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资料现在已经经查阅的差不多了。决定在这里理理思路。
首先是Introduction,这一段放在最后写吧,但现在也有些想法。 This essay will discuss the HCI on wearable devices. 关于在可穿戴设备上的交互,会谈到现在可穿戴式设备交互的的种种方式。然后再谈一谈可穿戴式设备的未来 - 对现有技术评估,还有现在这些技术对以后的影响。
可穿戴式设备的兴起,还要从两年前的Googleglass说起。Googleglass按在眼镜上,但是他的交互方式确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触摸板。Googleglass的触摸板是在眼镜镜腿上的小触摸板,能够进行滑动点击等操作。Googleglass上其他的交互方式,也只有“眼部追踪”算得上是新颖。眼部追踪这一项功能同样也在三星Galaxy手机上有应用。这些交互的体验到底怎样,后文会提到。
当后来Googleglass并没有推广开来 (无论是价格原因还是什么其他的), Applewatch就成为众望所归的产品。 事实上,在Applewatch推出之前, Apple的iPhone就已经拥有很多第三方开发的可穿戴式设备, 譬如说 大名鼎鼎的fitbit。fitbit手环佩戴舒适, 能够记步、 监测数据并通过相应算法计算出体力能量的消耗情况。但是它仅仅是一个手环而已, 并不是能够进行交互的智能设备。
写到这里,我意识到, 这篇文章并不是要讨论可穿戴设备上的交互,而是要讨论借助可穿戴式设备,我们现有的HCI有什么新方向。
再看了一遍写作要求和写作指导,明白了我这篇report的内容: 可穿戴设备与HCI。 report将会包括两个部分,可穿戴式设备帮助现有HCI的发展,还有就是现有可穿戴设备自身的交互。
100 - 现在的交互,PC端用的就是键盘和鼠标, 移动端就是触摸屏。 键盘有人追求机械键盘的手感 (譬如我哈哈哈), 但是触摸屏呢?就是玻璃,摸上去跟窗户的玻璃一样 。 在iPhone和iPad上, 我们的输入是靠手指简单却机械的滑动, 输出的信息往往是靠眼睛来接受(偶尔有声音)。 所以操作下来,我们的眼睛酸胀,手指肌肉僵硬。 除了鼠标键盘还有你自己的手指之外, 交互其实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 可穿戴式设备就将会对人机交互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穿戴式设备的描述。[http://www.wearabledevices.com/what-is-a-wearable-device/] (general definition) key words: accessorice incorporated computer, "constant, convenient, seamless, portable, and mostly hands-free access to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s", "Wearable technology tends to be more sophisticated than hand-held technology on the market today because it can provide sensory and scanning features not typically seen in mobile and laptop devices, such as biofeedback and tracking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40 - 可穿戴式设备对交互的影响可以是两个方面的: 改变现有人与计算机的交互, 可穿戴式设备自身的交互的创新。 因为可穿戴式设备不仅仅是人机交互的工具, 它本身就可以是一个是智能设备。
改变现有的人机交互目前有两种产品: Leap Motion 和 OMY 臂环。 如果说算上手机上的交互的话, 那么, 语音功能和眼部识别也应该算的上。
60 - Leap motion通过两块视觉记录仪器 (也就是cameras), 再通过复杂的算法将两块图像拼合,从而搭建成3D模型。 [Leap Motion并不是可穿戴设备。]
60 - MYO arm band需要使用者将其戴在手臂上。臂环通过监测肌肉产生的电活动(表面肌电图eEMG) ,从而判断使用者手臂的动作。 这个产品集成了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和复杂的算法。 "它内置了三轴加速器、三轴陀螺仪,使用了同手机一样的ARM处理器处理生成的数据,采用蓝牙4.0进行数据连接。MYO使用的eEMG(表面肌电图)最早应用在航空领域,为了使宇航员在太空更方便输入指令,研发人员通过肌肉活动时神经肌肉生物电变化的产生的序列,捕捉使用者的运动模式,实现信号对终端的输出,由于肌肉信号十分微弱,所以MYO的核心技术在于肌肉电信号为输入的处理系统"
60 - 手机上的语音助手已经很成熟了。 Apple的Siri和微软的Cortana,无论是在设置提醒还是资讯的获取上,都是非常便利的助手。
20 - 眼部识别功能在三星的Galaxy系列手机上有所运用。可以帮助使用者上下翻转网页。
20 - 眼部识别功能不仅仅出现在在三星Galaxy智能手机上, 还出现在红火一时的Googleglass上。 Googleglass是Google推出的可穿戴式设备,它的交互方式主要是眼镜腿上的触摸板和语音控制, 并辅助以眼部追踪。
100 - 另一款awesome的产品就是Applewatch了。 Apple watch给可穿戴式设备带来了新的技术, Force touch和 taptic engine。 [https://www.ifixit.com/Teardown/MacBook+Pro+13-Inch+Retina+Display+Early+2015+Teardown/38300] 给用户非常新颖的体验,让交互有了触觉。
Evaluation:
40 - 首先, MYO。 ”而由于拥护需要通过一套规定好的动作编码来进行输入,在复杂的使用环境里,数据的采集、过滤,进而数字化的过程中难度不小,可能在操控体验也会打些折扣。“ 准确度的问题很大。
50 - 语音助手的局限性很大, 特别是无法对app进行操作。 能执行明确的命令, 但是无法操作app。而且往往过于依赖于网络。语音识别的精度问题要很多,但是无法识别有带有口音的命令。
30 - Googleglass上的眼部识别功能精确度极其低。 由于它受限于使用时的光照条件,不同人的瞳孔颜色还有使用的戴眼镜与否。
50 - 触觉反馈情况良好。但是仅仅是改善了触觉的交互。
30 - 通病。 可穿戴式设备的计算能力有限。 电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