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
Socket的英文原义是“孔”或“插座”,在Unix的进程通信机制中又称为‘套接字’。套接字实际上并不复杂,它是由一个ip地址以及一个端口号组成。Socket正如其英文原意那样,像一个多孔插座。一台主机犹如布满各种插座(ip地址)的房间,每个插座有很多插口(端口),通过这些插口接入电线(进程)我们可以烧水,看电视,玩电脑……
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
套接字的作用之一就是用来区分不同应用进程,当某个进程绑定了本机ip的某个端口,那么所有传送至这个ip地址上的这个端口的所有数据都会被内核送至该进程进行处理。
---python中的socket
Python 提供了两个基本的 socket 模块。
第一个是 Socket,它提供了标准的 BSD Sockets API。
第二个是 SocketServer, 它提供了服务器中心类,可以简化网络服务器的开发。
----socket
先来说第一个。
我们知道,现在的应用程序大多为C/S架构,也就是分为客户端/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服务器端进程需要申请套接字,然后自己绑定在这个套接字上,并对这个套接字进行监听。当有客户端发送数据了,则接受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对客户端进行响应。
客户端:客户端则相对简单些,客户端只需要申请一个套接字,然后通过这个套接字连接服务器端的套接字,连接建立后就可以进行后续操作了。
python编写服务器端的步骤:
1 创建套接字
import socket s1=socket.socket(family,type) #family参数代表地址家族,可为AF_INET或AF_UNIX。AF_INET家族包括Internet地址,AF_UNIX家族用于同一台机器上的进程间通信。 #type参数代表套接字类型,可为SOCK_STREAM(流套接字)和SOCK_DGRAM(数据报套接字)。 #默认为family=AF_INET type=SOCK_STREM
2 绑定套接字
s1.bind( address ) #由AF_INET所创建的套接字,address地址必须是一个双元素元组,格式是(host,port)。host代表主机,port代表端口号。#如果端口号正在使用、主机名不正确或端口已被保留,bind方法将引发socket.error异常。 #例: (‘192.168.1.1‘,9999)
3 监听套接字
s1.listen( backlog ) #backlog指定最多允许多少个客户连接到服务器。它的值至少为1。收到连接请求后,这些请求需要排队,如果队列满,就拒绝请求。
4 等待接受连接
connection, address = s1.accept() #调用accept方法时,socket会时入“waiting”状态,也就是处于阻塞状态。客户请求连接时,方法建立连接并返回服务器。 #accept方法返回一个含有两个元素的元组(connection,address)。 #第一个元素connection是所连接的客户端的socket对象(实际上是该对象的内存地址),服务器必须通过它与客户端通信; #第二个元素 address是客户的Internet地址。
5 处理阶段
s1.recv(bufsize[,flag]) #接受套接字的数据。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bufsize指定最多可以接收的数量。flag提供有关消息的其他信息,通常可以忽略 s1.send(string[,flag]) #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返回值是要发送的字节数量,该数量可能小于string的字节大小。即:可能未将指定内容全部发送。
6 传输结束,关闭连接
s1.close() #关闭套接字
python编写客户端
1 创建socket对象
import socket s2=socket.socket()
2 连接至服务器端
s2.connect(address) #连接到address处的套接字。一般,address的格式为元组(hostname,port),如果连接出错,返回socket.error错误。
3 处理阶段
s2.recv(bufsize[,flag]) #接受套接字的数据。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bufsize指定最多可以接收的数量。flag提供有关消息的其他信息,通常可以忽略 s2.send(string[,flag]) #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返回值是要发送的字节数量,该数量可能小于string的字节大小。即:可能未将指定内容全部发送。
4 连接结束,关闭套接字
s2.close()
时间: 2024-10-06 21: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