在 Salaris Unix 系统里,后来移植到了大部分其他的 Unix 系统(如AIX,HP-UX等).Linux 下也有法国人写的 sysstat 实现了这个工具的功能. 它的原理就是使用 cron 定期调度一个程序,收集当前系统各项性能指标,保存在二进制文件里. 安装 可以下载源码,自己编译安装,也可以安装二进制包.RHEL 系统默认已经安装. 主要功能 支持功能: 可以收集几乎所有的系统性能数据.

Linux 下UVC&amp;V4L2技术简介(二)

通过前文Linux 下UVC&V4L2技术简介(一)我们了解了UVC和V4L2的简单知识. 那么如果我们想运行一个UVC的camera设备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我简单的查看了几个CM项目的kernel配置文件,发现在这些系统里面的V4L2的驱动配置选项都是打开的,但是CONFIG_USB_VIDEO_CONFIG选项是没有打开的,也就是说在现在CM支持的机型里面默认是不支持UVC camera的. 这样的情况就给开发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因为这样以来,UVC camera就不能作为一个android系

Linux下gcc与gdb简介

gcc编译器可以将C.C++等语言源程序.汇编程序编译.链接成可执行程序.gdb是 GNU 开发的一个Unix/Linux下强大的程序调试工具. linux下没有后缀名的概念.但 gcc 根据文件的后缀来区别输入文件的类别: .c C语言源代码文件.a 由目标文件构成的库文件.C..cc..cpp  C++源码文件.h 头文件.i 经过预处理之后的 C 语言文件.ii 经过预处理之后的 C++ 文件.o 编译后的目标文件.s 汇编源码文件.S 经过预编译的汇编源码文件 程序由C.C++源代码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