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编程中易犯错误汇总:一个综合案例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区分好的代码与坏的代码,如何写好代码。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做一件事——一起来写代码。首先,我会先列出问题,然后要求读者自己写一份答案;然后,我会给出我写的代码;最后,我们还会以这个问题为例,讨论编程中常见的错误。
## 1 问题描述
在[这个](http://wiki.openhatch.org/index.php?title=Scrabble_challenge)页面中,有一道Python相关的练习题,可以作为Python相关的进阶题目。题目的描述如下:
> Write a Python script that takes a Scrabble rack as a command-line argument and prints all valid Scrabble words that can be constructed from that rack, along with their Scrabble scores, sorted by score. An example invocation and output:
$ python scrabble.py ZAEFIEE
17 feeze
17 feaze
16 faze
15 fiz
15 fez
12 zee
12 zea
11 za
6 fie
6 fee
6 fae
5 if
5 fe
5 fa
5 ef
2 ee
2 ea
2 ai
2 ae
简单来说,就是给你一个文件,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单词。接下来,从命令行中输入一些字母,需要找出文件中,哪些单词可以由命令行中的字母组成。随后,还需要根据评分规则,对找到的单词进行评分,并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输出。
## 2 作者的代码
这是一道很好的Python练习题,强烈建议读者尝试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相信有不少读者会觉得这个练习比较简单,但是,我们这一篇文章,更多的还是接着上一篇文章,继续讨论如何写出好的代码。因此,**读者可以尝试打磨自己的代码**,尽可能给出一个自认为完美的、可读性强的、具有美感的答案。
下面是笔者提供的答案:
#!/usr/bin/python
#-*- coding: UTF-8 -*-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import sys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scores = {"a": 1, "c": 3, "b": 3, "e": 1, "d": 2, "g": 2,
"f": 4, "i": 1, "h": 4, "k": 5, "j": 8, "m": 3,
"l": 1, "o": 1, "n": 1, "q": 10, "p": 3, "s": 1,
"r": 1, "u": 1, "t": 1, "w": 4, "v": 4, "y": 4,
"x": 8, "z": 10}
def get_word_list(file_name):
word_list = []
with open(file_name) as f:
for line in f:
word_list.append(line.strip())
return word_list
def get_valid_words(word_list, rack):
c = Counter(rack)
return [ word for word in word_list if not (Counter(word) - c) ]
def lower_valid_words(words):
return [ word.lower() for word in words ]
def get_scores(words):
d = {}
for word in words:
d[word] = sum(scores[c] for c in word)
return d
def main():
if len(sys.argv) != 2:
raise SystemExit(‘Usage: scrabble_change.py RACK‘)
rack = sys.argv[1]
word_list = get_word_list(‘sowpods.txt‘)
valid_words = get_valid_words(word_list, rack.upper())
valid_words = lower_valid_words(valid_words)
d = get_scores(valid_words)
for val, key in sorted(zip(d.values(), d.keys()), reverse=True):
print(val, key)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 3 编程中常见的错误
在讲解习题之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测试用例的概念,读者可以尝试编写几个测试用例,进行简单的测试,以保证自己代码的正确性。
### 3.1 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又称之为Case,就是构造不同的输入,判断*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这么说可能比较抽象,我们打个比方,想象一个登陆页面,可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则它至少有以下几个测试用例:
* 用户没有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直接点击登陆,预期结果是提示输入用户名
* 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太短,预期结果是提示用户用户名不能小于6个字符
* 用户输入了用户名没有输入密码,尝试进行登陆,预期结果是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 用户输入了错误的密码,预期结果是提示用户密码错误
* 用户输入了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预期结果是登陆成功,并跳转到首页
我们刚刚科普了一下“测试用例”的概念,接下来,可以为上面的程序构造一些测试用例,然后来进行简单的测试,以保证代码的正确性:
* RACK为空
* RACK的字符比单词多
* RACK的字符比单词少
* RACK的字符与单词一样多
* 单词里面有多个相同的字符
### 3.2 常见的错误
在笔者曾经见过的代码中,大家容易犯的错误有:
1. 代码不符合规范,例如,等号两边没有空格,逗号后面没有空格,函数之间没有空行等。这是最简单也最容易犯的错误,希望大家都不要犯这种错误,这类错误给人的感觉很初级,说明读者还处于初学者的水平。代码规范问题其实非常好解决,建议大家使用PyCharm来编写Python代码。PyCharm会对所有不符合PEP 8规范的代码,在右侧的侧边栏以黄色显示。将鼠标移动到黄色标记处,会提示代码哪里不符合规范。我们只需要根据PyCharm的提示修改代码即可。
2. 没有充分利用“函数”。没有充分利用“函数”也是大家容易犯的错误,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强调过函数的好处。函数是代码修改的最小单元,与此同时,函数的名字又可以作为对函数的解释,这样别人阅读我们代码时,就有一种像读短文的愉悦感。此外,函数越短小,则说明它功能越独立,也越容易被复用。下面的代码就是一个没有充分利用“函数”的反面例子,如果读者是初学者,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就已经很棒了。如果大家希望使用Python作为养家糊口的技能,则需要将代码写得简单优美、好维护。
def main():
with open(‘/root/iopus/20161119/sowpods.txt‘,‘r‘) as f:
word_list = [i.strip() for i in f.readlines()]
valid_words = {}
try:
rack = sys.argv[1].upper()
for word in word_list:
temp_rack = list(rack)
for letter in word:
try:
temp_rack.remove(letter)
except:
break
if len(rack) - len(temp_rack) == len(word):
valid_words[word] = calculate_score(word)
valid_words = sorted(valid_words.iteritems(),key=lambda d:d[1],reverse=True)
for word in valid_words:
print(‘{},{}‘.format(word[1],word[0]))
except:
print "Usage: scrabble.py [RACK]"
exit(1)
3. 函数命名不准确。刚刚说到没有充分利用“函数”是不好的,与此同时,如果函数的命名不规范,也容易给大家造成误会。我们反提到,函数的名称可以作为对函数这段代码的解释,既然是解释,那就要求准确无误、简单明了。显然,我们很多工程师刚开始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例如,如果函数名称是`get_xxx`、`find_xxx`、`check_xxx`,则函数不应该对输入的参数有任何的“修改”。有“修改”就再创建一个新的函数来修改,不要将两件不同的事情,放在同一个函数之中。例如,在下面这个函数之中,最后一行对结果进行了修改:
#Step 3: find valid words
def find_valid_words(all_words, rack):
valid_words = []
for word in all_words:
rack_characters = list(rack)
word_characters = list(word)
valid = True
for char in word_characters:
if char in rack_characters:
rack_characters.remove(char)
else:
valid = False
break
if valid:
valid_words.append(word)
return [ word.lower() for word in valid_words ]
下面也是一个命名不准确的例子。函数的名称是`open_file`,则我们的预期是返回一个文件对象,但是其实函数的作用是得到一个单词列表。如果将函数的名称,修改为`get_word_list`将会更加具有可读性。
def open_file(file_name):
word_list = []
with open(file_name) as file_dict:
for word in file_dict:
word_list.append(word.strip())
return word_list
4. 异常考虑不充分。有人在知乎上提问,“[编程到底难在哪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08677/answer/141334678)”。其中一个高赞答案得到了4.2万个赞。作者以买苹果为例,非常形象地介绍了编程难在哪里。简单来说,就是异常情况的考虑。对于编程来说,就是有if就有else。例如,在我们这个习题中,用户在命令行输入构造单词的字符集合。那么,如果用户没有输入呢?在我们的标准答案中,首先就会判断用户是否按照预期进行了输入,如果用户没有输入,则我们会返回错误,并提示用户进行输入。
5. 多余的计算导致性能不佳。我们前面讨论了代码规范和异常情况,接下来简单地讨论一下性能。在这个习题中,用户的输入与文件中的单词,都是大写字母。但是,在最后结果评分与结果输出时,是小写字母。那么,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应该在什么时候将输入中的大写转换为小写?有两种方法:1)在找到有效的单词以后,再来进行相应的转换;2)在读入单词列表时,顺便将文件中所有的单词都转换为小写。如果读者之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现在可以想一下,哪一种方法更好。显然第一种方法更好的。考虑这样一种情况,如果文件中有100万个单词,我们最终只找到了100个有效的单词。则第一种方法只需要将100个单词从大写转换为小写,第二种方法需要将100万个单词从大写转换为小写。显然,第二种方法存在大量的无用计算,从而导致程序运行时间变长。
## 4 总结
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边做边学,希望可以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收获。这篇文章中的练习还是比较小的练习,但是也存在这么多可以讨论的地方,对于一个大型项目来说,更加需要注意这些细节,时刻牢记上一篇文章中的方法论与代码品味,努力成为编写高质量代码的优秀工程师。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iaocaizhou/p/12077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