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将要介绍的HTML5 音频处理接口与Audio标签是不一样的。页面上的Audio标签只是HTML5更语义化的一个表现,而HTML5提供给JavaScript编程用的Audio API则让我们有能力在代码中直接操作原始的音频流数据,对其进行任意加工再造。 展示HTML5 Audio API 最典型直观的一个例子就是跟随音乐节奏变化的频谱图,也称之为可视化效果。本文便是以此为例子展示JavaScript中操作音频数据的。 文中代码仅供参考,实际代码以下载的源码为准。 了解Audio API |
|
通过AudioContext可以创建不同各类的 AudioNode,即音频节点,不同节点作用不同,有的对音频加上滤镜比如提高音色(比如BiquadFilterNode),改变单调,有的音频进行 分割,比如将音源中的声道分割出来得到左右声道的声音(ChannelSplitterNode),有的对音频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即本文要用到的 (AnalyserNode)。 浏览器中的Audio API window.AudioContext = 这是一种常见的用法,或者操作符‘||‘ var audioContext=new window.AudioContext(); 考虑浏览器不支持的情况 这样就安全多啦,妈妈再不担心浏览器报错了。 组织代码 var Visualizer = function() { this.file = null, //要处理的文件,后面会讲解如何获取文件 this.fileName = null, //要处理的文件的名,文件名 this.audioContext = null, //进行音频处理的上下文,稍后会进行初始化 this.source = null, //保存音频 }; Visualizer.prototype = { _prepareAPI: function() { //统一前缀,方便调用 window.AudioContext = window.AudioContext || window.webkitAudioContext || window.mozAudioContext || window.msAudioContext; //这里顺便也将requestAnimationFrame也打个补丁,后面用来写动画要用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 =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 || window.webkitRequestAnimationFrame || window.mozRequestAnimationFrame || window.msRequestAnimationFrame; //安全地实例化一个AudioContext并赋值到Visualizer的audioContext属性上,方便后面处理音频使用 try { this.audioContext = new AudioContext(); } catch (e) { console.log(‘!妳的浏览器不支持AudioContext:(‘); console.log(e); } }, } 加载音频文件 文件获取的方法: 1.新开一个Ajax异步请求来获取文件,如果是本地测试需要关掉浏览器的同源安全策略才能获取成功,不然只能把网页放到服务器上才能正常工作。 具体说来,就是先开一个XMLHttpRequest请求,将文件路径作为请求的URL,并且设置请求返回类型为‘ArrayBuffer‘,这种格式方便我们后续的处理。下面是一个例子。 2.通过文件类型的input来进行文件选择,监听input的onchnage事件,一担文件选中便开始在代码中进行获取处理,此法方便,且不需要工作在服务器上 3.通过拖拽的形式把文件拖放到页面进行获取,比前面一种方法稍微繁杂一点(要监听‘dragenter‘,‘dragover‘,‘drop‘等事件)但同样可以很好地在本地环境下工作,无需服务器支持。 不用说,方法2和3方便本地开发与测试,所以我们两种方法都实现,既支持选择文件,也支持文件拖拽。 (1)通过选择获取 当然,这里同时也把最后我们要画图用的canvas也一起放上去吧,后面就不用多话了。所以下面就是最终的HTML了,页面基本不会变,大量的工作是在JavaScript的编写上。 向Visualizer对象的原型中新加一个方法,用于监听文件选择既前面讨论的onchange事件,并在事件中获取选择的文件。 _addEventListner: function() { var that = this, audioInpu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uploadedFile‘), dropContainer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canvas")[0]; //监听是否有文件被选中 audioInput.onchange = function() { //这里判断一下文件长度可以确定用户是否真的选择了文件,如果点了取消则文件长度为0 if (audioInput.files.length !== 0) { that.file = audioInput.files[0]; //将文件赋值到Visualizer对象的属性上 that.fileName = that.file.name; that._start(); //获取到文件后,开始程序,这个方法会在后面定义并实现 }; }; } 上面代码中,我们假设已经写好了一个进一步处理文件的方法_start(),在获取到文件后赋值给Visualizer对象的file属性,之后在 _start()方法里我们就可以通过访问this.file来得到该文件了,当然你也可以直接让_start()方法接收一个file参数,但将文件赋 值到Visualizer的属性上的好处之一是我们可以在对象的任何方法中都能获取该文件 ,不用想怎么用参数传来传去。同样,将文件名赋值到Visualizer的fileName属性当中进行保存,也是为了方便之后在音乐播放过程中显示当前 播放的文件。 (2)通过拖拽获取 还是在上面已经添加好的_ addEventListner方法里,接着写三个事件监听的代码。 dropContainer.addEventListener("dragenter", function() { that._updateInfo(‘Drop it on the page‘, true); }, false); dropContainer.addEventListener("dragover", function(e) { e.stopPropagation(); e.preventDefault(); e.dataTransfer.dropEffect = ‘copy‘; //设置文件放置类型为拷贝 }, false); dropContainer.addEventListener("dragleave", function() { that._updateInfo(that.info, false); }, false); dropContainer.addEventListener("drop", function(e) { e.stopPropagation(); e.preventDefault(); that.file = e.dataTransfer.files[0]; //获取文件并赋值到Visualizer对象 that.fileName = that.file.name; that._start(); }, false); 注意到上面代码中我们在‘dragover‘时设置文件拖放模式为‘copy‘,既以复制的形式获取文件,如果不进行设置无法正确获取文件 然后在‘drop‘事件里,我们获得文件以进行一下步操作。 下面来看这个_start()方法,现在文件得到了,但首先需要将获取的文件转换为ArrayBuffer格式,才能够传递给 _start: function() { //read and decode the file into audio array buffer var that = this, //当前this指代Visualizer对象,赋值给that以以便在其他地方使用 file = this.file, //从Visualizer对象上获取前面得到的文件 fr = new FileReader(); //实例化一个FileReader用于读取文件 fr.onload = function(e) { //文件读取完后调用此函数 var fileResult = e.target.result; //这是读取成功得到的结果ArrayBuffer数据 var audioContext = that.audioContext; //从Visualizer得到最开始实例化的AudioContext用来做解码ArrayBuffer audioContext.decodeAudioData(fileResult,function(buffer){//解码成功则调用此函数,参数buffer为解码后得到的结果 that._visualize(audioContext, buffer); //调用_visualize进行下一步处理,此方法在后面定义并实现 }, function(e) { //这个是解码失败会调用的函数 console.log("!哎玛,文件解码失败:("); }); }; //将上一步获取的文件传递给FileReader从而将其读取为ArrayBuffer格式 fr.readAsArrayBuffer(file); } 注意这里我们把this赋值给了that,然后再 audioContext.decodeAudioData的回调函数中使用that来指代我们的Visualizer对象。这是因为作用域的原因。我们 知道JavaScript中无法通过花括号来创建代码块级作用域,而唯一可以创建作用域的便是函数。一个函数就是一个作用域。函数内部的this指向的对 象要视情况而定,就上面的代码来说,它是audioContext。所以如果想要在这个回调函数中调用Visualizer身上方法或属性,则需要通过另 一个变量来传递,这里是that,我们通过将外层this(指向的是我们的Viusalizer对象)赋值给新建的局部变量that,此时that便可以 传递到内层作用域中,而不会与内层作用域里面原来的this相冲突。像这样的用法在源码的其他地方也有使用,细心的你可以下载本文的源码慢慢研究。 所以,在 audioContext.decodeAudioData的回调函数里,当解码完成得到audiobuffer文件(buffer参数)后,再把 audioContext和buffer传递给Visualizer的_visualize()方法进一步处理:播放音乐和绘制频谱图。当然此时 _visualize()方法还没有下,下面便开始实现它。 播放音频 其实到了这里你应该有点晕了,不过没关系,看代码就会更明白一些,程序员是理解代码优于文字的一种生物。 就这么两名,把音频文件的内容装进了AudioContext。这时已经可以开始播放我们的音频了。 这里参数是时间,表示从这段音频的哪个时刻开始播放。注意:在旧版本的浏览器里是使用onteOn()来进行播放的,参数一样,指开始时刻。 但此时是听不到声音的,因为还差一步,需要将audioBufferSouceNode连接到audioContext.destination,这个AudioContext的destination也就相关于speaker(扬声器)。 此刻就能够听到扬声器传过来动听的声音了。 创建分析器 然后再开始播放,此刻所有音频数据都会经过analyser,我们再从analyser中获取频谱的能量信息,将其画出到Canvas即可。 假设我们已经写好了画频谱图的方法_drawSpectrum(analyser); 绘制精美的频谱图 接下来的工作,也是最后一步,也就是实现_drawSpectrum()方法,将跟随音乐而灵动的柱状频谱图画出到页面。 通过下面的代码我们可以从analyser中得到此刻的音频中各频率的能量值。 此刻array中存储了从低频0Hz到高频~Hz的所有数据。频率做为X轴,能量值做为Y轴,我们可以得到类似下面的图形。 所以,比如array[0]=100,我们就知道在x=0处画一个高为100单位长度的长条,array[1]=50,然后在x=1画一个高为50单位长度的柱条,从此类推,如果用一个for循环遍历array将其全部画出的话,便是你看到的上图。 但我们要的不是那样的效果,我们只需在所有数据中进行抽样,比如设定一个步长100,进度抽取,来画出整个频谱图中的部分柱状条。 或者先根据画面的大小,设计好每根柱条的宽度,以及他们的间隔,从而计算出画面中一共需要共多少根,再来推算出这个采样步长该取多少,本例便是这样实现的。说来还是有点晕,下面看简单的代码: var canva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anvas‘), 我们的画布即Canvas宽800px,同时我们设定柱条宽10px , var canva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anvas‘), 使用requestAnimationFrame让柱条动起来 但上面绘制的仅仅是某一刻的频谱,要让整个画面动起来,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画面,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正好提供了更新画面得到动画效果的功能,这里直接给出简单改造后的代码,即得到我们要的效果了:跟随音乐而灵动的频谱柱状图。 var canva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anvas‘), cwidth = canvas.width, cheight = canvas.height - 2, meterWidth = 10, //能量条的宽度 gap = 2, //能量条间的间距 meterNum = 800 / (10 + 2), //计算当前画布上能画多少条 ctx = canvas.getContext(‘2d‘); //定义一个渐变样式用于画图 gradient = ctx.createLinearGradient(0, 0, 0, 300); gradient.addColorStop(1, ‘#0f0‘); gradient.addColorStop(0.5, ‘#ff0‘); gradient.addColorStop(0, ‘#f00‘); ctx.fillStyle = gradient; var drawMeter = function() { var array = new Uint8Array(analyser.frequencyBinCount); analyser.getByteFrequencyData(array); var step = Math.round(array.length / meterNum); //计算采样步长 ctx.clearRect(0, 0, cwidth, cheight); //清理画布准备画画 for (var i = 0; i < meterNum; i++) { var value = array[i * step]; ctx.fillRect(i * 12 /*频谱条的宽度+条间间距*/ , cheight - value + capHeight, meterWidth, cheight); } requestAnimationFrame(drawMeter); } requestAnimationFrame(drawMeter); 绘制缓慢降落的帽头 首先要搞清楚的一点是,我们拿一根柱条来说明问题,当此刻柱条高度高于前一时刻时,我们看到的是往上冲的一根频谱,所以这时帽头是紧贴着正文 通过上面的分析,所以我们在每次画频谱的时刻,需要将此刻频谱及帽头的Y值(即垂直方向的位置)记到一个循环外的变量中,在下次绘制的时刻从这个变量中读取,将此刻的值与变量中保存的上一刻的值进行比较,然后按照上面的分析作图。 最后给出实现的代码: _drawSpectrum: function(analyser) { var canva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anvas‘), cwidth = canvas.width, cheight = canvas.height - 2, meterWidth = 10, //频谱条宽度 gap = 2, //频谱条间距 capHeight = 2, capStyle = ‘#fff‘, meterNum = 800 / (10 + 2), //频谱条数量 capYPositionArray = []; //将上一画面各帽头的位置保存到这个数组 ctx = canvas.getContext(‘2d‘), gradient = ctx.createLinearGradient(0, 0, 0, 300); gradient.addColorStop(1, ‘#0f0‘); gradient.addColorStop(0.5, ‘#ff0‘); gradient.addColorStop(0, ‘#f00‘); var drawMeter = function() { var array = new Uint8Array(analyser.frequencyBinCount); analyser.getByteFrequencyData(array); var step = Math.round(array.length / meterNum); //计算采样步长 ctx.clearRect(0, 0, cwidth, cheight); for (var i = 0; i < meterNum; i++) { var value = array[i * step]; //获取当前能量值 if (capYPositionArray.length < Math.round(meterNum)) { capYPositionArray.push(value); //初始化保存帽头位置的数组,将第一个画面的数据压入其中 }; ctx.fillStyle = capStyle; //开始绘制帽头 if (value < capYPositionArray[i]) { //如果当前值小于之前值 ctx.fillRect(i *12,cheight-(--capYPositionArray[i]),meterWidth,capHeight);//则使用前一次保存的值来绘制帽头 } else { ctx.fillRect(i * 12, cheight - value, meterWidth, capHeight); //否则使用当前值直接绘制 capYPositionArray[i] = value; }; //开始绘制频谱条 ctx.fillStyle = gradient; ctx.fillRect(i * 12, cheight - value + capHeight, meterWidth, cheight); } requestAnimationFrame(drawMeter); } requestAnimationFrame(drawMeter);} |
转载:http://www.108js.com/article/article7/70196.html?id=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