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爱毁灭——《无声告白》的读后感作文3000字

被爱毁灭——《无声告白》的读后感作文3000字: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1977年5月3日早晨6点30分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莉迪亚已经死了,他们只清楚一个无伤大雅的事实:莉迪亚来不及吃早餐了。”
这开篇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加缪《局外人》的经典开篇,“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看到开篇不禁猜想,这难道是一本悬疑小说?读后发现,有推理的味道,但全书囊括的东西还挺多,涉及种族歧视、女权问题、混血后裔、家庭教育、梦想自由、师生恋、同性恋、婚外情,等等。这本书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写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一度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获得美国亚马逊网站2014年度最佳图书,可谓是一书成名。
莉迪亚死了,她是一个16岁的女孩。从她的死,铺展开一个家庭人物的成长画卷。父亲詹姆斯是中国人,小时候移民到美国,现在是大学老师,从小因为肤色外貌不同,他始终想着如何融入人群。母亲玛丽琳出生于美国一个平凡的家庭,学习成绩优秀,喜欢物理和化学,一心想着特立独行,梦想当一名医生(她的母亲是一个家政老师,每天都在教女学生如何照顾家庭,希望女儿上大学找一个哈佛男人)。哥哥内斯,与莉迪亚在同一个学校,成绩优异,同样受着黄皮肤的歧视。妹妹汉娜,一个需要爱而未被重视的女孩,从小养成了躲在一边冷静观察家人的习惯。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呢?如同任何事一样,根源在父母。因为莉迪亚的父母,因为她父母的父母。”
从心理学角度看,父母是孩子的上帝,孩子在什么样的家庭成长,由什么样的父母抚养长大,会决定和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朋友“星海心岛”公众号里有写家庭关系的文章用了这个动画,欢迎大家关注)

现在来看看,莉迪亚之死与父母有什么关系。也许原因,在父亲詹姆斯认识母亲玛丽琳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他俩是师生恋,玛丽琳还是大学生的时候,一眼就看上了讲课的詹姆斯,当时詹姆斯是上历史课,教室的学生几乎都溜完了,可他一点不为所动地讲完课,因为他只想普普通通的过好每一天。而一心追求特别的玛丽琳,却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黄种人,他是那样的特别。就这样,玛丽琳不顾母亲的劝阻结婚了。婚后,本该到哈佛任教的詹姆斯被顶替掉了,本该完成学业的玛丽琳怀孕了,就这样詹姆斯重新找工作养家,玛丽琳留在家里照顾孩子。
故事如果这样延续下去,平平淡淡,却也不乏幸福。可玛丽琳那颗追求自由梦想的心,却无法平静下来,她在家里看到了母亲的影子,她变成了母亲一样的女人,这是她一辈子要挣脱的牢笼,一辈子要逃离的生活方式,她拿出从死去母亲的那本烹饪书,反复告诫自己“你的人生不止如此”。此时,她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哥哥内斯和莉迪亚。为了梦想,她一声不吭地留下一张字条后,收拾行囊离家出走了,重返学校准备完成学业。
玛丽琳的出走,让我想起了“娜拉出走”(挪威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主人公,是个善良、天真、纯洁而坚强的少妇,可以为了丈夫和家庭忍辱负重、牺牲一切;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但她更是个渴望独立自由,在看清真相后勇敢地冲出牢笼寻求自由的高尚女性),想起了“思特里克兰德出走”(毛姆《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为了绘画离开家庭走上艺术之路,虽穷困潦倒而百折不回,献身于绘画。原型是著名画家高更)。
她离开3个月,杳无音信,詹姆斯兼顾起养家和照顾孩子的责任,可以想见,孩子们每天与电视呆在一起,以面包、牛奶充饥。3个月后,玛丽琳发现自己怀孕了,肚子里的小汉娜让她回归了家庭。
回到家里那一刻,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莉迪亚的内心里有了裂痕和阴影,她始终怀着失去母亲的恐惧生活着,为此她极力地迎合母亲,生怕再次失去她。而玛丽琳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不,也许她没有,她把这一切寄托到了莉迪亚身上,从小为她买医学的书籍。莉迪亚不负重望,也不敢负重望,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只要她母亲让她学的,她都强迫自己学得很好。
还有她的父亲,那个永远担心无法融入人群的男人,他不关心莉迪亚的成绩,生怕女儿也像他小时候那样被隔离、被漠视,永远无法找到朋友,所以他经常会强迫女儿交朋友。为了父亲,莉迪亚会时常拿起电话,表演与同学聊天的情景,经常应付父亲对朋友的盘问。她强迫自己装着像有朋友,可现实里她没有朋友,只有他的哥哥每天坐校车帮她占座位,她只有他。
“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莉迪亚被爱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哥哥内斯同样十分优秀却始终得不到关注,他每天想着就是如何引起父母的注意,甚至在他考上哈佛时,父母的喜悦也只是一阵礼花闪过。那个可怜的小汉娜就更别提了,她默默的躲在一边,连争夺被爱的勇气都几乎没有。作者这样描述她的处境,“多年来对爱的渴求让她变得敏锐,她就像一条饥饿的狗,不停地翕动鼻孔,捕捉着哪怕是最微弱的食物香气。”
莉迪亚在爱中挣扎着,如溺水一般。以前还有哥哥的理解和同情,内斯虽然无法得到父母的持久关注,可他却能够理解妹妹被爱捆绑得窒息感,这常常成为莉迪亚的心理和精神安慰。可当哥哥迫不急待的准备前往哈佛开始新学业,她觉得自己变得一无所有,在此之前甚至不惜把哥哥的几封录取通知书都藏起来。
“很久以前的那天,就是坐在这个码头上的这个位置时,她已经开始感觉到,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
莉迪亚在学习成绩下滑、哥哥即将离开的情况下,无处宣泄的她,选择与学校公认的坏男孩(也是邻居)交往,学他抽烟甚至想要发生性关系,却被拒绝了,从这时起她已经开始走上毁灭的道路。她死后,哥哥一直认为,是因为与这个坏男孩的交往,才导致了妹妹的死亡。只有小妹妹汉娜发现,那个坏男孩爱的人是他的哥哥。
“她不会弄错的。她一看到就认出了它。那是爱,是一厢情愿的深切渴慕,只有付出,得不到回报;是小心翼翼而安静的爱恋,却无所畏惧,无论如何,都会执着地进行下去。”
莉迪亚在深夜走到小湖边,那是她从小一直玩耍的地方,一次她被哥哥推了下去差点淹死,哥哥把他救了上来。她懂得那份窒息的感受,与被期待的爱一模一样。她把船推进湖里,一直划到湖心,那一刻,她明了了,再也不愿意为谁活着;那一刻,她勇敢了,决心为自己而活;那一刻,她跳进了湖中,因为她相信自己能游回去……
人非生而为人,需要花费一生成为人。同样,我非生而为我,需要花费一生成为自己。玛丽琳为了挣脱她的母亲而变得特立独行,最后却走上了母亲的老路,以爱的名义把那副镣铐套在了女儿身上,只不过她母亲的是“家庭和哈佛男人”,她的则是“梦想和医生”。
我以为,人的独立自由,最根本的是体现在选择权上。每一个自主的选择,都是自我的体现,一个个选择构成了人的一生,放弃了选择,也就是放弃了自我。好听的话是“我的人生我做主”,不好听的话是“我的人生我糟蹋”。父母都想让孩子过得好一点,可怕的是每一个父母都以为自己参透了人生、洞悉了生活、掌握了幸福的密码,可那样的人生、那样的生活、那样的幸福是孩子想要的吗?我也为人父了,深知这种为孩子好的心理,可有时候放手才是真爱和大爱。
当然,对子女来说,成长是一种经历,独立是凭本事干出来的,自由是靠斗争争取过来的。父母永远是子女面前的一座大山,翻过这座大山是我们的成人礼。独立有独立的资本,能养活自己的时候,独立的底气就足了,没断奶还是巨婴的时候,喊独立顶多是嫌奶水不够。
想着娶媳妇,可张口问父母要房子;想着当公务员,却要求父母找关系;想着当老板,又让父母拿存款投资,这样的话,乘早还是乖乖坐在桌子上,父母做啥吃啥吧。自由意志坚如磐石的时候,那斗争的锐气就任谁无法阻挡,青年的成长史,也是一部与父亲的斗争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决心意志和“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雄心壮志,那可是实实在在的,要自由那就据理力争,以死抗争,有不怕死的决心,还怕什么不能自由,不能自由的活,还不能自由的死!
人的一生,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他就是他,再近的血缘连不成一个人,再好的感情也融不成一个人,我有我的目标,你有你的目标,他有他的目标,相伴一生一起走,能够相互懂得、相互欣赏、相互慰藉就挺好的,不必非捆在一条绳上纠扯着,费力不讨好,还闹个不欢而散。看来,爱也是个技术活,起码要让人舒服才行吧!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ushublog/p/10581926.html

时间: 2024-11-05 02:18:08

被爱毁灭——《无声告白》的读后感作文3000字的相关文章

《爆款文案》的读后感作文3000字

<爆款文案>的读后感作文3000字:作者:娜轮明月:<爆款文案>是一本新手学习文案的操作指南,截至目前我看了2.5遍,看完全文,你就知道为啥了~这本书的作者是关建明,营销圈人称他为"老关".他是前奥美广告人,曾经在奔驰汽车服务,后来又跳槽到一家医疗企业,在四年内把业绩做到11倍的增长.他是老牌权威杂志<销售与管理>的专栏作者,36篇营销长文被广告门.梅花网.数英网等一线营销媒体先后转载.我付费订阅了他在知识星球里面的"老关的营销圈"

患难见真情——《青铜葵花》读后感作文3700字

患难见真情--<青铜葵花>读后感作文3700字:写在前面的话:曹文轩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儿童文学作家,这几年陪着学生看了很多曹文轩的作品.他的作品非常值得用心品读,每一次看他的书,都会感觉到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被触动了.曹文轩总能用质朴的语言,纯粹的情感带给人无言的感动,哪怕是悲伤也表现得那么小心谨慎.正如国际安徒生奖的颁奖词一样: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虽然作品里面充斥着淡淡的哀伤,却又不至于让人感到悲伤.曹文轩,2016年4月4日获"国际安徒生奖&q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读后感作文2100字

生命是一个无解的谜--<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读后感作文2100字<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这本书是周国平先生写得,一直以来,我都很执着地认为,周先生十分擅长用一种平淡的语调来撕开我们心灵蒙上的那层厚厚的屏障.周国平的散文总有一种白玉兰一般的芳香,清清爽爽的,干干净净的.无论什么时候读他的散文,都可以使人感受到从喧嚣的闹市,飞到若禅若道的平静世界,从烦恼丛生的惆怅,回到无根无欲的无邪时代.徜徉在他优美的文字中,总会逆溯到一份难得的清醒.即使这份清醒会伴随着阵痛.(一)生命的意义在茫

我眼中的《芳华》读后感作文2500字

我眼中的<芳华>读后感作文2500字:读完小说<芳华>,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好人终究没能得到好报,刘峰最终因为癌症去世,这样悲剧的结尾令人唏嘘不已.好人刘峰以爱之名的表白加拥抱却因林丁丁的一句"救命"而意外演变成了"触摸事件",这简单的两个字以摧古拉朽之势催毁了刘峰的一生.而曾经受惠于刘峰的文工团众人们,因这一事件否定了刘峰之前的千好万好,对刘峰更是无情的背叛和唾骂.极度自卑.缺爱的何小曼以为逃离了那个视她为"拖油瓶"的&q

浅谈管理与用人——《资治通鉴》读后感作文3500字

浅谈管理与用人--<资治通鉴>读后感作文3500字:作者:姜柄匡:伟大巨作<资治通鉴>,简称<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这部长篇历史巨作,遵循着"有资于治道"的宗旨,选择了浩瀚历史典籍中的治国理政.选人用人的具体历史事件.本人第一遍习读<资治通鉴>即为其选人用人的道理入

《中国史学名著》的读后感作文2600字

<中国史学名著>的读后感作文2600字:本书的作者是钱穆先生,钱穆先生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严耕望语).他们是近代史上最为杰出的史学家,也是我最为敬佩的大家.在中学时,我曾经拜读过他的作品<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人生十论>,感觉很是佩服,在大学,每天都要经过老校长陈垣的雕塑,于是对于他们的作品很感兴趣,恰好听了一节历史学院的课,老师一位专攻口述史方面的老先生,老先生年逾九十,是吕思勉先生的弟子,(看过他的<隋唐

《沉默的大多数》的读后感作文3500字

<沉默的大多数>的读后感作文3500字:距离上次这样认真的写看一本书后的读后感,应该十年有余了,长得都忘记了写读后感的套路了.记忆中应该是先夸一下作者,百度复制粘贴过来简要概括地写一下他的生平,这本书的背景材料,自己看这本书的感悟,然后引用书中的话,证明作者写得是多么生动形象牛逼,自己看了过后多么受益匪浅,再一次一边引用书中的妙语连珠一边含沙射影夸自己,觉得自己收获大大的满足,享受了一顿精神的饕餮盛宴,然后郑重其事地推荐给你,一般就可以结束了.如果胆子再大点,可以评价这本书的价值,作者对推动历

安得一颗光明心——《王阳明大传》的读后感作文4100字

安得一颗光明心——<王阳明大传>的读后感作文4100字:偶然听到一个关于王阳明的讲座,简直让我入了迷.多年前接触到阳明,是在思想史中读到的对阳明心学的介绍,晦涩难懂的学术词汇,让我失去了了解他的兴趣.不想,一个偶然听到的系列讲座,将阳明有血有肉地呈现出来,我才知道了阳明的传奇人生.阳明一生起起落落,可是无论逆境.绝境,从不曾看到他颓废.消沉,他永远是积极的.乐观的.进取的,用其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命的终点,他想回家而不得,病卧小舟,弟子询问遗言,阳明道“我心光明,亦复

《高效能青少年的七个习惯》读后感作文3900字

<高效能青少年的七个习惯>读后感作文3900字:习惯一: 积极处世(be proactive )简而言之,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用西恩的话说就是:"在我们家长大经常是巨大的痛苦,因为我爸爸总是让我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负责." 世界上有两种人--积极主动的人和被动接受的人,前者对自己负责,后者埋怨别人:前者创造机会,后者坐等事情发生.He wanted me to learn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eople in the worl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