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default-servlet-handler/>的作用

优雅REST风格的资源URL不希望带 .html 或 .do 等后缀.由于早期的Spring MVC不能很好地处理静态资源,所以在web.xml中配置DispatcherServlet的请求映射,往往使用 *.do 、 *.xhtml等方式。这就决定了请求URL必须是一个带后缀的URL,而无法采用真正的REST风格的URL。

如果将DispatcherServlet请求映射配置为"/",则Spring MVC将捕获Web容器所有的请求,包括静态资源的请求,Spring MVC会将它们当成一个普通请求处理,因此找不到对应处理器将导致错误。

如何让Spring框架能够捕获所有URL的请求,同时又将静态资源的请求转由Web容器处理,是可将DispatcherServlet的请求映射配置为"/"的前提。由于REST是Spring3.0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所以Spring团队很看重静态资源处理这项任务,给出了堪称经典的两种解决方案。

先调整web.xml中的DispatcherServlet的配置,使其可以捕获所有的请求:

<servlet>
        <servlet-name>springMVC</servlet-name>
        <servlet-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DispatcherServlet</servlet-class>
        <load-on-startup>1</load-on-startup>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springMVC</servlet-name>
        <url-pattern>/</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通过上面url-pattern的配置,所有URL请求都将被Spring MVC的DispatcherServlet截获。

方法1.采用<mvc:default-servlet-handler />

<mvc:default-servlet-handler />

在springMVC-servlet.xml中配置<mvc:default-servlet-handler />后,会在Spring MVC上下文中定义一个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resource.DefaultServletHttpRequestHandler,它会像一个检查员,对进入DispatcherServlet的URL进行筛查,如果发现是静态资源的请求,就将该请求转由Web应用服务器默认的Servlet处理,如果不是静态资源的请求,才由DispatcherServlet继续处理。

一般Web应用服务器默认的Servlet名称是"default",因此DefaultServletHttpRequestHandler可以找到它。如果你所有的Web应用服务器的默认Servlet名称不是"default",则需要通过default-servlet-name属性显示指定:

<mvc:default-servlet-handler default-servlet-name="所使用的Web服务器默认使用的Servlet名称" />

方法2.采用<mvc:resources />

<mvc:default-servlet-handler />将静态资源的处理经由Spring MVC框架交回Web应用服务器处理。而<mvc:resources />更进一步,由Spring MVC框架自己处理静态资源,并添加一些有用的附加值功能。

首先,<mvc:resources />允许静态资源放在任何地方,如WEB-INF目录下、类路径下等,你甚至可以将JavaScript等静态文件打到JAR包中。通过location属性指定静态资源的位置,由于location属性是Resources类型,因此可以使用诸如"classpath:"等的资源前缀指定资源位置。传统Web容器的静态资源只能放在Web容器的根路径下,<mvc:resources />完全打破了这个限制。

其次,<mvc:resources />依据当前著名的Page Speed、YSlow等浏览器优化原则对静态资源提供优化。你可以通过cacheSeconds属性指定静态资源在浏览器端的缓存时间,一般可将该时间设置为一年,以充分利用浏览器端的缓存。在输出静态资源时,会根据配置设置好响应报文头的Expires 和 Cache-Control值。

在接收到静态资源的获取请求时,会检查请求头的Last-Modified值,如果静态资源没有发生变化,则直接返回303相应状态码,提示客户端使用浏览器缓存的数据,而非将静态资源的内容输出到客户端,以充分节省带宽,提高程序性能。

在springMVC-servlet中添加如下配置:

<mvc:resources location="/,classpath:/META-INF/publicResources/" mapping="/resources/**"/>

以上配置将Web根路径"/"及类路径下 /META-INF/publicResources/ 的目录映射为/resources路径。假设Web根路径下拥有images、js这两个资源目录,在images下面有bg.gif图片,在js下面有test.js文件,则可以通过 /resources/images/bg.gif 和 /resources/js/test.js 访问这二个静态资源。

假设WebRoot还拥有images/bg1.gif 及 js/test1.js,则也可以在网页中通过 /resources/images/bg1.gif 及 /resources/js/test1.js 进行引用。

时间: 2025-01-17 17:15:09

<mvc:default-servlet-handler/>的作用的相关文章

DOCTYPE声明作用及用法详解

一.浏览器呈现模式和doctype 有的网页是遵循标准而创作的,但也有很多不是.即使你不能创建遵循标准的网页,也希望浏览器根据标准来正确显示那些页.目前,大量网页充斥着大量非标准代码,它们仍能正常地工作.事实上,为旧版浏览器设计的大多数代码都能在新版浏览器中正确显示(虽然呈现方式可能有所区别).这是什么原因呢?事实上,假如严格遵循最新标准,会完全破坏那些页的生存基础.对于任何希望有所作为的浏览器来说,这当然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浏览器呈现模式 现代浏览器包括不同的呈现模式,目的是既支持遵循标准的网

&lt;!DOCTYPE&gt;的作用

每次写html的时候,第一句总是要写 <!DOCTYPE html> 从来没有想过这句有什么作用.直到今天看公开课的时候,老师说这个很重要,并用IE演示了一下不加这句的后果--会产生页面格式错误.所以就查了下关于<!DOCTYPE>的作用. DOCTYPE标签是一种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文档类型声明,它的目的是要告诉web浏览器,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文档类型定义(DTD)来解析文档. 在 HTML 4.01 中有三种 <!DOCTYPE> 声明: HTML 4.01 Stric

&lt;!DOCTYPE html&gt;作用

document.compatMode属性 document.compatMode用来判断当前浏览器采用的渲染方式. 官方解释: BackCompat:标准兼容模式关闭.CSS1Compat:标准兼容模式开启. <!DOCTYPE html>标签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个浏览器在对页面的渲染上存在差异,甚至同一浏览器在不同版本中,对页面的渲染也不同.在W3C标准出台以前,浏览器在对页面的渲染上没有统一规范,产生了差异(Quirks mode或者称为Compatibility Mode):由于W3C

Doctype的作用以及严格模式和混杂模式的区别

<!DOCTYPE>声明位于位于HTML文档中的第一行,处于 <html> 标签之前.告知浏览器的解析器用什么文档标准解析这个文档.DOCTYPE不存在或格式不正确会导致文档以兼容模式呈现.标准模式的排版和JS运作模式都是以该浏览器支持的最高标准运行.在兼容模式中,页面以宽松的向后兼容的方式显示,模拟老式浏览器的行为以防止站点无法工作.HTML5 为什么只需要写 <!DOCTYPE HTML>?HTML5 不基于 SGML,因此不需要对DTD进行引用,但是需要docty

Doctype的作用?严格模式和混杂模式的区分,以及如何触发着2中模式?

---恢复内容开始--- <!Doctype>声明位于文档的最前面,处于<html>标签之前,告知浏览器使用哪种文档类型来规范这个文档. DOCTYPE不存在或格式不正确会导致文档以混杂模式呈现. 严格模式就是浏览器根据web标准去解析页面,是一种要求严格的DTD,不允许使用任何表现层的语法. 混杂模式就是一种向后兼容的解析方法. 触发标准模式或者说严格模式很简单,就是HTML前申明正确的DTD,触发混杂模式可以在html文档开始不声明DTD,或者在DOCTYPE前加入XML声明.

HTML&lt;!DOCTYPE&gt; 声明的作用

在html页面中,下面这行代码究竟有何用呢?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在一次页面重构过程中,看到静态页的第一行有这么一段代码,其后紧跟一大片空白,在删除空白的时候不小心删掉了这行代码,然后.... 原来显示正常的页面,瞬间凌乱了,字体样式

2016-9-8 关 于&lt;!DOCTYPE HTML&gt;

<!DOCTYPE HTML> 作用: 声明文档解析的类型(document.compatMode),避免浏览器的怪异现象. 避免页面在不同浏览器出现样式bug,浏览器兼容的问题. 页面渲染的两种方式(document.compatMode): 怪异模式(BackCompat): 浏览器使用自己的怪异模式来渲染页面 (默认的) 标准模式(CSS1Compat):浏览器使用W3C的模式来渲染页面 如果我们不用<!DOCTYPE HTML>来做声明的话,页面默认使用的是怪异模式(Bac

web文档类型DOCTYPE html很重要

之前写html或者jsp页面,从来不注意DOCTYPE 的声明,也不太明白DOCTYPE 的作用.直到最近碰到了一个非常奇葩的bug:某一个页面在IE7和8,Chrome,ff等下正常,但是在IE9下显示有问题,我就开始找啊找,各种调试,终于在httpWatch里边找到了答案:DOCTYPE未声明.于是我给页面添加了<!DOCTYPE html>,果然奏效了. 下面我就尽可能简洁扼要的说一下DOCTYPE的作用和用法. 1作用:声明文档的解析类型(document.compatMode),避免

HTML5标准学习 – DOCTYPE

所谓DOCTYPE,最初是XML的概念,即通过一种特定的语法,作为一种元数据,来描述XML文档中允许出现的元素,以及各元素的组成.嵌套规则等.具体的概念可以在WIKI中中得到一个更详细的结果. 但是在HTML中,DOCTYPE又有着一些不同的效果,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触发浏览器标准模式的功能.即如果没有DOCTYPE,浏览器会进入一种被称为Quirks模式的怪异状态,在该模式下,浏览器的盒模型.样式解析.布局等都与标准规定的存在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HTML标准.DOM标准等,只规定了在标准

有关doctype!!!

浏览器呈现模式 现代浏览器包括不同的呈现模式,目的是既支持遵循标准的网页,也支持为老式浏览器而设计的网页.其中, Standards (标准)模式(也就是严格呈现模式)用于呈现遵循最新标准的网页,而 Quirks (包容)模式(也就是松散呈现模式或者兼容模式)用于呈现为传统浏览器而设计的网页.另外,注意Mozilla/Netscape 6新增了一种 Almost Standards (近似标准)模式,用于支持为标准的某个老版本而设计的网页. 什么是 doctype切换?       放在网页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