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接口的固态硬盘SSD如何选?要懂了才能升级!

固态硬盘具有传统机械硬盘不具备的快速读写、质量轻、能耗低以及体积小等特点,同时其劣势也较为明显。其价格较为昂贵,容量较低,一旦硬件损坏,数据较难恢复等。

说到SSD,有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接口”,目前较为主流的接口就有SATA、mSATA 、M.2、PCI-E以及U.2。
这些SSD接口有什么不同,又适合于什么平台?

SATA 3.0接口
SATA是硬盘接口的标准规范,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硬盘接口,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成熟,兼容的设备多,普及程度也比较高。

SATA接口从最初的SATA1.0进化如今的SATA3.0,普通2.5英寸SSD以及HDD硬盘都使用这种接口,理论传输带宽6Gbps。但接口必须接入SATA数据线与SATA电源线,如果理线技术不佳的人来说,可能会降低机箱美观性。

mSATA接口
该接口是SATA协会开发的新的mini-SATA(mSATA)接口控制器的产品规范。

新的控制器可以让SATA技术整合在小尺寸的装置上,同时mSATA将提供跟目前SATA接口标准一样的3Gb/s和6Gb/s的理论接口传输速度和可靠性,提供小尺寸CE产品的系统开发商和制造商更高效能和符合经济效益的储存方案。

正因为尺寸小,超薄,节省空间,因此主要应用在小型化的笔记本上面,如说商务本,超极本等等。

M.2 接口
M.2是Intel带领制定的新一代接口标准NGFF,具有体积更小,接口更快的特点。这是为超极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标准,主要用来取代mSATA接口。

而M.2又分为Socket 2和Socket 3两种,Socket 2走SATA通道、PCI-E 2.0 x 4通道,最大理论读写速度分别达到700MB/s、500MB/s。

Socket 3专为高性能存储设计,PCI-E 3.0 x 4通道,速度可达到32Gbps,接近4GB/S的带宽,比SATA快5倍之多。
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M.2接口的主板都能使用M.2?SSD,不同主板的M.2接口所支持的通道是不同的,有的仅持PCI-E通道,而有的则兼容SATA和PCI-E两种通道,买错的话,会造成很×××烦。

M.2接口分为B key(Socket 2)和M key(Socket 3)两个模组,它们由于金手指缺口和针脚数量的不同而容易产生兼容问题。

简单来说,B key是在左边留有6个针脚后缺了一个口子,而M key则是在右边有5根针脚后才有缺口。

PCI-E?接口
在SATA接口的SSD发展开始时,就已经出现了PCI-E接口的SSD,它是直接插到主板上的PCI-E接口上,由于和CPU是直通的传输方式,所以速度要远远的快于SATA的接口方式。

PCI-E硬盘最开始主要是在企业级市场使用,因为它需要不同主控,所以,在性能提升的基础上,成本也高了不少。

U.2 接口
U.2接口,它的别称是SFF-8639,是由固态硬盘形态工作组织(SSD Form Factor Work Group)推出的接口规范。

U.2接口不但能支持SATA-Express规范,还能兼容SAS、SATA等规范。

U.2接口的最大特色就是支持NVMe标准协议,高速低延迟低功耗,带宽走PCI-E 3.0 x4,理论传输速度高达32Gbps。

尽管市面上SSD接口特别杂乱,不过归根结底也就是以SATA、mSATA、M.2以及PCI-E为主。

要学会如何分辨各类接口,才能更好地升级!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13888599/2163376

时间: 2024-12-18 23:51:06

不同接口的固态硬盘SSD如何选?要懂了才能升级!的相关文章

加装固态硬盘SSD

参考:http://tieba.baidu.com/p/4224078869 1.首先拆开后盖,取出机械硬盘,把固定框换到固态盘上,把机械盘安装到硬盘托架上. 装上固态硬盘,然后把光驱位的塑料壳子拆下来. 装上准备好的机械硬盘,把它塞进槽里,把螺丝上好. “买的是佳翼的托盘,有点缝隙,凑合用了.原装的太贵了.” 固态装在原来机械盘那里的,机械盘装到光驱位的.没有光驱,那里不是封死的,那里装的是减重模块. 你这个佳翼硬盘托架选的是哪一款?贴合度怎么样呢?我的e550c还用着机械 贴合度的话最后一张

权威公布:彻底搞清楚哪些笔记本和台式机主板能够支持42mm SATA M.2 NGFF(2242)接口的固态硬盘!!!

在京东,天猫上搜寻半天.致电联想客服以及各个固态盘的店小二.都搞不清楚兼容性问题.并且联想客服的回答明显错误,官网描写叙述也错误,客服project师也含糊不清说:要拆机试一试才知道是否兼容. 我就不信这个邪了.下面是我的权威公布..! 保证没问题.请各位project师.厂商.以及淘宝店主能够採纳.!! 已知使用42mm SATA M.2 NGFF(2242)规格的设备: 宏基 Chromebook: C720, C720 Core i3 (C720-3871)华硕 Chromebox华硕 R

对固态硬盘ssd进行4k对齐

别让SSD成半吊子!你真的4K对齐了吗? http://ssd.zol.com.cn/537/5374950_all.html SSD固态硬盘一键分区后如何检测4K对齐? http://pcedu.pconline.com.cn/548/5480481.html http://xiazai.zol.com.cn/detail/33/327603.shtml ssd固态硬盘4k对齐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fedf073762bc0535ad89777f.

权威发布:彻底搞清楚哪些笔记本和台式机主板可以支持42mm SATA M.2 NGFF(2242)接口的固态硬盘!!!

在京东,天猫上搜寻半天,致电联想客服以及各个固态盘的店小二,都搞不清楚兼容性问题.而且联想客服的回答明显错误,官网描述也错误,客服工程师也含糊不清说:要拆机试一试才知道是否兼容. 我就不信这个邪了.以下是我的权威发布!!!保证没问题.请各位工程师.厂商.以及淘宝店主可以采纳!!! 已知使用42mm SATA M.2 NGFF(2242)规格的设备: 宏基 Chromebook: C720, C720 Core i3 (C720-3871)华硕 Chromebox华硕 ROG: G750JH, G

如何安全地删除固态硬盘(SSD)、U盘等闪存设备上的文件使其无法恢复?

对SSD, USB闪存设备以及SD卡进行安全删除 Secure Deletion on Solid-state Disks (SSDs), USB Flash Drives, and SD Cards 文章节选并译自SSD.EFF.org 开门见山地说,不幸的是--由于SSD, USB闪存设备以及SD卡的工作方式,局部的安全擦除很难做到.除非你将整块设备(的每个文件以及空闲空间)全部擦除. 因此,在这些设备上,你能够保护数据的最好方法便是启用加密.基于加密,即使文件依然存在于硬盘上,在发现文件的

不会选SSD?简单技巧选好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已成为DIY装机的基本配置.随着固态硬盘的普及,使得固态硬盘市场鱼珠混杂,换而言之,性能也是高低不一.虽然选择多了,然而却难倒了许多选配固态硬盘的普通用户,那么在固态硬盘的选择上,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发挥固态硬盘的全部性能呢? 与传统机械硬盘不同,SSD由主控.闪存.缓存.固件等四大部分组成,而这些主要的零部件包括主控芯片.闪存颗粒等,在业内都有许多不同的厂商进行生产,采用的工艺和制程也不都相同,其中主控的作用最大. 首先从SSD的主控说起,SSD主控本质是一颗处理器,主控对于SSD的重要性

MLC固态硬盘,与入量是3000次P/E

固态硬盘是什么,固态硬盘寿命有多长 SSD泛指使用闪存芯片组成的SSD固态硬盘,是使用FLASH闪存颗粒作为存储单元,不再使用传统的机械存储方法,使用模拟的方式虚拟出传统 硬盘存取方式和扇区等,也可以简单的理解固态硬盘就是一个采用硬盘接口(SATA/ATA等)的“大U盘”,与众不同的是没有机械结构,利用传统的 NAND Flash特性,以区块写入和抹除的方式来作读写的功能,因此在读写的效率上,非常依赖闪存技术的发展,与传统机械式硬盘相较,具有低耗电.耐震.稳定性 高.耐低温等优点固态硬盘的好处.

机械硬盘的工作原理详细解析,以及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优缺点对比

硬盘有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之分.机械硬盘即是传统普通硬盘,主要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及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 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运动,加上盘片每分钟几千转的高速旋转,磁头就可以定位在盘片的指定位置上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信息通过离磁性表面很近的磁头,由电磁流来改变极性方式被电磁流写到磁盘上,信息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式读取.硬盘作为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所以进入硬盘的空气必须过滤. 机械硬盘的原理: 机械硬盘中所有的盘片都装在一个旋转轴上,

谁说固态硬盘没容量?4TB诞生、明年8TB!

固态硬盘已经逐渐取代机械硬盘成为很多用户的首选,但唯一欠缺的就是容量,或者说单位容量的价格,但是如今,机械硬盘的容量提升举步维艰,固态硬盘却在突飞猛进. 近日,SanDisk就宣布了全球第一款容量高达4TB的固态硬盘"Optimus MAX",并确认明年会升级到6TB.8TB!那样的话将一举超越机械硬盘! 很自然地,这是一款企业级产品,接口也是SAS 6Gbps.它的容量已经可以媲美当今最大的2.5寸万转.一万五千转SAS接口企业级机械硬盘,首次可在关键任务数据中心里取而代之. Opt