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1 20175310 20175317 20175320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2019-2020-1 20175310 20175317 20175320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小组成员

20175310 奚晨妍

20175317 钟睿文

20175320 龚仕杰

实验步骤

一、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1

#include <stdio.h>
#include <openssl/evp.h>

int main(){

    OpenSSL_add_all_algorithms();

    return 0;
}

(二)基于Socket实现TCP通信,一人实现服务器,一人实现客户端

服务器: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netdb.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define SERVER_PORT 5555

/*
 监听后,一直处于accept阻塞状态,
 直到有客户端连接,
 当客户端如数quit后,断开与客户端的连接
 */

int main()
{
    //调用socket函数返回的文件描述符
    int serverSocket;
    //声明两个套接字sockaddr_in结构体变量,分别表示客户端和服务器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Addr;
    int addr_len = sizeof(clientAddr);
    int client;
    char buffer[200];
    int iDataNum;

    //socket函数,失败返回-1
    //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第一个参数表示使用的地址类型,一般都是ipv4,AF_INET
    //第二个参数表示套接字类型:tcp:面向连接的稳定数据传输SOCK_STREAM
    //第三个参数设置为0
    if((server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0)
    {
        perror("socket");
        return 1;
    }

    bzero(&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初始化服务器端的套接字,并用htons和htonl将端口和地址转成网络字节序
    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SERVER_PORT);
    //ip可是是本服务器的ip,也可以用宏INADDR_ANY代替,代表0.0.0.0,表明所有地址
    server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对于bind,accept之类的函数,里面套接字参数都是需要强制转换成(struct sockaddr *)
    //bind三个参数:服务器端的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
    if(bind(serverSocket,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 0)
    {
        perror("connect");
        return 1;
    }
    //设置服务器上的socket为监听状态
    if(listen(serverSocket, 5) < 0)
    {
        perror("listen");
        return 1;
    }

    while(1)
    {
        printf("Listening on port: %d\n", SERVER_PORT);
        //调用accept函数后,会进入阻塞状态
        //accept返回一个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这样服务器端便有两个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
        //serverSocket和client。
        //serverSocket仍然继续在监听状态,client则负责接收和发送数据
        //clientAddr是一个传出参数,accept返回时,传出客户端的地址和端口号
        //addr_len是一个传入-传出参数,传入的是调用者提供的缓冲区的clientAddr的长度,以避免缓冲区溢出。
        //传出的是客户端地址结构体的实际长度。
        //出错返回-1
        client = accept(serverSocket, (struct sockaddr*)&clientAddr, (socklen_t*)&addr_len);
        if(client < 0)
        {
            perror("accept");
            continue;
        }
        printf("\nrecv client data...n");
        //inet_ntoa   ip地址转换函数,将网络字节序IP转换为点分十进制IP
        //表达式:char *inet_ntoa (struct in_addr);
        printf("IP is %s\n", inet_ntoa(clientAddr.sin_addr));
        printf("Port is %d\n", htons(clientAddr.sin_port));
        while(1)
        {
            iDataNum = recv(client, buffer, 1024, 0);
            if(iDataNum < 0)
            {
                perror("recv");
                continue;
            }
            buffer[iDataNum] = '\0';
            if(strcmp(buffer, "quit") == 0)
                break;
            printf("%drecv data is %s\n", iDataNum, buffer);
            send(client, buffer, iDataNum, 0);
        }
    }
    return 0;
}

客户端: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netdb.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define SERVER_PORT 5555

/*
 连接到服务器后,会不停循环,等待输入,
 输入quit后,断开与服务器的连接
 */

int main()
{
    //客户端只需要一个套接字文件描述符,用于和服务器通信
    int clientSocket;
    //描述服务器的socket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Addr;
    char sendbuf[200];
    char recvbuf[200];
    int iDataNum;
    if((client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0)
    {
        perror("socket");
        return 1;
    }

    server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Addr.sin_port = htons(SERVER_PORT);
    //指定服务器端的ip,本地测试:127.0.0.1
    //inet_addr()函数,将点分十进制IP转换成网络字节序IP
    server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27.0.0.1");
    if(connect(clientSocket, (struct sockaddr *)&serverAddr, sizeof(serverAddr)) < 0)
    {
        perror("connect");
        return 1;
    }

    printf("connect with destination host...\n");

    while(1)
    {
        printf("Input your words:>");
        scanf("%s", sendbuf);
        printf("\n");

        send(clientSocket, sendbuf, strlen(sendbuf), 0);
        if(strcmp(sendbuf, "quit") == 0)
            break;
        iDataNum = recv(clientSocket, recvbuf, 200, 0);
        recvbuf[iDataNum] = '\0';
        printf("recv data of my words is: %s\n", recvbuf);
    }
    close(clientSocket);
    return 0;

}

(三)研究OpenSSL算法,测试对称算法中的AES算法

使用aes256进行加密,加密密钥是aaa,AEStest是加密前文件,AEScipher是加密后文件

二、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2

  • 在Ubuntu中实现对实验二中的“wc服务器”通过混合密码系统进行防护
  • 提交测试截图

三、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3

  • 运行实验箱中,ARM调用Z32算法的实验,提交实验截图
  • 用Z32的国密算法重新改写“wc服务器”的混合密码系统防护,提交运行截图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问题1:代码中出现未定义的应用

问题1解决方案:将“openssl-master”文件夹下的“libcrypto.a”和“libssl.a”放在/usr/local/ssl/certs目录下(注意使用sudo权限),编译时链接这个目录即可。

问题2:

问题2解决方案:输入命令:

ln -s /usr/local/lib/libssl.so.3 /usr/lib/libssl.so.3
ln -s /usr/local/lib/libcrypto.so.3 /usr/lib/libcrypto.so.3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ameless-student/p/11970636.html

时间: 2024-10-06 03:43:44

2019-2020-1 20175310 20175317 20175320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的相关文章

# 2017-2018-1 20155318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2017-2018-1 20155318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Linux下OpenSSL的安装与测试 任务要求:在Ubuntu中完成 http://www.cnblogs.com/rocedu/p/5087623.html 中的作业 OpenSSL简介 OpenSSL是一个SSL协议的开源实现,采用C语言作为开发语言,具备了跨平台的能力,支持Unix/Linux.Windows.Mac OS等多种平台. OpenSSL整个软件包大概可以分成三个主要的功能部分: 密码

2017-2018-1 20155223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2017-2018-1 20155223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什么是OpenSSL? OpenSSL 是一个安全套接字层密码库,囊括主要的密码算法.常用的密钥和证书封装管理功能及SSL协议,并提供丰富的应用程序供测试或其它目的使用. SSL是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层协议)的缩写,可以在Internet上提供秘密性传输.Netscape公司在推出第一个Web浏览器的同时,提出了SSL协议标准.其目标是保证两个应用间通信的保密性和可靠性,可在服务器端和用户端同时实现支持

2017-2018-1 20155317《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2017-2018-1 20155317<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实验要求 任务 安装OpenSSL环境,并编写测试代码验证无误研究OpenSSL算法,测试对称算法中的AES,非对称算法中的RSA,Hash算法中的MD5在Ubuntu中实现对实验二中的"wc服务器"通过混合密码系统进行防护 1.安装OpenSSL环境,并编写测试代码验证无误 实验步骤: $ ./config $ make $ make test $ make install 进行测试,

2017-2018-1 20155235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实验内容

2017-2018-1 20155235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实验内容 一.安装OpenSSL 二.通过混合密码系统进行防护 实验步骤 一.安装OpenSSL 在Ubuntu中完成 http://www.cnblogs.com/rocedu/p/5087623.html 中的作业 提交运行结果截图 在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会在下面的测试中遇到的问题详解 二.通过混合密码系统进行防护 在Ubuntu中实现对实验二中的"wc服务器"通过混合密码系统进行防护 提交测试截图) 实验流程 在虚

2017-2018-1 201553334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2017-2018-1 201553334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1.在Ubuntu中完成 http://www.cnblogs.com/rocedu/p/5087623.html 中的作业 提交运行结果截图 运行结果截图: 2.在Ubuntu中实现对实验二中的"wc服务器"通过混合密码系统进行防护 提交测试截图 源代码上传至码云 运行结果截图: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重要成长 目标 5000行 30篇 400小时 第一周 75/75 1

2017-2018-1 20155333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实验五通讯协议设计

2017-2018-1 20155333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实验五通讯协议设计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1 要求 在Ubuntu中完成 http://www.cnblogs.com/rocedu/p/5087623.html 中的作业 提交运行结果截图 OpenSSL简介 OpenSSL是一个SSL协议的开源实现,采用C语言作为开发语言,具备了跨平台的能力,支持Unix/Linux.Windows.Mac OS等多种平台. OpenSSL最早的版本在1995年发布,1998年后开始由Ope

2017-2018-1 20155232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2017-2018-1 20155232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Linux下OpenSSL的安装与使用 OpenSSL简介 OpenSSL是一个SSL协议的开源实现,采用C语言作为开发语言,具备了跨平台的能力,支持Unix/Linux.Windows.Mac OS等多种平台. OpenSSL最早的版本在1995年发布,1998年后开始由OpenSSL项目组维护和开发.当前最新的版本是1.1.0 alpha版本,完全实现了对SSLv1.SSLv2.SSLv3和TLS的支持..目前,OpenSSL已

2017-2018-1 20155218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2017-2018-1 20155218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实验内容 实验一: 题目要求: 两人一组 1.基于Socket实现TCP通信,一人实现服务器,一人实现客户端 2.研究OpenSSL算法,测试对称算法中的AES,非对称算法中的RSA,Hash算法中的MD5 3.选用合适的算法,基于混合密码系统实现对TCP通信进行机密性.完整性保护. 4.学有余力者,对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和改进. 实验结果: 实验二: 题目要求: 在Ubuntu中实现对实验二中的"wc服务器"通过混合密码系

2017-2018-1 20155304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2017-2018-1 20155304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五 通讯协议设计-1 在Ubuntu中完成 http://www.cnblogs.com/rocedu/p/5087623.html 中的作业 提交运行结果截图 两人一组 基于Socket实现TCP通信,一人实现服务器,一人实现客户端 研究OpenSSL算法,测试对称算法中的AES,非对称算法中的RSA,Hash算法中的MD5 选用合适的算法,基于混合密码系统实现对TCP通信进行机密性.完整性保护. 学有余力者,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