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本书主要介绍了抱怨的界定、抱怨产生的负能量以及达成不抱怨的4个阶段等内容。

在阅读本书之前,我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多么爱抱怨的人。现在我也要加入二十一天不抱怨计划,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正能量。

1.你抱怨的事情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自己其实经常抱怨。比如说天气太冷啦,自己最近有多惨啦之类的话。但是现在想想,这些事情真的有必要宣之于口吗?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自己爱狗的受伤事件(被汽车撞击)以此来说明,如果你经受的事情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其实是没有必要去抱怨的。虽然作者最后觉得司机一定也是个可怜人而原谅了他(作者觉得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但是以我现在的心智来看这件事情,我是不会去原谅的。)从另一角度来说,你抱怨了事情就会有所改变吗?比如说,你在抱怨天气的时候,天气显然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发生变化。所以,你为什么会发出这些抱怨呢?

2.产生抱怨的原因

a.需求关注

人是社交动物,所以人类天生有一种需要获得别人承认的需求。受到别人的关注会使我们有归属感。人们抱怨的原因往往是为了吸引他人的关注。

在这一点上,我是感同身受的。现在的社交逐渐趋于网络,人们比以前更需要归属感。而我也是这么做的。我经常在群里以抱怨式的话题展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现在我要学会的是把话题往积极的方面引导,同时要注意自己不能发出抱怨。

b.推卸责任

抱怨的人会说“这根本不可能。”“这是xx部门的错误。”等来告诉别人想要取得某些成果毫无希望,以此来为自己的无能开脱。

我在和先生吵架的时候,经常发出这样的抱怨。现在想来,我真的是在为自己的无能和懒惰寻找借口。特别是当闺蜜提出修建两个人关系的建议时,我经常反驳她的建议。通过这本书我意识到,其实我并不是想要她给我提供解决方案,而是想让她承认这件事情我办不到。关于这一点,我要学会的是做出以下行为:假设这件事情是可行的,思考自己要如何做来实现这件事情。

c.引人艳羡

这种抱怨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别人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比如说,我在开车的时候就会吐槽别人开车乱窜,一点都不稳。其实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的潜在意识是在说明我开车比这个人厉害。按照书上的说法,我需要做的是:

1)只谈论不在场的人的优点;

2)用与别人在场时一样的语气,谈论别人在场时我会说的那些东西;

3)当别人通过抱怨来引人艳羡时,赞美他的这个优点

d.操纵力

人们觊觎当权者的位置,抱怨自己的竞争对手,以获得别人的忠诚。

当别人向你抱怨其他人以获得操纵力,你应该请他们直接和对方谈。

e.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

通过抱怨来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其实是在试图(用理智的谎言)告诉自己情况对你有多么不利。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我考砸了,刚好考试期间计算器没电了。我就把这件事归结于计算器。其实我大可以不必如此:大大方方地为自己的失败负责,并思考下次遇到这个问题时的解决办法。

3.抱怨和陈述的区别

抱怨和陈述的用语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其间的区别则在于——你在话里传递的用意以及隐含的能量。如果你希望某人或当前的情势有所改变,这就是抱怨。如果你希望一切有别于现况,这就是抱怨。

你不能让另外一个人改变。人们的改变是因为他们自己想改变,而想要设法改变一个人,只会让他更紧守住现有的行为,不肯放弃。

这也是我个人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因为在我原来的认知里,一般期望别人有所改变都是为了让他有所进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当自己期望别人有所改变的时候,其实是为了对方能够更好地给予自己方便。

比如说,我在期待先生有所“进步”的时候,其实是为了让我们过更好的生活,也让父母对先生有所改观。现在我个人觉得,其实这里面多少含有一定的抱怨在。

当一个人发生改变的时候,是因为他自己想要改变,而不是因为你的抱怨。而且抱怨往往会使对方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远。所以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应该经常和先生描述未来美好的画面。不仅要引导双方朝共同的目标前进,还要以身作则。

而有别于现状这点,其实书中做了详细的说明。改变源于不满,只要有人像你一样发现现状和理想的落差,改变就会发生。但不满只是开端,并不能成为结果。我认为他的意思是如果你只是期望一切有别于现状,这就是抱怨。你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4.一些计划

a.遇到问题时,谈论自己的期望,并只和可以提供解决方案的人一起谈论;

b.每天细数自己遇到的开心事;

c.生气时,在心中默数10下再说话,如果非常生气就默数100下;

d.把你的思考都聚焦于你的感受和解决方案,而不是你对这件事情的解读和说明。

5.书籍推荐:

《最奇妙的秘密》

《结果的法则》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如何获得快乐》

《在场的过程》

《人间游戏》

《商界裸奔》

《灵魂的座位》

时间: 2024-10-29 19:11:11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的相关文章

大道至简第五章读后感

第五章 失败的过程也是过程 今天照样老师带领着我们阅读了大道至简第五章,阅读了<大道至简>的第五章,这章在前面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有了技术和团队,加上有效的沟通,接下来就要接项目做工程. “虚有其表耳”,本章以<明皇实录>中的一句话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要只求外表,只做形象工程,而是要透过表象,力求实质. 失败了不要紧,没有失败也就找不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更不用谈改进了.我们的前辈们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才总结出了“瀑布模型”“螺旋模型”等模型,方便了我们.但是

大道至简 第五章读后感

第五章 失败的过程也是过程 以得失而论,在瀑布模型与RUP模型之间,学习前者而不成,可思过程的本质:学习后者而不成,可得文字的架子. 如果懂得了所谓的模型原本都演化自那个简单的瀑布,那么文档是按XP写还是按RUP写,也就可以应时.应需,因地置宜,择善而从了. 越是简单的东西,往往越是接近于本质. 项目经理的工作,就是要去组织这个工程中的各个角色,使得分工明确,步调一致,共同地完成这个项目.四川有句地方话叫“做过场”,也有说成“走过场”的.“过场”是舞台术语,意思是角色从舞台一端出场,再走到另一端

大道至简 第五章 失败的过程也是过程 读后感

今天该写一写大道至简第五章读后感了. 首先是“做过程不是做工程”,过程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经历的一些事情,过程有很多种,虽然经历了某种过程,但不一定能实现某种功能.做完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并不等于做工程.做过程不是做工程的精义,也不是最终目的. 然后是“做过场”,做过场就好像是一种形式一样,做了没必要做的事情,就是浪费时间. 我们为什么做工程,不要忘了最终目的.目的,是实现客户的要求,工程只是一种实现的途径.最初做开发的前辈们,不用什么工程或者过程,也一样编出了程序,也一样解决了问题,也一样实现了

大道至简第七章读后感

大道至简第七章读后感——现实中的软件工程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战国策.秦策> 1:大公司手中的算盘 文中列举了IBM,Borland和Microsoft的一些体系,来说明大公司眼中的世界. 大公司们在标准.理论.语言上的争来夺去,未必全然出于“软件实现”的考虑.对统一理论.统一工具.统一过程的企图,其最终目的是在整个软件工程体系中的全面胜出.算 盘 上 的 绝 大 多 数 人 , 只 是 用 于 计 算 胜 负 的 一 枚 算子.所谓编程语言,只不过是

大道至简第五章阅读感想

第五章失败的过程也是过程 今天王建民老师依旧带领着我们阅读了大道至简第五章,第五章是失败的过程也是过程.通过前面的技术.团队和沟通,这章主要讲了关于做工程的问题. 文章开篇以一句<明皇实录>中的“虚有其表耳”来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只求外表,而是要透过表象,力求实质. 第五章的整体思想是让我们注重过程,因为有很多人从来不注重过程,只注重结果.然而过程对于一个编程人员也是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好的编程员从来不在乎程序的过程,只是关心最后程序是否能够实现,那么这个编程员一定不是一个好的编程员.

大道至简 第六章 读后感

说点什么呢,今天看了看大道至简第六章<从编程到工程>. 文章以<列子·说符>的“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为题记.第一节讲了“语言只是工具”,作者讲述了他曾经对一些编程语言的看法.他曾经也热衷于讨论语言的优劣,但是他现在不这样了,他已经不再专注于语言, 正如他在第一章中写到的一样:成天讨论这门语言好,或者那门语言坏的人,甚至是可悲的.确实,程序的好坏不在于语言,在于算法. 第二节又写了“程序”,程序=算法+结构,编程的精义于此

《大道至简》第一章读后感

经常听见有人抱怨编程太难,说自己不是学软件的料,那么他们真该好好看看<大道至简>这本书,相信他们看完这本书后会有很大收获. <大道至简>第一章引用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愚公移山”,用这个故事很好的概述了我们在完成一个项目时所要进行的步骤.听上去“愚公移山”和编程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看过作者的叙述又有原来如此的感觉.其实编程并没有什么难懂的,就和我们日常生活一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和后续的验收.例如某天我们突然发现家里放不出水了,这就是发现问题,我们会观

大道至简第三章读后感

---恢复内容开始--- 大道至简第三章的是团队的问题.我们知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计算机软件的功能要求也日趋上升.这样一来,计算机软件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源代码的量也越来越多.在这种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共同要求之下,一个团结而高效的开发团队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那么如何打造一支强有力.听指挥.能干活的开发团队呢?这一章作者就这个问题和我们展开了讨论. 作者着重的强调了项目经理在开发团队中的作用.首先声明一点,这并不是说团队的开发人员不重要,作者从始至终都认为编程

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大道至简第六章读后感

大道至简第六章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深.或者说这一章作者是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更开阔的视野.更独特的角度来解读软件工程这四个字的具体含义的. 作者的这些肺腑之言都是作者在软件行业工作了多年之后总结出来的.开发技术对一个软件产品质量的好坏和最终的成功的影响并虽然不能说是一点也没有,但也不是很大.真正起到决定性因素的不是那些技术细节,而是一个高度过程化.通晓方法论.拥有大量工具的开发团队或者是开发公司.在这个团队里面,无论是对项目经理还是开发经理甚至是一个普通的开发人员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团队内的每个人必

《大道至简》第一章读后感和伪代码

阅读了<大道至简>第一章,感到作者对编程的精义分析非常具体形象,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了编程的本质.又将他们扮演的管理者,技术人员,程序分析师众多形象展现出来.又在困惑人们的"我能不能学会编程"这一问题做出回答,作者列举生活实例,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将很多抽象的东西,简单化,通过最常见的生活中的实例介绍"大道". import java.大道至简.*; public class.yishan.*; { public static v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